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原创 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目标:

1、品味词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感受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并进行写话训练。

3、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师: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书写课题。

(师生共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秋天的北大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全班学生齐读)

师:如果有机会,小朋友们想不想亲自去北大荒看看?

( 孩子们齐声喊:“想”!并且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师:下面就让我们收拾行装,带着我们心中的向往,走进北大荒,用我们的眼睛聚精会神地看吧! 请自由读2到4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朗读课文2——4节)

师:老师从小朋友们读书时那投入的表情、激情的动作深深感受到你们已经陶醉于北大荒迷人的美景之中。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从哪几方面概括地介绍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生1:天空一碧如洗……

师:“一碧如洗”什么意思?

生1:天空蓝蓝的,象洗过一样。

师(指着窗外的天空):小朋友们,你觉得今天的天空怎样?

生2:蓝蓝的,没有一点云彩!

师:读读这个词语告诉老师!

(生2有感情的朗读“一碧如洗”这个词语。)

(生1接着读“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空才会有几缕流云。”)

师:中午和早上有吗?

(生齐说没有。)

师:再读读告诉老师!

(生1重读,注意突出了“只有……才”这个关联词语)。

师:对于天空的美,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的两个词语进行感受,找到了吗?

生1:一碧如洗。

生2:五彩斑斓。

师:你来说一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2读“这些流云------的锦缎。”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多媒体画面。”

师:“银灰、橘黄,血红、绛紫”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我们班有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就是绛紫色的。

(孩子们立刻睁大好奇的眼睛寻找,最后目光落在一位女孩子身上,并用手指着。)

师:对,陈君君穿的就是绛紫色上衣。“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语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像白银一样的白色,像橘子一样的黄色,像血一样的红色!你还能列举出一些同样形式的词语吗?

(学生列举出许多同样结构的词语:瓦蓝、草绿、金黄------)

师:小朋友们,再读读这一节,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画面,体会西天的晚霞除了颜色多,还有怎样的特点呢?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原创) 北大荒的秋天

生1:颜色变化快!

师:怎么知道的?

生1:从“转眼间”这个词可以读出来!

师:请通过读告诉老师。

(学生读时,语速较快。)

师:老师听出来了,颜色变化果然是快!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天空中的流云五彩斑斓,验证了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北大荒的秋天还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1:小河清澈见底。

师:你能具体的讲一讲吗?

生1:如同一条透明的带子!

生2:可以看见河里的水草!

师:还可以看见什么?

生3: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做游戏!

师:谁能用连贯的一段话进行介绍呢?

(多名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生1:原野热闹非凡!也能体现北大荒真美呀。

师:能把你读书时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读告诉老师吗?

(生1读第4节。)

师:小朋友们,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为什么笑呢?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会唱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想象,并进行叙说,主要围绕丰收进行。)

生1:老师,为什么说榛树叶“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是真的燃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小朋友们,假如现在你就是北大荒的人,当你看到眼前这情景,你得心情怎样?

生1:高兴、兴奋、激动。

师:此时,你会怎样说呢?

生1: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2:太好了,我的大豆能多收几麻袋!

师:你现在认为是真的在燃烧吗?

生:不是,是获得丰收后的高兴!

师:现在我们就是北大荒人,让我们大声诵读第4节,以此表达我们丰收的喜悦吧!

师:你们能够仿照第五节,用下列句子说一段话吗?

———操场上真热闹!

———我的妈妈很爱我!

(学生仿照第四小节的总分结构进行仿写,写完后,全班交流。)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北大荒人对自己的家乡又是怎么说的吧!

(出示课文第5节)

师: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一节中,你有什么地方不懂?

(学生自由读之后指名学生读)

生: “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

生1:大豆丰收了可以卖很多钱!

师:可以这么理解。老师听说在北大荒还有这么一句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的就是扔出棍子就可以打到狍子,用瓢在小河里就可以舀到鱼,野鸡会飞到家里来。你觉得北大荒怎样?

生:北大荒是个富饶的地方,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师:就让我们齐读第5节!

(生齐读第5节)

师:这节课我们用心去读,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北大荒的美?

(结合学生的叙说列出课文提纲。)

师:这节课马上结束了。我们也要离开美丽的北大荒了。此时,你能结合老师所列出的提纲尝试着进行背诵吗?

(学生练习背诵,当下课铃声响起时------)

师:北大荒,读你千遍万遍不厌倦!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篇课文中的第六节,把美丽的北大荒永留心间!

学生齐诵——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下课!

作业设计:完成《课堂作业》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教后反思:北大荒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遥远的地方。我在上第一课时的课前让他们搜集了一些有关北大荒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对北大荒有了初步了解。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本课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读悟结合,读写结合,既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为例,这一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当学生体会到原野热闹非凡也是北大荒的美时,我问学生:小朋友们,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为什么笑呢?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会唱些什么呢?学生们发挥想象,畅所欲言,以此体会人们丰收的喜悦。学完这一节,我结合本节的总分够段方式,进行写话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完成了教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15908.html

更多阅读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翠鸟教学设计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jqx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教学背景介绍:第一课时中,让学生认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解词义,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质疑,围绕课文内容,讨论提出本组中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凡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文章篇幅长,结构复杂。课文写小凡卡被爷爷送到城里当学徒,受尽了种种磨难,想急切回到乡下,却实现不了这

声明:《《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原创 北大荒的秋天》为网友薄暮知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