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史第一章总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第一章总 论

伟大的中国长城

一、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其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像条条巨龙,翻越巍峨群山,穿过茫茫草原,或峙大河,或卧平野,在世界东方岿然屹立。

长城是中国人民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中国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长城为代表的中国万里长城,已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册之中,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宇宙航行员从月球上回看地球,所看到的地球上的人造工程,万里长城是最明显的标志。美国宇航员艾德宁回忆他在月球上的奇观时说:“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像一个兰色的球体,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似的。在这个球体上,看得最清楚、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它像一条银色的链子,镶嵌在这个彩球上,真是美极了!”

1985年4月29日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博士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入太空,他说:“在太空看到地球上的人工建筑物,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

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万里长城,是中国明代修筑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修筑的长城何止万里,长城历史学家罗哲文先生说:“中国从春秋时期起修筑长城,一直修到明代。长城并不都是东西走向的,还有南北走向的,历代修筑的有十余万里。结论是:‘纵横十余万里,上下亘两千多年。’有的地方长城建有二层、三层或多层。各代长城并非完全在原有遗址上维修,而绝大多数是根据当代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而新选的线路。”可是有的同志说,长城“纵横十余万里,上下亘两千多年”的结论,是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王忍之首先提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长城起了质的变化。郭沫若同志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952年他提议修复建在京师肩背、北门锁钥的延庆县八达岭长城。1954年辟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1961年国务院正式定八达岭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由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议、北京市各界发起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蓬勃兴起,一个“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响彻国内外。八达岭长城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中国长城旅游潮从八达岭波及怀柔慕田峪、密云司马台、古北口、河北滦平金山岭、天津蓟县黄崖关以及渤海之滨的山海关、河西走廊的嘉峪关,连山东齐长城、河南楚方城、内蒙古固阳后魏长城也不断有人问津。

前来八达岭长城旅游观光的中外人士逐年增加,1988年达518万人次。这年12月1日美国退休作家瑞恩先生从延庆县长张爱棠手中接过八达岭长城的登城证书,他是北京首届国际旅游年500万位登上八达岭长城的游人。从这年以后游人每年都在500万人次以上。截至2002年累计接待游人已超过亿人。

八达岭长城接待的第一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是1954年10月18日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第二位是1955年7月7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胡主席和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长征等在7月6日参观了官厅水库后,返京途中参观了万里长城,胡主席并用中文赋诗一首:“听说长城万里长,头连东海尾西疆。几千百万劳动者,建筑兹城镇一方。”第三位是1957年5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截至2002年初,包括美国总统尼克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已接待一级国宾378位,是世界上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最多的旅游景点。由于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人数最多,游人超过亿人次,八达岭长城2002年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接受了英国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最长的墙—长城”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你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的一座伟大的长城。’”英国首相希思说:“中国的过去与她的将来一样具有魅力……抵达长城时,我觉得她比我以往从照片、刺绣和绘画上见到的更为壮观。”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在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后说:“长城的雄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这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92年12月17日登上八达岭长城发出由衷的赞叹。时隔10年,2002年12月30日八达岭长城又迎来了一位俄罗斯贵宾—普京总统,八达岭长城上又唱响了中俄人民和平友谊的颂歌。普京总统对长城的建筑特色和优美风景大加赞叹,频繁说:“长城太伟大了,八达岭太美了!”欣然提笔在贵宾留言簿上写下了“为中华民族的勤劳,长城美丽的风景和中国伟大的历史而感叹”的题词,他是第388位登上八达岭长城的外国元首。

截至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之时,八达岭长城景区已接待中外游人1·5亿人次,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448位。

过去历代统治者役使罪犯、军卒,征发民夫修筑长城,苦不堪言,道路上死人之多以沟来量,长城上尸骨相支拄,军民嗟怨,举国沸腾。今天修筑长城为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外各界踊跃出资赞助,响应“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1985年贵州省三千万人民筹集100多万元资金,修复八达岭长城南峰第五、六、七三座空心敌台以及三座敌台间的400多米长城。1987年竣工,是年6月6日八达岭举行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落成典礼,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碑亭和用豆绿色花岗岩制成的纪念碑,立在八达岭长城南五台东侧的山坡上,这是修复长城活动立的第一座纪念碑。1988年9月,一座半圆形的汉白玉石碑竖立在八达岭长城下望京石附近,金字碑文告诉人们,此碑是专为希腊巨商拉特希斯先生立的,他是在看到有关我国“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后,慷慨觧囊捐巨款修复长城的。

1997年10月5日那天,天气晴朗,美国华盛顿州华裔州长骆家辉先生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八达岭长城。他登上长城不时大声称赞:“啊,奇迹,不可思议!”远眺逐渐消失在群山中的长城说:“长城使你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作为一名华人,我为中国文明的巨大成就感到非常骄傲。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者,以巨大的代价修筑长城。如今,长城成为中国开放程度的一个象征,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骆先生意味深长地说:“这说明原来闭关锁国的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

二、长城一词在历史上的寓意

历史上誉捍御外侮、保卫国家的良将为长城,但真要查询文献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却很少,只有南朝刘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万里长城,唐清河人李萼称颜真卿为长城,唐宪宗李纯称田弘正为长城。

南朝刘宋将领檀道济,东晋时从刘裕,即宋武帝攻后秦,为前锋,入洛阳,西进长安,屡立战功。文帝刘义隆元嘉八年(431)率兵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未几进司空,镇寻阳,即今江西九江。文帝以道济前朝旧臣,诸子皆善战,恐其反叛,收道济及其子植、粲、混、承伯、尊等十一人杀之。又杀司空参军薛肜、高进之,二人是道济心腹,有勇力,时人比之关羽、张飞。见收时,道济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一会儿饮酒一斛,脱掉包头巾掷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欢喜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惧了,”自是频年南伐,有饮马长江,吞并江南之志。

檀道济事迹原文

檀道济,高平金乡(山东邹县西南)人,世居京口(江苏丹徒)。元嘉八年(431)率兵攻魏,道济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山东济南),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兵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中悉甲,身白衣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寻阳(今江西九江)。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即司马懿)也。”元嘉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会上疾动,彭城王义康矫诏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十一人诛之,唯宥其孙孺。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又诛司空参军薛肜、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综合《资治通鉴》、《南史·檀道济传》)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十二,安禄山陷东都洛阳。常山太守颜杲卿等杀土门(即井陉,在河北井陉、获鹿之间)叛将李钦湊,执贼将何千年、高邈送京师。土门既开,邺、广平、上谷等十七郡同日归顺,共推平原太守颜真卿(杲卿从父弟)为帅,得兵二十万,横绝燕、赵。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与郡人来乞师,谓真卿曰“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今清河,实公之西邻也,公因而抚之,其他小城,谁敢不从。”

唐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飞扬跋扈,不受朝廷节制。魏博节度使(治魏州,今河北大名)田弘正愿交纳藩镇,入朝为官,效忠皇上,三上奏章,愿留朝中。宪宗慰劳说:“昨天宣武节度使(治汴,今河南开封)韩弘至朝,称疾恳辞戎务,朕不得不依从,今卿又请留,意诚可嘉,然魏土乐卿之政,邻境服卿之威,为我长城,不可辞职,可亟回镇。”

历史上也称文学造诣深的人为长城。唐代,文学之士秦系与刘长卿友善,常以诗互相酬答,长卿诗调雅畅,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说:“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是说二人诗作不相上下。

三、长城一词寓意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后,长城一词被广泛引用。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清平乐·六盘山》词中有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激励全军将士到抗日第一线去,到陕北延安去。虽然秦、汉、北齐、隋、明5代长城经过陕北,但实际不是要到那里的长城去,毛主席要在延安建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人民民主新中国的红色政权。历史上一代名将被誉为长城,红军是挽救中国命运的钢铁长城,毛主席说的长城有一语双关之意。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中一句雄伟悲壮嘹亮的歌词。

喻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钢铁长城,海军为海上长城,空军为空中长城。

三北防护林带称为“绿色长城”。筑起一道抵御疾病的“健康长城”。中国卫星发射中心名叫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有个长城站。其他以长城命名的大小工商企业更是不胜枚举。

近年来,对长城一词的运用又有新的发展趋势。1993年由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六集专题片《延伸的长城》说,谨以此片献给共和国三百万转业军官和为军转安置工作付出辛勤与汗水的人们。

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吉人在谈到保护长城工作时认为:群众是保护长城的“长城”,只有长城沿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极大地增强了保护长城意识,增强了文物的价值观念,长城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002年12月29日《参考消息》记者张越写的《给他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文说,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资助贫困大学生项目,为了三百万贫困大学生的明天。

商业战线则提倡“筑起诚信的长城,”2002年全国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长城一词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是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伟大的中国长城万古长青,与世永存!

准确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

介绍长城、宣传长城

一、长城研究中的分歧点

1984年北京市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本人为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整理文物普查资料、建立文物档案,延庆县文史资料和一些有关长城的记载和碑碣,经与长城学者发表的文章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分歧点很多。简述如下:

1、长城专家说燕、秦长城不经过北京市,不经过延庆县,而在延庆县之北300里河北省赤城县独石口、滦河上游经过,大中学教材就采用这一说法。但根据史料记载及遗迹考察,燕、秦长城恰恰经过北京市延庆县南境。

2、最早建长城的是哪个国家?长城专家说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方城为“长城之父”。但《管子》书中说齐桓公时已建有长城,有的专家说《管子》一书驳杂不纯,言不足信,多为战国时人伪托管仲之名而作。由于延庆县出土了大批春秋时期的山戎墓葬以及其他资料,证明《管子》一书确实记载得是春秋初期的真实情况。可见最早建的长城是齐长城,不是楚方城。

3、居庸关是不是长城上的关口,其说不一,因为学者对古今居庸关的位置没有考察清楚。古今有三道居庸关:汉、魏、晋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这个居庸关是汉长城、晋长城上的关口。北齐、隋、唐、五代、辽、金、元的居庸关置在八达岭南17里上关,今居庸关乃明代所建,这两个居庸关不是长城上的关口。现在所谓的“居庸关长城”不是长城,是居庸关城的一面北城墙。今居庸关从来没有修筑过长城,也不和任何朝代的长城相连接。

4、河套一带的秦长城,《水经注·河水》载,建在黄河南,甘肃、宁夏和陕北、晋北与内蒙古交界一线。包头北固阳的石块长城不是秦长城,是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年间建的,东起河北赤城,西至五原、阴山,防御柔然的长城。

5、长城专家说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筑的畿上塞围是长城,还说畿上塞围是八达岭筑长城的开始。考证畿上塞围不是长城,乃是皇室围猎场和苑囿。

6、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展陈说,后魏建有六镇长城。其实建六镇长城是魏中书令高闾向孝文帝元宏提的一项建议,当时孝文帝正致力于迁都变俗,并未采纳,付诸实施。

7、八达岭建长城分几个阶段,现在看到的气势雄伟的八达岭长城是在什么情况下修筑的?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展陈没有翔实的说明。八达岭长城不是戚继光修筑的,当时修筑长城的最高官员是蓟辽保定总督、兵部左侍郎谭纶,及继任的蓟辽保定总督、兵部右侍郎刘应节,戚继光是蓟镇总兵官,杨四畏是昌镇总兵官,八达岭不应为戚继光立塑像。

8、长城应该说是城池的扩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643页说,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是从修筑堤防的工程技术发展来的。楚方城是利用山岭高地连接河流堤防而形成的,故或称“连堤”。秦堑洛长城即是扩建北洛河的堤防。齐长城、魏西长城、赵南长城也都是连接和扩建堤防而成。长城由堤防发展而形成其说欠妥。《史记·秦本纪》简公六年(前409)“堑洛,城重泉。”注: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里。其后说,孝公元年(前361)“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可见司马迁在《史记》书中对堤防、长城记得非常准确,不可混淆。

总之,在长城学研究方面分歧点很多,应予关注。

二、介绍长城不可脱离史实

1997年9月5日,《北京日报·京华周末》刊登一条消息说,面塑艺术家彭小平和八达岭实业总公司将在八达岭举办《万里长城始于秦》巨型景观展览,内容有制砖、搬运、拓荒、营建、辉煌等场面。考证秦万里长城在八达岭长城之北3里西拨子、岔道一线经过,所以在八达岭办此项展览必受人欢迎。但艺术不能脱离实际,不能扭曲历史。

明代初期以前修筑长城一概是就地取材,有土则土,有石则石,不用石灰粘合。或堑山为城,或断谷起障。土筑有夯土、堆土两种方法,夯土用木夯、石夯,还有木榔头。长城专家一看夯窝就能断定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专家历经10余年,行程万里考证河西走廊东起兰州河口,西至敦煌以西3000多里的汉长城系用挖掘堑壕的土堆土而成。沙漠地带则用砂土夹层层芦苇、红柳建成。宁夏盐池县的隋长城则用不同的土堆积,外侧土质比里侧土质坚硬,土层薄厚差距大,最薄18厘米,最厚达145厘米,使用大平面工具拍打而成。

石垒有毛石、片石两种:毛石有干碴的,有用黄土砌筑的。山西省东魏肆州长城用片石垒砌,有箱式片石垒砌法和数层片石、数层树木,树石混筑法两种方法。延庆县刘斌堡营盘村肖同志说,明东路边垣从营盘至马道梁段基础是石条、城砖,两米以上铺有一层蔡木,村民拆石条、城砖盖房垒墙,后又去土中寻找蔡木,年久腐朽,完好部分有10余厘米粗。

堑山为城,是凿去山体外侧建成外峻内缓的长城,北齐长城惯用这种方法。断谷起障,是遇到山沟用最耐腐蚀的黄栌木做城杆骨架,再夯土或垒石。宋末济南人周密写的《癸辛杂识》有段记载,说居住在长城旁边的人积雨后得到坚木于城土中,识者说是黄栌木,筑长城时用以做城杆,性极坚韧,不畏水湿而耐久,至今已一两千年犹有如柱粗者,用黄栌木作城杆最佳,筑长城没有城杆不行。可惜没有说明发现在何地,不能判断是哪代长城遗物。楚方城是以关城为主体的防御工程,仅河南省南召县境内就有关城120多座。汉长城还利用山岩、木石、溪谷、水门等地形地物建成一条长城防御工程。

明朝中叶嘉靖三十年(1551)开始用砖石修筑城台。包在蓟、昌两镇空心敌台长城上的附墙台就是这时修筑的城台。用石条、城砖、石灰砌筑的空心敌台长城则是隆庆三年(1569)谭纶、刘应节、戚继光、杨四畏等所创建,使长城建筑技术达到最高峰。八达岭西帮水峪花家窑沟砖长城南1里,石长城北侧有一块加工石条未成片了碴的红色大毛石废品,上面凿有3个规矩的方孔,楔入木楔加水就可破成石条。北面明长城上的红色石条就来自北齐石长城。建议在此修个亭子,以见证谭纶等人建筑长城工程的艰巨。

隆庆年用石条、城砖修筑的长城根据缓冲修筑三个等级的长城:八达岭长城底宽6.5—7.5米,顶宽4.5—5.8;高6—9米,最高达10米,平均高度为7.8米,这是一等长城。二等长城没有找到数据。延庆县大庄科乡香屯三等长城底宽1丈4尺,收顶1丈4丈,垛口1丈5尺。河北省迁安县徐流口蓟镇边墙底宽1丈6尺,收顶1丈3尺,高连垛口2丈5尺,也是三等边墙。空心敌台有两层的,有三层的,蓟昌两镇长城上的敌台各有特色。八达岭西花家窑沟长城南边有座斜楼,建筑结构和砖都是菱形的。门头沟区沿河口长城敌台,磨砖丝缝,石雕券拱,非常精致。

山西偏关大边,根据这里山势高峻,沟壑纵横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于一般长城的跨沟筑城方法。从滑石涧东西沟,青草峁西沟、正泥埝墕沟、驴皮窑东西沟,六条深沟来看,其建筑方法是从沟两岸以塔式台阶修到沟底,然后在沟底砌水门、暗门或隧道,再以塔式台阶修到沟顶,长城从其顶上通过。有的水门不但流水,而且行人、牲畜可以进出。敌台则有五只眼楼、纵四横三的九窑十八洞等名称。

秦代筑长城没有使用砖,制砖、运砖场景不合史实。秦筑长城役使人力多,死人多,有“万里长城万里骨”之说。致使老百姓只愿养育女儿,不愿养育男儿,长城上相支拄的尸骨都是男儿。因为修筑长城农业废弃,经济失调,秦王朝在农民揭竿而起下很快灭亡,哪里有辉煌可言。明谭纶等督建的空心敌台长城比秦长城工程浩大得多。历史上却没有流传下什么怨言,还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称得上辉煌。如把经过八达岭的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明8代长城揉合在一起办个巨型展览,展示建筑长城技术是怎么逐步提高创新升华的,当更有意义。

三、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乃虚构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展出一组很大的孟姜女故事苑景。孟姜女其人其事本属虚构,把春秋时期杞梁妻事迹移花接木于秦代。

杞梁,名殖,和华舟都是齐国大夫。起初,齐庄公设立五乘兵车的宾客,独不给杞梁、华舟二人。杞梁回家气得不吃饭,他母亲说:“生而有义,死而留名,五乘宾客会在你的下边的。”庄公四年(前550)伐晋,梁、舟同车侍奉庄公。伐晋回来,庄公不回国都,就去袭击莒国且于(山东莒县)城门,庄公大腿受伤而退。明日复战,杞梁、华舟帅五乘兵车和莒人战斗,获甲首三百。庄公说:“不要去打了,我赐给你们一百里土地。”二人说:“君主连五乘兵车宾客都不给我们,是不知道我们勇敢,临阵杀敌,以利来阻止,是污辱我们的人格,深入杀敌,是臣子的职责。”乃毁车陷阵,莒三军不敢抵挡,直至莒城下,莒人说:“不要苦战了,归顺我国吧!“二人说:”去国归敌,不是忠臣,国君鸡鸣下的命令,日中就忘了,失去信义。”继续战斗,杀了二十七人,双双战死在莒城下。莒国与齐国讲了和。

庄公回国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孟姜,派使者向她吊唁,她辞谢说:“杞梁有罪,岂敢辱劳国君派人吊唁?如果能够免罪,还有先人的破屋在那里,下妾不能接受在郊外的吊唁。”于是庄公又到杞梁家里去吊唁。杞梁无子,其妻没有依靠,来到莒城下枕其丈夫尸首号哭,七日城墙被哭得崩坍了。孟姜葬完了丈夫,遂投淄水而死。

孟姜是姓姜的长女,不是姓孟名姜女。我们讲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应说明它是虚构的。不可鱼目混珠,以假乱真。

杞梁事迹原文

杞梁,名殖,春秋时齐国大夫,杞也作芑,殖也作植。初,齐庄公为立五乘之宾,而杞梁,华舟(也作周、齐国大夫)独不与焉。梁归而不食,其母曰:“生而有义,死而有名,五乘之宾,尽汝下也。”庄公四年(前550)伐晋,梁与舟同车侍于庄公。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山东莒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梁、舟载甲夜入且于之隧。下斗,获甲首三百。公曰:“子止,吾与子同齐国。”二子曰:“君为五乘之宾,而梁与舟不与焉,是少吾勇也。临敌涉难,止我以利,是恶吾行也。深入多杀,臣之事也,齐国之利,非吾所知也。”坏车陷阵,三军不敢当,至莒城下,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梁、舟对曰:“去国归敌,非忠臣也。鸡鸣而期,日中忘之,何以事君。深入多杀,臣之事也。莒国之利,非吾所知。”进斗,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杀二十七人,而死城下。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孟姜于道,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成礼而去。杞梁无子,其妻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七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以上综合《左传》、《资治通鉴》、《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水经注·沭水》引《列女传》曰“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将赴之,道逢齐庄公,公将吊之。杞梁妻曰:”如殖死有罪,君何辱命焉?如殖无罪,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敢与郊吊。公旋车吊诸室。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堕。即是城也。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

四、研究长城应该遵循的原则

要把“纵横十余万里,上下亘两千多年”纷纭复杂的长城理出个头绪来,谨提出下述几条应遵循的原则,以供参考:

1、历代修筑长城均因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迫切需要,工程浩大,时间紧迫,役工众多,需全国或部分地区紧急动员,故在正史、地方志、百家言或民间传说中必能找到资料,绝不会无声无息。各代修筑长城在利用地形,修筑材料及方法,屯堡、烽燧距离多不相同,到实地勘查遗址,是不难查清的。应开列提纲,广泛收集资料,以求把历代长城基本知识搞清。

2、某个国家或朝代修缮利用了前代长城,则可称之某长城,如果只是修缮利用了关口要塞,没有修缮利用长城则不能称之某长城。元代只修缮利用过关口,故没有元长城。

3、长城和古代其他工程应区分清楚。长城上建有烽燧,但烽燧不是长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燧不是长城。河北隆化、承德、内蒙古宁城、辽宁建平、朝阳有一道长城与墩台交替修筑的汉长城,其墩台或许是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伐高丽,与太子李治约定,自定州每数里置一烽,至于辽东城,克辽东城,即点烽,传递捷报的烽火台。明代的大道边墩,夜不收哨墩台都不是长城。秦堑洛不是长城,后魏畿上塞围不是长城。长城多建在塞上,长城沿线置有屯垦亭障,但塞和亭障不都是长城。边、边墙、边垣等是长城的同义词。金界壕也是长城。

4、历代长城只有秦、汉、明三代长城在万里以上。黑龙江省同志考证金界壕也有万里,是加上复线计算才有万里,不是从东北至西南长达万里,且界壕比较低矮,多为风沙湮没,故不列为万里长城之数。秦、汉、明三代长城都建在中国北方,东西走向,但并不完全建在一条线上。历代建在上述三代长城线上的长城,是研究长城的一个课题。第二个课题是不建在秦、汉、明三代长城线上的各代长城。这样研究长城比较清晰。

5、距离秦、汉、明三代长城最近的大城池是北京,北京古称幽、蓟;北京的肩背在延庆,是北京的北大门,延庆古称居庸县、防御军、儒州、缙山县、龙庆州、隆庆州。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唐、明九代长城经过北京,唐长城经过不经过延庆尚不清楚,其它八代长城集中建在延庆县八达岭一条线上。北京、延庆在理清北方长城走向等问题上既有史志资料可查,又有长城遗迹可寻。请延庆、怀柔、密云以及河北怀来文物部门予以重视。

另外,历代长城不只是防御北方的,也有防御东、西、南方向的。为明确长城的防御方向,地图中的长城图例应改为。建在朝鲜的曷懒甸长城先是金防御高丽的,后来高丽加高三尺用以防金,图例可为。

中国长城知多少

一、初步统计中国历史上有25个国家或朝代建过43道长城

“纵横十余万里,上下亘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长城,到底有多少个国家或朝代建筑过多少道长城,在长城学研究方面还是一项空白。同样,中国哪些省、市、自治区建有长城;哪些国家和朝代的长城经过北京,也没有准确数据。

初步统计,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有姜齐、鲁、楚、郑、庸5国,战国时期有中山、魏、韩、田齐、赵、燕、秦7国,以及秦、汉、晋、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明、清,共计25个国家或朝代建过43道长城。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湖北、湖南、贵州、青海17个省、市、自治区建有长城。

有9个国家或朝代的10道长城经过北京,是:燕昭王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汉武帝万里长城、晋长城、北齐长城、北齐重城、北周长城、隋长城、唐长城以及明万里长城。

现将我国历代长城概况立个框架,供长城专家斟酌取捨,为列出一个准确的长城概况表铺平道路。并作说明如下:

1、春秋时期齐桓公所筑长城,战国时期田齐予以延长,算二项。

2、有的长城专家说,战国时期秦东界建有堑洛长城。《史记》明确记载,堑洛是秦凿洛河为险以防御魏国的工程,不是长城。

3、秦始皇长城完全利用了战国时期秦昭襄王长城,因属两个时代,算二项。

4、只有秦、晋两代长城东端在朝鲜境内古碣石。金建的曷懒甸长城在朝鲜北境,或说在中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后来又为高丽所利用。

5、《新唐书·地理志》载,山西太谷东南马岭上有长城300里,贞观元年(627)废。没有查到所筑年代,当是北齐防御北周的长城。

6、五代后汉时,郭威进攻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筑长城三面围攻今山西蒲州城,这种为进攻城池而筑的长城,没有列为长城。

7、北宋曹玮知镇戎军(治今宁夏固原),曾利用过陇东秦、汉长城。没有列入长城。

8、金界壕,所筑墙体低矮,多为风沙湮没,《金史》说犹如元魏、北齐的长城,故列为长城。明昌旧城修筑到俄罗斯、蒙古国境内。可是明昌年间怎么会把界壕修筑到蒙古部落游牧区去呢?这道界壕究竟是什么年代所筑,存疑。

9、明代修建长城次数最多,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用料最精,有外边、内边,主边、次边,算作一项,另有专文详述。有资料说,明朝中叶在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二县建有西御番戎(藏民)的洮州边墙260里;又把长城延伸到青海省境内。

10、清朝疆域超过汉、唐,仅次于蒙古帝国。康熙皇帝玄烨批评秦始皇筑长城消耗国力,徒劳无功,主张对边疆采取怀远绥靖政策,但地方政权还是筑了两道边墙。其一,嘉庆二年至五年(1779—1800)湖南省凤凰厅同知傅鼐任总理边防同知时期,为防御苗民,重修湘西明长城一百数十里。其二,为防御白莲教,陕西白河知县严一清于嘉庆五年(1800)在陕西白河、湖北竹山间筑边墙200余里,至咸丰八年(1858)完工。

二、王莽滇东古长城及明洮州边墙。

1、近年在云南省东部马龙、陆良、宜良和弥勒县的崇山峻岭中发现长城300余里,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考证为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益州太守文齐所筑,时间在地皇二年(19)前后,是为防御当地彝族动乱而建。而《中国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3期刊王咏刚《滇东古长城之说不成立》一文,说所谓长城系不相连接的石埂,根本不是用于军事防御性质的工程。

2、《八达岭长城博物馆馆刊》总第12期刊李璘《洮州边墙》一文,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两县境内有边墙。《岷州志》载为二百五十里。为明朝中叶所筑,史称洮州边墙。

边墙南自今临潭县西不足20里南峪古石崖起,北至达加闇门30里,达加至甘卜塔闇门30里,甘卜塔至俄藏闇门15里,俄藏至土桥闇门60里,土桥至扁古壕70余里,扁古壕至上八角山顶石墩河州(今临夏州)交界30里。以上计235里。平地及山峰间平处皆筑有边墙,至陡坡处即堑山为壕,与墙体连接,沿线制高点,筑有烽火台。各大隘口,筑成通道,称为闇门,闇门内筑有驻军城堡。边墙是“西控番戎,东蔽湟陇”的重要战略工程。

三、金东夏国长城、明青海长城、春秋鲁长城

2008年12月1日参加在昌平凤山温泉度假村召开的首届中国长城论坛,见到景爱、苗天娥二位同志的文章,说金末东夏国建过长城。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晓燕副所长说,明代曾把长城延伸到青海省。

中国长城史(第一章总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东夏国,即东真国,东方女真之意。金末宣宗贞祐三年(1215)一月,金宣抚使蒲鲜万努(亦作富察万努)据今吉林延吉及朝鲜咸宁道,称东真天王,后称东夏皇帝,建都开元,年号天泰。蒙古太宗窝阔台四年(1233)为蒙古皇子贵由击擒。凡立19年。东夏国建北、南二京。北线牡丹江边墙,建在牡丹江市和海林县的分界线上,东西走向,全长50公里。既有土墙,又有石墙,土墙为堆土而成。出土有“泰州路判”字款的铜镜和有“天泰二年”、“应办所造”字款的“古州之印”,系东夏国官印。天泰二年为贞祐四年(1216)。南线镜泊湖边墙,起自镜泊湖东岸,石筑,所在的山岭(老爷岭的一部分)被称作城墙砬子,就因此边墙而得名。向东进入密林,可能延伸到吉林汪清县北部的天桥岭。全长估计有60公里。东夏国南京在吉林延吉市城子山古城,北京当在镜泊湖边墙北之城子后古城(俗称吊水楼古城)。两座城都建在高山上,非常险要。两道边墙都是防御蒙古兵从北面进攻而建的。

明青海边墙:在青海的东部农业区,东起民和、乐都、化隆、贵德,往北至湟中、互助、大通等地,都残留着一些长度不等、规模不一的古边墙遗迹。《西宁志》记载:明朝为防止俺答部落东侵,在今青海东部西宁卫的西部地区修筑边墙。嘉靖二十五年(1546),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修建今大通东峡地区长50里的黑松林插把峡边墙,是西宁卫最早的边墙。稍后兴修的边墙为撒儿山口和北石峡两段,各长20里,在今互助柏木峡口和大通桥头镇以西地区。隆庆元年(1567)完成哈拉直沟边壕长500丈。这四段边墙、边壕,均位于西宁卫北部,封锁了北川、沙塘川等地的主要通道,是西宁修建边墙的第一阶段。万历二十四年(1596),西宁兵备副使刘敏宽等最后兴修西石峡口到娘娘山南麓的边墙,使西宁北部与西南部边墙在这里合龙,连成一道,西宁卫边墙最终形成。呈半月形环绕,由边墙、边壕、堑墙、石柞和水关组成。

《万里长城》总36期载文,2009年由山东大学和莱芜市文物办组成的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莱芜南部徂徠山脉一线发现鲁长城60余里。长城位于徂徠山北侧,由石砌的城墙和城堡组成。现存残墙基1·2—2·8米,残高1—2米。城堡多呈圆形或近圆形。大盘顶城堡最大,南北最长85米,东西最宽42米。鲁长城北距齐长城140—160里。中间地带为汶河支流牟汶河冲积平原。齐鲁“长勺之战”的长勺在莱芜东北。此地有鲁山、鲁村,古代确系鲁地。本人认为长城多为守御一方所先建,故鲁长城应比齐长城建筑的时间还要早。

四、其它长城词汇

1、蜀汉延熙二十年(257)将军姜维闻魏分关中兵赴淮南攻叛将诸葛诞,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元和志》沈岭也叫姜维岭。在今陕西周至县南50里)。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少,魏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望及安西将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维壁于芒水,数挑战,望、艾不应。是时维数出兵,蜀人愁苦,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以讽之。《水经注•渭水》渭水又东,骆谷之水出郿坞东南山骆谷,北流迳长城西,魏甘露三年(蜀汉景耀元年,258)蜀遣姜维出骆谷,围长城,即斯地也。此长城在今陕西,不知是城,还是长城?

2、晋置长城县,五代时吴越改为长兴,在今浙江长兴县。《元和郡县志》

载,“昔吴王阖庐使弟夫概居此,筑城长而狭,因以为名。”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是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曾被封长城公。此城与长城无关。

3、后魏置长城县,西魏更名三川,故城在今陕西富县南60里。因有战国魏长城而得名。

4、后魏置黄石县,兼置长城郡,西魏改黄石县为长城县,隋废郡,改县曰

百泉,故城在今甘肃平凉市北10里,因其北有秦汉长城而得名。

5、唐置长城县,不久省,故城在山东濮县南,今划归河南范县。不知为什

么取名长城?

6、唐置长城县,不久省,故城在今江西余江县城南。不知为什么取名长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6792.html

更多阅读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评课 泉城第一课时评课

《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叶琴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屯兵、堡垒、瞭望口”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3、

中国长城史 第三章 战国长城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

白狄建的长城中山长城一、春秋时期鲜虞是个强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所建的鲜虞国。《中国地名大辞典》说,鲜虞是春秋时夷国,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今河北正定东北40里之新城铺)。战国时改称中山国。关于鲜虞、中山的历史文献

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壮的历史人物李鸿章 近代历史人物

100多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虎门销烟: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声明:《中国长城史第一章总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为网友薄荷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