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偏方 美白偏方一次见效果的

高效祛斑养颜食疗秘方

斑症指雀斑、黄褐斑等。雀斑多发生于青少年的面、颈等暴露部位,尤好发于肤色白的女青年,其色泽黧黑,针尖或豆粒大小,形如雀卵,故而得名。其春夏加重,秋冬变淡,病因与遗传、内分泌及日光照射有关。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尤多,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大小不等。日光、紫外线照射可使色斑颜色加深。病因与内分泌、营养、日晒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脾虚,肝肾不足所为,当以补益肝肾,疏肝健脾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1。胡桃芝麻饮

胡桃30克,芝麻20克,牛乳、豆浆各200毫升,白糖适量。将胡桃仁、芝麻研为细末,与牛乳、豆浆混匀,煮沸饮服,白糖调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剂。可补益虚损,生津润肠,润肤消斑。

2。黑白消斑散

黑木耳10克,白木耳5克。将二耳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蜂蜜水冲饮,连续1月。可消淤化斑,润肤滋肌。

3。枸杞生地散

枸杞子100克,生地30克。将杞子、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取10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用白酒适量冲服,连续1月。可补肝肾,去黑斑。4。健脾消斑粥

生山药30克,莲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实、白扁豆各1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将诸药加水煎沸40分钟后,纳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连续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5。。当归山楂茶

当归、山楂各10克,白藓皮、白蒺藜各5克。将诸yao同置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1月。可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洗脸加点醋美容抗衰老

永葆美丽容颜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其实只要每天在洗脸水中加点醋,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醋本身就能改变皮肤的酸碱度,软化皮肤的角质层,抑制细菌孳生,使毛孔通畅,减少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醋的种类以纯天然的米醋最好。方法:醋与水的比例为5%,在一盆洗脸水里滴上7~10滴即可。

蜂蜜的功效及美容小秘方

 第一类功效:使皮肤光洁、细嫩

  蜂蜜美容小秘方1:蜂蜜+水蜂蜜含有的大量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酶、激素、维生素及糖类,有滋补护肤的美容作用。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日敷面,可使皮肤光洁、细嫩。

  蜂蜜美容小秘方2:蜂蜜+醋蜂蜜和醋各1-2汤匙,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按时服用。长期坚持,能使粗糙的皮肤变得细嫩润泽。

    第二类功效:减少皱纹,紧缩面部皮肤

  蜂蜜美容小秘方4:蜂蜜+苹果+乳脂将苹果煮沸,捣碎,加入蜂蜜与乳脂,制成润肤面膜膏,敷面令你肤洁如玉。

  蜂蜜美容护肤小秘方5:蜂蜜+水将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日涂敷面部,然后用手轻轻按摩,可使皮肤光洁细嫩,减少皱纹,保持自然红润,还能防止新的皱纹出现。

    第三类功效:去斑

  蜂蜜美容护肤小秘方7:蜂蜜+甘油+水+面粉蜂蜜1份、甘油1份、水3份、面粉1份,混合均匀制成敷面膏,敷于面上2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此法适用于普通干燥性衰萎皮肤。

  功效:可使皮肤嫩滑细腻,除去皱纹及黄褐斑,并能治疗疖子、痤疮。

  

古代中医美容秘方

古代中医,只要以调理为主,注重养生,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中医美容是如何让肌肤美白的。

  1、中医美容秘方 去皱膏

  用蜂蜜、白糖和牛奶各适量调为膏,每日早上或晚上涂于面部,保留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去。常常使用可以减少或消除面部皱纹,并有润肤增白的作用。

  2、中医美容秘方 嫩肤去皱橘皮水 

  橘皮内含多种维他命及有机酸,可用以营养滋润皮肤,有明显的抗皱作用。常用橘子皮浸水洗脸,美容效果非常好。

  3、中医美容秘方 悦泽面容方

  取冬瓜仁250克,桃花2O0克,白杨树皮(去外面粗皮)100克,阴干研为细末,每日饭后服1克,日服3次。要想使脸面白一些可增加冬瓜仁剂量;要红一些则增加桃花剂量。据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介绍,服用3O天后颜面变白,50天

  4、中医美容秘方 菟丝子治面疮痘痘方

  茧丝子苗绞汁涂于患处,每日3~5次,连续涂抹至痘痘消失止。

  5、中医美容秘方 苦瓜除青春痘方

  苦瓜洗净挤汁加冰糖适量饮用。外用苦瓜汁擦患处。连用数日后,即可去除青春痘。

  6、中医美容秘方 添容丸

  清初名医陈士锋应用古验方治疗痘痘效果非常好。此方为轻粉、黄芩、防风各、白芷和白附子等量,共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好,做成丸子。每日洗脸后,用以擦面。本方也能治疗各种皮肤病,使容颜美好。?出处;《石宝秘录》

  7、中医美容秘方 天门冬美容方

  天门冬是常用中药,《本草纲目》云:“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皙,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还记载了诸多服食方法,其中有一方云:

“用天门冬十斤,杏仁一斤,捣末,蜜渍。每服方寸匕。”用天门冬外敷,可起到“面黑令白”的作用。用天门冬晒干捣为未,同蜜捣作丸,每日用之洗面,使用不到1月后。皮肤就可变得洁白、细嫩。

  8、中医美容秘方 牛奶护肤方

  牛奶是世界性营养保健饮料。在我国更有悠久的食用历史。牛奶内服、外用均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民间传说一用牛奶洗澡可以使皮肤细嫩,富有弹性。笔者不提倡用牛奶洗澡,但可在洗脸或洗澡后用牛奶擦涂,10一20分钟后再洗去。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火郁于细小脉络的血分中,复受风邪侵袭,风火之邪相而引起,亦可因禀赋不足,肾水不能荣华于面,浮火结滞而形成。而西医则认为,雀斑与遗传有关。常呈家族性;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日光有关,因本病的特点是冬轻夏重,这与紫外线的强弱有关,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雀斑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方二]

  苍耳子若干。将苍耳子做成粉,洗净,焙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饭后服3克,米汤送

  下,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因风邪袭面,气血失和而致的雀斑。

  [方三]

  熟地15克,山茱萸、炒丹皮各10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升麻、白附于、细辛、巴戟天各3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阴亏损而效的雀斑。

  [方四]旋复花若干。将族复花检去杂物,去除梗叶,筛净泥土,研成细粉备用,用时洗脸。

  本方适用于雀斑,亦可使皮肤润泽、驻颜。

  [方五]白檀香、浆水适量。将白檀香捣磨成汁,浆水制法是:将煮熟的小米,浸泡在冰水中五、六天,至生出白色泡沫时,滤出备用。每晚用温浆水洗脸,毛巾擦干,然后在雀斑局部涂上檀香汁,第二天晨起擦去。

  本方对雀斑有效。

  [方六]桃花、冬瓜仁各等分,蜂蜜适量。将桃花阴干,研成细粉,冬瓜子去壳,研末,加入蜂蜜调匀,夜晚以此蜜敷面,每晨起洗净,每天1次。

  本方理气活血,润养祛斑,对雀斑有效。

  [方七]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方八] 鲜芹菜根60克。切碎,用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洗脸,每日早、晚各洗1次。

   

洁面增白方之外治方

中医学认为,颜面晦暗无泽主要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滋养肌肤;太阴气虚,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血瘀痰阻,脉不通,血不流;情志内伤,气机紊乱,血不能上荣;饮食失节,营养失调,肌肤失养;环境恶劣,风吹日晒等因素所致。治疗以滋阴补肾,调理脾肺,舒肝理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七白膏

香白芷、白蔹、白术各30g,白茯苓、白附子、细辛各9g,白及15g。将白茯苓去皮,白附子生用,细辛去叶土,再将上药共研为细粉,用鸡蛋清调丸,如弹子大,或如人小指状,阴干,贮存备用。

每晚睡前洗脸后,用七白膏蘸温浆水磨汁涂面。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2.鹿角散

鹿角l根,白芷、川芎、细辛、天门冬、白附子、白术、白蔹各112 g,杏仁14枚,牛乳l 800g。将鹿角先以水渍100天,与诸药纳牛乳中,缓火煎另汁尽,出角,牛乳摩之涂面。

本方出自《千金要方》,有光泽洁白之功。

3.涂面药

白附子、密陀僧、茯苓、胡粉、香白芷、桃仁各31.25g。以上6味共为细末,用乳汁调匀,临睡前涂于面上,早晨以浆水洗之。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增白洁面之功。

4.杏仁粉

杏仁、白糖各300g,茯苓、莲子各60g,白米面3000g。上药共研细粉,外用洗脸,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g。

本方出自《清太医院配方》,有增白玉容之功。

5.香浴汤

荆芥、防风、羌活、大黄、细辛、当归、皂角、藿香、白芷、藁本、川芎、甘松、水红花、番白花各5g。以上方药煎汤沐浴。

本方出自《增补神效集》,有洁肤增白之功。

6.澡豆方

丁香、沉香、青木香、钟乳粉、珍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桃花各95g,柰花、梨花、李花、红莲花、樱桃花、旋复花、白蜀花各125g,麝香1g。

共捣诸花,别捣诸香,珍珠、玉屑别研成粉,合和大豆末1 400g,研之千遍极细,密贮勿泄。常用洗手面作妆。

本方出自《千金翼方》,有洁面白净之功。

7.香皂方

藿香、甘草、樟脑、细辛、猪胰、白芷各30g,肥皂角250g(去皮、弦、子)。上药捣粉,将大枣煮熟,去皮核,用枣泥和药粉做丸,如弹子大,每日洗手、洗脸用。

本方出自《鲁府禁方》,有增白去斑之功。

8.白蔹脂方

白蔹、烧白矾、石脂各0.5g,杏仁0.25g(去皮尖)。上药捣筛,以鸡蛋和。夜涂面,次旦以井水洗去。

本方出自《外台秘要》,有增白洁面之功。

9.光悦洁白方

瓜蒌子50g(捣筛为末),麝香25g(细研),白石脂100g(细研),雀粪20g(去黑者,细研)。上药研匀,以生菟丝绞汁和如稀膏。每晚,先用澡豆洗去垢腻,涂面上,旦以温浆水洗去。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10.荜豆香澡方

荜豆600g,白附子、川芎、白芍药、水瓜蒌、商陆、桃仁、冬瓜仁各100g。上方药共捣筛和匀。以水洗手面后,傅药粉饰。

本方出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护肤增白之功。

11.德州肥皂方

肥皂荚1500g,白芷90g,独活、红豆各15g,净糖500g,细辛2lg。将肥皂荚磨粉,除糖外,其他5味药均捣成细粉,诸药共调匀,捣成泥状,做丸如龙眼大,阴干,密贮备用。每日用以洗脸。

本方出自《寿世保元》,有去垢洁肤之功。

12.钱五红白散

白及、石榴皮、白附子、冬瓜子、笃耨香各30g。将5种药捣成粉,用粮酒500m1浸泡3天,倒出酒,药晾干后,再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日洗脸后,搽用。

本方出自《事林广记》,有增白退斑之功。

13.莹肌如玉散

皂角1500g,糯米l600g,绿豆、楮实子、白及、白丁香、缩砂仁、升麻各15g,甘松21g,山柰子9g。将皂角去皮、子,和诸药共研细粉调匀,每日洗手、洗脸。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增白祛斑之功。

14.无皂洗面药

藿香叶、白芷、藁本、檀香、瓜蒌根、楮桃、白茯苓、防风、丁香、沉香、川芎各50g,甘松、零陵香、茅香各125g,麝香15g(研),黑牵牛200g,赤小豆150g,糯米1000g。上药共为细末,洗面用。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洁面润肤之功。

15.御前洗面药

糯米1000g,大皂角250g,黄明胶、白及、白蔹、藁本、川芎、细辛、甘松各30g,香白芷60g,沉香15g,川茯苓、白术、白檀各45g,楮桃90g。

糯米碾粉,黄明胶炒成珠,大皂角、藁本、川芎均去皮,细辛去土叶,甘松去土,白檀细锉为粉,楮桃用鲜品,晒干。以上诸药共研为细粉,与糯米粉混合,调匀,密封贮存备用。每日洗面。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洁面增白方之内治方

2.防风散

防风、小荆子、栀子仁、枸杞子、白蒺藜、荠苊各50g,石膏100g,甘草25g。上方药共为细末,食后以温水送下,每服8g,每日2次。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祛风清热,解毒洁面之功。

3.连翘散

连翘、川芎、白芷、片黄芩、川黄连、沙参、荆芥、桑白皮、栀子、贝母、甘草各2g。上方药捣细,水煎食后服。

本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有疏风清热,解毒洁面之功。

4.增白散

橘皮、白瓜子各1.5g,桃花2g。以上3物为细末,食后酒服4g。

本方出自《医心方》,有活血化瘀,增白洁面之功。

5.如雪散

铅丹78g,真女菀60株。上2味为细末,酒服4g,日3服,男服10日,女服20日。

本方出自《千金翼方》,有去黑增白之功。

6.磁石散

磁石(水淘去赤汁)150g,黄芪、白石英、白茯苓、白术、附子(炮)各50g,杜仲(去粗皮,微炙)75g,五味子、桂心各15g。上方药共捣罗为散,每服15g。水煎去渣,食前温服。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7.秦椒散

秦椒(去目并闭口微炒出汗)、白芷、旋复花各156.25g,官桂(去粗皮)62.5g。上方4味捣罗为细散,每服2g,空腹以井华水调下。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洁面增白之功。

8.万安方

肉苁蓉(酒浸)240g,干山药、五味子各125g,杜仲150g,牛膝(酒浸)、菟丝子(酒浸)、赤石脂、白茯苓(去皮)、泽泻、熟干地黄、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100g。

上方药共为细末,用肉苁蓉末250g,酒熬膏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70丸,空腹温酒下。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增白养颜之功。

9.五参丸

人参、丹参各3g,沙参、苦参、玄参各30g。上方药共为细末,用胡桃仁15g,捣碎为丸,如梧桐子大小,贮瓶备用。每服30丸,茶汤送下,每日3次,食后服用。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清热燥湿,散结洁面之功。

11.远志丸

远志(去心)、山芋、柏子仁、巴戟天(去心)、续断、杜仲(去粗皮,炙)各100g,菟丝子(酒浸,焙捣)、荆芥、山茱萸、五味子各125g,肉苁蓉(酒浸,焙)、牛膝(酒浸,焙)各200g。

上方药共捣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温酒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补真气,增面白之功。

12.桃花丸

桃花、桂心、乌喙、甘草各60g,甜瓜子仁、杏仁各30g。上方药共捣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10丸,日3次。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洁白光悦之功。

13.白杨皮散

白瓜子仁2.5g,桃花2g,白杨皮1g。上方药共捣为末,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食后服4g,日3次。

本方出自《肘后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14.白附子丸

白附子、白芷、杜若各1g,赤石脂、桃花各90g,杏仁、甜瓜子、牛膝各30g,鸡粪白、白石脂、远志、葳蕤各1.5g。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以温牛乳1次入口,下20丸。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增白洁白之功。

15.阳起石丸

阳起石(煅)50g,香白芷、黄蜡各25g,生砒0.5g。上方药同研匀,以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腹,冷盐水或冷酒下。

本方出自《杨氏家藏方》,有补元气,增白面之功。

16.枇把叶丸

枇杷叶250g,黄芩、天花粉各120g,甘草30g。枇杷叶去毛刺,黄芩酒炒。诸药共研细末,酒浸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4.5g,白开水或茶汤送下。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清肺解毒,洁面增白之功。

18.犀角升麻丸

犀角45g,升麻、羌活、防风、生地黄各30g,白附子、白芷、川芎、红花、黄芩各15g,生甘草7.5g。上方药共为细末,和匀,蒸饼为小丸。每服6g,食后、临卧用清茶送下。

本方出自《医宗金鉴》,有凉血解毒,通络洁面之功。

19.钟乳泽兰丸

钟乳150g,泽兰154g,防风27g,人参、柏子仁、麦门冬、干地黄、石膏、石斛各75g,川芎、甘草、白芷、牛膝、山茱萸、山药、当归、藁本各18g,细辛、桂心各50g,芜菁25g,艾叶10g。

上方药共研为细末,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20丸,加至40丸,日2次温酒送下。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有洁面增白之功。

20.伏火二气丹

硫黄200g,黑锡、水银、丁香、干姜各25g。先溶黑锡,下水银结砂子,与硫黄一处研黑灰色,入余药研匀,以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15粒,空腹、食前浓煎生姜汤下。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退黑增白之功。

21.加味甘桔汤

桔梗、茯苓各9g,甘草3g,菊花、青黛、天花粉各6g,白附子2.4g,白芷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本方出自《洞天奥旨》,有散风清热,解毒洁面之功。

22.清上防风汤

防风、栀子各12g,连翘、白芷、桔梗各10g,黄芩、川芎各9g,黄连、薄荷各6g,荆芥、枳壳各15g,甘草3g。以上药物加水共煎,去渣取汁备用。每次加5小匙竹沥水冲服,每日3次。

本方出自《沈氏尊生书》,有清热散风,解毒洁面之功。

悦色驻颜方之外治方

中医学认为,容颜衰老主要是由于肾精虚衰(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损耗),脾胃虚损,生化之源不足,既不能滋养先天肾精,又不能濡养脏腑气血,使人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致。此外,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失常等均可导致五脏亏虚,机能失调而出现早衰。预防治疗当以补益肾精,滋养气血,悦色驻颜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杏仁蜜

白蔹1g,杏仁0.25g,鸡屎白0.5g。上药为末,蜜和之。取药适量,用水化拭面。

本方出自《肘后备急方》,有悦色驻颜之功。

2.玉容膏

檀香、丹阳草、排草、零陵香各6g,甘松3g,山柰、黄烟、獭油、丁香、木香、苏合油各1.5g,小枣(去核)20枚,雪梨1个,白蜜250g,冰片0.6g,麝香0.9g。

先将梨、枣、蜜合一处,以水600ml滚数沸,待溶化,入檀香、木香等末,再滚一二沸,冷定入瓶内,方入冰片以下五味,封口,浸二三日即成。每日用绵骨朵展在掌上擦面。

本方出自《三补简便验方》,有悦色驻颜之功。

3.养容方

白菊花、白果、白蜜各50g,梨汁150ml,人乳、白酒酿各75ml。将菊花、梨汁以酒酿浓煎,捣白果并研。临卧时擦面,次早洗去。

本方出自《奇方类编》,有驻颜悦色之功。

6.合香油方

排草末200g,檀香、甘松各50g,零陵香150g,丁香15g,薄荷叶、麝香各10g,白芷125g,大黄、苏合香各100g,北细辛25g,荔枝壳135g。上药共为细末,合香油用。

本方出自《寿世保元》,有悦色驻颜之功。

8.无皂洗面方

藿香叶、白芷、藁本、檀香、瓜蒌根、川芎、楮桃儿、白茯苓、防风、丁香、沉香各30g,甘松、零陵香、茅香各75g,麝香(研)9g,黑牵牛125g,赤小豆90g,糯米2000g。上方药共为细末。每日如常洗面。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驻颜悦色之功。

12.如玉面脂方

防风(去芦头)、葳蕤、川芎、白芷、藁本、桃仁(汤浸,去皮)、白附子各75g,白茯苓100g,瓜萎瓤50g,川椒50枚,鸬鹚粪(研细)、冬瓜仁各1.5g,麝香(细研)0.5g。

上药捣碎,以酒适量浸1宿,明日滤出,以薄绵裹之,用白鹅脂3L,羊脂1L,于铜器中微火煎之令沸,香白附子色黄,膏成,滤去渣,入麝香、鸬鹚粪等,搅拌令稠,待凝,以瓷器盛。用鹿角槌研2日,惟多则光滑。任用涂面。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悦色驻颜之功。

13.变颜悦泽方

白附(生用)、胡粉各50g,白芷25g,密陀僧75g。上药共捣罗为末,以羊乳和之,夜卧涂面,旦以暖浆水洗之。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驻颜悦色之功。

16.悦色不老方

硼砂、干胭脂各1g,官粉15g,乌梅肉、樟脑各25g,川芎少许。上药共为极细末,临卧时津咽调搽面上,早晨洗。

本方出自《济世全书》,有驻颜悦色之功。

20.御前洗面方

糯米1L,大皂角250g,黄明胶、白及、白蔹、香白芷、藁本、川芎、细辛、甘松各50g,白术、川茯苓、白檀各75g,沉香25g,楮桃儿150g。

糯米碾成粉子,黄明胶炒成珠,大皂角火炮去皮,藁本、川芎去皮,细辛去土叶,甘松去土。上药除糯米粉外,共为细末,再加入糯米粉,调匀密贮。洗面。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悦泽驻颜之功。

21.桃仁澡豆方

桃仁(汤浸,去皮,细研)、蔓菁子各2000g,白术180g,土瓜根210g,荜豆4000g。以上方药,共捣细罗为散,入桃仁研令匀,以醋浆水和,洗手面。

本方出自《医方类聚》,有悦色驻颜之功。

23.上上香茶饼

檀香、诃子皮、儿茶、硼砂、薄荷叶、甘松各50g,沉香5g,乌梅肉25g。上药共为细末,加甘草500g,水3500ml熬膏为丸,入冰片少许,外用。

本方出自《寿世保元》,有悦色驻颜之功。

24.内宣黄芪膏

黄芪、防风、赤芍药、天麻、地黄各等份。上药浸麻油内,7日后煎令香,去渣,入黄蜡,略熬,过滤后搅匀,凝固。外用。

本方出自《永乐大典》,有悦色驻颜之功。

25.洗面如玉膏

丁香、白芷各5g,麝香0.5g。上药共为细末,用烧酒调入罐内,熬成膏,每日用少许涂面,洗之。

本方出自《体仁汇编》,有悦色驻颜之功。

26.防风、小荆子、栀子仁、枸杞子、白蒺藜、荠苊各50g,石膏100g,甘草25g。上方药共为细末,食后以温水送下,每服8g,每日2次。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祛风清热,解毒洁面之功。

悦色驻颜方之内治方

中医学认为,容颜衰老主要是由于肾精虚衰(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损耗),脾胃虚损,生化之源不足,既不能滋养先天肾精,又不能濡养脏腑气血,使人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致。此外,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失常等均可导致五脏亏虚,机能失调而出现早衰。预防治疗当以补益肾精,滋养气血,悦色驻颜为主。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不老汤

胡桃仁(去皮)、小红枣、白蜜各125g,酥油、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煮四五沸,晒干)各60g。上药用好酒适量,先将蜜、油熔开入酒中,后将3药入酒中浸21天,每日早晨空腹服2~3盅。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驻颜悦色之功。

2.仙术汤

苍术950g,大枣6000g,杏仁100g,炮姜25g,炙甘草250g,白盐(炒)500g。上药为末,每服10g,沸汤送服,日3次。

本方出自《东医宝鉴》,有驻颜不老之功。

3.枸杞煎

枸杞汁、地黄汁各150g,麦冬汁25g,杏仁(汤浸去皮尖,仁研如膏)50g,人参(捣末)、白茯苓(去黑皮,捣末)各10g。

以上6味以银锅慢火先熬,前4味如稀汤,再入人参、茯苓末拌匀,又煎,候如膏,以瓷盒盛。每服半匙,温酒和服之,每日2次。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悦色驻颜之功。

4.琼玉膏

人参120g,生地黄800g,白茯苓147g,蜜500g。将人参、茯苓共捣研为细末,白蜜炼净,生地捣汁。先以生地黄熬膏,点纸上不渗,入人参、茯苓末,加入白砂糖62g,搅匀溶化,离火。每晨用白开水冲服30g。

本方出自《洪氏集验》,有益寿驻颜之功。

5.固本酒

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白茯苓各150g,人参50g,好酒10壶。上方药酒浸3日,文武火煎1~2小时。取汁服用,每日2次。

本方出自《东医宝鉴》,有驻颜悦色之功。

7.还少丹

山药(酒浸1宿,焙干)、牛膝(酒浸l宿,焙干)各60g,远志、山萸肉、白茯苓、五味子、肉苁蓉(酒浸l宿,焙干)、石菖蒲、巴戟天(去心)、楮实子、杜仲(去粗皮,炒去丝)、茴香各30g,枸杞子45g,熟地黄、生地各15g。

将上方药共研为细末,入枣肉炼蜜为丸,每丸9g。早、中、晚空腹各服l丸,温酒或淡盐水送下。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有怡悦颜色之功。

8.草灵丹

生地黄(以无灰酒2 L夜浸昼晒7日,焙)3400g,鹿茸(酥炙)、肉苁蓉(酒浸7日,焙)各100g,牛膝(酒浸7日,焙)、桂心、蛇床子、菟丝子(酒浸7日,焙)、远志(去心)各50g,大枣(蒸熟去皮核,焙)100个。

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或酒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酒下。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驻颜悦色之功。

9.少阳丹

苍术(米泔水浸半日,去皮晒干捣末)、地骨皮(温水洗,槌打遍去心,晒干捣末)各500g,桑椹子(取汁)10000g。

将前2味在桑椹子汁内调匀,置盆内日晒夜露49日,捣末,炼蜜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10丸,无灰酒下,日3次。

本方出自《扶寿精方》,有驻颜悦色之功。

10.驻春丹

白茯苓(去皮研末)120g,白面500g,人参(碎末,不见铜铁器)30g,川椒(去子研细)15g,青盐1汤匙。

上药先将人参末、川椒末、青盐用水2000ml煎得汁1000ml后,加入白茯苓粉、白面,在锅内拌匀,盛起后趁热揉合,做成薄摊饼,再放入锅内烤熟后盛起备用。此为1料药用之量,分3天用热水送服。如此服半年后,每月只服上方量7料;服1年后每月只服3料即可。

本方出自《瑞竹堂经验方》,有驻颜抗衰之功。

11.仙茅丸

仙茅(米泔浸曝干)、羌活、白术、狗脊、防风、白茯苓(去黑皮)、何首乌(去黑皮)、苍术(浸,焙)各50g,姜黄、石菖蒲、白牵牛各75g,威灵仙100g。

上方药共研为细末,以生白蜜和为剂,杵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20丸,冷水送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驻颜悦色之功。

12.补真丸

炒茴香子、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牛膝(酒浸1宿,焙)、炒蜀椒各50g,炮附子、巴戟天(去心)、青盐(研)各25g。

上方药共研为细末,以羊。肾l对去筋膜,细切研相和,入酒500ml煮成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2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驻颜明目之功。

13.荣芝丸

鹿角霜250g,鹿茸(酥炙)150g,麝香、沉香、白术、当归、熟干地黄、肉苁蓉(酒浸2宿)、牛膝(酒浸2宿)、菟丝子(酒浸)、萆薢(蜜炒)、川芎、五味子各50g。

上方药共为细末,以面100g并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丸,渐加至50丸,空腹粥或温酒或盐汤送下。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驻颜延年之功。

16.交藤丸

夜交藤根500g(紫色者,河水浸7日,竹刀刮皮,晒干),茯苓150g,牛膝60g。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酒送下。

本方出自《中藏经》,有悦色驻颜之功。

17.山萸丸

山萸肉、仙灵脾各31.25g,车前子(酒浸润,经宿焙干)、菟丝子(酒浸,经宿别捣焙干)各93.75g。以上4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丸,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悦颜色之功。

18.鹿茸丸

附子(炮,去皮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肉苁蓉(酒浸1宿,去皮炙干)、巴戟天(去心)、石斛(去根,锉)、补骨脂(微炒)、当归、牛膝(去苗)各31.25g,鹿茸62.5g(去毛涂酥,炙微黄),酸枣仁(微炒)、白蒺藜(去刺,微炒)、萆薢(锉)、桂心(去皮)、羌活、木香各0.94g。

上方药共同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20丸。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驻颜益气之功。

19.八仙丸

泽泻、牡丹皮、附子(炮,去皮脐)各93.75g,茯苓(去粗皮)、官桂各62.5g,生干地黄250g(洗干杵),山茱萸、干薯蓣(微炒,炙)各125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或盐汤下30丸。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悦色驻颜之功。

20.三倍丸

川椒500g(取红),牛膝(去苗)、生地黄(净洗,捣绞取汁)各1500g。上药,捣罗为末,用生地黄汁拌之令湿,晒干即更拌,以地黄汁尽为度,晒干,捣罗为末,和于木杵臼,捣十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40丸。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壮气延年,悦色驻颜之功。

22.十精丸

枸杞子(天之精益寿)、熟地黄(地之精和气)、桂心(木之精和骨)、菊花(日之精明目定志和血)、山茱萸(土之精补丹田)、菟丝子(金之精和筋骨,暖水脏,补丹田,酒浸3日另研)、肉苁蓉(水之精补丹田水脏,酒浸)、川椒(火之精,去汗碾开,明目暖水脏)、柏子仁(阴阳之精定志)、白茯苓(正之精,定额、和血、散水、消渴)。

上药各等份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盐汤亦可。妇人醋汤服,久服。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抗衰驻颜之功。

23.薯蓣丸

薯蓣、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熟干地黄、菟丝子(酒浸3日,熬干,另捣为末)、附子(炮裂,去皮脐)、赤石脂各60g,牛膝(去苗)、五味子、泽泻、山茱萸、白茯苓、巴戟天、柏子仁(炒)、桂心、人参(去芦头)、白术、干姜(炮裂,锉)各30g。

上数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温酒下10丸,渐加至40丸。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驻颜悦色之功。

25.钟乳丸

钟乳粉0.9g,巴戟天、牛膝(去苗)、甘菊花、石斛(去根,锉)、续断、防风(去芦头)、枸杞子、羌活、桂心、覆盆子(酒浸,焙)、云母粉各60g,熟干地黄、磁石(烧,醋淬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各90g。

上数药,捣罗为末,入钟乳、磁石、云母粉等,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30丸。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悦泽颜色之功。

26.附子丸

附子250g(炮裂,去皮脐,另捣罗为末),牛膝90g(去苗),生地黄5000g(捣绞取汁,拌附子末,日中晒末),肉苁蓉75g(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白蒺藜45g(微炒,去刺),五味子、干姜(炮裂,锉)、桂心、天麻、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各60g,干漆30g(捣碎,炒令烟出)。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温酒下30丸,渐加至40丸。

美容偏方 美白偏方一次见效果的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补益驻颜之功。

28.玉壶丸

炮乌头15枚,硇砂(水飞研)、煅阳起石各50g,硫黄(研)25g。上药捣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丸,空腹盐汤或醋汤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驻颜悦色之功。

29.香黄丸

硫黄、硇砂(研,水煎成霜)各50g,生木瓜(去皮子,捣前2味,入内蒸l伏时)l枚,豆肉蔻(去壳,炮)3枚,槟榔21g,当归(焙)、石斛、牛膝(酒浸,焙)、附子(炮)、巴戟天(去心)、肉苁蓉(酒浸,焙)、炒茴香子、木香、沉香各25g,白茯苓(去黑皮)、炮京三棱、炮干姜、丁香、麝香、乳香、人参、官桂(去粗皮)、荜澄茄、阿魏(醋化面调饼炙)各0.5g。

上方药共捣罗为末,入木瓜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食前温酒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益真气,悦颜色之功。

30.含香丸

零陵香50 g,甘松香(熔)100g,沉香150 g,乳香(研)200 g,木香250 g,草豆蔻300 g,槟榔350 g,官桂(去粗皮)400g,赤茯苓(去黑皮)450 g,炙甘草500 g。上方药共捣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临卧及五更初含化1丸。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悦泽颜色之功。

31.大黄芪汤

黄芪(生,细锉)、款冬花(焙)、牛膝(去芦头,酒浸1宿,焙)、柴胡(去芦,洗)、秦艽(生)、陈橘皮(去白,炒)、茴香(舶上者,炒)、木香(水调,面裹炮,忌伤火)各15g,贝母(大者,汤泡7次)7个,杜仲(酒浸1宿,劈开,渗尽酒,炙黄色)、肉桂(去皮,不见火)、穿心巴戟(去心,生用)、甘草(炙黄)、萆薢、石斛各0.3g,附子21g(大者,重炮甲裂,去皮尖),生姜3片,枣子1枚。

上16味精细洗,焙为末。每服6g,水1盏,人生姜、大枣同煎至7分,倾向盏内,以碗盖,出汗,去渣温服,日进3服。空腹服。

本方出自《卫生家宝》,有悦色驻颜之功。

32.太平金丸

炮附子、巴戟天(去心)、芡实、大豆黄卷(微炒)、补骨脂(炒香)、鹿茸(酥炙)各50g,石钟乳(杵碎净淘,淡竹叶1握,地榆25g同和铫内煮1复时,取钟乳研细水飞,再研3日无声止,焙干)250g,肉苁蓉(酒浸1宿,蒸烂研膏)150g。

前7味捣成细末,入苁蓉膏内,若硬再力口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空腹,临卧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丰肌驻颜之功。

33.枸杞子丸

枸杞子60g,熟干地黄、人参(去芦头)、茯神、附子(炮裂,去皮脐)、覆盆子、五味子、薯蓣、菟丝子(酒浸3日,曝干,另捣为末)、肉苁蓉(酒浸1宿,锉去皴皮,炙干)、石斛(去根,锉)、山茱萸、桂心各30g。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30丸,渐加至40丸。

本方出自《圣惠方》,有悦颜色之功。

34.巴戟天丸

巴戟天(去心)、甘菊花(择)各62.5g,熟地黄46.88g(焙),枸杞子、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各31.25g,附子15.63g(炮裂,去皮脐)。

以上6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本方出自《妙药宝鉴》,有悦颜色之功。

36.纯阳红妆丸

补骨脂、胡桃肉、胡芦巴各120g,莲子肉30g。上方药共研细末,用酒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空腹酒下,每日1次。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悦色驻颜之功。

37.无比山药丸

赤石脂、茯神(去皮木)、巴戟天(去心)、熟干地黄(酒浸尽)、山茱萸、牛膝(去苗,酒浸)、泽泻各30g,山药60g,五味子180g,肉苁蓉(酒浸)120g,杜仲(去皮,炒)、菟丝子(酒浸)各90g。

上方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食前温酒下,温水饮亦可。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润泽驻颜之功。

38.神仙不老丸

人参、川巴戟天、川当归、菟丝子各60g,柏子仁、石菖蒲、枸杞子、地骨皮、生地黄、熟地黄各30g,川牛膝、杜仲各45g。

将上方药共研为细末,炼白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空腹各服1丸,温酒或淡盐水送下。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有悦色驻颜之功。

39.平补楮实丸

楮实(轻杵,去白及膜,拣择净,微火炒)250g,鹿茸(茄子茸为上,其次亦可,净瓮上炙令黄色,如无,则鹿角屑代之)、大附子(炮,去皮脐,出火毒)、牛膝(去芦头,酒浸2宿,焙)、紫巴戟天(洗,去心)、金钗石斛(去根,拣净,细细切之)各125g,川干姜(炮制,急于新水内净过)、肉桂(去粗皮)各62.5g。

上方药(除楮实)共为末,楮实子用砂盆别研2日,令烂细后,和前药末同研,拌令细匀,入煮枣肉同研拌匀。入铁臼杵2000下,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丸,温酒下。

本方出自《养老奉亲书》,有驻颜悦色之功。

40.驻颜苁蓉丸

肉苁蓉(酒泡1夜后滤出炒干,研为细末)、菟丝子(酒泡3天后晒干研末)各60g,熟地黄、钟乳粉、天雄(炮去皮)、五味子、桂心、人参(去头)、炮干姜、白术、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及丝,炒黄)、巴戟天(去心)、牛膝、枣皮、覆盆子、川椒(去子)各30g,炙甘草15g,天门冬(去心,焙干)45g。

上方诸药共研为细末,过筛,取极细粉末加蜂蜜做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0g,每日2次,早晚空腹时温开水吞下。

本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有驻颜抗衰之功。

41.斑龙百补丸

鹿角霜400g,炒鹿角胶、白茯苓、炒山药、人参、牛膝(酒浸)、枸杞子、黄芪(蜜炙)、生地(酒浸)、芡实、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各200g,杜仲(盐水炒)、当归(酒洗)各150g,炒五味子100g。

上方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g,空腹白开水送下。

本方出自《奇方类编》,有壮阳气、美颜色之功。

42.四汁美肤饮

白菊花汁、莲花汁、地黄汁、樗汁各4ml,丹砂0.1g。上方药和匀,放入甑内蒸半小时后,作1天量,分早晚2次饭前服用。

本方出自《抱朴子》,有悦色驻颜之功。

43.长生固本方

人参、甘枸杞子、淮山药、辽五味子、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淮生地、淮熟地各100g。上方药制片煮酒30斤,封坛口,入锅,水煮1顿饭时间,埋地下去火毒。适量饮用。

本方出自《寿世保元》,有驻颜悦色之功。

44.容颜不老方

生姜500g,大枣250g,白盐60g,甘草90g,丁香、沉香各15g,茴香120g。将上方药共捣为粗末,每日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9~15g。久服。

本方出自《奇效良方》,有悦色驻颜之功。

润肤去皱方之外治方

中医学认为,皮肤干燥起皱纹,主要是由于肺气虚衰,宣发功能失常;脾胃虚弱,运化失健;饮食失宜,劳逸损伤;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等。影响了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使面部肌肤失去气血之濡养而致。治疗多以益气养血,润肤去皱为大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定年方

白及125g,白术、白玉屑各250g,白芷、细辛、白附子、防风、白石脂、土瓜根、蕤仁、葳蕤各100g,白矾75g,琥珀末、珍珠末、钟乳粉各25g。

上药共捣研为细末,取鸡蛋白、蜂蜜和匀,捻作挺子,装入布袋,悬挂阴干,60天后如铁,再捣研成末。每夜用浆水洗面,或以面脂调药涂之。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润肤去皱之功。

2.黄芪膏

黄芪、当归(焙)、防风、檀香、瓜蒌(去皮)、香白芷各25g,甘松、零陵香、川芎、甘草、生干地黄、木香、藁本、白蔹、赤芍药各5g,杏仁(去皮尖)20g,麻油500g。

上药锉碎入油内慢火熬1伏时,去诸药,每50g油入黄明胶20g,熬化去渣。涂摩面部。

本方出自《杨氏家藏方》,有祛风润面之功。

3.摩风膏

白及、白蔹、檀香、零陵香、白芷、茅香、藿香、蜡、白胶香各等份。上药共为粗末,以香油煎焦去渣,人蜡、白胶香、麝香少许。涂面用。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润肤去皱之功。

4.玉肌散

白芷、滑石、白附子各10g,绿豆粉200g。上药共研极细末。或加香豆面洗之,或兑入粉内用之。

本方出自《清官外治医方精华》,有疏风化痰,润泽肌肤之功。

5.檀香散

瓜蒌根、零陵香、藿香、甘松、藁本各100g,白芷、大皂角、茅香、白檀香、糯米、楮桃儿各50g。上药共为细末,洗手用。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滋润肌肤之功。

6.洗面药

皂角1500g(去皮弦子,另捣),好升麻250g,楮实子150g,白及30g(细锉),甘松21g,缩砂仁(连皮)、白丁香(腊月收)、山柰子各2g,绿豆400g(拣净,另捣),糯米100g。共捣为细末。早晚洗面擦之。

本方出自《兰室秘藏》,有润肤去皱之功。

7.疗化面方

珍珠、光明砂、冬瓜仁各0.6g,水银少许。以上四五重绢袋盛之,于铜铛中,以作浆水,微火煎,一夕一日始可用。取水银和面脂,熟研使用。合珍珠、冬瓜子仁末,更加调以敷面,取瘥为度,旦以浆洗之。

本方出自《普济方》,有光泽肌肤之功。

8.莹肌如玉散

白丁香、白牵牛、白及、白蔹各50g,白蒺藜、当归末、升麻各25g,白芷35g,楮实子、白茯苓各15g,麻黄10g,白附子、连翘各7.5g,小椒5g。上药共为细末,洗手脸用之。

本方出自《兰室秘藏》,有润泽肌肤之功。

9.杏仁美容膏

杏仁、云母粉各100g,滑石200g,香白芷50g。先将杏仁、香白芷焙干研细末,再与滑石粉、云母粉混合拌匀,再加适量蜂蜜调成软膏。每日涂敷面部少许。

本方出自《鲁府禁方》,有润泽肌肤之功。

润肤去皱方之内治方

中医学认为,皮肤干燥起皱纹,主要是由于肺气虚衰,宣发功能失常;脾胃虚弱,运化失健;饮食失宜,劳逸损伤;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等。影响了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使面部肌肤失去气血之濡养而致。治疗多以益气养血,润肤去皱为大法。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八珍汤

潞党参、焦白术、云白苓、粉甘草、当归身、杭白芍、抚川芎、熟地黄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连服3月为1疗程。

本方出自《正体类要》,有补益润肤之功。

2.卫生汤

当归、白芍各200 g,黄芪400 g,炙甘草50g。上药锉散,每以20 g水煎服用。

本方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润泽去皱之功。

3.琼脂膏

生地黄(打汁去渣)、白蜜(煎沸去沫)、鹿角胶、酶油各1000g,生姜(榨取汁)60g。先以慢火熬地黄汁数沸,滤取净汁,又煎20沸,下胶,次下酶、蜜、姜汁,同熬至为饴状,瓷器收贮。每日早晚各服15g。

本方出自《医学正传》,有滋阴润肤之功。

4.脂桃膏

补骨脂(拣净,黄酒浸一天,蒸熟晒干,为末)300g,胡桃肉(温水泡去皮,捣如泥)600g,蜂蜜500g(白者更佳)。先将蜂蜜入锅内煎一二滚,以前2味入蜜内搅匀,收磁罐内。每饭前空心,酒调200ml服用。如不饮酒,用滚水调服亦可。

本方出自《寿世传真》,有润泽去皱之功。

5.瓜子散

西瓜子仁150g,白杨柳皮(或橘皮)60g,桃花120g。将上药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饭后用米汤调服1匙。

本方出自《中药大辞典》,有润肌荣颜,泽肤去皱之功。

6.红颜酒

胡桃肉(捣碎)、小红枣(捣开)各120g,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沸,晒干研碎)30g,白蜜100g,酶油70g。用好烧酒1000g,先以蜜、油溶开入酒,随将前3味药入酒内浸7日后即成。每日早晚空腹饮用1~2盅,久服。

本方出自《万病回春》,有润肤去皱之功。

7.熙春丸

枸杞子、龙眼肉、女贞子、仙灵脾(去毛边)、绿豆各100g。将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日早晚各服用1丸。

本方出自《随息居饮食谱》,有泽肌肤,去皱纹之功。

8.胡桃丸

破放纸、杜仲、萆薢、胡桃仁各200g。将前3味捣罗为细末,入胡桃膏和匀,再捣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5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滋润肌肤之功。

9.黄芪丸

黄芪、肉苁蓉(酒浸焙)、人参、防风、官桂(去粗皮)、炒桔梗(酒浸焙)、白术、芍药、白茯苓(去黑皮)、炮天雄、炮附子各50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2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润泽肌肤,去除皱纹之功。

10.老鸦丹

枸杞子、巨胜子、菟丝子(酒浸)、覆盆子、当归(焙)、熟干地黄(焙)、干山药、白茯苓(去皮)、白芍药、白术、炒白蒺藜、牛膝(酒浸1宿)、香白芷、延胡索、荜澄茄各50g,炒破故纸100 g。上药共为细末,经元灰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5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下。

本方出自《杨氏家藏方》,有润泽颜色,去除皱纹之功。

11.石菖蒲丸

石菖蒲、人参、防风、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75g,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百部、山茱萸、炙甘草、炒五味子、贝母(去心)、丹参各50g,生干地黄(焙)、麦门冬(去心)各100g,远志(去心)25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小。每服1丸,空腹,食前开水嚼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润肤除皱之功。

12.何首乌丸

何首乌(米泔水浸1宿,去黑皮,焙)500g,赤芍药、牛膝(酒浸1宿,焙)、熟干地黄各200g。上药共捣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丸,空腹温酒或米酒送下。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有壮筋骨,润肌肤,去皱纹之功。

13.冬瓜子丸

冬瓜子60g,天门冬90g,藁本、远志、杜蘅、白芷、当归、车前草、云母粉各30g,柏子仁、细辛、橘皮、瓜萎仁、白石脂各15g,铅丹3g。上药晒干,研为细末,用筛筛过,再将筛取之极细粉末用白蜂蜜揉合成丸,每丸如黄豆大小。用时用温开水吞服5~10g,每日2次,饭前服用。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有润肤抗皱之功。

14.四君子汤

潞党参、焦白术、云白苓各30g,粉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继以本方制丸连服1年。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补益润肤之功。

15.补益和中酒

黄芪、党参、玉竹、枸杞子各75g,红花45g。将上药共浸泡白酒2500g,数日后取出,适量饮用。

本方出自《中药大辞典》,有润泽肌肤之功。

16.冬地美容膏

天门冬1000g,熟地黄500g。上药太阳下晒干,共同研为细末,以蜂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用温酒送服5~10g,每日2次。如不能饮酒者,用白开水吞服亦可。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有滋润肌肤之功。

17.悦泽玉容丹

桃花瓣(阴干)20g,瓜子(去油)150g,橘皮6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

本方出自《食宪鸿秘》,有润肤去皱之功。

18.寿亲养老丹

熟地黄、肉苁蓉(酒浸)各300g,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各250g,柏子仁(制研)、石斛、巴戟天(去心)、天门冬(去心)、炒蛇床子、覆盆子各150g,续断、泽泻、人参、山药、远志(去心,炒焦)、山茱萸、石菖蒲、桂心、白茯苓、杜仲(炒断丝)各100g,炮天雄、炼乳香扶衰:续老=3:2各50g。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日食前酒服30~50丸。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有润泽肌肤,去除皱纹之功。

19.神仙训老丸

生干地黄、熟地黄、干山药、肉苁蓉、枸杞子各150g,川椒、白何首乌、赤何首乌、藁本各300g,牛膝(酒浸,为末)90g,大黑豆500g。

将上药放水甑内早晨蒸,日出晒,夜间露宿外,如此九蒸九晒九露,数足焙干焦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早晚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每次30g。

本方出自《三补验方》,有滋润肌肤之功。

20.神仙巨胜子丸

巨胜子(焙)100g,生地、熟地、何首乌各200g,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枣仁、炒破故纸、柏子仁、覆盆子、鸡头实、广木香、莲花蕊、巴戟天(去心)、肉苁蓉(酒浸3日)、牛膝(酒浸)、天门冬(酒浸)、韭子、官桂、人参、茯苓(去皮)、楮实子、炮天雄、莲肉、川续断、山药各50g,菊花40g。

上药共为细末,春夏炼蜜,秋冬蒸枣肉,入胡桃肉10个捣泥,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

本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有润泽肌肤,去除皱纹之功。

21.仙传种子药酒

白茯苓(去皮)500g,红枣(去核)250g,胡桃肉(去皮)300g,白蜂蜜3000g,黄芪(蜜炙)、人参、白术、川芎、炒白芍、生地、熟地、小茴、枸杞子、覆盆子、陈皮、沉香、木香、官桂、砂仁、甘草各75g,乳香、没药、五味子各15g。

锅内熬滚前4味,搅匀,再以微火倾入瓷坛,加高烧酒15000g,糯米白酒5000g。余药共为细末,入坛和匀,笋叶封口,外面固封,入锅内大柴火煮2炷香时间,取出埋入土中3日去火气。每日早晚适量饮数杯。

本方出自《鲁府禁方》,有润泽肌肤,去除皱纹之功。

22.西岳真人灵飞散

云母粉500g,茯苓400g,钟乳粉、柏子仁、人参、续断、桂心各350g,菊花750g,干地黄600g。上药共为细末,以生天门冬9500g取汁搜药,铜器中蒸120L黍米下,米熟曝干为末。每服2g,日1次。或取42g,白蜜和捣杵,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7丸,每日3次。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有润肤去皱之功。

23.神仙驻颜延年方

熟地黄、干地黄、 甘菊花、天门冬各500g。天门冬去心焙干,捣诸药为散。每服12g,空腹温酒送下。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润肤泽面,驻颜抗老之功。

古今美容秘法

 1.返老还童法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  2.消除汗斑术

  用硼砂5两,老姜两片研成末,水调匀,连擦患处,数天便可见效。  3.卷发伸直法

  用麻叶、难能可贵叶各一半,用水煎后洗头,坚持一个段时间,卷发自然变直。  4.白发变黑法

  煎桐木水经常洗头,白发自然会转黑,简便可行。  5.拔毛不痛法

  将糖放在陶器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末涂到需要拔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没有痛感。  6.白发染黑法

  少年白头,最不雅观。用反桐木带皮烧成灰,再将胡桃烧成灰,加入菰米一起研成碎末,用黄蜡溶化,搅拌成膏状,每天傍晚涂擦到头上,白发自然会变成黑发。  7.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8.治少年白发方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桑椹子100克,万年表2片,白果30个,桔梗15克,共研细末,每日早饭后服10克,连服一个月,可长出黑发。  9.西施沐浴秘术

  用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各2两,再用甘草、白芷各半斤,研碎,拿3~5两装入疏布袋中,会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1次,经过1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妍丽多娇。这不但对闺中人有益,而且还可以治疗恶疾。  10.黑牙返白秘方

  用沉香、麝香各5分,细辛、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1钱2分,石膏、寒水石各1两,混在一起捣成粉末,早晚用来擦牙,半月之后,各种病牙自然变好,黑牙、黄牙变得洁白无比。经常使用以上药方,到90岁,牙齿还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11.黄牙变白秘方

  用等分的食盐和苏打,加水少许混合成牙膏状,用此膏刷牙,每周1至2次。长期使用可使黄牙变白。

  12.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人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

  (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驻颜抗老外用方

 益母草擦面剂:

  益母草10g,紫苏3g,红花2g,白芨5g。药材研成粉,取3~5g加适量温水调匀即可。适用于中干性皮肤,每周2次。卸妆后将脸洗净,先用热毛巾敷脸,再均匀涂上敷料10~15分钟。待八分干时用温水按摩方式洗净,再进行一般日常保养。

  桑叶汁:

  桑叶100g,玫瑰花10g,白芨粉5g。将桑叶、玫瑰花研成细末,加白芨粉混合,取5g加适量水调匀即可。适用于油性皮肤,每周2次。卸妆后将脸洗净,将脸形面膜纸浸泡于汁液中,敷在脸上15~20分钟。用温水洗净,再进行一般日常保养。

  

润燥养颜方

 番茄黄瓜饮

  西红柿去皮、子儿,黄瓜洗净,共搅碎后过滤取汁,加入适量蜂蜜,每日两次,每次一小杯。西红柿、黄瓜含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沉着的色素减退,从而使肌肤细腻白嫩。

  太子百合汤

  太子参15克,百合15克,水煎服,每日一次,每晚睡前服。太子参益气生津,百合滋阴润肺,本方不仅可益气养阴、润燥止咳,而且还具有润肤增白之功效。可用于气阴两虚,头昏乏力,面色无华,肺痨咳喘等症。

  苦瓜炒胡萝卜

  苦瓜一个,去瓤后切片,胡萝卜一个切成薄片,急火快炒,加少许食盐调味,每日一次食之。苦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常食可使面容变得白嫩。胡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C,可使皮肤细腻光滑。

  参麦茶

  西洋参2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当茶饮,频冲频饮,每日一剂。最后,将西洋参片取出嚼食。本方具有滋阴生津、润燥、养颜之功,尤适用于年老体虚者。

  莲子大枣粥

  莲子15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食用。具有健脾和胃、滋阴清燥之功。可用于胃口不佳,食欲不振,心烦失眠,面色萎黄之症。

  栗子炖白菜

  栗子200克,去壳切成两半,加水适量煨栗熟透,再加白菜200克及适量调味料,炖熟即可食用。栗子健脾补肾,白菜补阴润燥,常食可强身健体,并可改善和消除皮肤黑斑及黑眼圈,使颜面润泽光华。

 

黄褐斑验方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的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边界清晰,表面平滑,无自觉症状。常对称分布于两颊,形成蝴蝶样,故又称蝴蝶斑。中医称本病为黧黑斑,认为多因肝肾不足,不能滋养肌肤;或肝气郁结,日久化热,伤及阴血,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滋补肝肾,消色除斑。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几则行之效佳的祛斑验方,供患者选用。

   外洗方

  1.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状,睡前先用温水洗面,然后将此膏涂于色斑处,晨起洗净,直至痊愈。

  2.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加水2000毫升~2500毫升,煮沸15分钟~20分钟,外洗湿敷。

  3.当归15克,香附、木贼草、桑叶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500毫升左右,熏洗患处,每日2~3次。

  注意事项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和忧郁,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在饮食方面,应少吃咸鱼、咸肉、火腿、香肠、虾皮、虾米等食品,少吃葱、姜、辣椒、胡椒及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多摄取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2959.html

更多阅读

怎样用白醋美容 白醋美白功效更显著 显著性检验

怎样用白醋美容 白醋美白功效更显著——简介白醋便宜并且到处可以买到,像这样常见的东西,具有强大的美白功效哦,或许你只是听过在水中加白醋可以起到祛痘的功效,实际上,白醋是极具美容功效的食品呢。那么白醋是如何美白的呢,现在就教大家

如何美白脸部,明星从不对外说的秘诀 全身美白小秘诀

脸部的肌肤是最直观的线路,美白脸部也是美白中最关键的环节,小妹在网上偶然看到了超强圈内MM分享的美白方法,特来晒一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何美白脸部,这些都是明星艺人们绝对珍藏的方法,为什么自己屡屡美白脸部失败核心原因就是没有

美白护肤 薏仁粉的营养价值 喝薏仁粉可以美白吗

薏仁粉的营养价值薏仁因为富含蛋白质,可以分解酵素,软化皮肤角质,使皮肤光滑,能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使肌肤白晰,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哦!对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脱屑、痤疮、皲裂、皮

声明:《美容偏方 美白偏方一次见效果的》为网友哥长一张欠吻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