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话月亮之美称与别称 中秋节有哪些别称

中秋节话月亮之美称与别称

文/乐奀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咱们中华民族四大传统佳节之一的中秋节(另外三个分别是春节、端午、冬至)。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唐宋时期,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月亮,我国古籍和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美妙的神话传说和有趣的别称,时值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乐奀引经据典并与各位朋友分享: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著竞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有盲?”

素娥--《幼学琼林》:“素娥即月容之别称。”

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泠。”

冰轮—陆游《月下作》:“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苏轼《宿九仙山》:“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挂香陌。”

宋代卢炳《水龙吟》:“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玉蟾—方干《中秋月》:“凉宵烟露外,三五玉蟾秋。”

唐代褚载《月诗》:“玉蟾蜍耀海东头。”

 玉宫—唐代李贺《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吞佩缨。”


  玉娇—宋代晏几道《清平乐》词:“恰是可怜时候,玉娇今夜初圆。”

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刘商《胡笳十八拍》:“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

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冰蟾—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


   蟾钩—唐夏侯审《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蟾宫—唐代许昼《中秋月》:“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蟾盘—唐代曹松《中秋对月》:“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蟾窟—宋代张先《少年游漫》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蟾魄—唐无稹《纪怀赠李户曹》:“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

顾菟—李白《上乐云》:“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

 顾兔—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

 冰兔—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


 桂兔—唐代韩偓《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


 蟾兔—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宫--南朝梁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桂月—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桂月光。”


  桂花—亦称桂华,指月。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桂枝—唐太宗《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


 桂轮—唐代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凝碧初高海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


 桂丛—清代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桂窟—元代郝经《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


  桂魄—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圆景--曹直《赠徐干》:“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圆光--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玉魄--何景明《对月》:“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月魄--高适《塞下曲》:“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兔影--卢照邻《江中望月》:“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望舒--曹丕《在孟津》:“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

玉杵--汤显祖《牡丹亭·闹殇》:“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蟾桂--唐·罗隐《旅梦》:“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桂蟾--唐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玉弓--李贺《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金丸--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蠕。”

银兔--隋炀帝《望江南》:“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花枝。”

 玉环—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落月沉玉环。”

  玉钩—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倏忽城西郭,青天怀玉钩。”

  洋壶—元稹《献荥阳公》:“冰壶通皓雪。”

  冰盘—宋代高观国《齐天乐》词:“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嫦娥—明唐寅《掏水月在手》:“玉纤弄水金钿湿,要捧嫦娥对面看。”

(以上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收集整理)

更多中国传统习俗文化:

文化趣谈:颇具特色的老北京中秋习俗

话说两宋时期的中秋节日盛况

老北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中秋古诗佳句欣赏

话说老北京是咋过年的?

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与诗词欣赏

话说春节名称的历史演变过程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话说“立春”的由来溯源与文化习俗

话说“迎春日”的传统习俗

除夕夜要守岁熬夜的古老传说

为什么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吃年夜饭要闭门的传说故事

倒贴“福”字的由来传说

描写春节的古诗佳句16首

描写冬景的十首古诗佳句

关于压岁钱由来的历史文化探秘

蛇年品“蛇”的文化韵味

话说本命年的习俗文化

十二生肖的含义

话说传奇而浪漫的元宵节

清明节: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漫谈与诗词鉴赏

话说我国古代端午节的节日习俗禁忌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命名的?

为什么女儿女婿不能在娘家过大年?

七夕节: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情人节

新春佳节话饮酒养生文化

漫话吸烟传播史与中国烟文化

新春佳节话说传统的酒德和酒礼

有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古诗鉴赏

话说中国酒文化

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忌讳

图文鉴赏:古代二十四孝

麻将的起源探寻与文化内涵

文化趣谈:古人的姓氏与名字的由来

我国民间的五大兆喜之物

话说“江西老表”称呼的由来溯源

解读“至公博爱,畏天慎行”的含义

国人为什么崇尚红、黄二色?

古人为什么崇尚数字“九”

我国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坐北朝南?

从传统文化探数字“九”和“五”的寓意

宝宝出生百日为什么叫百岁呢?

感受“幸福”的古韵诗意

“中华”由来溯源

扑克牌中你有所不知的含义寓意

盘点:古代帝王后妃中的八大才女

话说中国历史上六个神奇预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292079.html

更多阅读

男人索吻与接吻技巧有哪些? 男人索吻

 男人要求接吻,女人却推开拒绝,又什么话都不说,常常是这种情况。女人乃调情高手,深谙欲擒故纵、欲拒还休的魅力。在接吻前恰当地推开男士,做一点抗拒的动作,更能激发男人的情欲和冲动,让男人欲罢不能。  索吻不成功原因分析:  情侣

太阳和月亮的传说 星星的故事有哪些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也就是在“后羿射日”以后,天母看太阳自己太孤单了,就从玉冰河里捞起了一块玉牌儿挂在天空中,从此,就有了个月亮妹妹,这样太阳和月亮可以时时相见,在一起交相辉映,日月同辉,只是隔着一道星河。那时,分不清白昼和黑夜,也没有

灰霾与雾霾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灰霾和雾霾的区别

【王颉的回答(18票)】:正好年前参加了北京市气象局和北京市环保局办的一个雾霾培训班,两天的时间听到了国内几乎气象系统最高水平的几个研究机构相关方面专家和课题主持人的讲课。首先从气象学的常识来看,天气现象只有“雾”和“霾”,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初二三的月亮

与“兔”有关1、玉兔。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2、顾兔。月亮的别名。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3、冰兔。指月亮。如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

乾隆大藏经与中华大藏经有哪些不同 中华大藏经下载

请教乾隆大藏经与中华大藏经有哪些不同水镜先生 2008-2-18 10:42历史上出现过几种版本的大藏经,我想请教一下,乾隆版的大藏经和中华大藏经有哪些不同,各有哪些优劣?最好能说得详细些。谢谢!wendyfeng大藏经之原典,原本有梵语、巴利语二种,

声明:《中秋节话月亮之美称与别称 中秋节有哪些别称》为网友故事配酒你配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