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陈光标的发家史 陈光标发家史

“好人”陈光标的发家史 陈光标发家史



背负苦难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那是一个以“穷困”闻名的地方。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5个孩子,在陈光标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想法。陈光标1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那时,正在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一分钱随便喝”,家乡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陈光标挑着水桶沿街卖水的情形。当时,靠卖水一个中午放学的时间能挣个2-3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了。童年的陈光标背负着生活的苦难,同时也背负着对未来的希望。

敢于和命运抗争

  不甘于向贫穷低头的陈光标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向命运抗争,年少的他开始不断找寻致富的途径。十三岁暑假的时候,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个5、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在致富路上尝到了甜头,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陈光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  商海既有机会也有陷阱,心地善良的陈光标在经商过程中也曾被骗过。

陈光标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认识了一个在车站旁的淮阴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温州人,两人决定在一起做棉鞋生意,那是陈光标第一次决定与人合伙做生意。当时,忠厚的陈光标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是等货发过来,才发现那些货全是伪劣产品,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晴天还看不出来,一到雨天鞋底就全烂了。这一次陈光标把辛苦几年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当时心疼得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这一次挫折并没有吓倒陈光标,几天之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从自己的老本行贩粮生意重新开始。没有本钱收粮,陈光标只能暂时赊欠着,而凭借着当年做生意留给乡亲的诚信形象,家乡的老百姓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卖了再给钱,咱信得过你”。多年以后,当陈光标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总是眼含着泪水,他常说,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陈光标扭转了危机之后,又相继跑过客运运输、贩过花生,生意虽几起几落,但却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磨炼了陈光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从商磨练的同时,陈光标并没有荒废他的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的时间,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自学习惯。1985年,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毕业后,带着对家乡发展的热情,陈光标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创业。  1991年,22岁的陈光标离开家乡,再次踏上了到省城南京创业淘金的征程。  可几个

陈光标

月下来,陈光标并未找到创业的捷径。握着渐渐瘪下去的口袋,陈光标站在南京的街头,紧咬牙关,每天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破了,鲜血直流。陈光标暗暗发誓:“一定要成功,否则,死也要死在外头”。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陷入困境的陈光标重获生机,也由此掘得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

  大学毕业后,陈光标开过拉面馆,摆过地摊,但一直都不成功。没有混出名堂的他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回老家,生怕被别人看不起。

  一次,陈光标来到药店闲逛,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袖珍式的仪器在反复询问,他立即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

  陈光标灵机一动,他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决定了就要干。第二天,陈光标手里拿着随身仅有的3000元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提供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这个后来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就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一番创新之后,立即身价倍增,从原来100多元的样机改装后卖到了8000多元。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那时正是八九月,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花15元钱买了一床被子,一张细席,露宿在南京街头,每天白天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就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清晨早早起来,花两角钱到原来老新百门前的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陈光标顶着烈日,在新街口路边为人检测身体,时间一长,皮都晒出泡来,但陈光标始终咬牙坚持着。当时,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2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一万多元。不久,陈光标租了房子,开始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并在旁边的安徽做电视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仅邻县五河一县就卖了一百多台。陈光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慢慢地产品打开了销路,每天有两三百个人排队等着看病。瞅准商机的陈光标立即申请了专利,将仪器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电子疾病探测仪”。1997年,陈光标终于掘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首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第一年我从公司全部20万元利润里拿出3万资助了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第二年,公司盈利60万,我又拿出28万为家乡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

  1997年以后,陈光标的事业开始渐入佳境。第二年,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发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

  “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还因此颁发给陈光标特殊津贴。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当时南京为迎接世界华商大会,江苏展览馆旧馆需要拆除,南京市领导找到陈光标,问他愿不愿意接手,陈光标表示愿意试试。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富矿,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机成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以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型,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在为自己带来倍增效应的同时,陈光标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创造不止、回报社会”。他认为,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而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目前,陈光标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已涉及新型材料制造生产、再生资源利用、房地产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电厂配套设施生产、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研发等诸多产业,并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立志成为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2005年黄埔投资集团荣获“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今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有望达到90亿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3740.html

更多阅读

什么牌子的发膜好 发膜哪个牌子比较好

什么牌子的发膜好——简介染发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但是也让秀发遭遇了干枯分叉等不良反应,而发膜依靠其所含成分的修复能量,更好地保护头发从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蹙。那么,什么牌子的发膜好?跟随小编来看下吧。什么牌子的发膜好——方

干海参的发制方法 发干海参的方法

干海参的发制方法——简介干海参的法制方法,海参是一种比较名贵的海鲜。它富含丰富的营养,而且不含胆固醇,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对于海参的消费力逐渐也就提升,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疑问:干海参的发制方法有哪

一部樱花在日本的发家史 日本樱花arukas部署ss

蔓玫(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411692#answer-3656256这是我写过的答案里耗时最长的一个了。一部樱花在日本的发家史。信息量暴多,有人想看的话搬个板凳拿好零食再进来啊~。。。全文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或联系我。

朱孟依看不起许家印 低调的南方“地产大王”朱孟依的发家史

  如同许多著名的潮汕籍富豪的发家史一样,朱孟依早年就是凭借自己的聪明,在老家广东丰顺县打下了财富基础。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地处粤东的丰顺县经济非常落后,人们习惯沿街摆摊,占道经营,这使得整个县城更加嘈杂混乱。很有经商

声明:《“好人”陈光标的发家史 陈光标发家史》为网友小鸭难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