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谁的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哪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谁的诗句?

詩人:杜牧詩名:『清明』
~清明:此指清明節,源於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時間大約在每年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民間有踏青及掃墓等習俗。
~斷魂:失魂落魄,比喻很傷心。
~借問:請問。
~杏花村:從字面解,是指杏花深處的村莊,有人認為這是村莊的名字,在今安徽省貴池縣城西。由於杜牧此詩的影響,有好幾處地方後來都起名「杏花村」,如著名的汾酒,便是山西汾陽杏花村酒廠出品。此外,很多酒家也以「杏花村」為名。

這首詩是即景敘事之作,詠寫清明時節的景物。清明節那一天,下濛濛細雨,前往掃墓、踏青的人們神色哀傷,詩人身處其中也受到感染。這黯然的情緒該如何排遣呢?也許找個地方歇一歇,喝一點酒,可以舒解吧。於是詩人向牧童詢問酒家在那裏,牧童信手指向不遠之處,順牧童的手指,隱約看到杏花深處的村莊,有酒家招客的旗子在晃動。

詩的前兩句描寫環境,營造氣氛。第一句直接點出題目「清明」二字。「雨紛紛」是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徵;「路上行人」擁擠,帶哀傷的心情掃墓,是清明時節的人物動態;「欲斷魂」三字,既刻劃行人的心理狀況,又與「雨紛紛」的背景互相配合,營造出清明節特有的節日氣氛:細雨紛紛,添人愁懷,掃墓思親,倍增傷感。第三、四句承接「欲斷魂」而來,詩人想尋找酒家歇息,抒緩情緒。故第三句用「借問」二字承轉,接下來詩人與牧童的一問一答,構成一段生活中的小插曲,為詩歌增添了情趣,一個「遙」字,狀寫了牧童信手指點的動作。村莊名為「杏花」,給人美麗的聯想,「杏花煙雨江南」的畫面自然在腦海中浮現,最終在溫馨的期待氣氛中化解了雨中清明的愁懷。詩人接有甚麼行動,詩中並沒有提到,讓讀者通過想像加以領會。

這首小詩,沒有一個難字,更沒有典故,語言通俗,卻寫出了一幅生動的清明踏青圖。所以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成為描寫清明節最有名的詩歌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谁的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哪里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清明的这一天,我缅怀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一个人,她活到100岁,于2002年农历4月19日去世了,我一定回家去纪念我的奶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8289.html

更多阅读

时光匆匆,谁是谁的过客 过客 匆匆txt下载

时光匆匆,谁是谁的过客?人生如梦,如幻,如痴,象那水中花,雾中月。人生如梦,岁月如云,梦里可曾见鹊桥。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莫然回首,只在灯火阑珊处。初涉世俗的矇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刻留着美丽的烙印,走过了春秋,渲染了秋冬!恍惚间已过了锦色年

《2015高考满分作文(北京):我是谁的风景,谁是我的过客》

我是谁的风景,谁是我的过客深入灵魂的热爱文一:我是谁的风景,谁是我的过客  每个情感纯真的人,心底都有一首情歌,它美丽且忧伤,心动又销魂。  心怀淡淡烟愁的女子,注定比别人多一缕细腻的伤感,注定比别人多一抹触景生情的悲凉。  

声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谁的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哪里》为网友勋学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