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解读暂停更新 海子诗歌烈士

海子诗歌解读

前言:海子是我所读到的诗人中最具有神性的。虽然他也是一个人,是大地之子,但我把他看做神的使者,恰如范美忠老师所说:他像是一个天外来客,独立于各种流派之外。而他又具有最为丰富、最为干净的人性,读他的诗是一种净化灵魂的活动,或者说灵魂原本干净,却被“岁月的尘埃”蒙蔽了,海子不断地用诗歌拂去灰尘,使我们明心见性。因此解读海子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人类已经变得过于骄狂,失去了敬畏自然和仰望神灵的谦卑之心,这是最可怕的。海子已经死去,但死去的仅仅是肉体,他带着一本《圣经》死去,说明他对死的看法,不过是灵魂旅行的另一站的开始。所以当我们走向村庄和麦地,走向草原与河流,走向九月的远方,骑着马流浪,想念心爱的女人,我们也就走近了海子,走近了优美的人性,并可以沿着他的指引,以清澈的目光洞见神的存在。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读解:标题:“铜”,喻古铜肤色、青铜文明、黄土地、中华民族、东方文化。

第一节:“唯一”,指诗人把这里视为唯一的埋骨之所,以此确认自己的文化谱系。

第二节:“鸟”是诗人自况,“海水”象征历代文化劫难以及西方文明所带来的冲击,而“青草”象征劫后余生的文化根苗,因海水淹没陆地,只能住在我的“腰上”,此“青草”犹如屈原所钟爱的“美人芳草”,她是我心灵的主人。

第三节:“白鞋子”喻文化优秀遗产,屈原投水而死,把传承文化的使命留给了我们。

第四节:鼓声从大地深处传来,从遥远的古代传来,“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意指文化血脉的传承不可能因黑暗而中断,因为华夏民族之精英共同构成了守护文化之根的“月亮”。

总評:此诗通过“亚洲铜”的复唱,形成如铜鼓阵阵敲击般的节律,执着而有力的鼓声仿佛民族的心脏在搏动,民族精神之血脉在延续,深沉激荡,永无消歇。而诗人的性格,恰如一只“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他以“文化托命之人”孤高自许,自觉担当文化的审视者和家园的守护者。当沧海横流、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有一只白鸟冲天而起,携带着命悬一线的理想,孤独翱翔,犹如黑夜中寂寞朗照的月亮。那就是海子,是我们最可敬的诗人。

《重建家园》

  在水上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读解:“家园”既指物质上的家园,也指精神上的家园,而需要“重建”的尤其是后者。因为我们一直崇尚的所谓智慧,可能正把我们引向歧途。人类所建造的真理与智慧之塔,高耸入云,抢占于其上者众声喧哗。而沉默的海子,永远站在人群与喧嚣的对面。“生存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海子的语言有如神灵昭示!他在静观与体悟中直达神明之境,而无需通过笨拙的思索。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脚插进土地,再也拔不出”,他对“大地”和“麦粒”的敬重是一如既往的,因为那不仅意味着生存之本,也应是智慧生长的摇篮。而我们看到的景象则反是,文明如脱缰野马狂奔而来,踩踏一路落花遍地,世界永远是强势者的屠宰场和试验场,弱者的悲鸣总是被一片叫好声淹没到忽略不计。再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没有对众生的悲悯,我们的文化与智慧日益变得虚妄,背离自然与人性的本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千年前智者的叫喊,终于在海子这里得到回应:放弃智慧,保持缄默,双手劳动,慰藉心灵。而所谓“重建”,不过是重申了老庄的八个字:绝圣弃智,返朴归真。

《黑夜的献诗》

——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冈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读解:“黑夜的女儿”是什么?海子有一首草原诗这样写:“我的双手触到草原,黑色孤独的夜的女儿。我为我自己铺下干草,夜的女儿,我也为你。”显然这里的“夜的女儿”是指“草原”,在夜色笼罩下,她是黑色的、孤独的,而同样孤独的海子把自己当作蹲伏在“草中的羊”,与她偎依取暖。那么与此类似的,本诗中没有草原,只有“荒凉的大地”,这是非常突出的意象,“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可以确定“大地”就是“黑夜的女儿”。

这首诗写于海子离世前一个多月,它揭示了一个忧郁诗人的内心世界。“大地”太黑暗,太寂静,太荒凉,使原本认为自己是“黑夜之子”的海子都感到恐惧。别人从丰收中感到喜悦,而海子却“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这是多么大的差别!“丰收”有什么不好呢?从诗的第三、四节可以看到,丰收是对“大地”的掠夺,是对“稻谷”的囚禁,丰收正是造成大地荒凉的原因!这里的海子已全然改变了立场,他的心与“大地”和“稻谷”共悲欢,而“人们”则成为可恶的敌人。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海子深刻的孤独。

他是“黑夜的孩子”,在夜的怀抱里最能得到“安慰”;他跟“黑夜的女儿”——

荒凉大地是相依为命的关系。那么海子确实太寂寞了,只因这个世界“太寂静”“太荒凉”,他才要“放声歌唱”加以驱散。当然,他还有两个安慰,那就是“大风”和“天空”。诗的第二节写风与天空,风从远方来,结尾与之呼应。诗人在风里寂寞高歌,无边的天空永远给予他神的启示。

诗的第一节写得多么整齐庄严,堪称黄钟大吕;最后一节又是多么旷达,真有“高步追许由”的神韵。海子诗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不着痕迹、自由无碍的,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诗语和节律,一切纯出天然。

《大自然》

让我来告诉你

她是一位美丽结实的女子

蓝色小鱼是她的水罐

也是她脱下的服装

她会用肉体爱你

在民歌中久久地爱你

你上上下下瞧着

你有时摸到了她的身子

你坐在圆木头上亲她

每一片木叶都是她的嘴唇

但你看不见她

你仍然看不见她

她仍在远处爱着你

读解:这首诗写出了原生态的爱,既有视觉之美又有肌肤之亲,而这种爱又是那么干净天然。

海子的特点在于没有把自然写成母亲,因之也就避免了伦理束缚。他笔下的大自然更

像一位情人,那美丽结实的肉体,蓝色小鱼装饰的衣裳,有一种清新朴实的美。这样

的美具有恒久的诱惑力,从远古民歌时代开始,人们一直在追求她的爱,而她有时可

以让你摸到、亲到,撩拨你心痒难耐,你却又“看不见她”,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呢?

爱的神秘由此产生,可望而不可即,或是可即而不可望,让你走近,却永远保持距离。

《村庄》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读解:村庄,这是诗人心中的家园。五谷丰盛,万里无云,无论在黄昏、在雨中,村庄都是

那么美丽。这也就够了,多余的东西越少越好,我要安顿下来,我是多么需要安宁啊!

我躺下与天空对话,天空湛蓝深邃,只有她能理解我永恒的悲伤。

《询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读解:这首诗严峻,温和的海子少有如此严峻。一开始我们看见一个人撒欢似的在青麦地上跑,

紧接着就是当头一声断喝把人定住:“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这声断喝惊天动地,不仅是诗人,我们其他所有人都被震撼了。是的,我们怎么能报答

土地和太阳的恩情呢?如果说这的确是一种情义的话,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把这大自然的

慷慨赐予当作恩情而想到要偿还呢?退一步说,就算你有那样的“愿望”和“善良”,

你也无力偿还。这就是诗人义正辞严地提醒我们的道理。唐人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亦有此义,但那说的是母爱,而海子所说的“情义”更为深广,堪称宇宙

大爱,这恰恰是被人类习以为常因而忽略掉的。“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

燃烧”,多么深沉高贵的天才诗句!难道人类还不应该为污染大地和亵渎神明的行为而

忏悔吗?

《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海子诗歌解读(暂停更新) 海子诗歌烈士

读解:麦地,是海子诗最独特的意象,也可说是最重要的意象。一方面因他是农民的儿子,

另一方面可能受了梵高的影响。在阿尔的麦田里,梵高的生命热浪灼人,他不是在

作画,而是在喷射强劲痛苦的火焰。或许这种源自灵魂的痛苦也感染了海子,他笔

下的“麦地”便有了悲壮的气质。这是一个神秘的质问者,伸出无数刺人的麦芒,

向每一个经过者讨要公道。阳光下的麦地,光芒与麦芒合力围攻诗人,要他为人类

的忘恩负义还债。诗人自知罪孽深重,但两手空空无力偿还,只能以痛苦谢罪。我

们似乎看到,海子有一种主动承担痛苦的基督徒的气质。

《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支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支送给了谁

却从来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读解:这首诗诠释了海子理想中的女性美。当然你也可把她看作海子的初恋对象,但这样理解

未免太实了。也许在海子的家乡,确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如一朵洁净清香的野花,让少

年的海子怦然心动,而当他明显感觉到这种爱恋时,女孩却已离开,于是未竟的爱情变

成一种忧伤,在海子心中永存记忆。诗中对于女孩子,仅用露水、野桃花、春风、秋月、

蓝色小溪作映衬,就尽显清新脱俗之美。同时海子又写“她有些忧郁”、“默默无语”,

这就形成了最让诗人心动的气质,即他理想中的女性美是娴静的,带着忧伤的。如果要

追问“忧郁”源于何处,第二节似可看出她向贫寒的家园告别,向她不知名的乡村情郎

告别,也许是父亲的安排,也许是命运的驱策,她必须去“另一个地方”,乡村女孩子

的命运从来如此。“另一个地方”就有幸福么?谁也不知道,但在海子心中,无论她走

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美的圣地。

《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读解:诗人多是柔性的,即使身为男人,在诗中也少有男子汉形象,这与民歌里频繁出现的

哥啊妹啊有所不同,实际上大男子形象只是一种迫于责任和压力的塑造,从人性上来

讲,男人和女人同样脆弱。现代诗人去除了那种展示肌肉的功利性需求之后,也就回

归了真实的内心感受。在这首诗里海子反复叫唤着“姐姐”,就已经表达出全部的脆

弱与孤独。至于其它景象,不过是就他所看到的随便写写罢了。火车离开草原,驶向

茫茫戈壁,这个分界在德令哈,放眼所见是一座荒凉的城,石头只属于石头,青稞只

属于青稞,而属于他的只有“空空”的戈壁。当人的内心孤独到极点的时候,他当然

无暇去关心人类,这个时候他需要拯救,除了上帝之外,当非“姐姐”莫属了。

《秋》

  用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

动物般的恐惧充塞着我们的诗歌

  谁的声音能抵达秋之子夜长久喧响

  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秋已来临

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秋已来临

读解:“横陈于地的骸骨”标志着青春的死亡,不是一个,而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

死亡。这首诗虽写于1987年8月,却神秘地预见了两年后的那场血祭。谁的诗歌能

有如此神奇的穿透力呢?此诗无异于神谕。

《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读解:“神”代表权力者,“鹰”是权力走卒,“王”是知识精英。谁说海子的诗不反映

现实呢?“秋天深了”,他反复在预告,只是我们没有看懂。“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两句诗高度概括了一个民族的悲剧。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读解:这首诗表达悲伤,此悲伤源于灵魂无所归依。周云蓬的民谣演绎非常经典,唤醒了

人们对一代诗杰的怀念。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目击“众神死亡”,被迫开始流浪。

“琴声”因贯通心灵而呜咽,而“泪水”则早已干涸。他的心朝向“远方”,远方

的风带来神秘的希望,虽然理智上他相信神只存在于死亡的彼岸,但诗人还活着,

他无法摆脱存在的虚无,悲伤如千年岁月般亘古不变,谁又能摆脱流浪的宿命呢?

《我请求:雨》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清洗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

  雨是一生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读解:这首诗的韵律很美,朗诵起来是那种不疾不徐的节奏,加上长短句的错落有致形成

自然的语势,如历尽沧桑之人作最后的陈述,尤其哀婉动人。请注意第三节诗的形

式特点,与下面《死亡之诗》的第一节是不是很相似呢?先是一个长句,然后从最

短句开始,像楼梯一样逐渐延长。这种形式既有音乐美,也有建筑美。

另外这首诗关于“死亡”的主题是令人动容的,这是1986年,22岁的海子就已

经平静地想象着死去,并且怀着一种审美态度,请求“下一场雨,清洗我的骨头”,

这让人想起《红楼梦》里“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但为什么要熄灭一切的光呢?

“生铁的光”代表人类的物质文明,“爱人的光”代表人性之善,“阳光”代表自然

的恩泽,为什么这些都不要了?只能理解为一切皆已看破。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人类

追求着幸福,这样的世相无休无止,然而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呢?虚无,海子心中感

受到的,不是痛苦而是虚无。“岁月的尘埃无边”,这是多么深长的叹息,人的一生

价值何在呢?“一生过错”与“悲欢离合”不都是尘埃的一部分吗?生命的历程不过

是从黑夜走向黑夜,而中途的“光明”其实是蒙受“尘埃”的过程,这尘埃越积越厚,

最终把人埋葬。因此关于生与死,这首诗呈现给我们的,并非绝望的痛苦,而是透彻

的平静。海子所要求的,只是死后“下一场雨”,让他回到原初的洁净与安宁。

《死亡之诗》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它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

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它

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

读解:死在麦地,这是海子的理想选择。他一直有死的念头,只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契机。

那洁白美丽的骨头如“一束芦花”,带它回家的也应是“水中的少女”,这是一种

美好的想象与祈愿,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浪漫主义,因为这毕竟是死亡,是白骨横陈,

所以我们在温和的交待语气中,也能感到一种森冷与凄凉。海子想死,但对于人间

亦有无限眷恋,尤其割舍不下的是女性的爱,所以他并不想埋骨荒野,而是要“回

家”,可见他对人世温暖的肯定。但另一方面,海子又是有意地选择了独身,他甚

至还劝过好友西川和骆一禾也保持独身,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的分裂。分裂是海

子精神世界的常态,这使他的诗歌脱离了田园牧歌似的古典主义和歌唱爱与自由的

浪漫主义而走向现代,他对于前期象征主义的“迷离朦胧”的超越也是显而易见的,

海子的诗就比顾城的更为质朴明净,但也更具有宗教的神秘倾向,所以他也许更像

叶芝的后期象征主义。至于本诗结尾的两句,有的版本没有这两句,我看也像席慕

容式的催泪结尾,不是海子的幽暗风格。

《四姐妹》

  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冈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 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 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天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的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向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6380.html

更多阅读

红袖添香:《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4年选 发表诗歌34首

题记:特别投稿发表这组诗歌,也是对旧时友的怀念及做为友人对他有个人生的交代。《你把岁月绣成花》妈妈春天来了又是“3·8”节日我看红海棠慢慢凋零,山茶绽放去年冬天的落叶该落完了枇杷又挂在枝丫上妈妈你发现没有?玉兰树结了好多花

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

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纲解读】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既在于“写什么”,更在于 “ 怎么写 ”。因此 ,“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诗人的至高追求。作为高考诗歌鉴赏要求之一的“表达技巧”,就属于“怎样写”的范畴。

诗人海子简介***** 诗人海子

海子***1964-1989海子,本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安庆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工作。1984年调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任教,并开始长诗

PDF经典电子书下载改至论坛更新 非凡电子书论坛

注:请尊重原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在下载阅读后24小时内删除图书.如果确实喜欢,请购买正版,多向您的朋友介绍这里,谢谢支持.所有PDF均是完全版,请放心下载.如出现残缺版本,欢迎留言指正.请用 CTRL+F 来搜索想要的书名,未找到请在微博@

声明:《海子诗歌解读暂停更新 海子诗歌烈士》为网友天南地北双飞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