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仁 李辅仁逝世

李辅仁,1919年6月25日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遍读中医古籍,为我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李老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是我国享负盛名的中医学专家,素有"中医泰斗"之盛誉。
[淘股吧]
  李老以"医生应以病人为本,以仁者之心待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行医坚持以培元养身为主,治病以治本为目标,在养身、护心、保心、延年、益寿、抗衰老、老年骨关节病等方面有独特见解。
  李老还多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专家组唯一一个中医专家,曾于1990年、1993年、1996年及2000年荣获中央保健委员会表彰。李老虽已九十高龄,但仍亲自为中央领导人提供医疗保健,且效果很好,深得国家领导人尊重,被誉为"当代御医"。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心经
  大师手记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七八,那就必须有宽大胸怀,学会看得开,想得开,摆脱开。我几十年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伤人,不记仇,不报复,事业上不断努力钻研。我坚持十条规则:一、情志开朗,恬淡虚无;二、怡情养性;三、起居有常,顺乎自然;四、适当活动,掌握恰当;五、睡眠充足,早睡早起;六、居室清洁,阳光充足;七、宽大为怀,宠辱不惊;八、吐故纳新,空气新鲜;九、智能用脑,多作贡献;十、定期检查,防微杜渐。
  --摘自《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国医释读
  李辅仁先生如今已90岁高龄,依然精神焕发,腰背不驼,行路稳健。这与他坚持的养生十条规则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话同样适用于身体保健,只有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造就健康的身体。
李辅仁 李辅仁逝世
  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生活起居,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李辅仁先生为老年人开出的药方就是坚持散步。老年人可以选择平坦幽静的地方,最好周围有花草树木或者在河边、海边,时间可因人而异,但要持之以恒。李老指出散步是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方式,人老腿先老,所以散步不但能使下肢气血循环周流,而且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同时,李老又谈了他养生的八字诀:达观、活动、恬淡、灵活,即作为老年人要有豁达的心胸,远离名利场,用变通、通透的态度对待生活,随遇而安,再加上适度运动,这样自然能安享晚年,健康长寿。
  健康回音壁
  李辅仁先生从中年开始就坚持练十二段锦。这套功法是坐位锻炼,特别适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其具体做法是:
  1.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2.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3.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4.微摆撼天柱。
  5.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
  6.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7.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8.左右辘轳转。
  9.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10.低头攀足频。
  11.从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
  12.河水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此功可早晚各练1次。
  饮食十宜,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大师手记
  《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十六字原则。老年人不但要合理营养,更重要的是科学的饮食规律,这对老年人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摘自《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国医释读
  人到老年,脾胃功能日渐衰退,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较差,因此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饮食要规律,要有所宜忌。李辅仁先生建议老年人要做到以下饮食十宜:
  1.宜广。老年人饮食要广,不可偏食,不可嗜荤,要做到荤素搭配,精粗粮兼备,品种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均衡。
  2.宜温。食物不能太热,否则会灼伤食管及胃,易诱发食管及胃癌变,但过冷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
  3.宜软烂。老年人消化功能差,牙齿也会渐渐脱落,这时无论是主食、肉食,还是其他粥菜等,都要煮软、煮烂,这样老年人才能消化。
  4.宜清淡。老年人应该少吃盐,多吃清淡食物,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宜少吃盐,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以免影响消化。
  5.宜新鲜清洁。老年人最好不吃隔夜食物,或在冰箱中存放过久的食物。尤其在夏季,不要吃不清洁食物,以避免消化道疾病。
  6.宜少吃多餐。人到老年,消化功能减弱,暴饮暴食对脾胃最是不利,因此饮食要有度,要少吃多餐。可在三餐之间增加少量滋补食品,例如银耳羹、蛋白羹、莲子羹等。
  7.宜细嚼慢咽。细嚼慢咽可使唾液多分泌,有助于消化,减轻胃肠功能负担,还能杀菌。
  8.宜早。老年人三餐均宜早。尤其晚餐,不可多吃,应吃些易消化的东西,如粥、羹之类。老年人最好在晚餐后2小时后再入睡。
  9.宜静。老年进餐环境要安静,进餐时和进餐后避免不良刺激,以影响肠胃蠕动和消化。
  10.宜有所忌。主要对老年人饮食与疾病的禁忌。例如胃热病人、生疮疖病人禁食辛辣食物,如生葱、生蒜、辣椒等;高血脂病人应禁食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少食肥肉;胃寒病人宜禁食生冷油腻;肾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糖尿病宜禁忌糖,少吃甜食等。
  健康回音壁
  因为人的脏腑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老年人的饮食还要注意季节的变化。一般来说,老年人四季饮食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春季:老年人的饮食要偏凉而酸,可多食小米、大麦、青鱼、黄花菜、芹菜、萝卜和蜂蜜等。
  2.夏季:老年人饮食要以健胃、消暑、化湿为主,这时老年人要吃绿豆、豆腐、鲫鱼、藕、西瓜、苦瓜等食物,少吃甜、油食品。
  3.秋季:气候转凉且干燥,老年人饮食宜偏干、酸,可多吃粳米、大麦、扁豆、鸡蛋、百合、甲鱼、海蜇、蜂蜜等,忌辛辣食物。
 4.冬季:老年人多阴精亏损、阴气不足、四肢不温,这时老年人应选择补心气、固肾精的食物,如糯米、黄豆、羊肉、羊肾、狗肉、青鱼、龙眼肉、韭菜、黑芝麻等。
  水,老年人的长寿仙丹
  大师手记
  老年人常出现津液不足现象,如便秘、小便减少、皮肤干燥、失眠心烦、口舌发干,或舌红少津等。常因为老年人不爱喝水,或因年老记忆力差,或患脑病疾患等忘记饮水,所以老年人要每天保持多次少饮的习惯。
  --摘自《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国医释读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水是生命的本原,一个人可以一年不食,但不可以三日无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也说:"水为命脉也。"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70%左右,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必需物质。
  "人是一只行走的水袋。"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以及废物排泄等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因此李辅仁先生也建议老人要多饮水,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减少便秘及皮肤干燥、瘙痒、神经衰弱、口干等症状的出现,并使小便通畅,新陈代谢正常。
  同时,水还能预防一些老年常见病,例如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的中风,这种病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尤以老年人为多,且常发生于夜间。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夜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血流减慢,血液变稠,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不常饮水及夜尿增多的老人若能在睡前及半夜各饮一杯开水,可降低血黏度,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缺血性中风。
  另外,水还可以预防癌症。国外专家研究认为,每日饮水2.5升可减少致癌物与膀胱内壁接触的数量及时间,使膀胱癌的发病率降低。此外,每日清晨饮一杯开水可清洁胃肠道,清除残留于消化道黏膜皱襞之间的食糜,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加速排泄,减少食糜及粪便中有害物质及致癌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既可通便,防治习惯性便秘,又可预防消化道发生癌变。
  李老建议老人要慢慢饮水,避免呛咳。特别是患水肿病、心脏病、肾病、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多次少饮。
  健康回音壁
  喝水是最简单的保养方式,但是喝的水不好,不仅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哪些水对身体有利,哪些水对身体有害。
  1.水温30℃以下最好
  30℃以下的温开水比较符合肠胃道的生理机能,不会过度刺激胃肠道,造成血管收缩或刺激蠕动。
  2.早上盐水好,晚上蜜水好
  古语有"朝朝盐水,暮暮蜜糖"的说法。按照中医理论,咸属水,归肾经,如果早上喝一杯淡盐水,可以保持一天的精神。到了傍晚的时候,再用温开水(不超过60℃)冲一杯蜂蜜喝,这样可以濡养脾胃,促进健康。
  防病祛病,就找李氏秘制六坛药酒
  大师手记
  "李氏低度保健药酒",是李老几十年临床实践经验中的有效保健药酒,此酒以传统古方为基础,经李老临证经验配制而成。
  --摘自《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国医释读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纯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有了武松酒后打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其实,酒是一种最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千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李老一生秉持"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信念,行医数十寒暑,并获得"用药得当,可以通神"的好评。作为一名中医大家,他对药酒也是情有独钟。以传统古方为基础,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李老终于配制出六坛保健药酒。在这里,我们将这六坛酒的配制方法公之于众,以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1.首乌益寿酒
  【处方】何首乌10克,黑芝麻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杭白芍10克,黄芪10克等。
  【配法】将上药共煎成浓汁,过滤去渣,兑入25度500毫升高粱白酒内。如多配可按比例类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毫升。
  【主治】鬓发早白、肾虚腰酸、腿软乏力、气虚血弱,久服无副作用。
  2.丹参酒
  【处方】丹参10克,檀香5克,木香5克,砂仁5克,赤芍10克,党参10克等。
  【配法】将上药共捣成粗末,加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见杂质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气强心作用。
  3.养血安神酒
  【处方】茯神10克,炒枣仁10克,五味子5克,夜交藤5克,秫米5克,杭白芍5克,琥珀粉5克,桑葚5克。
  【配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兑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再过滤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毫升。
  【主治】长期失眠,入睡难,醒得早,多惊恐梦,日久体弱,记忆力差,神疲乏力等症。
  4.玉屏风酒
  【处方】黄芪15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等。
  【配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兑入低度白酒500毫升,澄清后,去掉沉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体弱畏风或气候变化时易感冒者,有补气扶正、抗风寒、防感冒之功效。
  5.枸杞子酒
  【处方】枸杞子60克,桑葚子20克,百合20克,莲子10克等。
  【配法】将上药兑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内,浸泡2周,澄清去渣,不去掉原药亦可。
  【服法】每次日2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补肾益精、安神滋阴,治水肿胀满、腰背酸痛等症。
  6.生脉酒
  【处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龙眼肉20克等。
  【配法】将上药浓煎去渣,兑入低度白酒500毫升。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主治】为强心复脉剂。可补气敛汗,对气短、口渴、脉虚弱等症有疗效。
  健康回音壁
  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百药之长"的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久患疾病必将导致正气亏虚、脉络淤阻,因此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滞涩的问题。药酒中含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物,加上酒本身辛散温通的功效,有利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的防治,同时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5370.html

更多阅读

11月23-25号台湾辅仁大学杨百川老师主讲:基业常青精品课程

台湾辅仁大学管理哲学董事长总裁班精品课程台湾辅仁大学基业常青精品课程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如何树立我们企业的品牌?如何承担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打造我们企业的百年老店

声明:《李辅仁 李辅仁逝世》为网友领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