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注]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
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
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来自: 八斗诗词大库 poem.8dou.net) 详文参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m/3/poem_15626.shtml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 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分析】第16题着重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本题选用欧阳炯的《江城子》,是对考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检验。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奢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践,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

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考生在解题中可以跟这里的参考答案不同,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7055.html

更多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扩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

引用 《江城子·密州出猎》比赛教案及反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2、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2010年,韩国多次

搞笑.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八首原创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地震版》十年生死两茫茫,屋遭殃,震摇狂。地动天昏,房子倒塌光。为助灾民心相约,强联手,救伤亡。夜来武警找人忙,探残墙,扒希望。修复路桥,援手在他乡。何处传来捐款曲,回首望,满钱箱。江城子《腐败版》十年生死两茫茫,享皇粮,掌公

声明:《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为网友夕阳西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