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闻人语响 谁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闻人语响 谁家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的山水诗是很有名的,很喜欢他的山水诗,感觉读起来给人一种享受!这首《鹿柴》当然也不例外。“空山不见人”诗人独自漫步走在偌大的林中,不见半点人烟,耳边回响的也只是偶尔想起的鸟儿的鸣叫和风吹树叶的婆娑声。清静,空寂。但是突然有“人语响”将这种寂静打破,隐隐约约从远处抑或是林子深处传来了走山路人的谈笑声,嬉闹声……这突然出现大的人语更是衬托出了此时山林的寂静。试想诗人若是此时独步山林在听到这声音以后一定会精神倍至,想探究一下这声音的来源。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写快到夕阳落山的时候,因为林深树密,把阳光挡住使之无法透进丛林,等到快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一点点的夕阳穿过树叶的缝隙洒透进来,林间的石头上,把上面的青苔照的很是清楚。这一米阳光,使得这个林子显得更加的幽暗,静谧幽深。
此诗反映王维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表现出作者“诗中有画”的特点。空旷的山林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是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人语响”描述了声音在山谷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就可以分辨出回声(来回路程小于30米),声音在山谷间来回反射,可以多次听到回声,那么声音会被加强。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人的耳朵就会发现回声和原声音的区别,导致声音含混不清。
其实,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许多物理性质。这里介绍两点:一点是声波在空气里是沿直线前进的,并且具有一定速度,大约是每秒一百四十米左右。利用这一点可以测量距离。据后魏的《水经注》上记载,四世纪时有个建筑师名叫陈遵,受命建造江陵金堤。为了测量某高地的高度,他命一人在高处打鼓,另一人在低处测听,然后由磬速乘以时间等于距离的关系,算出了高度。据说那结果还相当准确,出色地完成了筑堤任务。西方利用同样的原理搞声速测量,是一六三六年法国人默森做的,比起我国这位“陈工程师”来,要迟一千三百年左右。
声波的另一物理性质是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传入耳朵,就叫做“回音”,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有的回音效果很特别,譬如我国江西省弋阳县的圭峰,风景优美,是个游览胜地。那里有个名叫“四声谷”的山谷,游客高喊一声,可以听到四次回音。据说在英国牛津郡的一个山谷里,放一枪,竟可以听到三十多次回音。这些特殊的回音现象为山川增色,招引了更多的游客。但这毕竟是大自然的恩赐,我国先民却以自已的智能与双手,巧夺天工,利用声波的反射原理,造出了建筑声学里光彩夺目的丰碑——北平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5040.html

更多阅读

儿童唐诗三百首 儿童唐诗三百首及注释

幼儿唐诗300首(文本 精选)《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

田园诗有哪些 田园有诗人吗?

  田园诗有哪些  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四句五言古诗25首 五言四句律诗

1.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 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 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

声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但闻人语响 谁家》为网友挽手叙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