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汉地佛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中国佛教_中国佛教 -汉地佛教


中国佛教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丁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并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汉地佛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

历史
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古代汉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记载。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初传

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大夏见到从鳊贩运去的蜀布、邛竹杖,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有民间往来,可能佛教也随之传入汉地。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航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支等地建立联系。近年考古发现,东汉时的四川彭山墓葬中已有佛像,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证实也属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故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

三国时期
承汉之后,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谦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支谦深得孙权礼遇,拜为博士;并为康僧会建立寺塔。昙柯迦罗、昙谛精于律学,译出摩诃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220103/1945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集图文音 中国传统汉服图文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集转自正见吧 作者:茹之山 神世间万物都有神灵掌管,每座山当然也有“山神”掌管。梁孝元帝萧绎所著的《金楼子》一书就有一段关于“山神”的传说。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北征孤竹国,军队还没有走到卑耳溪这个地方,齐

现在中国的圈地运动 中国圈地运动

第七节 圈地运动“坐地收钱”与房地产经济直接相关的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即地方政府通过圈地然后拍卖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的这种“圈地”、卖地运动则兴于江泽民执政时期。当时,为解决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之

汉地佛教寺院格局 藏传佛教寺院

旅游时,我们经常参观一些古刹名寺,只感到寺院庙堂典雅庄重、气势壮观,又欣赏寺院园林自然雅致、意境层深,但对佛教寺庙的建筑布局、建筑样式、建筑风格、寺院建筑的艺术美学知之甚少,一个时期,学习了有关佛教寺院建筑书刊杂志,整理了一些

声明:《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汉地佛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为网友带著魂魄散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