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洗澡》-简介,《洗澡》-作者简介

《洗澡》是中国当代知名小说家杨绛的掉膘作品,它并不是一个主角贯连全部的小说,而是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所以是个横断面;既没有史诗性的结构,也没有主角。本书第一部分写新中国不拘一格收罗的人才,人物一一出场。第二部分写这些人确实需要“洗澡”.第三部分写运动中这群人不同的表现。“洗澡”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谁都没有自觉自愿。

洗澡_《洗澡》 -简介


杨绛 洗澡

《洗澡》是杨绛的作品。她的才华被掩盖在丈夫的万丈光芒下,文章中的讽刺也不为人察觉。钱钟书有如锋棱毕现的钻石精金,其珍贵自不待言;杨绛则是柔糯温润的田黄美玉,谦卑得容易被人忽视。

《洗澡》是女性的反击,是多年以后,对《围城》的回应。当年钱在《围城》里对女性挖苦备至,独独对唐小姐留情。可是唐小姐作为一个人物,非常苍白,单摆浮搁地就放在了那里,看着教人别扭。钱钟书声辩说自己是想借围城写出对人生的失望,可是却把希望寄托在性格没有一点合理性的唐小姐身上,眼见得是心虚。杨绛的评论说,要是再写出唐小姐的失望,才算把失望写到底。她没说的是,女人对男人同样失望,女性并非仅仅是“被看”之物,她同样会对人生失望。

洗澡_《洗澡》 -作者简介


杨绛

杨绛,原籍江苏无锡,1911 年7 月17 日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 父亲杨荫杭为江苏省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民国时曾出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浙江省高等审判厅长及京师高等检察厅长等职。杨绛年幼时随父母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上学,1932 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1933 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外语系研究生,1935 年夏与钱钟书结婚并随之赴英、法留学,曾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旁听和学习。1938 年回国后任苏州振华女中沪分校校长,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曾当过代课教师和家庭补习教员,也即从此而开始了较多的文学创作,写有小说、散文、戏剧多种,尤以戏剧着称文坛。剧本《称心如意》、《游戏人间》、《弄假成真》、《风絮》等曾在京沪等地出版和上演,其语言幽默诙谐,鞭笞了人间的冷酷狡诈和虚伪自私,显示了高超的讽刺艺术才能。1946 年秋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英文系教授,1949 年秋任北京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2 年调入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即现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任研究员至今。50 年代曾翻译西班牙名着《小癞子》、法国勒萨目的小说《吉尔・布拉斯》等,70 年代着手翻译《堂・吉诃德》,1986 年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晚年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功力日见丰厚,1981 年发表的《干校六记》 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深刻揭露了“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被海内外读者誉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杰作,有三种英语译本、两种法文译本和一种日文译本。以后又有《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钟书与〈围城〉》等长篇散文问世,获得普遍好评。

洗澡_《洗澡》 -特色


杨绛 洗澡

第一部的前两章的背景不是整个故事的背景,人物余楠也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从上海起步,目的是为了让余楠这样一个无赖作向导将读者从上海领到北京,无非是让读者在进入文学研究社这样一个乌七八糟的背景之前有一个心理准备。跟在余楠身后,读者比较容易地认识了施妮娜、江滔滔和姜敏等人,甚至也比较容易地原谅了朱千里的昏愦轻薄与杜丽琳的庸俗肤浅。

尽管小说中最感人的就是姚、许那场毫无结果的爱情,尽管依照传统阅读方法只能把爱情作为故事的主干,但从作者的结构意识看,作者并不希望读者与姚宓和许彦成认同。姚家母女、许彦成、罗厚等人的存在,姚、许爱情的萌发与升华仅仅是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为余楠们提供了一个生存方式的参照系,他们与余楠们合起来才能构成作品的主体。因此,小说对姚、许的恋爱描写得非常节制,姚、许之间的交流与许、杜之间的龃龉所占篇幅几乎相等,在姚、许爱情从萌发到生长再到成熟的过程中,穿插了大量彼此间没有直接关联的情节,恋爱的情节并未与其他情节发生联系从而被极大地限制了它可能延伸的范围。

故事的作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她向我们指点每一个人物的隐秘、隐私,随时钻进人物内心去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但是,在对主要人物这一层面的叙述中,作者曾有过几次缄默,例如,许、姚书房深谈一章。深谈之前许、姚在通信中对自己的感情进行了充满理性的审视,姚宓以极强的道德力量压抑了自己的爱以成全许、杜的现存婚姻。这次深谈是两人表白心迹后第一次见面,也是全书中两个主人公唯一的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然而这场谈话的详细内容读者却与突然闯去的杜丽琳一样一无所知。作者的另一次缄默是在详细地描述了丁宝桂、朱千里、壮丽琳、余楠等洗澡经过后,仅用几十个字将许彦成的洗澡经过一笔带过。作者的几次缄默使读者与姚、许之间产生了距离。于是,这部作品产生了“间离效果”,读者不愿与余楠们认同而又不能与姚宓们认同,其结果就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喜欢与讨厌的人物身上,从而避免了因为过份执着于姚、许的命运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命运。

《洗澡》 《洗澡》-简介,《洗澡》-作者简介

洗澡_《洗澡》 -结构特征

小说的结构特征使每一个情节都处于相对封闭的位置,通篇没有一个基础情节,这就使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不能不在激化之前得到解决。余楠和施妮娜乃至姜敏曾对姚宓搞过好几次阴谋,但无一例外地自讨没趣;姚、许的爱情纠葛本可为余施等人提供最好的把柄,但杜丽琳的性格特征又避免了这种冲突的可能性。这样,小说获得了平静的基调,作者的不平正隐藏在这平静之后,因此,冷嘲热讽才能转化为一种幽默。从结构上看,第一、二部中贯穿下来的情节线索在第三部戛然而止,所有可供发展的情节均在第二部末尾收束,这种结构上的脱节使前两部的内容具有了自足性。事实上第三部中的“洗澡”过程,正是一场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运动,它除掉使各种知识分子“洗伤了元气”之外,并没改变任何现实。

整部小说借助于“采葑采菲”、“如匪浣衣”、“沧浪之水清兮”三个标题联成一条逻辑性很强的线索,即知识分子的人格修养。借助三个标题,小说貌似脱节的情节找到了内在的统一性,深化了这个极为深刻的主题。

洗澡_《洗澡》 -评价


杨绛 洗澡

《洗澡》其实是一部没有道德感和高高在上的小说。

为什么叫“洗澡”?引用作者的前言来说就是: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洗脑筋“。

通篇小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北平国学专修社“的内部人事关系,二是知识分子的洗澡,三就是姚宓和许彦成的爱情。作者用看似客观和平静的语言评价着一切,语言风格类似《围城》,刻薄是不可避免的特点。但《围城》的刻薄还能让人会心一笑,觉得真是入木三分,因为主题的开阔和钱钟书自己的学识修养能够弥补因为刻薄带来的窄气。但杨绛这个刻薄,却因为全书的没有根基,仔细看来只能看到刻薄漂浮在书中。

姚太太和姚宓的对话和交流就是全书的线索,推动着小说的发展。其实说这是小说还不够客观,因为结构是非常松散的,或许更合适些应该叫故事。

假如缺乏鉴别力会被迷惑,会佩服作者对知识分子人性缺点的深刻把握,会沉浸在姚许二人带有书卷气和浪漫气息的知识分子爱情。然而我们可能不应该忘记,许彦成已为人夫为人父,他和姚宓的爱情其实是违背社会道德的。我从来都不愿意用清规戒律来刻板地规定什么和评价什么,但《洗澡》还是让我比较惊讶,因为杨绛只用戏谑的口吻嘲弄了一下标准美人杜丽琳和许彦成的带有一点功利色彩的婚姻之后姚宓和许彦成的婚外恋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不需要背负任何反省和罪过的甜蜜爱情。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论调,只要之前的婚姻被定性为没有爱情基础,那么在婚姻中的一方就可以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置任何责任于不顾,我始终无法认同这样的逻辑。

《洗澡》里的知识分子群体都是可笑的和鄙陋的,任何一个都有着千奇百怪的缺点和阴暗面。这其实和作者高高在上的俯视这些知识分子的心态有关。在我们看来,杨绛其实也是这些知识分子之中的一位,但恐怕在杨绛的心里她从来不这么认为。看《洗澡》也能看出这一点来。姚太太总是超然于事外的评价着北平国学专修社的任一人任一事。有缺点需要好好嘲弄,表现好也是需要姚宓和姚太太躲在家里好好说笑一番的。

文学承载着如实表现人性阴暗的任务,但如果当对人性这些暗色仅仅带着高高在上和事不关己的嘲笑时,这样的文学只能是刻薄文学,不带有任何文学的功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80103/41452.html

更多阅读

歌剧《江姐》简介 江姐歌剧全部曲目

歌剧《江姐》简介歌剧《江姐》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

《藕与莼菜》简介&课后练习

《藕与莼菜》简介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晋代张翰在洛阳做官,当秋风乍起时,想念起南方故乡的莼菜鲈鱼之美来,于是慨然辞官,千里迢迢奔回故乡。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时,一块小玛德兰点心,勾起了他对童年往事的记忆。食物不

《楚辞》简介 楚辞取名男孩猴年宝宝

大换藏书屋dahuan5856《楚辞》简介编辑大换《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

声明:《《洗澡》 《洗澡》-简介,《洗澡》-作者简介》为网友不归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