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历史沿革,河北农业大学-设施建设

河北农业大学是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一所省部共建的农林类综合性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英语: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Province,HEBAU / AUH),简称:河北农大,创建于公元1902年(大清光绪二十八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省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学校为河北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建(省部共建制)高校,并逐步计划备案申报改名为“华北农业大学”。是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院校之一。办学目标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下设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河北农业大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慈禧太后恩准创立直隶农务学堂(河北农大前身),初建在霍家大院(现建华大街一道桥北),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河北农业大学校。

1904年改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清政府学部管理。1912年学校改为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1年9月,驻保直系军阀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奉北洋政府教育部令,将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医务学堂,还有法律、
法政、高等师范等学堂合并,组成河北省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河北大学。首任校长由曹锟之弟直隶省长曹锐兼任。当时的河北大学以农科为主,专业设置为林学、农学、园艺三个系,学制四年。

1931年河北大学解散后,省立农学院仍独立办学,在原校园北(现学府胡同),另建学院大门,座南向北。校门分内外两道。河北农学院东校门(1956年)
保定解放后,河北农学院原校址改为中共冀中区党校使用。河北农学院先是暂驻在南关天主教淑慎女中,后政府拨出省立农事试验场做为建院的校基(原曹锟花园)。

1958年6月,经省委批准河北农学院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7月,省委办公厅决定将西下关原省立农学院旧址移交河北农大。

1966年河北大学从天津迁保。

1975年8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指示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将学校搬到农村,河北农业大学总校本部迁到石家庄地区获鹿县牛山,校名为河北农业大学革命委员会总校,校总部建在山坡上。学校“一分为五”,分别在衡水地区前磨头、邯郸地区永年县、唐山地区昌黎县、沧州市水利专科学校。

“文革”后,拨乱反正,总校、分校迁回保定原址,恢复原校名。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农大得到飞速发展,与河北林学院合并,在林学院原校河北农业大学西门(1988年)址基础上扩建建成了西校区。学校拥有保定校区、渤海校区、秦皇岛校区、定州校区,形成了“一校四地五区”办学的布局。

2012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100所工程大学,成功进入继985、211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河北农业大学为河北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省部共建制)并逐步计划备案申报“华北农业大学”。武汉,参与组建了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现与国立武汉大学合并)。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设施建设

学校有五个校区(保定东西校区,秦皇岛、定州校区、渤海校区),校区布局形成了四地五区的格局,校园占地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7万平方米;纸质型图书与文献200余万册;仪器设备值2.6亿元;附属实验农场330余公顷、林场2700余公顷;学校先后与邢台、承德、石家庄等签订了市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十几个县级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保定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校本部):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成立于1902年理,工科为主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购物方便紧邻动物园,社团多种。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乐凯南大街2596号文科为主。

秦皇岛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定州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河北省定州市博陵街1号

渤海校区


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10月16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在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开工奠基,标志着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科教园区正式启动。河北农大渤海校区是继北京交通大学落户渤海新区的第二所本科院校,同时也是落户黄骅新城科教园区的首家高等院校。作为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开工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渤海校区作为河北农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以实习、试验为重点,力争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效整合,渤海校区建成后,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0人。

渤海校区的学科专业设置上将适应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产业建设,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为我省沿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教学理念

学校秉承“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凝结成“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形成了“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积极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办学一百多年来,数以十万计的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在中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院士、知名专家、技术骨干、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艺术学院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河北省属高校前列, 经过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评估检查专家组的综学校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先进单位)。学校实行的“领导垂范,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以及全员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在先,毕业生人才输送跟进的就业带动模式”、“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员实习见习活动”、“借巢引凤,打造学校就业市场品牌效应”、“开发网络就业即时咨询系统,提高服务水平与效率”等多项创新就业工作作法均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从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两方面做好就业工作,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突出重要位置,形成了“创建一个机制、打造四个模式、实现三个目标”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河北省前列,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5.5%。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五个校区(保定东西校区,秦皇岛、定州校区、渤海校区),27个学院,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5个本科专业;具备全部类别的学生培养体系。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七大门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管理类博士点,会计与资产评估学科是财政部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建有建设部“北方村镇建设人才培训中心”、财政部“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基地”。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全学分制,建成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2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5个,位居河北高校前列。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9项。
院系名单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农村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国土资源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农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学院中兽医学院园艺学院林学院艺术学院

渤海校区

2009年10月16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在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开工奠基,标志着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科教园区正式启动。河北农大渤海校区是继北京交通大学落户渤海新区的第二所本科院校,同时也是落户黄骅新城科教园区的首家高等院校。作为黄骅新城起步区科教园区的第一个重点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开工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渤海校区作为河北农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以实习、试验为重点,力争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效整合,渤海校区建成后,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0人。
渤海新区是河北省、沧州市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强市的龙头。随着黄骅港综合大港起步工程强势推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大港口、大产业、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智力保障。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将围绕该项目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机制,形成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渤海校区的学科专业设置上将适应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产业建设,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为我省沿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特色专业

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文、法”七大门类,形成了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农林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是河北省第一个管理类博士点,会计与资产评估学科是财政部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建有建设部“北方村镇建设人才培训中心”、财政部“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培训基地”。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在校教职工3000余名,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375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650人,博士生导师140人,硕士生导师568人。学校先后有38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1人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14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学校有河北省高校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
主要科研机构农学院林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园艺学院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中国枣研究中心河北省作物抗逆抗病虫应用基础研究基地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山区研究室蚕种质量检验中心农产品加工机械研究室分子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研究中心农业机械化研究林业生物技术研究室植物免疫研究室农作物遗传研究室果树研究室作物育种中心药用植物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牧工程技术研究所农村教育研究所

科研项目

“十五”以来,承担国家“863”课题、“973”专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629项,鉴定科技成果293项,其中22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

“十一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3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3项,审定新品种48个,专利130多项,科技著作300多部,三大索引论文1000多篇。到位科研经费3亿多元,创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2011年7月12日,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京召开“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会上对“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河北农业大学等16个科研院所获先进集体奖,马峙英,李雁鸣等多名教授获“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奖。

科研成果


体育馆效果图“十五”以来,承担国家“863”课题、“973”专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629项,鉴定科技成果293项,其中22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枣疯病控制理论与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3项。

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9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31项。

“十一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3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3项,审定新品种48个,专利130多项,科技著作300多部,三大索引论文1000多篇。

到位科研经费3亿多元,创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科学技术获奖等级和数量连续十年居于全省高校之首,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

2011年7月12日,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京召开“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会上对“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河北农业大学等16个科研院所获先进集体奖,马峙英,李雁鸣等多名教授获“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奖。

学术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FrontiersofAgricultureinChina》等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所获荣誉


校园两次荣获“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

1996、2001、2011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04年,荣获“河北省先进集体”称号;

从2000年以来连续六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荣获“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十余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邀访讲学
2002年―2007年间,先后派242人次的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考察访问、合作科研和攻读学位;并聘请了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学者作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有数百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

留学进修
与美国
河北农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圣托马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信州大学、韩国晋州产业大学、巴基斯坦艾立德农业大学、蒙古国立大学等14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签订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其中,与蒙古国立大学、美国库克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三年间,共培养79名学生。学校已接受培养来自日本、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宾、韩国、法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和进修生,并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建立并探讨
学校正在积极探讨与荷兰大学、西日本短期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与荷兰大学已草签协议,首批交换学生将于2009年9月派出,时间为一年。两校的课程对接和相互承认学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达成了2+2(国内两年,荷兰两年)的意向。西日本短期大学是以短期实习为主,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在西日本短期大学进行。2008年的上半年园艺学院的两名学生已经赴该校实习,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援外培训
从2004年开始,学校已承办了1期援外培训官员班和4期援外培训技术班,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4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178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等自身独特优势,选择适用培训内容、采取科学培训方式,把学校在农业研究领域取得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学员,创立了自己的培训特色。培训工作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等上级单位和各国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学校已连续第五次承办援外“旱作农艺技术培训班”。本期培训班2010年5月25日开学,为期近2个月,将针对发展中国家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现状,对来自巴勒斯坦、也门、朝鲜、尼泊尔、塞舌尔、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赞比亚等19个国家的40名学员开展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国家援外培训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下半年援外培训项目名单,学校申报的官员培训班――“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研修班”获批。加上学校于5月25日开班的“发展中国家旱作农艺技术培训班”,学校首次在一年内承办两次国家援外培训项目。

校企合作

合作办学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于2008年5月29日举行揭牌仪式,该学院重点培养汽车制造及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人才,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

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将实施"双师制",即理论与实验教学以河北农业大学教师为主,实习、实训以长城汽车公司教师为主。该学院计划在校生人数不少于600人,自2008年9月开始招生,生源为参加"全日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保定范围内边、老、山、穷地区学生,保定郊县学生,保定市贫困家庭学生。

该学院设本科、专科课程,设置汽车、机械、发动机、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市场营销等汽车制造及其相关专业。学院将依据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技能需求制订课程体系,长城汽车公司则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习场所,并择优录用长城汽车学院毕业生。

市校合作


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9月22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石家庄隆重举行。根据协议,学校作为石家庄市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科技依托单位之一,将重点在山区生态恢复与工程治理、城市绿化、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林果和蔬菜产业、畜禽健康养殖、粮食丰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在产学研基地、研发平台、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等方面加强与石家庄市的全面合作。在签约仪式上,学校还与石家庄市的重点企业河北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500万元的“优质安全猪肉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
2009年12月16日上午,邢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大群代表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在邢台宾馆正式签署市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百年学府,有着较强的教育、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并与我市有长期的友好合作基础。根据协议,河北农业大学将组织科技力量,针对我市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粮食丰产、林果和蔬菜产业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重点攻关研究;将河北农业大学作为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分层次、分阶段地对我市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实施“一县一业”、“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兴业富民工程,由河北农业大学安排专家教授进行长期指导。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现任领导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庆会

校长:王志刚

党委副书记:王志刚

副校长:马峙英

党委副书记:饶桂生

副校长:孙建恒

党委常委:李彤

副校长:王益民

纪委书记:李俊卿

副校长:高宝嘉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陈林元

副校长:申书兴

副校长:杨会来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地址_河北农业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理念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历史沿革,河北农业大学-设施建设

河北农业大学学校秉承“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79年,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校训,受到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与表彰。围绕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并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办学,与石家庄赵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市同兴农业科技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校歌

作词:王军云郭援朝
作曲:蔡海波
迎着世纪曙光,
背负时代期盼。
崇德笃行,
百年学府桃李争妍。
根植燕赵大地,
演绎沃野桑田。
求真谛重实践,
阡陌高山丰碑树遍。
科教兴邦,开拓新路,
太行之路,再谱新篇。
满腔热忱润褐土;
经纶大地绘尧天。
河北农大,河北农大
薪火相继,永恒依然

学生组织


河北农业大学校学生会
学生会开展各项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校园之星”评选、大学生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名师评选、英语节、读书节、女生节、手工节、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年参加人数达80000余人次,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搭筑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项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学生社团联合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成立于2001年,是在共青团河北农业大学委员会指导下的与河北农业大学学生会并列的四个学生组织之一(另,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协、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是河北农业大学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又称河北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的校规校纪和团委的指示精神对校内所有学生团体进行服务、监督、管理。是学校学生团体唯一利益维护者,唯一合法管理者。
在学生团体联合会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团体(社团)举办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锻炼了会员能力,繁荣了校园文化,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学国旗班
河北农业大学国旗班是在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指导下的由在校大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大学生组织。大学生国旗班主要负责我校的军训、日常巡检工作,并担当我校国旗护卫队的职责。
国旗班再成立以来,一直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校的各项维护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就业创业协会
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是在学生处以及就业指导中心指导下,在校大学生自愿参加的,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活动为基本任务的学生团体。
本着以服务大学生和学校就业工作为主题,开展了我校各种校级招聘活动。并逐步成为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有力助手。
协会于2011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十佳就业创业社团”,于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十佳社团”称号。成为河北省唯一的全国十佳组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60103/36375.html

更多阅读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园植物分类及其照片 北京植物园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园植物分类及其照片▲资料整理和图片摄影:吴雅博[照片转载请注明出处]▲基本确认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内共有绿化植物30科48属66种,其中木本植物57种,草本植物6种,包括5科裸子植物,其余为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中应用种数最多

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系 广州到安徽物流公司

安农大物流工程系的老师:物流工程系张友华:男,1966.11生,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农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和物流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数字农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参加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胡继连,教授、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产业组织与管理主要学术成就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及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研究”(20

山西农业大学 农业大学毕业证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简称“山西农大”。为山西省属农业专业院校。位于山西省太谷县,是一所有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创办于1907年,1951年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彭真同志

声明:《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历史沿革,河北农业大学-设施建设》为网友人各有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