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萨圣人的故事3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故事背景

第六节大闹圣殿

由于尔萨圣人宣传的教义与犹太教大相径庭,并揭露犹太人篡改了《桃拉其》,从而惹恼了犹太人,惹恼了犹太教祭司,他们极力反对尔萨圣人,而且千方百计迫害尔萨圣人,把尔萨圣人奉真主的命令显示的一些奇迹(凯拉麦)说成是妖术、魔术。

当时,在罗马帝国政治危机的影响下,巴勒斯坦犹太教内部发生了公开的分裂,出现了两个派系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法利赛派得势,掌握了犹太教统治大权。法利赛派上层权贵人物,在政治上与罗马统治者勾结,做他们的帮凶,残酷地镇压迫害尔萨(耶稣)的信徒和社会下层劳苦大众。在宗教上,法利赛人强迫人们恪守犹太教陈旧、僵死的信条,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他们假装信仰耶和华,实际上崇拜金钱,竟然在圣殿里开办市场和钱庄,玷污圣殿。生活上,他们贪婪淫靡,极尽奢侈。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权和骗术,在圣殿和会堂中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尔萨为了揭露法利赛人的罪恶,同他们展开了论战。在一场接一场的论战中,尔萨揭露法利赛人是“皮卓羊皮狼”,从而激怒了法利赛人的上层权贵。当时掌握犹太教统治大权的法利赛派大祭司该亚法恨透了尔萨,他咬牙切齿地对身边人说:“宁可叫他一人死,不可教全国因他一人亡。”于是,从这一天起,法利赛人就在暗地里密谋杀害尔萨。

公元30年4月2日,犹太教“逾越节”前夕。尔萨带着12名门徒,骑着一头驴子,在一大批追随者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圣城耶路撒冷。越来越多的人,怀着钦敬的心情,跟在这支队伍的后面,高呼着,并为她开道。整个耶路撒冷城沸腾起来。

尔萨穿过大街小巷,来到圣殿门前。看见那里乱混混的,充满臭气的牲口市场,吵吵闹闹的钱庄,尔萨怒不可遏。他认为这是对圣殿的玷污和亵渎。他从一个牲口贩子手中夺下鞭子,高声叫喊,振臂猛抽,将那里的牛羊牲口全部赶出圣殿大院。回过头来又冲向钱庄,将那些钱柜砸烂,各种钱币撒满一地。并呵斥祭司们把圣殿变成了“贼窝”。

然后,尔萨向来圣殿做祈祷的人们布道,谴责祭司们玷污圣殿的行为,揭露法利赛派宗教权贵的专横、贪婪和虚伪,博得人们的欢呼叫好。这样一来,尔萨同他的敌人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

最后,尔萨在门徒和大批追随者的保护下,离开耶路撒冷,回到伯大尼镇。


骑驴进京

第七节最后的晚餐

犹太法利赛派对尔萨(耶稣)大闹圣殿和攻击揭露他们的行为大为恼火,同对他在群众的影响的扩大而惶恐不安。

“逾越节”快到了,法利赛派的权贵们担心人们对尔萨的信仰热忱将燃起熊熊烈火,发展成为反对罗马帝国和犹太教特权阶层的一场革命。如果这样,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特权和财富将随着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殆尽。

于是,他们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谋商杀害尔萨(耶稣)的计划。最后犹太教公会通过一项决议:尽快捉拿尔萨(耶稣)。他们害怕引起群众的骚乱,不敢在圣殿公然下手,便买通了耶稣(尔萨)十二位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做内应,伺机逮捕耶稣(尔萨)。

尔萨圣人回到伯大尼后,心中已经明白,他在圣殿里的所作所为,必定引起反对者的仇恨,他们必定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这几天他不敢贸然进耶路撒冷,只有在晚上在夜幕掩蔽下,由四位门徒陪伴,悄悄登上圣城一隅的橄榄山,坐下来,眺望圣城耶路撒冷,冥想了很多。他担心他的门徒中会出现叛徒,出卖自己,毁掉他和他的事业。

他担心的就是犹大,这个门徒是他最后招收的一位门徒,他是巴勒斯坦南部尤迪亚地区的加略人,当过税吏。犹大心胸狭窄,贪婪报复之心甚重。但他的算法很好,尔萨让他当司库,管理日常生活账目。

由于犹大私心太重,理财不公,引起大家的不满和奚落,因而记恨在心,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犹大趁大家熟睡的时候,悄悄溜出门,飞跑到犹太教会议厅,向大祭司该亚法报告消息,并自告奋勇,里应外合,捉拿尔萨(耶稣)。犹大从而得到了30块银元的报酬。

公元30年4月6日,星期四,也是逾越节开始之日。按照犹太人的习惯,这天晚上,犹太人必须全家首节聚餐,吃羊羔肉和无酵饼,喝葡萄酒,然后向神主祈祷,做“儆醒”。

这天一大早,尔萨派人到城内为大家预备逾越节晚餐。这两人在耶路撒冷城内一家小旅馆内定下一桌晚餐。为了反对奢华,没有准备烤羊,只准备了一萝无酵饼和几瓶本地产的红葡萄酒。

黄昏时分,师徒十三人,在夜幕下进入圣城,来到这家小旅馆,犹大也故作坦然,一同前去。

尔萨(耶稣)坐在首席,拿起一张甜饼,向真主祈祷,然后用手掰开,分给12个门徒,又端起一杯红葡萄酒对门徒们说:“你们喝下这个,这是我为你们立新约的血。”

这之后,大家开始吃晚餐,有说有笑,吃的很高兴。但是,尔萨(耶稣)却一直呆呆的坐着,沉默不语,也不想进食。突然,他开口说道:“今天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把我出卖给了敌人!”

门徒们都惊呆了,他们面面相觑,惶惑地问:“这个人是谁呀?我们的老师。”

尔萨(耶稣)说:“出卖我的人的手,与我一同在桌子上。”

大家低头思索,默默不语,犹大丢下手中的那块小饼,捏紧钱袋,趁人不注意,悄悄溜了出去。他飞也似地跑去报信,让敌人捉拿尔萨(耶稣)。他们让犹大带路,派了一队士兵,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手里举着灯笼、火把,带着兵器,冲进客西马尼园。犹大走在最前面,直奔耶稣(尔萨)所在地。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这是达·芬奇于1495-1497年费时三年为一所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这幅画着重刻划耶稣的门徒在听到主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不同的心理反应。该画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第八节尔萨归真

晚餐后,尔萨带着门徒去了耶路撒冷城外的橄榄山,来到客西马尼园祈祷。他预感到受难的时刻到来了,独自向真主祈祷。他做完第三次祈祷后,回到门徒们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睡觉安歇吧!时候到了,我被买在罪人手里了,看哪!卖我的人已经近了。”

这时候,叛徒犹大带领着大祭司手下的人来捉拿耶稣(尔萨),昏暗中犹大以向耶稣(尔萨)亲嘴为号,把耶稣(尔萨)交给了大祭司的人。那些人把耶稣(尔萨)捆绑起来。

彼得拿刀向敌兵砍去,砍下了大祭司仆人的右耳朵。耶稣(尔萨)对彼得说:“彼得啊!还是收刀回鞘吧!到了这个地步,由他们吧!”其余的门徒们都想起来反抗,被尔萨阻挡了。

尔萨双手被反绑着带走了。门徒们四散逃走了。

尔萨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的大堂上,接受审讯。

根据当时罗马帝国的法律规定,犹太教公会有权对罪犯判处死刑,但无权执行其判决,必须得到罗马帝国驻巴勒斯坦总督的批准。

4月7日,是星期五,也是逾越节正日。

这天早晨,犹太人法利赛派的众祭司和长老们在大祭司该亚法率领下,将耶稣(尔萨)押解到罗马总督官邸的刑事堂上,请求罗马总督下令对耶稣(尔萨)执行死刑。法利赛人控告耶稣(尔萨)自称犹太王,反对罗马皇帝,强烈要求将他处以死刑。罗马总督彼拉多在发利赛派的要挟下,为了罗马帝国的利益,最后批准对耶稣(尔萨)执行钉十字架死刑。

钉十字架死刑,是罗马帝国统治者惩罚逃跑的奴隶所用的酷刑,即用大铁钉将死囚的四肢钉在十字形大木头架上,然后吊起来,直到犯人疼痛至死。

那天下午,耶稣(尔萨)被押解出总督衙门,扒掉了身上的衣服,换上一件紫色袍子,并用荆棘编了一个“冠冕”戴在头上,拿来一根苇杆放在右手,把他打扮成一个“草泽国王”。然后押到圣城北门外的东北角各各他高地(位于耶路撒冷的大马士革门外半公里处),一个叫骷髅地的刑场上。

在这里,他们将耶稣(尔萨)和两个判死刑的强盗,一边一个一同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十字架上钉着一面牌子,上面用希伯来文、拉丁文、希腊文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一名罗马士兵靠近耶稣(尔萨)的尸体,用枪尖朝他的肋部猛扎下去,鲜血直涌,染红了脚下的土地。这就是耶稣(尔萨)一生的悲惨结局,时年36岁。

据《圣经》记载:那天夜间,两个有同情心的犹太人,经罗马总督允许后,把耶稣(尔萨)的尸体从十字架上取下来,进行一番处理后,放进一座从大岩石上凿出来的“石棺”内,最后用大石板封上墓口。

第二天,即安息日黎明时分,两名追随耶稣的妇女来到墓前,吃惊地发现封墓口的大石板被挪开,石棺内的尸体不见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了,出现在耶路撒冷郊外的旷野上的圣徒们中间。据《福音书》记载,耶稣曾多次向门徒们显现,并在复活后的第40天升天而去。

那个出卖耶稣(尔萨)的犹大,后来看到耶稣(尔萨)被定了罪,就后悔了。把那30块银币拿回来,对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的血,我是有罪的啊!”大祭司说:“那关我们什么事,你自己承担吧!”犹大把30块银币往殿里一丢,踉踉跄跄地跑出去,吊死在一棵树上了。

公元335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在耶稣墓地上赐建了一座教堂,命名为“圣墓教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殉道者。

后人在耶稣度过一生最后一夜的那个橄榄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教堂,名叫“客西马尼教堂”。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剧,而后变成了全世界基督教的一个强烈信仰,十字架也成了基督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但是,对于耶稣(尔萨)的死,伊斯兰教和《古兰经》中的记载与基督教和《圣经》的记载并不相同。

《天方大化历史》记载:在捉拿尔萨时,士兵中有一个长官名叫艾石尤尔,“貌似尔萨,先入尔萨之室,其母子见有卒至,遂逃焉。未及,众卒咸至,围其屋,将似尔萨者擒讫,任其力辩,其王不听,恐尔萨诈言脱逃也,牵之而去。王命使其自负十字架,游街至刑场,被钉于十字架。”(《天方大化历史》第164页)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并不是尔萨,而是貌似尔萨的那个军官。一说,出卖尔萨的犹大带领士兵前来捉拿尔萨,犹大先入尔萨之室,当其他士兵进入室内时,真主将犹大变为尔萨的相貌,士兵抓住的是犹大,并不是尔萨。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也是犹大,不是尔萨。尔萨被真主擢升到真主那里去了。《古兰经》中说:“他们用计谋,真主也用计谋,真主是最善于用计谋的。当时,真主对尔撒说:“我必定要使你寿终,要把你擢升到我那里,要为你涤清不信道者的诬蔑,要使信仰你的人,在不信仰你的人之上,直到复活日。”(3:54——55)“他们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们不明白这件事的真相。为尔撒而争论的人,对于他的被杀害,确是在迷惑之中。他们对于这件事,毫无认识,不过根据猜想罢了。他们没能确实地杀死他。不然,真主已把他擢升到自己那里。真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4:157——158)

在末日来临之前,尔萨圣人还要下降到人世间,那个时候,“有经人们”都会归信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8/370997.html

更多阅读

《托尔斯泰的故事》读后感 名人传托尔斯泰读后感

榜样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源泉。我虽然没有看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但我看过他写的‘童话和寓言’,我听爷爷讲过,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一口气地读完了《托尔斯泰的故事》,分析了他的童年,幼小时父母双亡,喜欢幻想,从小坚持写日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小猫学本领 教学反思

教授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但课文内容较长。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因为学生比较少默读,所以我要求学生围

托尔斯泰的乌托邦——解读《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乌托邦——解读《复活》马玲摘要:《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既有着托尔斯泰主义的内核与精髓,这构成了作者心中的乌托邦,又有着对一个美与丑、善与恶

声明:《尔萨圣人的故事3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故事背景》为网友霹雳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