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良训 华罗庚勤能补拙的例子

勤 能 补 拙 是 良 训

“勤能补拙是良训”,是华罗庚教授的一句名言。就在华老去世的前一年,我有幸获得他老人家所赐的墨宝(见扫描件)。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如下: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老的这首诗,我早就烂熟于心。作为我的座右铭,从青年时代起我就书写过上千遍。我的生活经历很坎坷。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我曾为此傍徨苦恼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华罗庚的这首诗。反复吟咏,受益匪浅。我虽没有学历,自认愚钝且鲁,但只要刻苦自学,终会有回报的。当我还在工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的时候,就受聘于科技出版社和科技报社当上了业余编辑。我写过不少科普文章,也为出版社编过一些书。从1981年起,我在恩师王劲松编审的指导下,连续好几年为湖南科技出版社主编《知识台历》,想不到竟一炮打响。承蒙全国读者的厚爱,称此为“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小百科全书”,曾先后两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记得《长沙晚报》1983年的元旦号上曾刊发过一篇对我的专访:《一分辛劳一分才――访〈知识台历〉主编吴启忠》,其主标题即借用了华老的一句诗文。(该文若能找出即作为博文奉献给网友)

我相信缘份,我的成功竟与华老有缘。半年之后,我有机会亲聆教诲。记得是1984年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湖南科技报社编稿,突然接到华老秘书老徐的一个电话,称华老从科技出版社看到《知识台历》后,很感兴趣,想约我面谈,问我有没有时间。惊喜之余,我连说可以,当晚即去了华老的驻地蓉园3号楼。他老人家是受省科协之邀,特来湖南参加“双法”研讨会的。当我走进华老的下榻之所,他老人家竟不顾腿疾,起身迎我。我诚惶诚恐,满脸羞愧。话题很快转到《知识台历》,他称赞这是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好方式。华老不仅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我称华老是一个天才,请他多多指教。他老人家露出慈祥的笑脸说:“哪里,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丝毫没有‘天才’的痕迹。我因成绩不好,连毕业证都没拿到。既然我天资差些,为什么不多用些时间把功课赶上去呢?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呵!”

勤能补拙是良训 华罗庚勤能补拙的例子

我告诉华老这正是我的座右铬,希望他老人家能为我题签留个纪念。华老毫不推迟,当即为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前述的这首诗,并说:“与青年朋友共勉吧!”

星移斗转。想不到的是,华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后,竟倒在日本东京大学的讲坛上,享年仅74岁。数学王国的一颗巨星殒落了!然而他的学术成果,他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其治学精神,却永远激励世人,鞭策后学。音容笑貌,言犹在耳。“勤能补拙是良训”,使我终生受益;“一分辛劳一分才”,多么精辟的至理名言!

接到华老在日本去世的消息时,正赶上我在编《名星报》的试刊号,我特地赶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华罗庚的最后一天》(见该报的扫描照片)。上个月的12号,是华罗庚逝世25周年,特写此文并配发有关图片以作纪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8/371596.html

更多阅读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良训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写给家长及学生大罕“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先生的名句,也是他的亲身经历。华老当年读到初中,因家贫穷就辍学了,在自家的小杂货店看门。他每天埋头于数学题。有一个顾客来问一支笔

食物相克,什么有是不能一起吃的 不能在一起吃的食物

》不能一起吃的食物红薯和柿子——会得结石鸡蛋和糖精——容易中毒洋葱和蜂蜜——伤害眼睛豆腐和蜂蜜——引发耳聋萝卜和木耳——皮肤发炎芋头和香蕉——腹胀花生和黄瓜——伤害肾脏牛肉和栗子——引起呕吐兔肉和芹菜——容易脱发螃

声明:《勤能补拙是良训 华罗庚勤能补拙的例子》为网友坚持就是胜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