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运行轨道,人造地球

从末级火箭推力中止到人造卫星陨落(或返回地面)前,人造地球卫星质心的运动轨迹。它决定于入轨点的位置和入轨速度。运行轨道是一条与开普勒椭圆轨道(见二体问题)相差很小的复杂曲线。常用开普勒椭圆轨道来描述卫星的大致运动。在这一基础上,可以用轨道摄动的方法,进一步求出运行轨道的精确解,得到卫星位置和速度的准确预报,以满足卫星工程的需要。

卫星轨道_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运行轨道


“天宫一号”航天器典型轨道示意图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orbitofartificialearthsatellite)

开普勒椭圆轨道
卫星在开普勒椭圆轨道上运行时,满足二体问题运动规律。只要知道6个常数(即轨道要素)就能确定卫星的运动。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一圈的时间称为轨道周期,周期的长短与半长轴有关。半长轴相同的轨道,其周期也相同。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卫星的地心距离和速度都在变化。距地心最近点P为近地点,最远点A为远地点。近地点和远地点又统称为拱点。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地心距离之和是半长轴的二倍。卫星的速度仅与地心距离有关,满足活力公式(见航天器轨道速度)。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远地点时速度最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地球也在自转,当卫星回到轨道上的同一点时,不一定回到地球同一地区的上空。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运行轨道,人造地球

卫星轨道_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运动规律


“天宫一号”航天器典型轨道示意图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一般是一条与开普勒椭圆相差很小的复杂曲线。卫星在开普勒椭圆轨道上运行时,满足二体问题运动规律。只要知道 6个常数(即轨道要素)就能确定卫星的运动。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一圈的时间称为轨道周期,周期的长短与半长轴有关。半长轴相同的轨道,其周期也相同。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卫星的地心距离和速度都在变化。距地心最近点 P为近地点,最远点 A为远地点。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地心距离之和是半长轴的二倍。卫星的速度仅与地心距离有关,满足活力公式(见航天器轨道速度)。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远地点时速度最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地球也在自转,当卫星回到轨道上的同一点时,不一定回到地球同一地区的上空。

卫星轨道_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相关理论

地球引力场

由于地球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也不均匀,对于卫星所受到的吸引力不能用简单表达式描写,常用无穷级数展开式描述。这个级数收敛很慢,说明地球引力是很复杂的。这个力仅与卫星的位置有关,属于保守力。卫星受到的引力加速度是位函数的方向导数。而位函数的表达式是:
式中r、λ、φ在描写卫星位置的球坐标中分别为地心距离、地心经度、地心纬度;Re为地球赤道平均半径;μ为地球引力常数;Pn(sinφ)是自变量sinφ的n阶勒让德多项式,P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275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使用谷歌地球卫星定位 谷歌卫星地球下载

google earth (谷歌地球)卫星地图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但怎样使用google earth 查找我们的位置还没有一个简单易懂的介绍。现在把怎样使用google的卫星地图查找我们的位置介绍给大家。大家到 http://maps.google.com 这个网址,然后在上

卫星飞行原理和轨道运行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一个均质的球体,它的引力场即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那么,要使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在这个中心力场中作圆周运动,粗俗地说,就是要使卫星飞行的离加加速度所形成的力(离心惯性),正好抵消(平衡)地心引力。这时,卫星飞行

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工程总投资:2亿元以上工程期限:1956年——1970年中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直径约1米,重173公斤,超过苏、美、法、日四国首颗卫星重量的总和。  1960年2月,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

声明:《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运行轨道,人造地球》为网友凭栏落花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