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下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下

073 King Bimbisara in the prisoncell宾比萨拉国王在牢房里

(EON注:英文原文是如此,但是很可能不对,因为后面还有一个描绘宾比萨拉国王在牢房里被割足的图,更吻合经典里的记载,但相貌和这个完全不一样,同一个画家不太可能画出2个头发胡子颜色外观都完全不同的宾比萨拉国王;个人根据图中内容,推测可能是法句经344偈的记录:当时摩诃迦叶尊者有个弟子已经出家并证得第4禅那,但是因为对一个金匠亲戚家里的东西起了贪着,又还俗了,后来在俗世沦为小偷并被逮捕,即将被处决之前,他遵照摩诃迦叶尊者的指示,收摄心念,专注所缘,并且进入了禅那,执行者被他入定时的姿态所触动,于是向国王报告,国王也下令释放了他。佛陀知道之后说他‘以前既脱离了系缚,却又回头重新惹上所有的系缚’,后来他又重新回到僧团,精进修行,证悟阿罗汉果。)


074 The slave woman reproaching the heretic for bathing inthe River Ganges at dawn身为奴隶的女子责备一名沙门于黎明时分在恒河里洗澡


075 英文原文空缺


076 Monastery donor Visakha and herfather-in-law大讲堂的施主维沙卡和她的公公

(EON注:这位维沙卡女士号称是‘布施第一’的女弟子,说她是‘大讲堂的施主’是因为著名的‘鹿母讲堂’就是她兴建布施的,有一次她去寺院里听法,把一个珍贵的首饰遗失在寺院里,她把这视为一个作布施的提示,决定卖掉这个首饰换成如法资具布施给僧团,但是没人能买得起,于是她自己掏钱回购,然后用这笔资金兴建了‘鹿母讲堂’布施给僧团(Vin.4:161),可能是因为居住条件太好,有些比丘住在这里的时候变得比较放逸,汲汲营营于一些世俗杂事,目健连尊者在佛陀的建议下,用脚趾令整个讲堂发生了一场地震来警醒他们;图中是她的公公弥伽罗,那时候她的公公还是外道的信徒,对佛陀的僧团持排斥态度,当时他正在用金质容器吃一种蜂蜜米粥,见到一位比丘前来托钵,却佯装不见,于是维沙卡对这位比丘说‘我公公正在吃不干净的东西’,她的公公因此恼怒地要赶走她,后来众人都裁定是她的公公,弥伽罗不对,弥伽罗于是又想挽留维沙卡,维沙卡提出要请佛陀到家中来供养作为留下的条件,佛陀前来应供说法的时候,她的公公躲在帘幕后面听,当场证得初果须陀洹,从此他说要敬维沙卡如同母亲一般。)


077 The Buddha and Sumana, daughter of the wealthyman佛陀和长者之女苏玛纳

(EON注:经典里有好多个同名的苏玛纳,这位应该是前高沙喇国王的女儿,现任巴谢那地王的姐妹,她有一次带着500位侍女和500辆战车前来访问佛陀,求问佛陀:两位在信念、道德和智慧方面都相当的弟子,一个有布施,一个没布施,他们之间是否会有区别,佛陀回答说:他们无论生在天上或是人间,有布施者在寿命、外貌、荣耀、快乐和权力方面,都要胜过无布施者,这种区别会一直持续到他们证悟阿罗汉果为止(A.iii.32f)。注释里说,她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她看到了王宫里2个婴儿的谈话:一个是王子,一个是宫女的儿子,二者的床铺高低豪华度都悬殊很大,但他们前世都同是比丘,而王子记得自己的前世,知道另外一个婴儿之所以今生地位比他差,是因为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所以正在对另外一个婴儿说法(AA.ii.595f)。这位苏玛纳的过去生曾经把乳粥藏在茉莉花团中,放进当时的维巴西佛的钵盂里,用这种方式得到了那次供佛活动中首供者的荣耀和功德,她当时依此发愿生生世世都身带茉莉花香,并且都叫‘苏玛纳’(茉莉花、幸福者),她那生也很快得到果报,成为一名将军的妻子;苏玛纳侍候她祖母到过世之后,就和巴谢那地王一起来见佛陀,在那次开示中,她证得阿罗汉果并且出家,她从前证得初果须陀洹时,只有7岁(Thig.vs.16)。)


078 Subhatheri and a youngsuitor苏芭长老尼和一名年轻的追求者

(EON注:经典里同样有好多位苏芭,这位应该是苏芭·吉瓦康巴瓦尼卡,她属于王舍城一个有名的婆罗门家族成员,据说容貌非常娇美,所以被称为‘苏芭(巴利文意为:净美)’;她看到了感官欲乐的过患,所以出家为比丘尼。有一次她正要去午休的时候,一名浪荡公子看到了她,被她的美貌所折服,于是不停地追求她,她反复向对方宣讲爱欲的过患也不听,最后她问对方最喜欢她哪里,对方回答说最迷恋她美丽的眼睛,于是她毫不执着地把眼睛挖下来递给对方,浪荡公子被震慑住了,并且请求她的原谅。后来她去见佛陀,佛陀让她的眼睛复原,并且给了她一个禅修的业处,她依此精进修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Thig.vss.366-399;ThigA.245f.)


079 Venerable Nalakamahathera and VenerableMoneyya可敬的纳拉卡大长老和可敬的寂静行

(EON注:纳拉卡是当年佛陀刚出生时为他看相的那位阿斯陀仙人(也就是前面图里出现过的卡拉德维拉)的外甥,阿斯陀为佛陀看相之后,知道自己等不到听佛陀说法,就让外甥赶紧出家,等待佛陀;在佛陀证道并且第一次为五比丘说法之后的7天,纳拉卡就前来请教佛陀(这里英文标题可能有点问题,原文直译有‘寂静尊者’的意思,因为当时纳拉卡向佛陀请教的主题是‘寂静行’的方法,这个行法原文是Moneyya(寂静)patipadā(行道),写英文标题的人可能把这个Moneyya当作另一位尊者的名字了;看图中也只有佛陀和一位尊者在对话),纳拉卡受教之后,就回到他原来修行的地方,靠在一块金色的岩石上达7个月之久,以实践上述行法的最高形式,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他对这种行法的追求可以追溯到过去世莲花胜佛的时期。)(J.i.55; SNA.ii.483ff)


080 Kanda, planting the white mangotree康达,种下白芒果树

(EON注:佛陀在禁止比丘随意展示神通后,外道都以为佛陀自己肯定也不会再使用神通,于是一个个都放心吹嘘说自己比佛陀神通大得多,而实际上这种禁制是只针对佛弟子而言的,诸佛并不受此制约,为了平息外道造成的这种局面,佛陀应宾比萨拉王的邀请,预言说将在‘7日之后城门口的一颗芒果树下’展示神通,并且还罕见地同意国王宣传此事,让众人都来参观,外道听说之后,赶紧雇人把城门附近的芒果树全部砍光;7日之后,,佛陀在城里托钵,有一位名叫康达的宫廷园林长供养了一颗芒果给佛陀,佛陀吃完就让他把果核种在城门口,那个果核当众迅速长成一株巨大的芒果树,佛陀就在树下展示了传说中的‘双神变’,而后前往‘三十三天’为诸天说法,在天上渡过了他成道之后第7个雨安居;这则记录虽然见于小部本生经,但是一般视为是后世的增补。)(Jat.483)<>


081 Preaching the evils of sacrificial offering to theBrahmin

about to make such sacrificialofferings
在外道准备对梵天进行牺牲祭祀的时候,向他们开示这种献祭的邪恶性

(EON注:那个时代的婆罗门教传统普遍迷信杀生祭祀的效力,而且极其注重仪轨细节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因为佛陀当时被公认具有观知远古历史的能力,所以有许多婆罗门教徒就来请教古代婆罗门祭祀的方式,佛陀告诉他们古代真正的那些婆罗门,祭祀的时候是不杀生的,后来有些婆罗门艳羡世俗的享受,才逐渐编撰出这些繁杂仪轨,吸引统治者为此投资并从中获取名闻利养,当历史上为了祭祀而第一次出现杀生时,诸天都惊呼祭法的败坏;作为被祭祀的对像,有一位梵天神就曾经亲口对一位做杀生祭祀的婆罗门老妇说‘此非梵天食’

长部第5经《究罗檀头经》里记载,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婆罗门叫究罗檀头,聚集了数千头的牛羊要举行一场巨型的牺牲祭祀,但是他不知道已经失传的‘三种牺牲之祭仪及十六祭法’,于是跑去请教佛陀,佛陀有一个过去生就是主持这种失传祭典的宫廷顾问婆罗门,所以他很详细地描述了这种古代的祭祀方式,根本不是通过杀生,而是通过参加祭祀的统治者、婆罗门、贵族和百姓自身严格的道德规范来达成祭仪的要求,受教的婆罗门纷纷意识到这样才是真正圆满的大牺牲祭,进而他们追问佛陀是否有比这更高更圆满的仪法,佛陀回答布施有戒德者、乃至皈依、持戒、禅修、证得诸沙门果,是会比这种祭祀带来更多果报和功德的法。)


082 英文原文空缺

(EON注:这个场景应该是婆罗门教祭祀中的‘火祭’或称‘天启祭’,分别祭祀3种目标:家主火、供养火、祖先祭火(看图里分设3个容器,3分食材等等),祭祀仪轨非常复杂,人员分工也很细致,主要是通过往火里投放各种祭祀品来实现,投动植物的是‘供养祭’,投酒的是‘苏摩祭’,并且认为仪式动作要分毫无差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稍微偏差就可能降低效力或是导致灾祸(图里右边那人貌似在查仪轨细节做法),图里主要是献果蔬和酒,所以可能是‘初穗祭’或是‘四月祭’,或是某种‘苏摩祭’;针对当时的这类现象,佛陀劝示说‘在林中火祭百年,不如顷刻之间供养修行的人,如是供养,胜过百年的火祭(法句经偈107)’,‘婆罗门,即使仅是顷刻之间顶礼圣者,也比整年地供奉大大小小的祭祀牺牲,要来得好’。)


083 英文原文空缺


084 英文原文空缺


085 Venerable Sariputta and hismother舍利弗尊者和他的母亲

(EON注:舍利弗尊者虽然是智慧第一的佛弟子,一生帮助无数人和天神证果,但是他自己的亲身母亲却怎么也不肯相信他,舍利弗尊者在进入涅槃前的7天,预知到这是一个渡化自己母亲的机会,于是向佛陀辞行之后就回到自己的家里,那时候他的物质身体就如期地迅速虚弱下去,四大天王、帝释天王和大梵天王知道之后就依次前来探望礼敬他。舍利弗尊者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婆罗门教徒,非常崇敬这些天神,她见到自己日夜敬拜的天神居然对自己的儿子致以如此的敬意,感到无比的喜悦,同时也意识到儿子的老师自然更加伟大,舍利弗尊者抓住这个机会对他的母亲说法,让他的母亲证得了初果(如图的场景);舍利弗尊者进入涅槃之前的物质身体状况和佛陀极其相似,他进入涅槃的方式也和佛陀几乎相同:依次从初禅上升到最高级的禅定状态,然后再依次倒退回初禅,再从初禅依次上升到第4禅,从第4禅状态进入涅槃,显示了他对禅定状态完美而精准的控制,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对各种禅定状态的掌握,就如同从衣柜里随意挑选衣裳穿一样轻松;佛陀在接过这位上首弟子的舍利时,说‘就是这位比丘,在八万四千世界中,除了我以外,智慧无与伦比’。)


086 英文原文空缺

(EON注:个人推测这可能是《小部·天宫事经》的第45经记载的事情,有4位艾西迦国,宾那卡迦市的女子,遇见一位比丘在托钵,于是她们分别以一束青睡莲花、一束青莲花、一束白根带叶的红莲花、一串象牙色的茉莉花环敬献给这位比丘,她们的果报是往生‘三十三天’,各拥有一座美丽的天宫,4座天宫彼此相连,称‘四女神天宫’,摩诃目健连尊者称她们‘汝之容色照十方,恰如晓天之明星’;图里可能是佛陀在向其他比丘解释受花比丘的事。)


087 The Buddha on alms round in VeranjaCountry佛陀在比兰若村托钵

(EON注:英文原文描述得不精确,图里托钵这位应该是阿难达尊者,当时是世尊成道第12年,在一位婆罗门的邀请下,到比兰若村过雨安居 的时候,天魔干扰了那地方居民的心智,让他们忘记了对世尊的邀请(Sp.i.178L; DhA.ii.153; cf.J.iii.494),当地的农作物同时受到一种病菌的侵袭,整个地区陷入饥荒;那时有一位马商带着500匹马在比兰若村过雨季,他布施给托钵艰难的每位比丘少量马麦,阿难达尊者就把这少量马麦研磨之后供养佛陀,佛陀毫不介意地吃了,而且吃了3个月,他赞叹能如此以信念战胜饥苦的比丘,说‘未来之人将会因此轻蔑粳米饭’。摩诃目健连尊者当时建议用神通翻转地面,以便取食当地地壳以下的一种蜂蜜状的可食之物,又建议把比丘传送到富庶的北古卢洲去托钵,佛陀制止了这些使用神通的方式;佛陀之所以会经历食马麦的业报,是因为他在一次过去生中,生为一名贵族的时候,对当时的弗沙佛不敬,那时他看到比丘们在吃一些好东西,就斥责他们,说他们应该吃马麦(Ap.i.301;ApA.i.103f.; cf.UdA.265)。)


088 The Buddha and the ElephantPalileyyaka佛陀和象王帕里雷亚卡

(EON注:这里描绘的是佛陀成道之后第9个雨安居时的事情,当时世尊住在高沙比城,那里的比丘因为一个戒律的细节问题发生了争执,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教导戒律的比丘师长,一派支持教导经法的比丘师长),情绪高到连佛陀本人的劝说都不听,佛陀从这事情看到了将来僧团的分裂(正如近代发生的史实),于是他选择离开这些比丘,来到帕里雷森林,独自一人在林中渡过了这年的雨安居,在这期间,就是图中的这位象王帕里雷亚卡(这名字的字根有点‘帕里雷 森林之灵’的意思)在取食供养佛陀,佛陀当时说它是一位真正的好朋友,并且说偈‘不得坚固之友情,彼正生不得贤友,如王国土被征服,弃位独行如龙象’(偈328、329、330),意思是若得不到真正的友情,宁可保持独行;高沙比城那些争执不休的比丘后来遭到当地居士的抵制,无法得到供养,最后回到佛陀面前认错。)


089 The soles of the feet of King Bimbisara beinggashed宾比萨拉国王的脚底被割伤

(EON注:他的儿子未生怨王子受到提婆达多的蛊惑,要行刺父亲宾比萨拉国王的时候被发现并逮捕,但是宾比萨拉国王不但没有惩罚未生怨王子,反而把王位让给了他,未生怨王子又在提婆达多的怂恿下要对宾比萨拉国王斩草除根以稳固王位,方式是把他关在牢房里饿死,因为宾比萨拉国王当时已经证得初果须陀洹,所以他在牢里来回经行禅修,很长时间都不死。未生怨王子于是又派理发师去把他的双足给废掉,据说要求是割开,灌入盐巴和醋,然后用火炭烧炙(如图),这事那些理发师都做不下去,而宾比萨拉国王居然能毫无怨恨地让他们动手(他在过去生里有一次穿着靴子践踏一座舍利塔的庭院(而非赤足示敬),作为一名须陀罕圣者,他可能已经知道这是他的果报);宾比萨拉国王过世之后转生为四天王中多闻天王手下的一名将军,名叫阇尼沙,后来还拜访过佛陀,提到自己期望能继续证到第二果斯陀含。)(DA.i.135ff.; Vin.ii.190f)


090 The elephant Nalagiri beingadmonished驯服狂象奈拉吉里

(EON注:提婆达多企图谋害佛陀的事情曝光之后,很多比丘都云集到佛陀的居所周围警戒护卫,佛陀却遣散了他们,告诉他们佛陀是不可能因暴力而失去生命的;那时,王舍城有一头著名的杀人狂象叫奈拉吉里,提婆达多用升迁和加薪收买了驯象师,让他们在佛陀入城托钵的时候把这头杀人巨象灌醉后放出来,当这头凶狠的发狂醉象冲向世尊的时候,大家都吓得四散惊逃,世尊则泰然自若,他向这头狂象发出的强烈慈心让它顷刻间清醒了过来,最后驯服地跪倒在世尊面前,世尊用偈对它说‘行事醉狂与放逸,放逸不得入善趣;依循此见而行事,你将转生于善趣’,从此这头专业训象师都难以驯服的巨象就变得温顺起来,当时它甚至还自己走回了象廊;佛陀在过去生的时候,就很多次展现了这种和不同种类的动物有效沟通的特殊能力,这可能源于他多生以来修习的波罗密(经典里记载有很多他和动物之间有效互动的情形,包括他年轻时驯服烈马,上面图里森林象王主动供养他的例子);而他在前一生身为兜率天神的时候,就是在慈心禅那状态中过世的,这意味着他这一生五蕴的主旋律之一就是对众生强烈的慈悲。)


091 Admonishing the assassins who had been sent byDevadatta教示提婆达多派来的刺客

(EON注:提婆达多当时派了好几拨的刺客去行刺佛陀,而且从刺杀到灭口安排得极其缜密,他先派1名刺客直接行刺佛陀本人(这是位皇家弓箭手,未生怨王子委派给提婆达多使用的),然后又派2名刺客埋伏在第一个刺客归路中,灭口第一个刺客,同样,又再安排4名刺客同法灭口上2个刺客,这样环环相扣,最后一批刺客达到16名;当第一个刺客接近佛陀的时候,恐惧感让他僵立住无法动弹,早已知晓的佛陀让他不要害怕,并为他说法,这名刺客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并且皈依了佛陀,佛陀让他取其它路返回,让他免于被其他刺客灭口,就这样,佛陀依次把提婆达多派出的所有刺客都渡化并且安全遣回,图里这拨应该是第2拨的2名刺客。)


092 Devadatta attempting to kill The Buddha with aboulder提婆达多企图推下巨石谋害佛陀

(EON注:提婆达多派人刺杀佛陀失败之后,就决定亲自动手,他看到世尊在灵鹫山的山阴处来回经行的时候,从山上推下了一块巨石(注释里说提婆达多有5匹大象的力气),这时有2个石锥从山体上刺出,把巨石卡住,但是石屑依然滑落下去,蹭到了佛陀的脚趾,佛陀抬头平静地对他说‘迷途者,你已经造下了极重的不善业’。这种业是五逆罪之一,它的业报导致提婆达多即使已经证得禅定和神通,下一生也依然会转生在地狱中,通常情形下,已经证得禅定的人,如果在临终时维持禅定状态,是会转生在和该禅定相应的梵天界;佛陀实际上在提婆达多加入僧团时就已经预知了他此生将会做出的行为,因为提婆达多好多世以来都在和佛陀作对,但是佛陀出于怜悯还是接纳他加入了僧团,尽管提婆达多犯下恶业导致他将在地狱中受苦到这一劫结束,但是他此生的修行成果,会令他将来成为一名辟支佛,名叫阿提萨拉。)


093 The thirty Baddavaggi brotthers and TheBuddha三十位巴达瓦吉兄弟和佛陀

(EON注:如果按照律藏的记载,30巴达瓦吉兄弟当时应该已经是比丘了(而非图里的世俗人打扮),他们当时都修习苦行,在一次雨安居前想从远方赶来和在沙瓦提城的佛陀一起住,但是时间来不及,只好在离佛陀8由旬的路途中过雨安居,雨安居之后他们满身湿漉漉地来拜见佛陀,佛陀因此制定了有关‘迦希那衣’的戒律,允许在雨安居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安排其中的一天来制作僧袍,所有的制作程序,包括接受布料、裁剪、缝制、染色、晾干,以及在僧团当中进行分配与随喜,都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当天所制作的僧袍就称为‘迦希那衣’;图里的场面和英文注释似乎有点不太相符,待查。)


094 King Ajatasattu coming into the presence of theBuddha未生怨国王来见佛陀

(EON注:在长部第2经《沙门果经》中记载,未生怨国王(在宾比萨拉国王过世之后,他已经继位成为摩羯陀国的国王)在宫廷医师耆婆的推荐下,前往拜访当时正住在耆婆医师的芒果园中的佛陀,未生怨王因为参与过谋害佛陀的事情,所以一直不敢去见佛陀,这次拜访他出动了500头乘骑象,大量人员持炬照明,即便是这样,当他接近佛陀住处时,依然感到巨大的恐惧,当时佛陀身边有1250个比丘,未生怨王认为这么多人同在一个住处,不可能会如此安静,他甚至因此怀疑这是一次谋害他的阴谋(如图描绘的场景);当他亲眼见到佛陀和一同静坐的比丘时,感慨地说期望他的儿子也能获得这样的安详寂静(他因为谋害了父王,所以害怕他钟爱的儿子也会这样对待自己,于是有点期望他儿子出家(DA.i.153),很遗憾,他在位32年之后,还是死在自己儿子手里),那次会面佛陀向他详细解释了出家修行能在当生所得到的果报,这个问题他问了当时许多外道的导师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答复;佛陀后来提到,如果不是已经犯下杀父的业,那次会面他就能证得初果须陀洹;尽管如此,他依然从此成了佛陀最虔诚的追随者之一,据说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法睡好觉,和佛陀见面之后,他终于能睡得安稳了(DA.i.238)。)


095 Ambapali, the courtesan, and the licchaviPrinces安芭帕莉,韦沙离城的城花,和利察维族的王子们

(EON注:“城花”这个是古印度的一种特色职业,象征一座城市的女神,工作是为贵族提供风尘性质的服务,据说韦沙离整个城都因为她的存在而变得非常繁荣;安芭帕莉婴儿时期被发现于一颗芒果树下,所以她的名字有“芒果”的意思,长大之后她的姿容极其端丽,为了避免因争夺她而起冲突,贵族们于是达成协议让她当了‘城花’,她的魅力大到佛陀在她来访之前,还要特地警告比丘们要注意保持正念,不要被她迷住(DA.ii.545);她在佛陀即将进入涅槃前,经过韦沙离城的时候,专程驱车前去拜访佛陀,在听讲之后,邀请佛陀次日到她的家里应供,佛陀默许了,在她离开时,利察维族的王子们正好前来拜见佛陀,她当时因为能够获权供养佛陀而自豪到没有给他们让路,两车交错的时候,王子们想要以重金换取供养佛陀的权利,安芭帕莉说即使把韦沙离整个城给她,她也不换(如图中的拒绝手势)。邻国的宾比萨拉国王和她发生过一段感情,生了一个儿子叫维玛拉·坎达纳,后来他出家成为一名出色的比丘,安芭帕莉晚年听了她儿子的说法,也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ThigA.206-7);她此生之所以沦为风尘职业,是因为过去生她曾作为沙弥尼,和比丘尼们一起敬拜舍利塔的时候,一位阿罗汉长老尼不慎留下一滴口水在地上,当时她虽然不知道是谁的口水,但是冒出一句不敬的话‘哪个游女在这吐的口水?’


096 The Buddha andNakulapita佛陀和诺酤罗父

(EON注:诺酤罗父和诺酤罗母被佛陀称为是在家弟子中最出色的一对夫妻典范,在诺酤罗父第一次遇见佛陀的时候,就顶礼他的双足,称他为‘亲爱的儿子’,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来探望他们,因为诺酤罗父记得一些前世的事情,佛陀在过去生有500世都是他的儿子,佛陀当时为他们夫妻俩说法,让他们都证得了初果须陀洹诺酤罗夫妻有一次请教佛陀,他们来生如何还能再相遇并且再做夫妻,佛陀回答说彼此忠诚、慈爱,有正信、持戒、布施、培养智慧,来生就还能在一起,‘如法住于此世间,同持戒与伍波萨,逝后喜生于天界,同受丰盛之悦乐’(AN4:54)。英文原文是说图里那位是诺酤罗父,但是个人从衣着类型和顶礼的地点推测这位应该是巴谢那地国王,那次是他和佛陀最后一次会面,巴谢那地王当时和佛陀一样都八十岁了,他说他和佛陀同龄,同是刹帝利,同是高沙喇人(佛陀故乡伽毗罗卫城实际上是从属于高沙喇国的一个属国),但是作为国王,他对人心的把握却远不如佛陀,比如他在会议上讲话时,经常被手下打断,而佛陀说法时,听众连清嗓子的声音都没有,他因此对佛陀致以最高的敬意(M.89)。)


097 Blocking Vitthathuba and hisarmy劝阻维都达巴(毗琉璃)和他的军队

(EON注:毗琉璃是释迦族一个宫女和高沙喇国王巴谢那地的儿子,因为当时巴谢那地王想要娶一名释迦族的公主,于是释迦族用宫女伪装成公主嫁给了他,所以当毗琉璃王子16岁拜访娘家释迦族的时候,由于血统低贱,他坐过的座位被用牛奶来洗,这种巨大的歧视行为让他发誓一定要复仇;巴谢那地王发现这事之后,一时废掉了毗琉璃母女的地位,后来在佛陀的建议下又恢复了;毗琉璃20岁时,趁巴谢那地王当时出游,篡夺了王权,巴谢那地王死在逃往摩羯陀国求援的路上,而毗琉璃很快发兵攻打释迦族复仇,佛陀精确预知了此事,于是来到两国交界处,在大军面前孤身一人,顶着烈日暴晒坐在释迦族境内的一颗无法遮荫的枯树下(如图中情形),当毗琉璃王问他为什么不坐在高沙喇国境内的茂盛大树下时,佛陀回答‘亲族之荫胜他族’毗琉璃王会意并退兵;毗琉璃王此后又出兵2次,都遇到佛陀坐在同一颗枯树下,于是又都退兵,佛陀因为这事而承受的暴晒,让他留下了延续一生的头痛(UdA.265;Ap.i.300);毗琉璃王第4次出兵的时候,佛陀知道释迦族的业报(在过去世中曾经做过集体向河里投毒的事情)无法避免,就不再试图挽救;两军交战时,释迦族人虽然全副武装,但是无人愿意杀生,于是落败,全族人几乎都被屠杀,但是因为坚定持戒,全部往生天界,佛陀预言毗琉璃王7日之后就要死亡,7日之后毗琉璃王的军队驻扎在一个干枯的河床上过夜,河水突发,全军覆没,从此高沙喇国的国土并入摩羯陀国。佛陀在有一次和外道讨论‘身业’更重还是‘意业’更重时,有提到一个例子说:得‘心自在’者,摧毁一座城市只在一闪念之间(M.56),所以即使佛陀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毗琉璃王仇恨再大,带着整个军队也是不敢硬闯的;当时的传统也是如果军队行军途中遇到沙门,一般是要退兵。)


098 英文原文空缺

(EON注:这图里应该是佛陀进入涅槃前,卧于纱罗双树下的场景,当时佛陀身上披的是居士福贵供养的‘柔绢金色衣’,福贵原先是外道阿罗逻·伽罗摩的信徒,他见到佛陀和僧团在静坐,深为那种宁静所触动,佛陀为他描述了禅定的境界之后,他就皈依为佛陀的在家信徒,佛陀即将入涅槃前的肤色极其光辉明亮,据说让这件金色衣披在身上时都显得失色;当佛陀以‘狮子卧’的姿势右侧卧于纱罗双树下时,纱罗双树在非开花时期开花并散落,空中的天神也同时散花奏乐供养,佛陀却说这些都不是适宜的供养方式,他强调持戒正直、依法禅修,才是对他最高的尊敬和供养;当地的末罗族人闻讯之后纷纷赶来拜见(如图右端人群),因为人数太多,阿难达尊者安排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一团一团地集体礼敬。)


099 The Buddha's last conversion: that of the wanderingasceitc Subadda佛陀最后渡化的人:游方沙门苏跋达

(EON注:这一幕发生在上图接受大批末罗族集体礼敬时,佛陀的身体已经非常疲惫;苏跋达当时还是外道行者,他听说佛陀即将入涅槃,连续求见3次都被阿难达尊者拒绝,怕佛陀再受外道烦扰,佛陀读知苏跋达的心念,让阿难达尊者不要再阻拦他(如图所示的情形);苏跋达请教佛陀:世间有那么多的教派和导师,他们到底知道不知道真理呢?佛陀回答说‘在任何行法和戒律中,有8正道者,才有真正的沙门果,依8正道而行,这世间将不空缺阿罗汉’,苏跋达听佛说法之后立刻请求皈依出家,那时外道要加入僧团都要先考察4个月,佛陀破例当场接受苏跋达成为比丘,苏跋达出家后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进入涅槃前最后一句留言,是:‘Vayadhamma(坏灭之法)sankhara(造作聚合) appamadena(不放逸)sampadetha(去完成吧)’:所有的造作聚合,都具有即将坏灭的特质,即由不放逸地努力,去完成(解脱)吧(D.16)。)


100 The Brahmin Dona distributingrelics婆罗门多纳分配佛陀的舍利

(EON注:当时为了佛陀舍利的供养权,各方势力差点又起冲突,多纳婆罗门劝说众人依佛陀的教导而忍辱无争,于是众人推选他用陶瓶平分佛陀舍利为8份:1)摩羯陀国的未生怨王;2)韦沙离城的利察维族;3)伽毗罗卫城的释迦族;4)遮罗颇的跋离族;5)罗摩伽的拘利族;6)毗留提的婆罗门;7)波婆的末罗族;8)佛陀涅槃所在地库西纳伽罗的末罗族;各方领回建舍利塔供养;此外,多纳婆罗门自己留下分舍利用的陶瓶,建‘瓶塔’供养,毕钵梨瓦那的莫利耶族也派遣使者赶来,迟到了一步,只得到剩余的灰烬,于是建‘灰塔’供养;在凡俗世界之外,龙王和诸天也得到了一些佛牙舍利,其中一颗佛牙舍利据说供养在‘三十三天’)(D.16)


101 Assembly of the FirstCouncil第一次经典结集

(EON注:世尊进入涅槃7天时,消息传到当时正在半路的摩诃迦叶尊者和随行的五百比丘,其中有一个年老才出家的比丘须跋陀罗反而庆幸地说‘这下终于没人制约我们,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了’,于是摩诃迦叶尊者深感尽快结集经法和戒律,以免肆意歪曲者得势的必要性;当时僧团决定在王舍城过雨安居时进行第一次结集,由未生怨王负责供养,参加者是由摩诃迦叶尊者精选的499位阿拉罕和阿难达尊者,除了参加者外,其他比丘不得进入王舍城过雨安居,阿难达尊者在举行结集前的一夜彻夜禅修,终于赶在结集前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正式结集时是整500位阿罗汉,这次结集因此又称为‘五百结集’,会间由摩诃迦叶尊者担任询问者,伍巴离尊者诵答出律藏,阿难达尊者诵答出经藏。)


102 Dispatching Sona Thera and Uttara Thera on theirmissionary work派遣索纳长老和乌塔拉长老前往弘法

(EON注:图中的场景发生在第3次经典结集之后,中间那位贵族应该就是阿首咖王;索纳长老和乌塔拉长老此去的目的地是金地国,据说这就是下缅甸的海岸一带(或是印度大陆东南角某地),当时那里有一名女性的海神,每当国王有子嗣出生,就把孩子吞噬掉,两位长老抵达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王子出生,因此他们一开始还被视为是食人海神的同伙,后来两位长老用神通驱退了那个食人海神,并且通过念诵《梵网经》,在那个国家周边竖立了一道防护结界;当时有6万民众皈依佛教,贵族出身的3500位年轻男子和1500位年轻女子出家,从那时候起,王室出生的所有王子都取名为‘索努塔拉’(就是两位长老的名字连起来)。)(Mhv.xii.6, 44f.; Dpv.viii.12;Sp.i.64)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下)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下
103 Dispatching ofbhikkhus on missionary works to the nineregions
派遣比丘前往九大地区传法

(EON注:同样是发生在第3次经典结集之后,记载中的9大地区就包括上图中的‘金地国(今下缅甸或印度东南角)’和‘楞伽岛(今斯里兰卡)’。)


104 Presenting the sacred Bo Tree toSanghamitta将菩提树种交给僧珈米塔

(EON注:在马欣德长老前往斯里兰卡弘法之后,当地的女众也很想加入僧团,包括当时斯里兰卡国王的王后阿努拉,于是僧珈米塔长老尼也被派往斯里兰卡去开启当地的比丘尼传承;僧珈米塔是阿首咖王的女儿,阿首咖王一开始还不太情愿自己的女儿越洋远涉他国去弘法,后来在僧珈米塔本人的坚持下,终于同意了;僧珈米塔当时还带去了菩提树的幼苗(如图所示),据说就是直接分蘖于菩提伽耶那株佛陀坐于其下得以证道的菩提树,幼苗被种植在阿努卢塔普拉城的‘大寺’中(从前是斯里兰卡国王的宫廷园林,后来供养给僧团作为道场,是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主要根据地),据说至今还生长在那里。)


105 Kassi Therapresenting felicitations to PrincePakkusati
卡西长老为帕库萨提王子赐福


106 King Asoka erecting the stonemonument阿首伽国王竖立石碑

(EON注:阿首咖王是孔雀王朝的第3任统治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印度大陆的帝王,他登基时为佛陀进入涅槃后第218年,阿首伽王起初是打算继续扩张版图,但是受到攻打卡琳伽国时所造成的大屠杀场面的刺激,放弃了这种流血冲突的方式;在皈依佛教之后,他转而推行一种非暴力的政策;当时由于君王信仰佛教,于是大量外道为了各种好处也混入了佛教,导致教义和戒律一片混乱,为了净化僧团,阿首伽王恳请马欣德尊者的老师帝沙长老出来主持局面,据说当时阿首伽王跪在河里,伸出右手迎接帝沙长老的船,而碰触帝王的右臂,在那时是即刻处死的重罪,阿首伽王喝止了皇家侍卫,于是帝沙长老持起他的右手,作为接受他成为自己弟子的标志,阿首伽王请求帝沙长老展示一个神通以证明自己,帝沙长老当场在他面前引发了一场地震;历史上的第3次经典结集就是在阿首咖王的护持下,由帝沙长老主持完成,在那次结集中,三藏经典正式定型为今天的形式;阿首伽王皈依佛教后,陆续在各地篆刻了记录自己征战历程和佛法教义的碑文,成为印度最早的文字资料,使得从那个时代开始,有可能对印度诸王朝的存在时间进行大致地估算。正是在阿首咖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将佛陀的教法传播到了东亚和东南亚,让整个亚洲的历史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P.S.2001年有一部印度电影《阿育王(Asoka,即阿首伽王)》,讲述的就是阿首伽王早年的一段感情故事,直至入侵卡琳伽国,影片中的几段插曲相当不错。片中的女主角据说是阿首咖王的第一个妻子,而著名的马欣德长老和僧珈米塔长老尼的母亲戴薇(她是释迦族的后裔,就是上述毗琉璃王攻打释迦族时逃难者的后代)则是第二个,影片里戴薇也有出场;国内目前这个地址可以看:http://www.yinduabc.com/mtv/28.htm(公元2012年8月12日测试有效,中文字幕)。)


107 Assembly of the FourthCouncil第四次经典结集

(EON注:发生于公元前29年,由当时的一位阿罗汉摩诃拉奎塔主持,地点是在斯里兰卡一个叫阿路卡勒纳的山洞中,这次结集的特色是:将三藏典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之前都是以传承者记忆和口诵的形式流传(这也是为什么三藏原文里有许多高度重复的段落,目的是为了便于记诵);当时斯里兰卡内乱和饥荒严重,而能记诵全部三藏典籍的比丘越来越少,为避免经典失传,所以结集之后,将经典刻录在贝叶上,流传后世。)


108 Assembly of the FifthCouncil第五次经典结集

(EON注:这次结集发生于公元1871年,由3位阿罗汉大长老:贾伽拉比文萨、纳瑞达比答雅、苏曼伽拉萨弥住持,2400位比丘参与,地点是在缅甸的曼德勒,整个结集为期5个月,特色是,结集内容被镌刻在729块厚12.7厘米、长167.64厘米、宽106.68厘米的大理石板上(如图),并建为一座佛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4019.html

更多阅读

组图 放大镜下即将增生的佛血舍利/阿明 阿明

以上组图,为末学网友(因未证得允许,暂不公布名讳)发给末学分享的,网友称:“从几位师兄处结缘的一些佛血舍利,实际大小1毫米左右,用100倍放大观察,发现增生现象,与师兄分享下!”末学之前也曾经获赠一位网友惠赠的佛血舍利,舍利来源于藏区,那位

《烈爱伤痕》高清截图赏析下 烈爱伤痕 电视剧

更纱的再次出现,令子霖性情大变面对同学的无聊猜忌,子霖干脆跟他们恶作剧一把他搭着阿旺的肩膀一脸坏笑:对啊,我是跟阿旺在一起,有什么好隐瞒的?可怜阿旺都要吓傻了,这几个镜头小白真是帅得要逆天独自一

转 极好的女人保养秘笈一位养生世家之女所传 下 佛教养生秘笈

Q:长痘  MM因为怕长豆而不敢吃红肉的情况很普遍,都觉得红肉热气。如果你本身不喜欢吃肉可以不吃,用其它方式补充铁质也可以。如多吃深红色水果,樱桃、草莓、桑椹、红枣。光吃水果体温会太低,怕红肉热气就不要加太多香辛料,炖就好。加一

声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下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下》为网友江湖快意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