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无咎慎不害 括囊无咎

括囊无咎慎不害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教导过我,在人的一生中,如果能出现一个高峰,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成功的人生,能出现两个高峰,那人就很是了不起了。他所说的高峰,是指在工作或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所贡献。回想起来,人的一生一世,能有这样的高峰出现,的确不容易,难就难在当形势发生变化、当人生地位发生变化时,你是否能洞悉已经发生的变化,并掌握变化而随机而变。

在《易经》的乾卦里,总结了人生奋斗的6个发展阶段及各个不同阶段的形势特征和策略,即“潜、现、惕、跃、飞、亢”。“潜”,即奋斗之始,胸怀其志,默默努力,潜心修习;“现”,即锋芒初试,累集经验;“惕”,即小有所成;“跃”则一举成功;“飞”,即事业大有所成;“亢”,即事业获得极大成功。人生的这6个发展阶段,就是由“潜龙在田”而“飞龙在天”了。其实,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在要成不成之间,这就需要你有随机应变之能。“括囊无咎慎不害”,就是一种应变。

“括囊无咎慎不害”一语出自于《易经》中的坤卦六四爻的爻辞、象辞:“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其中,括是结扎。囊即有口的布袋。誉即赞美,称赞。

“括囊,无咎,无誉”,是说袋口收紧了,“无咎”不会出毛病,但是亦“无誉”,既不被人毁谤,也没有人恭维。要像封住布袋一样封住自己的口,不要说话;只有不说话,才不会伤害到自己,才能保护自己,虽然得不到赞美。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则对六四爻的爻辞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不仅要谨言,还要慎行,一方面,不要乱讲话,要守位不越位,一方面还要处事小心,谨慎行事,才能保全免灾。

有一位朋友,是一个有一定的悟性的人,聪明、干练,但是长期以来得不到升迁,比他年轻的、年长的都一路春风,唯有他长期原地踏步,但是,单位里凡重要的事,都由他来担当,工作质量很高。有一天,党委开会研究选任干部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委员提名他任某一办公室的副主任。可是当即遭到了另一位委员的反对,反对者说,这个年青人有点脾气,在某日某时曾经为了一点小事,搞得上级领导下不了台。如此一来,担当下级领导的事就泡汤了。还有一位朋友,已经在中层干部的位子上了,但是,就是上不了台阶。有一次,对他很关心的一位领导找他谈话,要他说话时注意一点,不要公私不分,比如在说话时,特别是有很多领导在场的时候,不要把单位的事说成“我的”“我的”,别人听来很不舒服,感觉那个单位、那个机关就是你个人的一样。类似这样讲话不注意场合,即使你有很大的能耐,既得不到上级的赏识,也得不到同事的宽容,就更得不到展示才能的机会了。

括囊无咎慎不害 括囊无咎

所以,处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时,要做到守位不越位,处事小心,谨慎行事,“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2013 -07-2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2937.html

更多阅读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商鞅变法为何成功?甄鹏商鞅是卫国人,本名公孙鞅。后封于於、商,号商君,所以被叫作商鞅。在他之前变法的,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几乎与他同时变法的,有韩国的申不害。为何只有商鞅变法最为成功?秦孝公3年(公元前359年),商鞅进行了第一次

《韩非子现代版 》读后感 韩非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每一个通读过《韩非子》的人,都会深深地被其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芒所吸引。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浩瀚的思想史星空里,韩非子的思想始终耀眼,虽不如儒家思想那样被统治者奉为正统,道家思想那样被文人志士推崇,但却真真正正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中国悍匪排行榜--王氏兄弟(1983) 世界悍匪排行榜

曾几何时,围绕着这兄弟两人,在社会上引起那么多的议论、猜想和传说:什么弟弟是部队的校枪员,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呀;什么他们是因生活所迫,这一次作案呀,专杀干部不害群众呀;什么他们仗义疏财,杀富济贫呀……等等,离奇古怪,不一而足。王家兄弟案

声明:《括囊无咎慎不害 括囊无咎》为网友回不去的从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