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字号一览 广州老字号搬家公司

一座城市的老字号,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是构成历史文脉不可或缺的元素。当你到了喜欢回忆的岁数,儿时的印象常会浓缩在一家百年老店里。

广州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古城,近代以来尤以商业闻名海内外,“十三行”时期对外贸易曾统领全国,至今一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依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进出口展销会,广交会琶洲新馆已超越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全球最大。广州的酒店业每年盈利就靠这两届广交会,平时只要能维持经营即可。

在这座古老的商业城市里,百年老店的名字也和城市所具有的平民性格一样,普普通通,大多与创始人名字、所在地的地名等有关,有“文化味”的名号不多。对这一现象有两种解读:其一是说,广东人会生孩子,但不会给孩子取名字,话里颇有广东是文化沙漠的意味;其二认为,粤人务实,不尚浮华,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风格。在我看来,以创始人名字命名,是对创业者的尊重;以地名命名,更有地标意义。两种命名方法看似平凡,其实高明,它使得商号品牌作为符号承载了最关键的要素,传播效果最佳。

广州市政府先后颁布了两批老字号,特录此备忘,并略作评述。

2000年首批老字号(27家):

◆◆餐饮业◆◆

大同酒家——“大同”取“天下大同”之意,这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国)。酒店取名立意高远,历来为社会名达聚会场所。前身为广州园酒家,于1938年由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1942年因酒家亏损易主,由穗港两地饮食巨子冯剑生、李铭收购,招牌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与大三元酒家、大公餐厅合称广州“三大”酒家。抗战胜利后,第三任老板谭杰南创出驰名的大同脆皮鸡等招牌菜式。一般炸鸡是腌制后才油炸,或用老抽(酱油)上色后炸熟,而大同的厨师反其道而行之,先将鸡放在煮沸的的白卤水中浸至刚熟,才涂上麦芽糖粉浆,晾干后下油锅炸。这样炸出来的鸡果然不同凡响:皮脆、肉鲜、骨香、脆中有滑,鲜中带香,再放上雪白的虾片,伴着皮色大红的炸鸡,一红一白,相映成趣,十分诱人食欲。此菜款一出,大同酒家名声大振,后又作改进,加入小量浙醋,使鸡皮更脆。地址在沿江西路63号,可望珠江,是品尝正宗粤菜茶点的好去处。

太平馆——表面看来,“太平”取“天下太平”之意,其实是因地命名。太平馆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公元1885年)。创始人徐老高,原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深得西菜烹调技术。后离开洋行在北京南路太平沙城垣太平更楼处开了一个专门煎牛扒的档口谋生,后迁址城垣内,并因地命名为太平馆,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1927年在财厅前现址承顶了国民餐室改为太平馆分店,1936年分别在香港的湾仔和上环以及1944年在广州第十甫增设太平馆分店。因周恩来曾光顾和关照,名气颇盛。香港的太平馆一直延续经营,至今由徐家第五代传人接手,有四家连锁分店,分别位于中环、尖沙嘴、铜锣湾、油麻地。广州太平馆公私合营后徐家即退出,2003年法院判决太平馆346号和344号一半产权发还私人业主,共约1000平米,业主徐氏家族随即大幅提升租金,并收回部分场地,导致经营方不得不闭馆,后又复业。地址在北京路新大新斜对面。我曾偶然路过,慕名进去就餐,但是味道和服务均不敢恭维,此后是否改善不得而知。

陶陶居——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一说是1880年,一说是1893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创始人黄澄波在其地盖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开了个茶室。黄妻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经营姑苏式清茶细点。黄老板去世后曾一度停业。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葡萄居”,招股集资,筹资6万银元,大兴土木,重新建店。后因规模过大超支,又向关恒昌银号求助,总股金遂达81600元。新股东嫌“葡萄居”这名不雅.遂从一间茶室买来了“陶陶居”的匾额,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据传“陶陶居”三字是康有为所写,用的是“石门铭”碑法。康有为当初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常去一间茶室喝茶,便为那个茶室题写了“陶陶居”这一牌匾。戊戌维新失败后,“康党”被追查,陶陶居主人怕受牵连,将招牌上康有为的名款除去,“陶陶居”遂成为一块没名款的招牌。但也有一说,指“陶陶居”三个字未必是康有为手笔,可能是伪托,因康有为推崇碑学,当时学康体者不少。我曾在陶陶居饮茶,虽觉不错,但认为其出品还是不及荔湾湖边的西关世家。

广州酒家——以地名来命名,最没想象力,但是有地标意义。始建于1935年,以经营粤菜驰名,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之美誉。老店坐落在文昌路口,建筑富有岭南园林风格,名菜有:广州文昌鸡、红棉嘉积鸭、万花煎酿鸭掌、三色龙虾等。我曾在天河区体育东路分店就餐,菜式精致、正宗,但偏贵。广州酒家老店在下九路尾文昌南路2号。

泮溪酒家——泮溪酒家于1947年由粤人李文伦、李声铿父子创办。此地曾是南汉皇帝刘伥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因地处泮塘,且附近有五条小溪,其中一条叫“泮溪”,酒家因此命名。当时的泮溪,只是一座长宽各约二十余米的方形棚屋,挤满了低消费茶客。1956年,泮溪酒家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转为国营。基于涉外接待需要,政府决定将泮溪改为大型园林酒家,由建筑大师莫伯治设计,1960年竣工复业,2006年香港四洲集团以3800万元取得泮溪酒家99%的股权(不含无形资产)。地址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151号。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评曰“泮溪点心天下一品”。有八宝冬瓜盅等名菜。据传四洲集团接手后不仅出品逊色,而且价高,不及与其相邻的西关世家。我曾在西关世家请远道而来的老同事饮茶,大家对茶点出品赞不绝口。

北园——北园酒家创立于1920年代末期,陈济棠主粤时期的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在十七中学右侧的一座别墅中开设北园酒家。因地处羊城北郊而名。1947年因原址在广州沦陷时被毁,故在原址附近的小北花圈口重建开业,并保持菜式风味。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时任广州市长朱光提出扩建计划,由建筑大师莫伯治设计,把北园扩建成当时富有岭南庭园特色的园林酒家,环境优雅。2006年底其产权(不含无形资产)以4210万元通过拍卖方式转让给东悦酒家联合体。我曾到此就餐,感觉不错。


趣香饼家——“趣香”在粤语中音同“脆香”。1938年敬信义饼家的掌柜拟自立门户从事饼饵业,看中了第十甫这一从商黄金地带,租下了“佛有缘”杂货店。为取意又香又脆,便易名为"趣香饼家",经营中西饼食。1943年,趣香饼家自设工场生产糕点,选料上乘,做工精细,在40年代后半期已是驰名省港澳的饼家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趣香饼家与"显记"、"中国"、"适宜"、"四美斋"四家饼家合并,组成糕点加工厂,仍以"趣香"为名。制作的月饼、老婆饼、鸡仔饼、光酥饼颇负盛名。

莲香楼——原名连香楼,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起初是糕酥馆,其制饼师傅陈清俭将莲子洗净去芯,放在铜镬里煮,边搅拌边放入白糖、花生油……经过反复试验,色泽金黄、香滑清甜的莲蓉终于诞生了,独创了莲蓉月饼。1910年为广州“茶楼王”谭新义收购,取名连香大茶楼。前些年在一个铁皮保险箱中意外发现最初的招股合同书,是研究广州早期股份制的珍贵史料。合同清晰记载了1910年茶楼入股时每一位股东的名字及入股数量,股东多达122名,入股数在8股以下,其中多为2到3股,招股人共有9名。据莲香楼老员工介绍,当年这9个招股人都是茶楼老板,大家相互认识,而其他股东则是各招股人的乡里或朋友。股东每人持有合同1本,另外还有1张入股凭证,每年年末凭入股凭证分红,认证不认人。合同附有九条章程,内容涵盖人事、财务、薪酬等各方面,比如“如在店内揽扰弊端由司事人立即开除永不复用。”“议店内数目银两必须两人分管不得一人总摄亦不得父子及同胞兄弟同当两职以防通同舞弊之虞……”投入资本总额为12420两银子,其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50万元。翰林学士陈如岳品尝了莲蓉月饼后,提议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并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至今仍悬挂于莲香楼的门楣之上。2006年西关世家以5120万元受让莲香楼股权。莲香楼出品有莲蓉月饼、莲蓉包、老婆饼、鸡仔饼。我最喜欢他家的鸡仔饼。

致美斋——广州致美斋酱园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四大酱园之一,与北京六必居、上海冠生园、长沙九如斋齐名。创始人刘守庵起初开的是名为“品芳斋”的粥店,后注意到茶楼的酱油质量很差,遂转行做酱油,酱园命名为致美斋。文革时一度易名为“永为民”,1972年恢复原名。据致美斋解释:“致,极尽也;美,尽善也。园训曰:用水致纯,选粮致精,工艺致正,酱品致香,待客致诚,味道致美。”(“致美”与“至美”同音,是最美之意。)致美斋镇店之宝是天顶头抽,乾隆年间曾为贡品,但失传已久,今于四百年店庆时重新推出,称“国酱1608”。头抽,就是黄豆经发酵酿制后,第一次抽取(提炼)出来的豉油,味道最为香醇浓郁。由于每缸发酵豉油只有一次提炼头抽的机会,所以是酱油珍品。其中的“天顶头抽”是将头抽放在器皿中,置于阳光充足无遮荫的天台上曝晒100天以上(视天气情况而定),是传统酿造酱油的精华。普通酱油需三个月制成,“天顶头抽”以双璜工艺酿造(即两次酿造为基础酿制),需六个月,但更具鲜味,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达到氨基酸态氮含量≥1.45/100ml(特级酱油为0.8)。东华东路662号为致美斋旗舰店。天顶头抽售价不足30元,和香港天价(125毫升售价160港币)名品颐和园御品酱油相比其价甚廉,后者是年逾八旬的曾吴希君老太以古法手工酿制,黄豆须天然生晒,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制作过程是:第一步,将黄豆煮熟,摊涷后混入面粉(比例各有不同,顶级的酱油会用上 9 斤黄豆配 1斤面粉);第二步,放入发曲房五天,让黄豆与空气混合发出金黄色真菌;第三步,将真菌连黄豆放入埕内,注入适量比例的盐水,再生晒 1、2个月,然后封盖任其发酵,因应豉油品种,发酵期由 3 至 18 个月不等;第四步,完成发酵后,便可放入大火锅炉以 80 度高温煮 8小时,彻底消毒,之后便可装瓶出售。如有机会,两种顶级酱油各备一樽,用来醮白切鸡或白灼鲜虾,可一试高低。

上皇——创始人谢昌有个兄弟开了家腊味行,名字叫“八佰载太上皇”,生意很好,后谢昌希望自己生意比他做得更好,就将其“东昌腊味店”更名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文革期间“皇上皇”改为“红上红”,后又改名为“广东腊味店”。1980年恢复“皇上皇”老字号。皇上皇腊肠腊肉是广式腊味的代表。店址在下九路。

宝生园——广东南海平洲人梁少川爱好养蜂,1024年在广州十二甫路创设宝生园。曾改名为“广州蜂蜜店”,1989年恢复原老字号。宝生,意为珍惜生命,以生命为宝。

◆◆药业◆◆

陈李济——“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陈李济比同仁堂还年长69岁。明朝万历27年(公元1600年),广东名医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己未牌坊下开设一间医馆,兼营中草药。一日,李乘船拾获一袋银元,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提出将银元一半给李的药店投资,李提议把新药店命名为“陈李济药店”,陈、李是两人姓氏,连在一起表示永久合作,济则取悬壶济世之意。文革时陈李济易名为广州中药二厂,1980年方恢复原名。(香港的律师楼也是取合伙人姓氏合称,如胡关李罗律师行。)图为2010年11月20日发行的国家邮票《中医药堂》之陈李济(其余为同仁堂、胡庆余堂、雷允上)。

敬修堂——广州敬修堂药厂始创于公元1790年,由浙江慈溪商人钱树田所创。取名“敬修堂”,寓意“敬业修明、普济众生”。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广州中药六厂”。图为敬修堂股权证,2007年嘉德拍卖行成交价3360元。

王老吉——王老吉凉茶于清朝道光年间(约1830年)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阿吉)所创。王泽邦本务农为生,当时地方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儿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道士传授药方,王泽邦依照药方煮茶,帮助百姓治病。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泽邦被册封为太医令,翌年在广州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文革期间王老吉凉茶改名为广东凉茶。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宣称,经第三方评估,广州药业旗下的“王老吉”商标评估品牌价值为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品牌。


何济公——“济公”是一位扶弱救病、普济众生的和尚,广州何济公是其创始人何福庆有意效法“济公”普济众生而名之。再者,“何济公”谐音“活济公”。药行创始于1938年,善做广告,其止痛散广告当时曾家喻户晓:“何济公,何济公,止痛唔使五分钟”。


潘高寿——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开平人潘百世、潘应世深感国势衰弱,怀着“济人济世”之心,在古广州城中轴线上的南关高第街开设药铺,店号“长春洞”。长春洞是前店后厂式的药铺,前店卖药,后厂制丸,雇工10余人,进行作坊式生产。潘氏兄弟有感于民众普遍有“长春不老、益寿延年”的良好愿望,又有悟于潘氏族人多以高寿辞世,便以“长春洞潘高寿”为药店标识。因“潘”字与“攀”字的官话谐音,故此标识既点出了店属谁家,又寄予了“长春洞里攀高寿”之意,昭明了潘氏兄弟办药铺存心济世之志。20世纪20年代,潘应世四子潘郁生接任药铺司理。他决意秉承祖辈“积功累德,济人济世”的宗旨,创制出百姓所需的良药,振兴中医药。潘郁生看到春夏之交乍暖还寒,人们容易患伤风咳嗽,但市面出售的治咳药多是独味单方,治咳疗效并不显著,于是,他便潜心钻研,最终创制出博采中西之长、老少咸宜的治咳新药———“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堪称中国咳嗽糖浆剂中成药的鼻祖。

◆◆零售业、旅业◆◆

艳芳照相馆——民国元年(1912年)由广东三水人黄跃云、刘骨泉合资创立,原址位于位于中山五路,1994年因配合地铁建设迁到朝天路51号。创建时号称“省港艳芳照相馆”。这个照相馆在近百年内中摄下来了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至于店名,顾名思义取美艳芬芳之意,似乎有点俗。(香港巨星梅艳芳也是这个名。)

李占记钟表店——某记,就是某店号的意思。创始人叫李兰馨,故称李记。占,估计是占据市场的意思。19世纪末,李兰馨在香港上环李应记钟表店当学徒,练就一手过硬维修技术。成名后,李兰馨于1912年在香港文咸东街9号树起李占记招牌,并相继在广州十八甫90号、澳门新马路、广州惠爱东路344号(现中山四路344号)开设分行,以修为主,兼营零售,并以高质量、重保行作为特色,越做越大,号称省港澳李占记,以擅修名贵高档手表而享有盛誉。老广州称“修金劳就要到李占记”。总店在中山四路。

新以泰体育用品店——物理学史上在人类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之前,认为有一种叫做“以太”的物质充当光传播的媒介。“以太”在清末一度是一个时髦词汇。清朝咸丰末年(1860年)番禺人钟锦泉创办“以泰文房四宝店”,“以泰”和“以太”谐音,且“以泰”含安稳、祥泰之吉意。1946年商店第三代经营者钟华的表叔、中山大学物理系主任胡金昌建议他改营体育用品,并改名“新以泰”,因为“新以泰”的读音与英文“Sunlit”相近,英文意为阳光普照,并且体育事业是充满阳光活力的事业。地址在中山四路。

爱群大酒店——爱群大厦是中国人设计的广州第一幢钢结构高层建筑,在它的50年之后广州才出现第二幢钢结构高层建筑,可以说它见证了广州高层建筑的建筑史。而且“爱群”的命名有很好的寓意,表达了“关爱群众”之意,建筑是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陈卓平先生集华侨资本400万港币兴建的。大厦落成于1934年初,是当时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15层,64米)。几年前去过爱群饮夜茶,吵吵嚷嚷,还有三流歌星在台上唱歌,有点酒吧和餐厅混杂的味道,一副破败之相。重新装修后或许已有改观。

南方大厦——这个名字就不用解释了。毗邻爱群大厦,曾经是广州地标,购物必去。前身是私营的大新公司,创建于1918年,1938年战乱中遭焚毁,1954年重建后命名为“南方大厦”。南方大厦曾是国内明星企业,1980年代是华南地区甚至全国销售额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自从旁边的人民路修建高架路后商业地位即刻沉没并且一蹶不振,几乎已从市民的记忆中抹去。人民路高架路早就说要拆,却延而未决。

大学鞋店——前身是“亚履”鞋店,由李钜观创立于1934年,其鞋用料优质,坚固耐用,明码实价,有"铁价鞋"之称。1941年亚履迁址到惠爱东路333号和335号作两间店铺,分别以“天工”、“友昌隆”为店名,期间李钜观精心设计了两款独具风格的皮鞋,即学生鞋和教官鞋,一文一武的新款鞋深受军政学界喜爱。1943年将“天工”、“友昌隆”合二为一,易名为大学鞋店,寄托店主对知识救国的期望,李钜观被时人称之为广州“鞋博士”。大学鞋店门口有对联曰:“大学之作,实斧实凿;大学之价,实银实码”。

海珠大戏院——位于长堤大马路,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坐落在珠江北岸从五仙门到西濠口的路段上,前身是同庆戏院。当时院内设有座位五六百个。两年后,戏院易手经营,并从此改名为海珠大戏院。海珠是广州地名,有海珠桥、海珠广场,现设海珠区。1926年第一次改建,给观众席1900位,从此奠定其广州戏霸的地位。粤剧名伶白驹荣、马师曾、薛觉先等曾活跃于此。2010年11月,经营方停业四年斥资5000万更新改造后以“岭南大舞台”方式复业。但也是在此时,海珠大戏院竟然落选广州市对2000年首批颁布老字号的重新认定名录,据报道是因为评审期间适逢海珠大戏院歇业改造,没有提交申报材料。此事殊为可笑。于此可见广州市当局并不珍惜老字号,不懂得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且不说投入资金帮助光复,就连评审都懒得去催缴材料,却在一边鼓吹什么文化名城、文化产业,谁信!

三多轩——三多轩笺扇庄由黄其佩创于清朝道光年间(1825年),经营文房四宝,曾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并称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何为“三多”?按第三代传人黄金海解释,据辞源,“三多”的释义有二:其一是“多福、多寿、多男子”;其二是“多学、多做、多商量”,为欧阳修言。文革期间曾用名为“新文化”、“文锋”。公私合营后渐衰落,2000年破产重组为股份公司,但商誉不佳。黄金海孙女黄锦琪为重振祖业开设“老三多轩”,店内陈设颇有书卷气,店址原在市一宫,后移至文明路89号;我曾偶然路过,买了几支毛笔和一个陶瓷笔筒。2010年落选老字号认定名单,或因一名二主之故?不得而知。

亨得利——全国使用亨得利为商号的企业有一百多家,相互之间没有关系。围绕亨得利的商标权属发生了大量法律诉讼。广州亨得利钟表店位于北京路307号,创立于民国28年,创始人莫海祥。文革时曾用名为“东风”、“时声”。2010年落选老字号认定名录。关于亨得利名字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1915年,浙江海宁人王光祖等人集资,在江苏镇江创办第一家亨得利钟表眼镜商店。亨得利取“生意亨通,利市百倍”之意;另一说是辛亥革命前,上海开设了一家钟表店,取名“亨得利”,“亨”、“利”两字来源于机械钟的鼻祖“亨利·维克托”。

成珠酒家——广州最古老茶楼。始创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当时广州五大家族(潘、卢、伍、叶、周)之一的伍紫坦所创立。成珠楼经过1985年火灾,重建后于2006年又因房地产开发拆除,已歇业。小凤饼(鸡仔饼)为成珠所发明,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珠”二字起源无考,可能与其地理位置在海珠区漱珠市场、漱珠桥有关。2010年落选老字号认定名录。

鹤鸣鞋帽商店——鹤鸣是在40年代上海崛起的一家著名鞋帽商店,老板杨抚生,先后在上海、南京、无锡、广州、天津等13个城市以及香港、新加坡、日本三地开设分店。1948年8月,鹤鸣南来,在广州市下九路39号(现址)办起第八家分店,主要经营上海出品的时髦新款男女皮鞋和帽子。商店取名“鹤鸣”,源于《诗经·小雅》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志在“立鹤长鸣,一鸣惊人”。2008年破产清算,2010年落选老字号认定名录。

2010年11月“扩招”的第二批老字号(36家,创立50年以上)

☆健民

☆采芝林

☆中一牌

☆星群

☆奇星

☆禾穗牌

☆明兴

☆新洲

☆心字牌

☆二天堂

☆孔旺记

☆鹰金钱

☆南方面粉

☆生茂泰

☆双喜龙

☆从化三花酒

☆金帆牌

☆银记

☆新亚

☆新华

☆南方大厦酒店

☆广东大酒店

☆白宫酒店

☆妇儿公司

☆新大新

☆广州友谊商店

☆琳琅

☆利工民

☆双狮牌

☆虎头牌、TIGERHEAD

☆骆驼牌

☆555、505

☆五羊自行车

☆南洋电器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第一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6481.html

更多阅读

搬家收费标准及搬家常识 搬家公司收费情况

搬家公司的收费标准主要参照如下因素:??????? 搬家行驶里程;??????? 出发地或目的地楼层的高度,是否有电梯;??????? 是否有大尺寸的家具或设备、易碎品、高档家具等物品;??????? 人工搬运距离的远近。如出发地或目的地的大厦虽然都有电梯

广州宝洁公司简介 广州艾麦企业有限公司

国宝洁公司(P&G,Procter &Gamble)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

转运公司介绍——soondaa 圆通广州转运中心公司

求粉、求关注、求转载!点一下不会怀孕哦,亲!【公司简介】soondaa为自主在美国订购的客户提供美国至中国的货物转运服务。美国部分品牌官网,各大百货超市网站均在服务范围内。特别提醒:soondaa不接受Abercrombie&Fitch及旗下子公司

声明:《广州老字号一览 广州老字号搬家公司》为网友涵暖筱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