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帝国》 sbs最后的帝国

如果不是身体不适,闺女和爸爸睡,我也不会在一个周末读完这本,如果不是连续读完,便也不会觉得这本书可读性如此的强。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透过文本,俨然面对着一位严谨的青史学者,同时又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作家。比如这句:“德国在附近建立了现代城市青岛,并与1903年设立青岛瓶啤酒厂(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最无庸置疑的正面产物)”。在读晚清悲催史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小括号,“无庸置疑”能够平伏一下很感伤的情怀。
读书能够长姿势是必须的,和以前看过的各种信息连续起来,可以慢慢的穿成一条线,常识也好,八卦也罢,总之是鼓励自己不断的去获取、去验证、去思考。比如,假设“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始于清是正确的,再往前翻历史,汉族与少数民族几千年的犬牙交错,大抵就能够理解今日中国,民族问题有多棘手、多难办;也明了,要平安守住一份疆土,有多不易。——就好比结婚,有了孩子后,看起来很烂的婚姻,有时也必须维系。
除长姿势外,还能够有一点小反思。比如这里:“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史学家称许考证学派为帝国晚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原型,然而一些修正的研究则强调考证本身反动、复古的一面。这些研究指出,即使当18世纪学着运用日益娴熟的技术来摒除经典中造假与改篡的部分,对许多包括戴震如此卓越的人来说,这些努力真正的目标乃是恢复最原本的经典。这些经典被视为是揭露真理的宝库,并由此重建其心中已定的社会与道德秩序。”“经典”与“创新”而言,本身就是辩证统一吧,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只不过,现在太多人,把“篡改”和“臆断”的结论,堂而皇之的呈现为“专家言论”,甚至硬塞给别人,说,“这就是经典,这就是nb”,这就比较无趣了。这样看来,考证学派也算是蛮科学精神的,好歹严谨。。。
除小反思外,还能勾起八卦欲望。比如,说到捐功名,清朝以此项活动作为财政收入源泉之一,贴补家用,反正你有钱,我有权,给你个不太实际的功名,满足你的面子,也是满市场经济的。就如同现在很多ld的学历一样,其实ld本人未见得在意那些东西,人家功成名就,靠的也不是那个劳什子,没准还是某些好事之徒,巴巴的邀请人家读个神马书,送人一个神马学位,也说不定。但相反的呢,倘若真把”功名“当成光环,逢人便讲,也有些孩子气了。据说刘春在微博上得瑟,去读个劳什子的emba,就是为了满足孔二狗和他做同桌的愿望,你看,做人一定要这样装,bi格儿才够高。
说起八卦,总是那么的兴致盎然。在看到宗族部分时,茅塞顿开。以前偶有生人得知偶们是满族,会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其实就是没话找话。神马民族、种族、宗族,在我看来,有时是大义,能定生死;有时是玩意儿,可以根据需求来把玩。生死也好、把玩也罢,无非“利益”二字。都是“人定”。能定之人、需定之时,便定下了。能改之人、有改之机,便改了。最近些年,特别流行“复古”、“溯源”,名人们都得把祖谱摊开,找出放大镜,必须找到祖坟冒青烟的时刻。看到宗族时,我很屎眼看屎的想,就算你的族谱代代泛着青烟,可也难保,你们这支没准真的贱民出身吧……几百上千年前的事,谁又说的准呢……今天能够指鹿为马、黑白混淆,历史上,难道不也如此吗。所以,活在当下吧,别太在意什么面子里子,什么出身,这些你无法决定的事。所谓“平等”,大家都是受精卵变成的罢了。至于基因的差异,如果你实在在意,那只能自己撞墙了……
最后想说点和书有关的读后感。貌似罗威廉和费正清的青史观有点不同。这里可能是我一目十行的误读也不一定。权且记录,以便以后陆续验证。
如果说费正清的清史观以1842为分水岭,之前以停滞为主导,之后的西化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那么罗威廉是为大清正名的。他花费了相当的篇幅,从人口、商业、行政等等方面论述了大清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只是,无论过程怎样,最后都发展到了同一个悲惨的结局。这本书,从第六章“危机”开始,就一如既往的把人带入到晚清那段不堪回首的各种历史演绎中,哪怕他穿插了同治中兴、以及更后的改革派精英,都无法改变中国读者的那段历史观。
就如同费正清在“美国与中 国”里也提及的那件历史小事,即英国公使马嘎尔尼的“叩头”之礼,罗威廉在本书中亦放于某章最后一段。这件小事,看来不小,折射出种种国之命运。
《中国最后的帝国》 sbs最后的帝国
读时我无聊瞎想,倘若大清不采取后来的“广州体系”,提前洞开门户,甚至就如同今日一样,主动承担“世界工厂”,发挥比较优势,起码有部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多好。但这必须是瞎想。历史就是按着它自己的轨迹前行,一切偶然,形成了永远的必然。当政者,倘若能“眼光向外”,“创新且实际”,便是极好的了;倘若能“官私分明且做好平衡”,不因私伤官,便是圣人和民之福音了。至于,祈求外国援助嘛,想想就好。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外人,永远是外人,民族国家的前提是民族,后缀是国家,所谓普世和大同,都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普世和大同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8096.html

更多阅读

介绍书本《中国古典才子佳人小说集》 才子佳人乾隆皇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荣誉出版,上下册/16开/56.5印张/1175千字。封面内容概述:“好有好报,恶有恶报,时间一到,一切都报”不如说当今中国人爱唱最情感的流行歌曲〈好人一生平安〉,《中国古典才子佳人小说集》六大长篇传奇故事,正是中华儿女自

《中国古诗榜趣事》——叶绍翁 叶绍翁和王维的古诗

《中国古诗榜趣事》选编112节录唐朝吴融作有多首杏花诗。金蛋仔赞美“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这是诗词黄金配。这里的景语加情语是唐宋文客生活的影片。不知何人何时将“红艳”改作“红杏”,虽然原意不变,但是坏了原篇杏诗“

长城文:天村的《中国孤儿青春梦》是我们的中国梦

长城:天村的《中国孤儿青春梦》是我们的中国梦长城/文作家天村先生的长篇青春励志小说《中国孤儿青春梦》,给我们创作了一名独具睿智的中国孤儿东山石,他以大思想、大情感、大智慧筑起一个青春梦——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每个人都

声明:《《中国最后的帝国》 sbs最后的帝国》为网友坚持下去便成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