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案例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此文发表于2009年《语文教学通讯》第4期)

【课文出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

1.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内涵。

2.领略比喻论证的妙用。

3. 体味杂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内涵。

2.领略比喻论证的妙用。

难点:

⒈“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等概念的辨析。

⒉“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喻体内涵的正确解读。

【教学方法】

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⒉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借助资料,激趣导入

教师导语:打开网络,我们会发现“拿来主义”是个高频出现的词语。“拿来主义”这一名词的独家发明人是谁呢?
学生:鲁迅先生。

二、词义辨析,明确取舍

教师:课题叫“拿来主义”。“主义”是个多义词。它总共有几个义项?“拿来主义”中的“主义”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快速查阅工具书,比比谁查得最快最好。

学生查工具书后明确:

“主义”有三个义项:

⒈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⒉思想作风。

⒊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

“拿来主义”中的“主义”取第二个义项的意思。

教师:请同学们取“主义”的第二个义项,仿“拿来主义”造几个词语。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如“悲观主义”“独立作业主义”等。

三、比喻论证,体察妙用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片断:从“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到文末。

教师: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话题。鲁迅先生在文中是如何加以阐述的?

学生合作探讨后明确:

比喻论证的精当使用,使文章呈现出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的妙用。

教师利用课本第86页中“问题探讨1”中的材料,稍加变通,再拟制几份相关表格,引发学生对比喻论证的细微探究:

表一:

阅读《拿来主义》的相关部分,仿照表中最后两栏第三行所填已知内容,用课文原文有关词句,填写下面表格。

总喻

比照对象

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

作者评价

得了一所

大宅子

孱头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

废物

“拿来主义”者

表二:

仿照表格最后两栏第二行的已知条件,填写下面表格。

文章原名

政治名称

根本特征

孱头

逃避主义者

缺乏继承文化遗产的应有勇气

昏蛋

废物

表三:

仿照表格最后两栏第二行的已知条件,填写下面表格。

喻体

本体

处置办法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占有,挑选

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

姨太太

四、主体概念,概括提炼
教师:请同学们用下定义法,给“拿来主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以弄清“拿来主义”这一文本主体概念的深刻内涵。

学生独立思考加合作探究,师生最后整合确定“拿来主义”的定义:

拿来主义:是一种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采取独立勇敢的态度,进行辨别挑选,科学取舍,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目的的思想作风。

五、辨析概念,理清思路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研读全文,辨析一下“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等概念的内涵。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
闭关主义:明清以来,紧闭国门、拒绝交流借鉴的盲目自大的做法。其危害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缺乏民族自尊,一味媚外求荣的卖国做法。其危害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课文原话: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抛来:施予方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接受方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抛给与送来:施予方有不良的目的和企图,把东西强加给对方,接受方无自主选择的权力。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案例
教师: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之前,为什么要先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明确:
先破后立,破在其中,立亦在其中。驳斥错误做法,正是为了确立正确的观点。

六、研读全文,体认文体

学生研读全文,从文本中找出有根有据的言语表达例子来体认杂文的文体特征。学生独立发言与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结合,明确:
杂文的特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幽默风趣,新颖别致。小中见大,尺水兴波。

七、课后作业,回顾拓展

请学生课外温习“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两个板块中的课文,筛选可以作为印证“拿来主义”这一著名论断正确性的语句。

参考答案

表一:

总喻

比照对象

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

作者评价

孱头

徘徊不敢走进门

因“反对这宅子的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

废物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

“拿来主义”者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表二:

文章原名

政治名称

根本特征

孱头

逃避主义者

缺乏继承文化遗产的应有勇气

昏蛋

虚无主义者

盲目排旧(外)、割断历史、拒绝借鉴的极左做法

废物

投降主义者

因袭守旧、同流合污的极右做法

表三:

喻体

本体

处置办法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占有,挑选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使用,吃掉

鸦片

文化遗产中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

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

文化遗产中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

消除,消灭

课外作业参考答案: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共同繁荣,异彩纷呈。

昏蛋: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应该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之更加丰富、更加健全。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在文化问题上常常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不少人认为,船坚炮利的西方科学比我们先进,因而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比我们发达。因此,我们不仅在科学上要向西方学习,在艺术上也要向西方靠拢。结果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好,自己的传统反而被遗忘了。(陈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教学思路解说】

中学语文教育界长期以来普遍公认鲁迅作品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现在有不少中学生怕读鲁迅,有人还编了则顺口溜:“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怎样让现在的学生亲近鲁迅,“悦”读鲁迅,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案例中第一个环节“借助资料,激趣导入”的设计,就是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病”。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个高深遥远得令人望而生畏的“老夫子”,而是一位时时鲜活徜徉在你我身边(乃至最时尚前沿的电脑网络)的让人可敬可近可亲的智者和朋友。心病解除了,“悦”读自非难事。

走近大师之后,第二步便是亲近文本。文本的标题叫《拿来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杯水主义”……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对“主义”并不陌生,但往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辨别不清众多“主义”的确切内涵。本案例的第二个环节“词义辨析,明确取舍”的用意,一是借此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二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文面意义。

在学生掌握“拿来主义”的文面意义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主体,探求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文本中的比喻论证,是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用法,特别值得让学生细细品味。本案例在第三个环节中设计了几份表格,让学生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填写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以期让学生在正确填写表格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达到对比喻论证的深刻感悟。

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案例中的第三个环节“主体概念,弄清内涵”,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研读锁定有关语段,探究讨论,运用下定义法,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理性把握“拿来主义”的本质特征。

古语云:“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好了“拿来主义”这一主体概念内涵的感悟,再来辨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等概念,就会显得主次分明,轻重恰当。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辨析,作者先破后立的写作思路,取舍分明的和观点态度便豁然开朗,容易把握了。第五个环节“辨析概念,理清思路”设计用意正在于此。

第六个环节是“通读全文,体认文体”。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将全文的主体部分与从属部分整合贯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对杂文这一文体样式作必要的体认。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言的基础上,集体探究,求同存异,总结归纳出杂文文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最后一个环节“课后作业,回顾拓展”,一是出于板块和专题的整体意识考虑,二是为了让学生在专题整体性的温习中,让新旧文本交互参证,温故知新,形成融会贯通的思辩能力。

名师点评:

纲举目张举重若轻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蔡伟

诚如陈益林老师在“思路解说”中所说的,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已成通病。
但综览陈益林老师的《拿来主义》教学案例,我觉得以上所说的问题似不成问题。这主要得益于陈老师不同流俗的教学设计。归结起来,我以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激趣导入,化“棘手”为“顺手”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形象地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写文章,讲究“凤头”,先声夺人,课堂教学与此同理。陈老师充分体察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当代中学生的“最爱”(电脑网络)接轨他们的“最怕”(怕“周树人”),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构建教学课件,以漂亮新潮、图文并茂的时尚“拿来主义”页面,迅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中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心理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惊奇、疑惑、窥测的跃跃欲试的集体探究冲动中,陈老师用幽默风趣的导语,巧妙自然地引入文章的作者——鲁迅先生。于是鲁迅先生便如同邻家智者一样平易亲切地走进学生心中。

二、似不经意,从无疑之处激疑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多“主义”国家,但对诸多“主义”的内涵,许多人往往习焉不察,混为一谈。如果不是陈老师的适时点拨,我相信,许多学生都不会有意识地将“拿来主义”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的“主义”区分开来。而这种区分,对于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和严谨细致的思维方式是大有裨益的。“‘主义’是个多义词。它总共有几个义项?‘拿来主义’中的‘主义’是什么意思?”陈老师看似不经意间那么随口一问,其实就抓住了《拿来主义》一文教学中常会存在的一个知识盲点。再用当堂查工具书的小小竞赛,挖掘短平快,收效奇准多。

三、另辟蹊径,直捣黄龙府

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陈老师没有走从头至尾解读文本的庸常套路,而是以“拿来主义”这一文本的第一抓手,引领学生迅速突进,直接从文本的后半部分,即作者阐述“拿来主义”的观点和做法的地方开始研读。教学方法,随物赋形,紧扣本专题“问题探讨”的学习要求,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作者运用比喻论证来阐述“拿来主义”的高妙技法和“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再用“下定义”概括提炼“拿来主义”的本质特征。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思路由具体到抽象,十分符合思维认知规律。

四、由主到次,“奇袭”与“包抄”结合

在“奇袭”文本主体部分成功结束后,陈老师以点带面,由主到次,迂回包抄,将全文内容来了个漂亮的“一锅端”。在课堂时间板块的分配中,较多地集中在弄清主体概念“拿来主义”的内涵和特征上。然后用较短的时间引领学生迅速厘清“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抛给”“送来”等概念的内涵,通过“破”与“立”,“取”与“舍”的思辨,使“拿来主义”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明晰的界定。

五、设计表格,化纷繁为明晰

“拿来主义”是一个有着深刻哲学内涵的命题。尽管鲁迅先生妙譬精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但对中学生来说,要真正完整准确地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内涵,还需要教师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合理的沟通桥梁。陈老师在认真揆度学情的前提下,精心设计了几份表格,在每份表格中,都预设一“示范动作”,降低答题梯度,以免使学生答题时不得要领。表格认知法,优点在于简洁、直观、明晰。通过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表格相关内容正确填写完成之际,便是学生有效领会“拿来主义”深刻内涵之时。

六、品味形式与理解内容契合无间

王尚文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观点:

语文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简言之,在读写听说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因此语文课即使学的是哲学论文,也不会上成哲学课,《看云识天气》不会上成气象课。

尽管笔者认为王尚文先生的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但他强调语文课必须显现自身的特质这一点却很值得记取。学习《拿来主义》,引领学生深刻把握“拿来主义”的本质内涵自然重要,但也一定不能忘记,要时时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即作者是如何阐述“拿来主义”这一论断的。在陈老师设计的表格中,我们已发现,在引领学生把握文本“写什么”的同时,陈老师也已经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怎么写”。当学生完成“奇袭”与“包抄”任务后,陈老师的第六个环节即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言语表达形式的品咂,“从文本中找出有根有据的言语表达例子来体认杂文的文体特征”,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这种言语品咂,与那种剥离文本,架空分析的做法是有泾渭之别的。

七、课后拓展,临去秋波那一转

语文界有句行话,叫做“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教材的文本教学中,也应做到“篇章不离板块,板块不离专题”。在陈老师的案例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案例中呈现出来的“专题意识”颇值称道。除了课堂教学法中,恪守专题要求“问题探讨”法;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注意回归专题,提请学生学会将所学文本与专题中的其他文本交互参证。这样,不但使学生的阅读视线得到拓展性回顾,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一个更加深广活跃的境界。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课堂教学也一样,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应该如“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回味,启人深思。

当然,停留在文本状态的教学设计毕竟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怎样将优质的教学设计转化为鲜活有效的课堂活动,还需要教师的临场经验和功力。愿陈老师文本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同样精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81859.html

更多阅读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目送》教学设计 目送阅读答案

《目送》教学设计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厉雄燕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目送》是著名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中的首篇,文章描述了自己三次目送儿子和三次目送父亲的场景,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触细

《瀑布》教学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

《瀑布》教学实录成都树德小学冉艳一、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松”、“丈”两个字。2.学会在文中理解“叠叠的浪”、“阵阵的风”、“衬着”等词语。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背诵课文第一

《巴西》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巴西》教学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

声明:《《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案例》为网友号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