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沿革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0所省级211--广东省“211工程”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工程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校园占地总面积3348亩(约合22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159余万平方米,拥有广州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番禺等多个校区。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共设有19个院部,馆藏纸质文献累计数量341万册、电子图书9000GB。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0多人,副高级职称7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6000余人,本科生42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

广东工业大学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属重点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学校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坐落在中国南方名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总面积23省33333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615894平方米,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目前校本部设在大学城校园(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组织教学。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教授评审权,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14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并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0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3个,省级以上重点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建有各类研究所和教育、研究中心。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10000多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3.67亿元。图书馆拥有藏书284.30万册、电子图书148.77万册,并采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
学校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广东工业大学

学校不断推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水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多年来,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承担了大量企业科技开发项目,与国内外不少知名的公司、高校合作成立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工程公司。在某些学科领域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学校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多年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教育合作、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以"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创建优良的校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原广东工学院广东工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由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组成)。
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
1954并入为武汉长江水利学校。
1955年易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
1959年,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与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广东电力学校、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其组成部分还包括1954年建立的广州基建交通班。
1957年后更名为广州市技术学校。后广州业余工学院并入。
1958年,易名为广州高等工业学校,同年10月23日,升格为广州工学院。
1961年6月,广东工学院与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合并为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1962年,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和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为广东工学院。
1970年,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
1982年6月,复名广东工学院。
广东工学院以前是连在一块的,占地面积也很大,1970年后期搬迁至韶关,回迁后被环市东路隔开为生活区和教学区。
原广东机械学院1956年创办广东省机械学校。1968年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学校复办,并升级为广东机械学院。
原华南建设学院1956年,创办“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干部培训班”。
1957年,更名为“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
1958年,升级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63年秋,学校停办。
1965年,恢复办“广东省土木工程专科学校”1968年,学校再次停办。
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学校”。
1985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专科学校”。
1991年,并入华南建设学院,更名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
广东工业大学1995年6月,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2008年广东工业大学成为广东省第三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31个本科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
2013年,学校与正式成为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TheInstitution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大学合作伙伴(中国第十四所合作大学)。
2014年广东工业大学全部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
2014年,学校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该联盟成员中国大陆十所高校之一)。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师资建设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388人,副高级职称790人;全职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教授3人、“青年千人计划”教授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芬兰国家文化成就奖获得者1人等,同时还聘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士1人、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珠江学者教授3人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AllanH.Conney
法国科学院院士(1人):BernardMeunier(莫涅)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孙玉、周克崧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林华泰
英国工程及科技学会(IET)院士:凌永权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谢胜利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陈新
国家外专千人计划(1人):MattisonKFerber
国家千人计划(4人):伍尚华、陈忍昌、陈志梁、范群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4人):刘冠峰、王启民、凌永权、周宇峰
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撑计划(5人):何昭水、解晓伟、刘治、邓军、杨祖元
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4人):Bernard、Allan、伍尚华、章国豪
芬兰国家文化成就奖获得者(1人):方海
德国洪堡学者(1人):王启民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成正东、黄国全、王启民
【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项目)
1.谢胜利教授团队“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项目
广东省创新团队(3个):
1.广东省纳米数控装备及纳米加工技术创新团队
2.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
3.广东省高技术陶瓷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团队[23]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院系设置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设
机电工程学院设置有7个系(即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设计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包装工程系、图学与数字媒体系)和一个实验中心。学院有5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车辆工程、包装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工程为广东省本科名牌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844人,研究生355人。

学院现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涵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和高师硕士培养领域(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院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实验室),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先进设计技术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自1958年以来,自动化学院在自动控制、电气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科学工程等领域先后培养了10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并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从1991年开始我院自动化学科就一直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动化装备与集成实验室”为首批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广东省教学重点实验室“先进控制技术实验室”,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共有20个,实验室与研究室用房面积共约10200平方米。自动化专业2000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名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每年都承担有大量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与省内外一些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科研总经费近1000万元;近两年发表科研论文339篇,其中EI 、SCI、ISTP 索引有53篇;出版教材专著11部。

自动化学院设有5个系(自动控制系、电力工程系、电气测控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研究所13个,校外实习基地7个。现有省级扶持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控制工程);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重点课程4门。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轻工化工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和实力较强的学院之一,其办学目标为培养化工轻工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院下设应用化学、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三个系,实验中心和办公室。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2704人,其中本科生2541人,硕士研究生140人,博士研究生23人。

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与改革,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有省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其中《化工原理》课程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化工部优秀课程,其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开发CAI课件10多个,其中获教育部优秀CAI软件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CAI软件二等奖1项。先后在广州、湛江、阳江、江门、顺德等地与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教学、科研基地,学生参与企业攻关,对提高工程技术专业水平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全省比赛大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95%。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广东省IT人才培养基地,下设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测控技术系、应用电子技术系、学院实验中心等五个教学单位;现有5个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精密仪器及机械;1个工程硕士领域授予权:电子与通信工程;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3个校级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扶植学科。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3个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含计算机测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2个方向),两个本科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都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拥有3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室和广东省教育厅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沿革

建设学院
建设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自1957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建设人才近万名,涌现了一批知名的学者、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历届毕业生活跃在省内外的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目前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土木工程系、城市公用设备工程系、道桥与交通运输工程系、工程管理系、测绘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实验中心、建筑设计研究院等11个教学、研究、设计部门。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座落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校园,校园面积宽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座山面湖。校园占地面积600亩,设有图书馆、资料室,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体育与生活设施。学院办公大楼建筑面积达12028平方米,其中实验面积1761.12平方米。经学校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培育人才、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精品校园。

经济管理学院是学校横跨两大门类学科、专业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信息管理工程系、经济系、会计系、公共管理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实验中心和MBA教育中心。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重点建设学院之一,计算机专业从1985年始招生以来,历经20多年。现有在校生3540人,其中工学硕士研究生 191 人,本科生3346 人,留学生3人。

学院下设有信息管理与安全研究所、计算理论与技术研究所、网络与多媒体研究所、体系结构研究所、通信与控制研究所、智能与软计算研究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所、计算机实验中心和学院办公室等 9 个机构,并有10个科研团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方向)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点、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及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领域。现有本科生1392人,工学硕士研究生86人,工程硕士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60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83年创办环境工程专业,是广东省高校中最早设立同类专业的院校之一,2005年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先后增设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方向)专业,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教育体系。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位于环境优美的龙洞校区,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一部、大学英语二部和研究生英语教学部等五个教学单位。学院有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以培养有扎实外语功底的,能适应广东经济建设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39名,党员人数157名,占学生人数12%。继续教育教育本、专科学生1500多名。

应用数学学院
应用数学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的理科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实力。近几年来,我院取得国家项目1项,与其它院校合作国家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3项,省级项目5项,厅校级项目15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发表论文384篇,其中16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教材10部;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现有博士点2个: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硕士点5个: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热能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工程是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教授评审权。

学院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微电子工程等五个系和一个实验中心、一个CAD中心、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室面积7872平方米,图书资料11000册。宽敞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为来我院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的舞台。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我校两个理科学院之一。学院以电子技术、光信息、材料物理为学科发展方向,形成了理、工相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下设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部、电工电子部、实验中心。学院现有物理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硕士点和1个微电子工程硕士授予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物理电子学”2007年被列为省重点扶持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2001年被列为校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一批教学和科研的现代化实验设备。

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专业办学有十多年的历史,办学地点:广州市东风东路校区。现设有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工程方向、服装设计方向、形象设计与服装表演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方向)、动画、美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和“设计艺术学” 硕士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多人。
文法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我校的工科强势背景,突出文理工有机结合、适应面广的应用性法学专业特色,培养具有较高的法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583人。学院的学生工作把学风、院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06年,学院面向学生举办讲座26次,参加人数超过5000人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24人次。
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商学院(其前身为广东工业大学番禺学院),是我校的专科学院,地处番禺校区。学院创办于1988年,已有19年的办学历史并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学院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职业道德百优单位”等称号,历届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苏一凡
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新
党委副书记:汤耀平、米银俊
党委常委、副校长:章云、陈立中、张力、郝志峰、张光宇、王成勇、陈卓武

广东工业大学番禺校区_广东工业大学 -知名校友

政界

林树森广东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前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市长、贵州省省长,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达枝广东工学院69届机械制造专业,曾任广东省政府驻澳门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韩传雄广东工学院(中南科技学院)化工专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原国民主建国会山西省委员会副主委。郭汉毅1988年毕业于广东工学院化学系分析专业,任云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徐永高现任中共汕尾市市委委员,汕尾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并在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办挂职。

学界

邱冠周广东矿冶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70年代培养的优秀学生,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叶邦彦广东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82届。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余永权自动化70届,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带头人。蔡文广东工业大学数学系老师,可拓学创始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苏自奋1981毕业于广东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现为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60103/36228.html

更多阅读

天津工业大学2012上海校友会 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

一 天津工大上海校友会❤前奏篇每件欢乐的事情,总会有高潮的出现,高潮前,总会有个前奏,有的前奏时间长,有的前奏时间短,比如每年在钱塘江观潮的人们,有的等了一天一夜,潮水不来,有的人刚刚一到钱塘江边,潮水如猛虎下山,千层浪花涌上岸,高

声明:《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锈甲叩城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