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时是必须的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

激素似老虎 中药是笼子


  1.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时是必须的

  这两天杭州特别热,有人讲笑话,拿只鸡蛋到马路上一磕,一摊——就是一张蛋饼!按理说,这么热的夏天,风湿病人日子应该好过些,但病人照样很多,半天门诊下来,跟随我抄方的研究生手都抄酸了。

  很多风湿病人在夏天容易发病,是因为天一热,人体出汗较多,防御能力有所下降,汗出当风,易受外邪。而且夏天经常使用空调,室内外的温差增大,关节肌肉的适应能力减弱,久而久之,也容易发生风湿病。

  再回到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来,得了免疫风湿病,到底该不该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呢?副作用可怕吗?

  有的风湿病人,一看处方上有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眉头就皱起来了:“不是说副作用很大吗?能不能暂时不用啊?”很多病人都有这种顾虑的,一听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就害怕,不敢用。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只要严格掌握适应指征,该用的时候还得用。

  第一个把激素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那个医生HencH,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可以这么说,到目前为止,在治疗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中,激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首选的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有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等,有些医生习惯在疼痛剧烈时会较快上激素,我不是很提倡。激素是把双刃剑,功效和副作用一样明显,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毒副反应严重,而且依赖性强,撤减困难。

  但是,“不入虎穴,蔫得虎子”,一个专看免疫风湿病的医生,一定要擅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各类药物。下面我就展开来谈谈。

  

  2. 科学应用中药,能减免激素的副作用

  激素这个东西,中医认为它是助阳生热之品,有耗津生热之弊,时间用长了,容易造成气阴耗伤、肾精亏虚、毒瘀内阻。

  有什么办法,既能发挥激素强大的药理作用,又减轻它的副作用呢?

  配合用中医药啊!在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合理运用中药,既能保证激素的作用,又减少副作用。最后还能在保证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把激素一点一点的撤下来。

  是不是简单的激素加中药就可以了呢?有些患者服用激素的时候喜欢吃点六味地黄丸之类,其实并不一定所有阶段都适合。中药用不好,激素的副作用没减轻,功效却受到了影响。我一直负责研究的一个项目,叫《激素使用不同阶段的中医药治疗对策研究》,已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专家组的层层筛选,最近刚被选入了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专项。

  在博士、博士后导师的研究基础上,我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临床探索,发现激素使用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和征候都有着特殊性,中医药的辨治方法也非常有讲究。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时是必须的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

  开始阶段,多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病人容易出现阴虚火旺,这时治疗的目的是快速稳定病情,创造更好的激素使用环境——此时,就适宜用一些滋阴降火,兼清湿热为主的中药。

  激素减量阶段,病人一般多气阴两虚,这时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激素撤减,防止出现反跳现象——这时,就适宜用一些补气养阴为主的中药。

  维持激素量阶段,病人一般有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症状,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复发,巩固疗效,用药就宜阴中求阳为主,兼顾毒瘀。

  中医药与激素联手对付免疫风湿病,可以说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直接受惠的就是病人。

  春节前,我这里来了一位印尼的女病人,身高才1.60CM,体重足足有80公斤。一看她的这个满月脸,水牛肩,就可以判定她肯定是激素服用过多,引起了向心性肥胖。

  这个病人,她得的是免疫性风湿病中较难治的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得病5年来,她跑遍了印尼、新加坡、日本知名的专家门诊都看过了,做了一大堆相同的检查,开的主要药物都是一样:激素。

  激素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症、多毛症和情绪异常等等。这个病人的表现是,30多岁就开始掉头发,人很老相;两腿浮肿,酸软乏力,小腿经常痉挛抽搐;头晕眼花,血压160/100mmHg;白天稍微动动就出汗,晚上睡觉也出冷汗。

  偶然一次机会,她听国内绍兴轻纺城的生意伙伴介绍,好不容易找到了我这里。

  我问她,是如何使用激素的?

  她说,没办法,病情好一些,激素减下来,可一个不小心口腔溃疡、关节痛、皮疹就又厉害起来了,激素又不得不加上去。

  这个病人,就属于典型的气阴两虚型。我给她开了益气养阴、解毒利湿的中药,同时我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暂时不要动,等稳定后慢慢撤吧。

  一个月以后,她有了变化,体重减了10多斤,腿不肿了,脚也不抽筋了,血压降到150/86mmHg。

  那天她来复诊,精神好多了。很高兴告诉我,上次来上飞机都要人搀扶,这回一到杭州就把美丽的西湖游了个尽兴。她对她父亲说:“爸,还是做中国人幸福,病了还有这么好的中医中药吃,我们在杭州买套房子安个家吧!”于是我给她调整处方,开始撤减激素用量。

  

  3. 中西医结合,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个近乎绝望的病人找到了我。她得的是类风湿关节炎(RA)。

  她先给我看一瓶药,瓶身的说明书印着一个“秘方祖先”的头像,有用法功效,但没有药物成份。最要命的是,这瓶药上没有任何药品批文。

  这种“药”你也敢吃啊!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在当今文明时代,仍有人用这种“杂药”真是悲哀。这种“药”,是非法的,病人是哪里弄来的呢?

  这个病人的RA病发已经3年多了。西医治疗RA,首选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如果关节疼痛明显则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双氯芬酸等),如果这些药用上去了,关节还是肿痛难忍的,也会考虑用小剂量激素治疗。

  不光是激素,甲氨蝶呤的副作用也很大,它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就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造血功能障碍(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肺间质病变、脱发、流产、畸胎等。

  这个姑娘在诊断为“RA”后,杭州、上海、北京都跑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如抗炎镇痛药、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都试过,不停地更换,身体反而越弄越糟。

  半年前,她听说河南某地有治疗RA的“秘方”,急病乱投医,真的汇钱去购买,一开始吃下去真的“蛮灵光”,第二天马上就不痛了!但时间一长,口腔溃疡、牙齿出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所有的副作用都出现了,人也越来越瘦了。

  慢慢地,药的用量变得越来越大,从原来每天6颗,加到了每天12颗,效果却越来越差。打击更大的是,原来都准备结婚的男朋友,听说类风关会影响生育,也悄悄地疏远她了。

  病人一提起这些事情,就非常痛苦。我对她说:可以肯定,你这瓶“祖传秘方”的药丸里混有中药西药的成分,有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止痛药。

  “温医师,难道激素不能用吗?”

  不是不能用,哪怕是激素,只要明明白白地合理地应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剂量无法控制,有效期也不知道,而且几种不明的成分随意混合可能产生更大更可怕的毒性。有的医生很忌讳收这种乱吃药的病人,因为一旦用过没批文的混合药,再用常规治疗方案,往往很难有效果,平白坏了医生的名气。

  但病人已经这么可怜了,我能推出去吗?

  我给她作了全面检查,发现她肝功能异常、血色素偏低、血沉和类风湿因子很高。我给她拟订了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药就服用甲氨蝶呤(每周3片),中医主要从养阴通络解毒治疗,3个月以后,她病情才得到了完全控制。

  这个春节,我收到了这个病人的喜糖,我也很开心。这之前,她也把新男朋友带来给我看过,当时,我消除了她男友的顾虑:“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有利于快速消除关节肿痛、晨僵;缓解期有利于稳定病情、改善体质,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只要病情完全稳定,体质改善,再减用西药,是可以做到优生优育的。”

  中医中药,是国粹,是国宝。中国人生了毛病,除了看西医吃西药,还可以选择中医中药。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柳氮磺吡啶,服用不当会影响生育功能;治疗痛风的别嘌醇、苯溴马隆等,也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但是,如果能将中西医科学地结合使用,则会产生增效解毒的协同作用。所以做一个中国人是很幸福的。在此也祝福所有免疫风湿病患友,只要正确认识疾病,有信心,有持久战的精神和准备,最终都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27894.html

更多阅读

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 蛋白免疫印迹

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时要对细胞膜分子、胞内分子或表达产物进行定性或/和定量。但由于靶蛋白表达水乎不太高,用细胞裂解液或表达上清进行SDS-PAGE电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很难达到实验目的

PDE5抑制剂的合理使用 pde5抑制剂多少钱

PDE5抑制剂的合理使用中国家庭网嘉宾:东直门医院男科王彬博士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的嘉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治医师王彬,话题是PDE5抑制剂的合理使用。2013-12-18 20:07王彬:今天的话题是PDE5抑制剂的合理

谈谈覆盖剂和除渣剂在精密铸造的使用 除渣覆盖剂 酸性增

其实做铸造的都知道,.铸造主要掌握的就是温度和成分,弄好了产品就会成品率高,效益也就可以提高,而控制温度,就是要有各种保温材料的应用,现在做铸钢的,因为补缩的需求,工艺上就要求留补缩的冒口,冒口的要求就是要尽可能的保持温度,

声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时是必须的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为网友朕可是太高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