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舍特尼科夫和他的《又是一个两分》 两个又 三个又 四个又

列舍特尼科夫和他的《又是一个两分》

李声权



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列舍特尼科夫(1906—1988),苏联画家,格拉费卡艺术家,苏联美术研究院院士(1974—1987副院长),生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苏尔斯克--利托夫斯科耶村一个世袭圣像画家的家庭。他幼年父母双亡,遂成孤儿。当时在基辅美术学校读书的哥哥被迫辍学,回到家里靠画圣像画和给教堂画壁画赚钱,以维持生计。列舍特尼科夫年纪虽小,但不失为哥哥的好帮手,比如说,帮着研磨颜料,准备画布。青年时代,他开始自食其力,到处打工,后来在格里希诺车站铁路工人俱乐部干活,并从这里被送到莫斯科工农速成艺术学校念书。1929年艺校毕业后,继而进入莫斯科高等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29—1934),师从著名画家德米特里·斯塔希耶维奇·莫尔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格拉西莫夫。大学时期,列舍特尼科夫经常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绘画作品,不断磨炼自己的观察力,学会在现实中寻找自己创作的主题和题材。由于成绩优异,才华出众,他以“画家记者”的身份,先后两次乘“西伯利亚人号”(1932)和“切柳斯金号”(1933—1934)破冰船参加了闻名的北极考察,并获得一枚苏联劳动红旗勋章。

1934年大学毕业,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开始了独立的绘画工作。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是他众多作品的主题。卫国战争年代,他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前线,参加了英勇悲壮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和克里木(克里米亚)战役。其间,他还在《红色黑海舰队战士》报发表不少漫画,其中不乏诸如《刻赤半岛登陆兵》、《返回祖国》之类的佳作。战争结束后,列舍特尼科夫回归画坛,重操旧业。他曾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1953—1956)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1956—1962)从事过教学工作。70年代,他创作了很多重大题材的作品,如《列宁在黎明前》(1972)、《切柳斯金号的沉没》(1973)等,这些作品证明了画家永不衰退的创作精力。1974年,苏维埃政府授予他苏联人民画家的崇高称号。

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的画: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宣传画、插画、漫画、版画等,但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对风俗画越来越感兴趣,尤其钟情于儿童题材风俗画。他的《我度假来了》(1948)、《为了和平》(1950)、《又是一个两分》(1952)被树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俗画的典范。他为什么喜欢风俗画呢?用画家自己的话说,“风俗画可以和短小的故事媲美,它同样情节具体,人物形象鲜明、结构严谨。画家吸引观众犹如作家吸引读者……一幅画呈现给观众的只是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瞬间,而其余的则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


列舍特尼科夫和他的《又是一个两分》 两个又 三个又 四个又

1952年,在全苏美术展览会上他新创作的油画《又是一个两分》,初次“亮相”就得到了苏联美术界和广大观众的赞誉,一时间在苏联各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又是一个两分》描绘的是苏联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一幕。贪玩的男孩放学回家,告诉家里人得了两分,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妈妈坐在椅子上肩膀下垂,两手交叉搁在膝盖上,露出一脸愁容,忧郁地看着儿子:“又是一个两分!你这是怎么搞的呀?”。姐姐是少先队员,站在桌前拿着翻开的课本,用责备的目光眄视弟弟:“你不感到害臊吗?”。不懂事的小弟弟踩着小三轮车来到妈妈身边,幸灾乐祸地朝着哥哥讪笑:“哈哈,你要挨打的哟”。忠实的小狗像平时一样摇晃着尾巴,扑上前去迎接放学回家的小主人,想同他耍一耍呢。画中的主人公——得两分的男孩提着书包,把头扭向一边,不敢面对家人,显出垂头丧气的样子,一声不吭地站着。唉,他有什么好说的呢?伤妈妈的心了,让家里人不高兴了。自己错了,自作自受吧。

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用细腻的笔触将画中不同人物的神情、举止、心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情入理,仿佛观众不是在欣赏一幅无声的画作,而是在观看一段有声的视频。不过,该画的艺术魅力不仅仅是因为画家具有深厚的功底和高操的技艺,而且还在于他细致观察生活,善于概括总结,从现实生活中筛选出主要的、典型的、带普遍性的、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试看主人公手中提着的那个书包:沉甸甸的,鼓囊囊的,简直没法扣上,只好用绳子捆住,结果还是露出了滑冰鞋的一角。想必,男孩两次得两分都是滑冰鞋惹的祸!不妨再看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房间左边墙壁日历上的画是画家几年前的作品《我度假来了》。画面上,一个穿着军大衣、戴着肩章的军校学生,在学期圆满结束后,兴高采烈地到爷爷家里来过寒假。他行着军礼,满脸笑容地向爷爷报告“我度假来了”,而爷爷也挺认真的,立正站着听孙子的报告。屋子里荡漾着一阵欢声笑语,与得两分男孩家里的沉闷相比,有如天壤之别。或许,列舍特尼科夫意在借助这个细节暗示《又是一个两分》的主人公,应当以这个军校学生为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争取当一名优秀生。

这幅画十分贴近苏联小学生的生活,给孩子们以真实可信和格外亲切的感觉,所以特别受到儿童的热捧。据列舍特尼科夫本人说,最初的构思是想画《又是一个五分》,用来勉励学生好好学习。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多次深入学校,随堂听课,仔细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一次,一个好学生课堂提问没答好,老师给他打了两分。这件事促使画家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决定这次不再用表扬的方式(例如《我度假来了》)而运用批评的手法,画了《又是一个两分》,结果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半个多世纪以来,《又是一个两分》始终受到苏联和俄罗斯教育部门的重视。在美术课教学大纲里,此画作为风俗画的典范被编入美术教材,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此外,还被收入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作为低年级口述(类似我国小学的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的材料。为写拙文,我特地在俄罗斯网上浏览了好几篇小学生关于这--幅画的看图作文。他们几乎都喜欢这幅画,因为真实地反映了中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个叫克秀莎的学生说,得两分男孩的“妈妈很善良,没用皮带打儿子,也没恶狠狠地训儿子,似乎还有点同情……她应当去学校,与校长谈谈儿子的情况。”有个叫弗拉达的学生说:“我喜欢这幅画,因为表现了善良,我明白了不能让自己的亲人伤心。”多数同学认为,男孩不是第一次得两分了,错就错在“又是”一个两分,才使父母心中不快。弗拉达分析,问题主要是男孩没有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学习的时候就要好好学,学好了再去玩,正如俄罗斯谚语说的:“工作娱乐各有时”。但有个同学却持有异议:“我看儿子得两分回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知识。”由此可见,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思想活跃,想象丰富,对此画的解读各出己见,直抒胸臆。

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在其漫长的美术生涯中总共创作了大约一千幅作品,其中许多系上乘之作,分别被苏联的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国家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戏剧博物馆等三十多家博物馆收藏。他获奖的作品中主要有:1949年,《我度假来了》和《苏联大元帅斯大林》(1948)获得斯大林二等奖。1951年,《为了和平》获得斯大林三等奖。1958年,《我度假来了》、《为了和平》、《补考》、《又是一个两分》四幅作品,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参展均获得铜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03382.html

更多阅读

清代台湾巡抚唐景崧和他的《看棋亭杂剧十六种》 唐景崧女儿

唐景崧(1881-1903)一、唐景崧生平故事略说唐景崧,字维卿,也写作薇卿,祖籍湖南东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生于广西省桂林府灌阳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病死于广州,而不是桂林和上海,享年62岁。唐景崧能读书,会读书,成绩拔尖。咸丰十一年(1861年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寒窑赋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题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占有独特的地位。据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中学时背颂过的名篇,大都忘记了。多年前,从朋友处抄写过北

谢帝和他的《明天不上班》及歌词 谢帝老子明天不上班mv

在央视三套的新节目《中国好歌曲》中,一名嘻哈打扮的年轻人以一首充满着浓重成都方言的《明天不上班》把节目现场搅得七荤八素。刘欢、周华健、杨坤、蔡健雅等四位导师也因他喜感、叛逆的歌词笑得前仰后合。在颇具感染力的说唱中,刘欢

声明:《列舍特尼科夫和他的《又是一个两分》 两个又 三个又 四个又》为网友丢了灵魂木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