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电视片解说词 黄帝轩辕氏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电视片解说词)

此文发表于《华圣文化》2013年增刊(2013年7月31日出刊)

撰稿:阎伟东

(上集)

1、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有一位共同的神圣祖先,轩辕黄帝。

2、轩辕黄帝,是距今五千多年以前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用现在的话说,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群众领袖。据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是现在的延安市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曾居住在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又因为轩辕黄帝创造发明了有窗子有门的房屋,又号轩辕。轩,古代指窗子,辕,古代指两根木杆直立起来的门。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轩辕黄帝一生多次在各地巡游,巡游时喜欢居住在一个圆形的小山丘上,居室建筑成带有小窗子的木屋,周围围有木栅栏,进出口为直立起来的木杆建成的大门,在当时相对于居住在树冠和洞穴里的民众来说,是非常高档宏伟的建筑,所以黄帝居住过的地方,被称为“轩辕之丘”。轩辕也代表了当时黄帝住的宫殿,轩辕黄帝,也被民间解释为住在皇宫里的黄帝。轩辕黄帝在中国首次建立国家机制,创建了中华民族这一族群,带领族民由游猎开始定居从事农牧业,开创了房屋制造、衣冠制作穿戴、农耕播种、饲养放牧,制定了礼仪规则,发明了舟车、指南针、算数、音乐、医学,创造了文字。因此,轩辕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3、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远古时期的神人盘古死去后,体内生出三股气体,一股气体为清气,生出中国的第一位神,就是元始天尊。盘古体内生出的第二股气体为黄色,生成了中国的第二位神,就是灵宝天尊。盘古体内生出第三股气体为黑色,生成了中国的第三位神,就是道德天尊。这三位神,在现在的中国神学界被称为“三清尊神”。陕北民间传说,整个天地间由这三位尊神管理。陕北民间神话还传说,盘古的精血还生化出一位女性神人,这就是元始天尊的夫人,太元圣母。元始天尊和太元圣母在五个不同的方位生有五子,这五子也就是五条龙,这就是东方青龙,南方红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中央黄龙,龙的后代演变成了现在的人类。所以,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这五条龙代表着五种物质。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北方黑龙代表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南方红龙代表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生木,东方青龙代表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西方白龙代表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中央黄龙代表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种物质相互制约,相互依恋,达到相对平衡。“三清尊神”就授权五条龙,分别在一年中的五个时间段,轮值管理大地。我们现在说一年有四季,延安民间神话传说一年有五季,中医学也按一年五季来给病人治疗。这就是春季,从立春到立夏,由东方青龙管理。夏季,从立夏到小暑,由南方火龙管理。长夏,从小暑到立秋,由中央黄龙管理。秋季,从立秋到立冬,由西方白龙管理。冬季,从立冬到立春,由北方黑龙管理。

4、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就是黄龙下凡人间的肉身,因黄龙主管一年的最中间一段,在五龙之中居中,生土,中国大地中央的土为黄色,所以说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黄帝,具有土德之瑞,在神学界被称为玄天中央帝君,民间称中央玉皇大帝。

5、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出生在位于现在延安市黄龙县境内的黄龙山区。于是,黄龙山得以命名,山名一直沿袭到现在。黄龙府,就是紧邻黄龙县的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之间的壶口瀑布,现在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经常向上天祈祷,以求得子。有一天,附宝在野外正在向上天祈祷,突然雷鸣电闪,一道闪电在附宝的身上环绕了一圈,从此,附宝就感觉到有身孕了。附宝怀孕二十四个月以后,于农历二月初二黎明时间,生下了轩辕黄帝。传说,轩辕黄帝出生之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百鸟朝凤。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民间也有了过二月二的民俗。据司马迁写的《史记》上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聪明。”意思说,轩辕黄帝出生几个月就能说话,长到七八岁时,就有大人风度,十二三岁就表现出大智慧。

6、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建立了一个国家,名叫桥国,建立的国都叫杏城。延安民间传说,桥国起初的范围就是现在桥山山系的范围。杏城就是现在的黄陵县城。

7、跨陕西和甘肃境内有一座大山,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叫子午岭。现代资料注明,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延安民间神话传说,从伏羲发明“阴阳八卦鱼图”以后,古代的民间就认为世界由阴阳两种气体组成,阳极必衰,阴极也必衰,不停地互相转化,于是有了白天和黑夜,有了一年四季,有了人从生到死。子午岭是个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地上最初产生阳气和阴气的一条山脉。子午岭南北走向,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子午岭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从子夜零时起,阳气从子午岭的北段生起,到中午十二点整,阳气达到极盛,开始由盛转弱。从中午十二点起,阴气从子午岭的南段生起,到子夜零时,阴气达到极盛,开始由盛转弱。阴阳二气每天循环往复。给整个大地产生阴阳二气,并使阴阳二气交汇贯通,使得大地上万物生生不息。这一理论,被后来的许多人解释为“法轮旋转”,或者是“阴阳轮回。”

8、跨陕西和甘肃境内还有一个山系,叫桥山。桥山又分为大桥山和小桥山。大桥山包括了整个子午岭,比子午岭大一倍,绵延八百多公里,子午岭位于大桥山的正中间。小桥山,即现在延安市黄陵县县城所在的范围。轩辕黄帝陵庙所在位置,是小桥山的正中间。

9、桥山是什么概念呢?桥,用现在语言解释,用来连接和跨越障碍物的构造物。桥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连接和跨越障碍物的一座山。从阴阳学的角度来说,是连接大地阴气和阳气的山。古代民间文化认为世界有阴阳两种气体组成。任何一种物体,都有阴阳两极。例如人,也由阴阳两极气体组成。中医学认为,每个人身上有任脉和督脉两个脉络,任脉在人的腹部中间,统阴气,也称阴龙。督脉在人的脊背中间,统阳气,也称阳龙。每个人要身体健康,就要阴阳和合。要实现阴阳和合,就要使任脉和督脉连接起来。连接起来的方法,就是用舌尖顶住上颚,舌尖顶住上颚后,舌头就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使阴气和阳气得以贯通连接相互交流。那么桥山呢,用现在练气功人的话说,就好比是人身上的器官舌头,起联接和跨越障碍物的作用。有史料记载,轩辕黄帝曾长期居住在姬水,姬水是桥山山系的一条河,向南经由咸阳市的武功境内注入渭河。

10、前面说到,黄龙在五龙中居中,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起初建立的桥国,就是现在桥山山系的范围,而整个大地的最中心点,就是现在的黄陵县,黄陵县在古代一直名叫中部县,就是表达了这一层意思。现代中国用测量仪测定,中国的中心点在三原县,这个点距离黄陵县不远。为了彰显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1944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现在的黄陵县城,古代叫杏城。因为杏子最早在端午成熟,熟了后是黄色的。这又代表了两层意思,一是黄龙是黄颜色的,二是在一年中,延安民间文化认为轩辕黄帝在五月端午这一天,开始当值管理大地。延安民间神话传说,现在轩辕黄帝的衣冠冢就埋在桥山的“龙口”里,其实就是“桥”的最中心点。这样,我们就清楚地明白,轩辕黄帝建立桥国,建都杏城的含义了。桥国,就是沟通连接周围国家和部落的一个组织,杏城是大地的最中心点。杏黄色,代表黄龙,也就是轩辕黄帝。

11、在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古时候没有“中国”这个国家的名称记录。但是,我们一再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明的古国。那么,中国一词是哪里来的呢?就来自桥国。前面我们一再强调,桥国是大地的中间和连接阴阳二气的中间地带,对阴阳二气的连接和转换起到桥梁的作用。延安民间传说,桥国周边的国家和部落,把桥国称为最中间的国家,习惯称为中国,于是产生了“中国”这个国家的名称。

12、在中国历史文献资料中,古时候的中国大地上,没有“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的记录,但是,现在遍地都是“中华民族”或者“华夏民族”的后代,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来历。延安民间传说,“三清尊神”授权五条龙,分别在一年中的五个时间段,轮值管理大地。黄龙,也就是轩辕黄帝主管长夏。长夏是个什么概念,中医理论以小暑到立秋这个时间段为长夏,延安民间文化认为,从农历五月初五开始到八月十五,为长夏。这个时间段里,对于延安或者北方来说,正是草木茂盛,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轩辕黄帝管辖下的子民,都自称为“中华民族”或者叫“华夏民族”。“中”表示中间,“夏”表示长夏,“华”是夏季的特征,百花盛开,华丽鲜艳。因此,延安民间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指的是同一个族群。这个族群,是轩辕黄帝属下的所有子民。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被现代称为少数民族的人建立的国家和王朝,国名和朝代里带有“夏”字,命名的很多地名里也带有“夏”字,以表明是他们是正宗的轩辕黄帝的后代。同样在中国历史文献资料中,古时候也没有“汉人”和“汉族”的记录。延安民间传说,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朝的人统称为汉人,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的人统称唐人,到了宋朝的时候,宋朝的人统称为宋人。只是汉朝的时候,朝廷把汉人命名为汉族。于是在以后的历史里,部分华夏民族人也就被称作汉族了。

13、延安民间神话传说,轩辕黄帝十五岁当了桥国的国君后,天下大乱。轩辕黄帝通过文化传播和带兵征战,于37岁统一了天下。究竟轩辕黄帝统领的天下有多大,现在没有人能够说清,延安民间传说里也没有这个范围。只是传说,轩辕黄帝向东到了渤海和泰山,向西到了昆仑山,向南上过湘山,向北到了荤粥。至于这些地名是不是现在所说的地名,是不是现在地名的位置,谁也说不清楚。总之,轩辕黄帝统领的天下是很大的。延安民间传说,阴阳五行文化是轩辕黄帝时期创立的,也就是说,火龙位于南,管理夏季。黄龙位于中央,主管长夏。白龙位于西方,主管秋季。黑龙位于北方,主管冬季。青龙位于东方,主管春季。现在西藏的地域里,人们信奉湖水里和雪山上有白龙。东海边上的人,都信奉东海里有苍龙,就是年龄很大的青龙。南方,包括一些东南亚一带的人敬奉赤龙,也就是红龙。外蒙古及其更北的地方都敬奉黑龙。神庙的屋脊上,两边有两条龙,两条龙的头在庙宇屋脊的正中间相对,戏着一个圆球。这两条龙,一条为阴龙,代表阴气。一条龙为阳龙,代表阳气。中间的那个圆球,就是代表贯通阴阳二气的“桥”。这个庙宇装饰,习惯上称为“二龙戏珠”。敬奉龙的庙宇上有“二龙戏珠”装饰的,是黄帝阴阳五行文化的典型标志。有这个神庙标志的地方,都是黄帝文化覆盖的范围,也可以说就是轩辕黄帝统领过的地域范围。

14、延安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十五岁建立了桥国,当了桥国的国君,三十七岁统一了天下,活了一百一十岁。也就是说,轩辕黄帝用了二十五年时间统一天下,治理天下的时间长达七十三年。轩辕黄帝在七十三年的治理天下中,建立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于是,轩辕黄帝被后世称为“人文初祖”。

15、新中国推翻了古代的封建王朝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延安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在中国首创封建王朝制度,建立了封建王朝国家,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轩辕黄帝之前,中国社会处于野蛮时代,人口家族式群居混战。轩辕黄帝首创中央集权封建管理制度,将天下的人口和家庭通过制度组织和联系起来。每八户人家为一井,过去的一井,相当于现在说的一个自然村。三井为一邻,一邻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三邻为一朋,一朋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行政村。三朋为一里,一里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一级行政机构。五里为一邑,一邑相当于现在的县一级政权组织。十邑为都,一都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政权组织。十都为一师,一师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行政组织。十师为州,一州相当于新中国刚成立下属的大局,例如西北局、西南局这样的行政机构。轩辕黄帝在全国共设立了九州。中国最早的九州记载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阳州、豫州、梁州、雍州。现在的陕北地域属于雍州。五千年以前,地广人稀,这九个州覆盖的范围相当大,远远大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每个州都封给自己的直系亲属来管理。中央设立官职,设立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120个官位和官员,协助轩辕黄帝管理国家。轩辕黄帝创建的这一政权组织建构,基层政权组织以户族为最基本的单位,管理者的名称一直延续到现在,称作“达”,表达上下通达的意思。这个“达”是延安民间的口语称呼,相当于现在普通话里的“爸”。就是说最基层的户族政权组织单位里的人员有三辈的话,是中间年富力强的这辈来行使管理权的。于是,户族里父亲这一辈是多人的话,后辈们对他们的称呼以大小排行来称呼,称作“大达”、“二达”、“三达”,这样按排行往下称呼,即使亲生父亲,排行是几就称呼几达,以显示行使权力的顺序。现在延安民间对父辈的称呼,依然是这样。轩辕黄帝对各级官员要求“六禁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制定了反腐倡廉制度,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对老百姓说话要和气,不能强奸和霸占老百姓的女人,穿的衣服不能过分华丽向老百姓炫富,不能大肆祭拜祖先让老百姓感到有疏远感,不能大吃二喝铺张浪费,不能大规模地修建官宅。提倡以德治国。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进步。

16、在发展经济上,延安民间传说,轩辕黄帝首创了土地公有化和私有化合理搭配的一种制度,现在叫“井田制”。轩辕黄帝号召人们定居下来,发展种植农业。农民要耕作,就要有土地。轩辕黄帝就发明了井田制。我们前面说了,在政权组织上,八家为一井,是最小的社会组织单位。这个“井”字,就是轩辕黄帝划的“一井”的农家分布图,“井”四周有八块土地,每一块划分给一户农家,属于私有,耕作的收获属于农户。“井”中间这一块土地,属于政权机构所有,用现在的话说,属于政府所有。由周围的八家共同义务劳动种植,收获属于政权机构所有。这样,轩辕黄帝时期,每个家庭都有私有土地,通过劳动家家都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国家也有自己固定的土地和收入,来维持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这样,轩辕黄帝建立的封建王朝得以稳定发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轩辕黄帝时期的封建制,是每个人员、每个家庭、每个户族,都被封于平等的土地,这个封建制类似于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农民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所以当时的中华大地上,人人都拥护轩辕黄帝,人人都称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子民。

17、延安民间传说,轩辕黄帝在世统领中华大地七十三年,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是一段很长的统治领导时期。轩辕黄帝统治领导时期,天下太平,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这样,轩辕黄帝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文化。现代学者将轩辕黄帝时期创建的文化,命名为“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总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将黄帝文化全面研究清楚,已经不可能了。这里只能说一说,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黄帝文化影响到现在的一些内容。

18、延安民间文化认为,轩辕黄帝出生于农历二月二,于是民间说“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庆祝轩辕黄帝诞辰的一个节日,流传到现在。延安民间庆祝的方式是,在农历二月初一的晚上,村民敲锣打鼓来到村里最高的山头,插红、黄、白、黑、红五色旗,中间打一堆火,村民围着火堆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然后不出声跑下山来。然后守在龙王的神牌前,二月初二黎明鸡叫的时候,打龙眼纸,结束庆祝。

19、延安民间文化认为,轩辕黄帝于农历九月九升天,因为人们不愿说轩辕黄帝去世。延安民间神话传说,农历九月九这一天,轩辕黄帝在人间的功德圆满,在现在延安市黄陵县轩辕黄帝的衣冠冢这个位置,现身原型黄龙,飞上天去。人们不愿黄龙离去,纷纷上前挽留黄龙,将黄龙身上的衣服和龙须扯了下来。人们还是没有挽留住黄龙,黄龙奉召回了天庭。于是,人们将黄龙身上留下的衣物埋在黄龙升天的位置,以示纪念。黄龙的龙须埋在地下后生根发芽,长成一种植物,那就是现在的名贵药材,甘草。轩辕黄帝墓,由此建立在现在的延安市黄陵县,一直保留到现在。延安民间祭祀的方法,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来到高高的山头,采摘来鲜花,仰望天空,表示对 轩辕黄帝这位亲人的思念。于是人们说,九月九登高思亲。

20、前面讲到了,延安民间神话传说,五条龙轮流当值主管一年,轩辕黄帝是黄龙,当值主管长夏。长夏是个什么概念,没法考证确定。中医学认为,从小暑到立秋是长夏。延安民间文化认为,从农历五月初五开始到农历八月十五是长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什么意思,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正当午时是轩辕黄帝在一年中当值长夏的准确开始时间,过这个节日是民众庆祝轩辕黄帝当值。延安民间过端午节的方法是,这天早晨太阳没有露头的时候,去野外采艾草,带回来放在门口或者窗子上。延安民间神话传说,端午前的这天夜里,是五龙相聚会商管理一年大计的时候,在黎明前五龙散会的时候,要向天下撒甘霖,甘霖落下后,沾附在艾草上,所以这天早晨采来的艾草,在一年内有驱邪的功能。早晨要吃粽子,粽子用雨子叶包成,普通话叫芦苇叶包成。延安民间文化认为,芦苇叶聚水通窍,有活血化瘀,打通浑身脉络的功能。粽子里包的是黄米和红枣,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黄米通轩辕黄帝的灵性,性温和,能把营养均衡地补充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延安民间文化认为,红枣这种水果阳性很强,是补充人体内阳气的一种食物。按照延安民间文化的说法,端午节以后,天气进入盛夏,人体内的阳气散发到皮肤,体内阳气呈现衰弱状态,吃粽子就是打通人体的脉络,给体内补充阳气。延安民俗,端午这天,给十三岁以下的小娃娃脚腕和手腕上拴五线绳,就是用红、黄、黑、白、绿五种颜色的线绳搓成的绳子。肩膀位置的衣服上缀艾香牌牌,就是里边包有艾草的布香包。意思是小孩在一年内有五龙的保护,毒蛇猛兽看见了,不敢伤害。

21、影响到现在人们生活的另一个纪念轩辕黄帝的重大节日,就是八月十五团圆节。延安民间文化认为,轩辕黄帝当值长夏的结束点,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月亮当空最圆的那个时间点。人们再要享受到轩辕黄帝神威的保护,需要来年的农历五月端午那天。所以每年这个时间点上,人们都要坐在院子里,摆上月饼、水果之类的食品,面对月光享受同轩辕黄帝一年中最后团聚的美好时光。于是,有了民俗八月十五团圆节。

22、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黄帝文化影响深远广大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教。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道教发源于现在的延安市境内,道教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灵魂里和日常生活里,已经到了自觉应用而不知的境地。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伏羲,阴阳五行理论形成于轩辕黄帝,发扬传播于老子。现在道教界将轩辕黄帝称为黄老仙人,黄古仙人,黄老道人,依然承认轩辕黄帝为道教的创始人。

23、人们普遍认为,道教是一门玄学,神秘莫测,其实不然。道这个词,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规则、规律和法律的意思,教这个词,就是教育引导的意思。连贯起来,道教就是教育引导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和法律来生存和生活。道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也可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道理,或者是三个方面道的规矩、规律。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清轻的物质向上升起,成为天,浑浊的物体向下沉积,成为地,天地之间生活着的是人类。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没有现在这么具体、直观、深刻,延续了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和认识,认为宇宙由三个方面的物质和精灵组成,那就是空气为天,属阳性,是天界,上面住着神仙。天界的神仙有神仙生活的规则和法度,天界神仙生活的规则和法度就是天道。地下阴暗看不见的地方是地府,属阴性,是地界,住着鬼怪。地府的鬼怪有鬼怪生活的规则和法度,就是地道。介于天地间是阴阳交汇之地,住着人,是人界。人界的人有生活的规则和法度,就是人道。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宇宙飞船上了天,发现天空中没有天界。钻头打进地下几千米深,没有发现地下有地府。于是认定天道和地道的内容为迷信。只是一部影视剧《西游记》,里边的孙悟空上天大闹天宫,入地大闹地府,把古代天界、地界、人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孙悟空大闹天宫违反了天条,用道教的话说,就是违反了天道,被太上老君装进炼丹炉里施法焚烧惩戒,结果没有烧死孙悟空,炼就了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人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存和生活的规律和法度,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现在依然使用。那里发生了自然灾害,称为发生了人道灾难。需要人们互相救助,大力号召人们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24、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道教的本质就是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宇宙由阴阳两极构成。一年,也由阴时和阳时两个时间段构成。农历十月初一,是每年的阴时的起点。从这一时间点开始,阴气逐渐浓重,气候寒冷,属于阴物的鬼怪,活跃于宇宙。用迷信的话说,就是地府的鬼怪开始耕作劳动的节令。种植阴物,收获阴食。处于阴阳间的人类,开始龟缩于室内,躲避阴气。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过冬。于是,在延安民间有了民俗,就是十月一祭祖,上坟烧纸钱和衣物,称为“送寒衣”。主要目的和用意就是给阴间的祖先送衣服,让地府的祖先有好的衣物穿上,来保障劳动正常进行。

25、延安民间文化认为,相对于“送寒衣”的另一个节日,就是清明节,是一年中阳时的开端。延安民间文化对鬼神的解释是“神气鬼风”,就是说鬼的形体就是风,特别是冬天的寒风,是恶鬼。所以延安民间文化认为,某个人突然间浑身发冷,就是沾上鬼气了,有恶鬼缠身了。冬天时手被冻烂了,脚被冻烂了,就是受到鬼的侵害了。神的形体就是气体,特别是和煦柔和的气,是大神善神喜神。某个人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就是跟上神仙了,这个人身上就是神采飞扬。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到了清明这一天以后,鬼就隐匿到地下阴间去了,不出来活动了,神开始在天地间活跃了,天地间无鬼怪以后,就清洁明朗,于是这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这一天也是祭祖的日子,延安民间文化认为,人转变为鬼,鬼里的精英转化为神,神再下凡成人,是这样一个阴阳轮回旋转的过程。从清明节这一天开始,鬼要受磨难了,于是要给转化成鬼的祖先烧纸钱,给坟头培土,墓地植树,给坟头撒五种颜色的纸屑。用延安民间的话说,意思就是给祖先修整美化一下院舍,五种颜色的纸屑代表五龙,会在做鬼的祖先受难时给予保护。这一天,延安民间要吃煎饼,有两层意思,一是受鬼怪侵扰的苦日子熬过去了,二是清除体内残留的寒气,也就是阴气,再说具体点就是清除隐藏在体内不愿离去的鬼怪。延安民间这一天还要捏面花,就是用和好的面捏成各种鸟兽的形状,蒸成馍,以庆祝鬼怪离去以后,大地上的各种动物同人一样,开始活跃了,开始过上一年中美好的时光。延安民间有些地方这一天吃“寒食”,就是没有温热的食物,意思是在地下的祖先在这一天庆祝在阴时劳动中获得了丰厚的收获,后代们同地下祖先一块庆祝,因地下不能生火,地下的祖先们吃的是阴食,冷的,也就是寒食,所以人们同地下的祖先保持一致,吃寒食。由此衍生出了踏青、放风筝等其它庆祝清明节的系列民俗活动。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下集)

1、黄帝文化对现在影响非常大的一个方面,就是阴阳五行理论,也就是天干地支。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非常神秘的一种文化,很难理解。其实,这是没有用现代语言表达方式来解释这种文化,才使现代人不易理解。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天干就是天气的变化,地支就是地气的变化,天干地支就是天气和地气阴阳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候现象。

2、天干由十个文字符号按顺序来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那么,这十个文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排列?各个文字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延安民间神话传说,上天委派白龙、黑龙、青龙、赤龙、黄龙分五个时间段,当值管理一年的天气变化。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将这五条龙给予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们能够看得见,感觉得来。那就是夜空中天上出现的五颗星,这就是,木星是青龙,水星是黑龙,火星是赤龙,土星是黄龙,金星是白龙。这五颗星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起来一年出现360天,这就形成了一年360天的基本概念。这也就照应了五龙在一年内平均当值主管一年天气变化的理论。我们前面说了,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在继承了伏羲阴阳八卦理论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伏羲的阴阳八卦理论又是建立在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传说基础上的。盘古在那个混沌的宇宙里,九天一小变,十八天一大变,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用神斧劈开了混沌的宇宙,宇宙里清轻的物质向上升起,成为天,浑浊的物质向下沉积,成为地。于是,天气遗留下来了九天一小变,十八天一大变的气候变化规律。天上的天气在变化过程中,相对有一个阶段性平稳的气候特征。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候就是相对平稳的一种状态,一候是十八天,两候是三十六天。两候是一干。那么,每条龙在一年中当值的时间为七十二天,就是说要管理两干气候变化的特征,也就是说,每年天上的气候变化有十干,把天上在一年中出现的这十干气候类型用十种文字符号代表,顺序表示出来,就是天干。延安民间口头文化流传的“九九歌”,传说就是轩辕黄帝时期流传下来的,就反应了这一气候变化特征。例如冬九九歌,头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冻得不出手,五九六九水往冰上走,七九八九河湾看杨柳,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3、地支由十二个文字符号按顺序来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么,这十二个文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排列?各个文字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天干是指天上天气的变化,也就是阳气的变化,地支就是指地下地气的变化,也就是阴气的变化。现代研究认为,十二地支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间段,再往大说代表一年十二个月。我们用一天举例来说,以北京时间为标准时,子时指23点至1点,丑时指1点至3点,寅时指 3点至5点,卯时指 5点至7点,辰时指7点至9点,巳时指9点至11点,午时指11点至13点,未时指13点至15点,申时指15点至17点,酉时指17点至19点,戌时指19点至21点,亥时指21点至23点。延安民间文化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看,表示了地气在一天中十二个时间段的变化,子时阳气开始萌生,丑时阴气开始收敛,寅时阳气动起来阴气尚强,卯时阳气开始超过阴气显示出来,辰时阳气充盈到了广阔的空间,巳时阳气在大地分布完毕,午时阴气开始萌生,未时阳气开始收敛,申时阴气动起来了阳气尚强,酉时阴气开始超过阳气显示出来了,戌时阴气充盈到了广阔的空间,亥时阴气在大地分布完成。把地上的十二种地气类型用十二种文字符号代表,顺序表示出来,就是地支。延安民间神话传说,天干在天上由五龙来管理,地支由十二种动物生成的精灵来管理,这就产生了民间的十二属相,也叫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里要说的是属相里的龙是指小龙,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小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蛇。

4、天干和地支为什么又合起来了?合称天干地支呢?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黄帝文化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其中心点就是阴阳二气相伴相生,循环往复,不停地转换,于是产生了人类和万物。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干是主干主导的意思,支是支配从属的意思,也就是说阴阳二气的相生相伴和互相转换,阳气起主导作用,阴气起被动从属的作用。阴阳二气在相互转换过程中,有多种相互交汇的形式,会产生多种气候现象,这就有了天干和地支相配。延安民间文化认为,阴阳和阳气交汇产生的气候现象,六十年是一次完整的展现过程。人们用天干地支交配,用于记录气候变化的变化规律,这就产生了六十花甲,也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

5、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长期用于指导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是指开始或者结束的节点,气是指气候。按照延安民间文化传说,黄帝文化流传下来的节气有二十个,就是十八天气候的变化为一个节气,后来人们逐渐完善,加入了植物在气候变化中的一些表现,就完善成了二十四节气。轩辕黄帝完善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尽管加入了一些神话色彩,从现在科学的角度来看,也不够完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确实是对自然界非常科学先进的认识,数千年来指导着农业生产,为以后气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即使现在,轩辕黄帝的阴阳五行理论下建立的节气,依然指导着延安农村的农业生产,农谚说,清明前乱种田,就是说在清明这个节气前,可种的农作物很多,不必安排顺序,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意思是说清明节前后几天是种植豆类和瓜类的最佳时期。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意思是说,小满以后什么农作物都别种了,庄稼长不成熟,不能获得收获。

6、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生存和生活理念。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伴相生,万物才生生不息。人也是这样,是阴阳相互交汇的产物,也就是阳性的男人和阴性的女人交配的产物。一个人,头部为天,为阳,脚部为地,为阴。中医学认为,每个人身上有任脉和督脉两个脉络,任脉在人的腹部中间,统阴气,也称阴龙。督脉在人的脊背中间,统阳气,也称阳龙。五行布于人的体内,东方青龙为木,就是内脏的肝,南方红龙为火,就是内脏的心,中间黄龙为土,就是内脏的脾,西方白龙为金,就是内脏的肺,北方黑龙为水,就是内脏的肾。这样,中国人在传统观念上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内的阴阳五行相互交汇转换,平衡运行,人的生命才能得以旺盛延续。

7、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奠定了中国中医学基础理论,轩辕黄帝流传下来著名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可以说,没有《黄帝内经》就没有中医,没有中医,中华民族的健康与发展是难以想象的。《黄帝内经》认为,人是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结合的产物,就人体的物质组成而言,阴是指精血,阳是指气火。中医学理论认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阴和阳之间,又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还有消长、转化的关系,也就是说阴阳是人体内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人体内的阴阳是否调和,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人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病情症状来,人体就不健康。阳气过盛,人的病状是发热、口渴、脉搏跳动快等,这类症状,中医称为热症,也就是阳症。阴气过盛,人的病状是,发寒、手足冷、脉搏跳动慢等,这类症状,中医称为寒症,也就是阴症。中医治疗的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实现人体健康。例如糖尿病是现代属于难治疗的一种疾病,在阴阳五行学说里,属于阳盛阴衰的一种病状,要补阴,延安民间利用三种阴性物质,黑豆、苦荞、南瓜籽仁,用平均的三等份,炒熟,磨成粉末状,每天早晨用开水冲成汤,空腹喝一碗,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轻的可以治愈,症状重的可以控制住。

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电视片解说词) 黄帝轩辕氏

8、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应用在了陕北民间饮食文化之中。陕北人传统的饮食方法,很讲究通过食物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陕北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问医生开处方。”萝卜是阴性物质,姜是阳性物质,冬天的时候,人体的阴气发散在皮肤表层,内脏深处缺少阴气,吃萝卜补阴。夏天的时候,人体的阳气散发在皮肤的表层,内脏深处缺少阳气,吃姜补阳。这样,达到体内阴阳的平衡,维持身体健康。陕北的一些民间节日,也是按照提醒人们给体内补阴补阳的的要求来设立的。例如,腊八和六月六。延安民谣说,过了腊八长一镢把,就是说过了农历腊月初八,日子就开始逐渐长起来了,天气开始变暖和了,人体内的阳气由盛开始转弱,这个时候开始要给体内补阳气,于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腊八粥,腊八粥由小米、豆子、红枣、面粉做的鸟兽做成,全都是阳性物质,给人的体内补阳。农历六月是人体内阴气由盛开始转弱,也是阳气逐渐回升之时,于是在农历六月六吃羊肉。延安民谣说,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羊肉在阴阳五行理论说是阴性物质,补阴气。

9、延安民间饮食文化中,对人体内阴阳和合充满希望的饭食,被延安人称为年茶饭。每年过年,延安农家都要做米馍馍、油馍馍、油糕、白面馍馍、米酒、清酒。油糕表示高天的意思,黄米馍馍表示土地的意思,白面馍馍表示人的意思,油馍馍是通天、通地、通人的意思,吃这些食物,表达了希望来年会天地人合一的愿望。清酒是天酒,米酒是地酒,清酒补阳,米酒补阴,人喝了这两种酒,希望来年阴阳和合。

10、延安民间饮食文化认为,给人体内补阳补阴最具特殊效果的食物,是小米稀饭和干萝卜咸菜,这也是延安民间认为世上最好的饭食。小米属于阳性物质,大补阳气,萝卜属于阴性物质,大补阴气。数千年来,这是延安民间坐月子的女人在生孩子以后,体内精血耗损大,补精血恢复体能的最好补品。这种小米和萝卜,不是指大棚温室里种出来的。小米,一定是黄土山头上种出来,在生长和成熟期,经过了阳光的曝嗮。这样的小米熬成稀饭,连米带汤全是金黄色的,有一股清香味。萝卜一定是背阴地里种出来的,延安民谣说,“河里冰凌响,萝卜蔓菁疯里长”。也就是说立冬以后,大地还没有完全封冻,这时候还在地里快速生长的萝卜。在大地完全封冻前采收回来的萝卜,切成条状,在冬天阴冷的窑洞里,阴干。这样制作出来的萝卜咸菜,用水一泡,完全是黑颜色,不放盐就味咸,入口即化。这两种食物,现代医学研究后认为,能将营养均衡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迅速恢复人的体能和体力。

11、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民间还用于住宅建筑,俗称“风水”。风水里又有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之说。“风水”是民间对“阴阳”的口语说法,“风”代表阳气,“水”代表阴气。老百姓通俗的解释法,通风采光好有水的地方,就是好风水。从王侯贵族的角度来说,阴气和阳气相互转换通畅的地方,就是好风水。风水好的地方被称为“龙口”。因此,延安的民宅一般都选在面南向阳有水的地方建筑。延安人若感到自己的住宅风水欠佳,就在屋子前栽植槐树,屋子后栽植柳树,延安民间文化认为,槐树属于阳性树种,招风,弥补阳气不足,柳树属于阴性树种,聚水,弥补阴气不足。若自己修建的房屋紧靠山体,在屋子后不能栽植柳树,就在屋后的山头上也要栽植一棵柳树。

12、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民间还用于男女择婚。天干指天气,地支指地气,十二地支由十二种动物生成的精灵来管理,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十二属相,也叫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总的来说,天干属阳,地支属阴,但是地支里又有阴阳之分。生活在地上的人们,出生在那个属相当值的年份里,阴阳属性就同当值的动物相同。男女婚配,也要阴阳和合。延安民间文化认为,男女的属相阴阳和了,一辈子就会顺利和气,有享不尽的人间欢乐,反之,一辈子就要遭受苦难。延安民谣说,“蛇盘兔必定富”,“鸡和狗泪长流”,就是说的男女婚配中的属相相配,也就是阴阳是否相合,所产生的婚姻后果。

13、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延安民间还用于禳灾避邪。禳灾避邪主要应用的是五行,也就是民间说的五龙,因为青龙为青色,白龙为白色,红龙为红色,黑龙为黑色,黄龙为黄色,所以民间就用这五种颜色的粮食,也叫五谷,代替五龙来禳灾避邪。最常见的用法,哪家有人去世了,在停过尸体的地方,尸体抬走后撒五谷,以示驱赶鬼邪和晦气。新婚的洞房里,在新郎新娘入洞房前,要撒五谷,以示驱逐鬼邪,净化洞房,使洞房充满祥和之气。

14、轩辕黄帝创立的阴阳五行理论,民间还用于算命和预测祸福。这个已经不止是延安民间在流行,可以说几乎整个中国民间都在利用这种方法算命和预测祸福。基本出发点,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属相和属性,在阴阳五行的变化中,寻找出阴阳和合的最佳点,或者阴阳交合偏差的最大点。一个人阴阳和合的最佳时间段,也就是一个人的命相和机遇的最好时间段。一个人阴阳交合偏差的最大时间段,也就是一个人命相和机遇最不好的时间段。

15、轩辕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一个部分,就是创建了人生礼仪。首先是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称呼。就一个家庭来说,先确定一个核心人物的称呼,延安人沿用黄帝时期的古老称呼,叫做“达”,普通话叫做父亲,或者爸,同时这也是黄帝时期家族式社会组织结构中的一种最基层的领导者的官职,含有上下通达的意思。以“达”的后代,延安沿用古老的称呼男的为小子,女的为女子,向上称呼,比儿子大一辈的为“达”,两辈的为“牙牙”,普通话为爷爷,大三辈的为“老牙牙”,大四辈的为“老老牙牙”。以“达”向下称呼,小一辈的称呼儿女,小两辈的称呼孙子,小三辈的称呼“得溜”,小四辈的称呼“蔓瓜”。这是纵向的各种称呼,横向的有姑姑、舅舅、姨姨等,很多。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一个人的亲缘关系,连同本人在内为九级,也就是九族。九级以后,就被定性为脱离了亲戚关系。

16、轩辕黄帝创立的人生礼仪文化,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要有标示,以便于别人大概识别这个人的状况。例如一个女孩,在生理成熟前,头上的头发要自然下垂,在生理成熟来月红以后,在头上要绑扎两个向上的小辫子,延安俗语称为抓髻,延安民谣说,“抓髻扑来来,婆家快娶来。”扑来来是对女孩头上小辫子摆动状况的形容,意思是说小女孩到了成婚的年龄了,哪家的男孩看上这个小女孩了,就可以托媒人上门来说媒了。男孩和女孩成婚,必须通过媒人说媒,以避免抢婚等混乱现象发生。媒人出外说媒,必须在后衣领上插两根野鸡翎,这样女孩家一看就知道是媒人上门说媒来了,会热情迎接款待。女孩在成婚的当天要开脸盘头,就是拔去脸上的乳毛,把辫子在头上盘起来,从此以后,女人一生再不在头上梳吊辫子,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女人已经有男人了,成家了。男孩在成婚前不能戴帽子系腰带。男孩在成婚这天,或者订婚这天,女方家一定要给男孩一双鞋,叫稳根鞋,意思是男孩和女孩的婚姻扎下根稳固了,一根腰带和一顶帽子,男孩在婚后一顶要系腰带戴帽子,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已经有家室了,媒人不会再给这个男孩说媒了。

17、延安民间流传,轩辕黄帝创立的人生礼仪文化中,给每个人都确定了人生应尽的三大任务,一是修建一所住宅,二是给儿女成婚,三是抚养安葬老人。轩辕黄帝创立的人生礼仪文化中,一个人一生要享受三次隆重的礼仪仪式,吃三次油糕,一是满月,二是婚礼,三是葬礼。

18、延安民间按照轩辕黄帝创立的文化礼仪习俗给孩子过满月,非常隆重。孩子生下来后,主家在门上吊一块红布,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的女人在坐月子,生人,尤其是男人,不进门去。邻里及亲戚,要给月婆送汤水,现在就是鸡蛋呀挂面呀一类的东西。满月这天,主家要请送过汤水的邻里及亲戚吃喜宴。早饭一定是荞面饸硌羊肉汤和油糕。来客吃过早饭,用一束红线绳绕成圆圈,在红线绳上沾一块油糕,绑扎上一定数额的钱,俗称“锁线”,给孩子戴在脖子上,或者放在枕头下,意思是把孩子的灵魂给锁住了,孩子的灵魂不会游走或者丢失,会顺利长大成人。这一次吃油糕,意思是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健壮的人。

19、延安民间文化认为,延安民间的婚礼仪式和程序,起源于轩辕黄帝文化,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轩辕黄帝时期的古老内容。整个婚礼的主题,在天地人融合的主旨下,用喜庆红火的色彩,祝贺新婚夫妇长大成人,建立新的家庭,祝愿新婚夫妇能够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

20、轩辕黄帝文化非常讲究阴阳和合,延安民间男方家娶亲引人的人数,和女方家送人的人数,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男方家娶亲出发时,连同新女婿,一定是单数,回来时连同新娘,正好是双数,女方家送人的必须是双数。这样就表示阴阳和合。不论是男方家引人的,还是女方家送人的,二婚之人,丧偶之人,有刑犯之人,都不能参加,以避免给新婚夫妇带来晦气。

21、轩辕黄帝文化认为,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天母地,这一思想在婚礼中得到充分体现。男方家引人动身时,要给女方家带离母糕,怀胎馍,表示对女方母亲的孕育女儿的尊重和敬意。

22、黄帝文化认为,人们都是龙的后人和传人,陕北民间婚礼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新女婿到了新娘家娶亲,新娘家要给新女婿吃“龙蛋”。其实,就是两颗煮熟的鸡蛋。意思是新郎和新娘就会怀上龙种,生下贵子。

23、黄帝文化讲究阴阳和合,陕北民间婚礼中的上头仪式,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意蕴。上头是延安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序,就是新婚夫妇背靠背坐在洞房的新被子上,由一个德高望重的妇女,把新婚夫妇的头发撩起来,互相搭在对方的头上,一边用梳子梳,一边说几句吉利话。从黄帝文化的角度说,这个仪式,就是让男女的阴阳和合了,从家庭的角度说,这个仪式表示从此开始,男的就沾了女的身体,女的也沾了男的身体,俩人的情感和生活,从此就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24、轩辕黄帝文化特别重视尊老爱幼,亲情融合,这一点,在延安婚礼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个仪式是结缘法,就是新娘在娘家时,就根据婆家的直系亲属人员情况,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过门后,婆家的直系前来认亲,新娘要给亲戚礼物,亲戚要给新娘一定的礼金,表示互相有了往来。第二项是拜长辈,新婚夫妇要跪拜新郎家的直系亲属长辈,长辈们给一定的礼金,从此,新婚夫妇要尊重长辈,长辈们要爱护关照一对新人。

25、轩辕黄帝文化很重视培养人诚信的品德,这一点在延安婚礼中也得到体现。婚礼中,引人的出发时走什么线路,回来时必须走什么线路,叫说原话走原路,就是教育新婚夫妇以诚信为本,说到做到,决定的事情不能反悔。

26、黄帝文化特别重视天人合一,延安民间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婚礼每进行一项仪式,都要长三次号,放三声炮,吹三个节奏的喜庆乐曲,叫三吹三打。其意思,第一次告天,第二次告地,第三次告人,告诉天地人一对新婚夫妇今天结婚了。丧礼也一样,每个程序都要三吹三打。

27、据延安民间文化的说法,延安民间的葬礼,起源于轩辕黄帝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道教文化。葬礼的主旨是,能够使逝者阴阳互根,尽量给逝者在阴世的生活创造一个理想环境。延安民间文化认为,人去世就是身上的阳气和阴气完全分离,不再融合,在逝世的地方搬动尸体时,要在去世的地方放一块石头,意思是把逝者生前身上的阳气压在了这里,不让游走,给逝者留下了阳根。延安人把埋葬逝者出发的过程,叫发灵。首先要起阳,前面已经说到了,就是前面说过的逝者的尸体在离开咽气地方的时候,给那个地方放下的一块石头,意思是这块石头压着逝者生前身上的阳气。起阳要由巫师来完成。巫师要念着法,把那块石头搬动,人们就开始抬着棺材往外走,意思是逝者的阳根跟着尸体一块去了阴间。

28、延安民间把逝者的尸体放进棺材的过程叫入寒。这个名词据延安民间传说,来源于轩辕黄帝文化原始名称。轩辕黄帝文化把一年分为阴阳两个时段,从立春到立秋为阳时,从立秋再到立春,为阴时。延安位于中国的北方,从立秋到立春这个时间段,大地萧条,有时白雪皑皑,白雪化去大地萧杀黒郁,是寒冷的季节。逝者尸体从进棺材开始,意思是开始进入了阴世,就是进入阴冷的境界,所以叫入寒。由此,哪家办丧事,装饰都以黑白为基本颜色,也就是这个意思,表示这个事情犹如进入秋冬一样,是个寒冷痛苦的事情。给逝者要穿寿衣,因为去世的人已经成为阴人,寿衣的总件数必须是单数,五件,七件,九件,等等。

29、在延安民间,一个人享受人生最后一次隆重的礼仪就是葬礼。轩辕黄帝文化特别注重礼节,礼节最基本环节就是告诉人们一些基本的信息。延安民间葬礼中,有很多仪式和程序,就是告知人们一些过世之人基本信息的。挂在门口的,叫岁数纸,用麻纸制作,裁剪成细条,一条代表去世之人一岁,多少岁,就挂多少条,人们一看,就知道过世之人岁数大小。过世之人的铺盖和衣物,要放在院子里的高处,或者墙头,这是告诉人们,过世之人是在家里过世的。过世之人的儿孙们,在戴孝之前,要在头上缠黑纱,这样,人们就知道这个人家里有老人去世了,这个人出来办事,就给予帮助和避让。逝者入寒后,孝子们就不在头上缠黑纱了,开始戴孝。延安民间把戴孝叫做披麻戴孝,就是穿用白布做的衣衫和鞋帽,用麻绳系着,表示对逝者哀伤和悲痛,根据同逝者的血缘关系远近,分不同规格和等级来戴。子女,从头到脚都是白色服饰。侄儿侄女,衫子比儿女短一点。外甥们,不穿白衫,背部披戴一绺白布。孙子一辈,头上戴个白帽。重孙们,开始披红挂花。比逝者辈大的,不戴孝。跟逝者同辈的,腰上缠扎一块白布。朋友们和更远的亲戚,在胳膊上缠一块白布。人们一看戴孝之人的孝服,就知道跟逝者的关系远近。延安民间葬礼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就是娘家下话。据传说,这也是轩辕黄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古老的礼节,实际是教育和评判逝者后人的一个程序。娘家人被请坐在一个体面的位置,逝者的儿孙们跪在前面,给娘家人汇报逝者生病前后的状况,看病和侍候情况,葬礼准备及进行情况,儿孙们做的好的,娘家人给予表扬,做的不好的,娘家人给予严厉批评指责,娘家人实在不满意的,严厉要求限时改正。

30、延安民间葬礼最能反映黄帝文化特点的就是引魂幡。逝者下葬前一两天,要制作引魂幡,由唢呐队吹打着器乐,迎接在灵棚前。引魂幡由三部分组成,最上端是一个凤头,表示逝者是凤性部落的人。延安民间传说,轩辕黄帝母亲是凤姓部落的人,为凤姓氏。凤头下是花花绿绿的彩带,表示逝者是华夏民族的人,彩带中间有一绺白纸,写着逝者的姓名。

31、延安民间文化,把逝者的墓口彻底封闭前,必须要招魂。招魂招的是逝者的阳魂,也就是巫师在逝者逝世的地方起出来的阳气,以使逝者在阴世保留阳气的根,以便逝者再转人,或者升天成神。招魂由阴阳来念法进行,其实就是用的轩辕黄帝的阴阳五行理论,说逝者的魂魄除了入墓坑再不能往其他地方去,东面有青龙派遣的青将军挡路,南面有红龙派遣的红将军挡路,西面有白龙派遣的白将军挡路,北面有黑龙派遣的黑将军挡路,只有中间墓坑的入口位置有黄龙派遣的黄将军引着逝者的魂魄入墓。巫师念完这些咒语,人们就将逝者的墓口彻底封闭了。

32、黄帝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黄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各个民族中,从帝王阶层到民间,从天象到地理,从正史到野史,从雕刻绘画到诗词歌赋,从各类建筑到器皿衣着,从语言词汇到传说故事,从祭祀到节庆,无不打着龙文化的烙印。本片从延安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化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轩辕黄帝以及黄帝文化的深远影响力、渗透力、生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7474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之龙、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名字及图片

龙——读“紫禁城建筑纹样”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古代王室的标志。据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形象的“蛇身”是龙的原始雏形,在上古图腾时代,华夏祖先就把龙当做神供奉,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

中国历史上十大伟人生平简介 伟人生平事迹

在中国历史的滔滔长河中,他们是巍然耸立的山岳;在中国历史的沧桑禅变中,他们是坚如磐石的中流砥柱;在雄踞世界的东方文明中,他们是雄才伟略的辉煌巨星!他们终结,他们开辟,他们缔造,他们成就了华夏。一、黄帝(华夏始祖)黄帝 (公元前2697-前2599

15集电视片《中华武功》解说词 电视片解说词

央视《探索发现》2008年播出(一)习武秘籍中华武术,源自人类攻击自卫本能,但又远不只是拳脚打斗的蛮力比拼。千百年来,一脉传承而来的拳械套路、功法理论浩若烟海,多得难以数清。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调动周身每一根神经去

中国各朝皇帝表及各朝简介 中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上古时代炎帝 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帝喾 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虞舜 重华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l

声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电视片解说词 黄帝轩辕氏》为网友躲不开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