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辛姓典故

   辛姓系承姒氏 发祥繁衍陇西

  关于辛氏的古老渊源,《姓纂》一书记述得最为清楚,是这样的:“姒姓,夏后启别封支子于莘,子孙去草为辛,遂为辛氏。《左传》:周太史辛甲、辛俞美,为昭王友,秦有将军辛腾,家中山苦陉,曾孙蒲,汉有辛武贤,陇西。”

  依照上述《姓纂》的记载,属于夏启后裔的辛氏,是从最初的莘氏改过来的。不过,数千年来所孕育的不计其数姓氏之中,却另外还有一支血缘不同的莘氏,那就是《潜夫论》所记载的:“莘,祸融氏之后,分为八姓,已、秃、彭、嬗、曹、斯、莘”。换言之,上古掌火的祝融氏的众多后裔之中,也有以莘为氏的。反顾过去的历史,一直到1000年的宋朝之时,还有一位叫作莘融的名人出现,可见莘之为氏,的确是存在于芸芸众姓之中的。

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辛姓典故

  那么,源自祝融氏的莘氏,跟源自夏启的莘氏,彼此间有没有什么牵连?对于这个问题,《广韵》一书回答得最清楚,指出:“莘,辛声近,遂为辛氏”,明白说明了后来莘氏改姓为辛氏的情形,也为今日莘氏的所以不甚多见,下了最合理的注脚。

  从上段文献辛氏的来龙去脉,可以说就一目了然了。这个家族出现之后,一向以陇西一带为繁衍成长的温床,尤其现在的甘肃狄道地方,更是长久以来辛氏家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历代人才辈出,声誉响亮无比。

  发祥于陇西的辛氏家族,在历史上一向表现得出类拔萃。到了宋代,辛氏的表现有如日之中天,金碧辉煌令人不可逼视,这种情形,只要看辛弃疾个人表现,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辛弃疾三个字,对于读书人而言,相信必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的文学才华,照耀古今,他的将略武功,更令人肃然起敬,堪称为允文允武的千古奇才。他的诗文充满了浓郁的悱恻绮丽之思,所以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辛弃疾可能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文弱书生。若有这种想法,可就大错而特错了。辛弃疾的作品,除了晚年所作百家姓的少数几首之外,绝大多数都悲壮激烈。流传了千百年的《稼轩集》,就满载着他的爱国情怀。

  纵观辛弃疾一生的爱国事迹,的确千古足式。他于宋孝宗时,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安抚官,屡以平盗立功。他在湖南创立的“飞虎军”,更雄镇一方,为当时江上诸军之冠。后来,到了宋宁宗时,他又以一连串辉煌的功绩,出知绍兴、镇江等地,虽然未能完成北伐中原的夙愿,但已备受千秋万世的景仰。立功、立言、立德,辛弃疾的确是后世辛氏家族之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3590771/465812646.html

更多阅读

袁东峰:奇门遁甲金屋藏娇之辛加丁的格局

袁东峰:奇门遁甲金屋藏娇之辛加丁的格局在奇门遁甲上,辛加丁为发财的格局。主发财,而且还有金屋藏娇的信息。我们看下这个象,辛为白色,白色为人白净,辛为秀气,又白净又秀气,这个很好,辛又为首饰之金,打造的很好。辛喜欢丁火。一个铁器被打造

范仲淹家族名人 辛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据《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辛氏望出陇西、雁门。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三国移治襄武(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雁门郡:战国时赵所置,治所在

百家姓谢姓 百家姓之谢姓典故

   谢氏系承申伯 源出都城洛邑  这一个飞黄腾达于1500年以前的姓氏,实际上的历史也悠久而古老,他们是炎帝的嫡系姜姓后裔,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宣王之时即已得姓。关于谢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

声明:《百家姓典故 百家姓之辛姓典故》为网友陌生的可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