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九十画展三 万荷堂画荷 黄永玉荷花作品欣赏

黄永玉九十画展(三)万荷堂画荷


黄永玉堂号“万荷堂”,足见其对荷花的喜爱。在他的全部画作中荷花占了很大的比例,故我们专选编了一辑荷花。上面这幅“山有扶苏,隰有荷花”,富贵饱满,据推算当作于黄老先生六十七、八岁,仍可见其精神之饱满,生机之勃勃,为年方68的本小老翁钦佩万分!

这幅“故乡之忆”为先生87岁所做,既有梦幻色彩,亦有深深的思乡情怀,似乎还有一些记忆中的童趣和岁月逝去的感慨。

这幅日照荷塘,色彩是很热烈夸张的,但花叶草的形态布局却还是比较写实的。这也是一种趣向罢。

黄老88高龄完成的巨作“九荷之祝”,高约5米宽约4米,大气磅礴,色彩艳丽,变形的叶衬托着挺立的花,灵动而充 满生气,令人不禁拍手叫绝。

盛开的巨硕的花朵,更显示了雍容欢乐和喜庆。

这两幅白荷,表现了先生内心的清高和纯净。或许,还有一丝淡淡的忧思。

变形的荷花和黑白的对比,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两支黑白鹤鸟在人们的沉思中增加了一点生动的情趣。老先生89高龄作的画更加老辣深刻了。

又是一幅巨制,“秦皇岛外打鱼船,钻进荷花都不见。”大胆的联想!
黄永玉九十画展(三)万荷堂画荷 黄永玉荷花作品欣赏
再看看细部,大胆抽象的笔触,让人感到了无限的浪漫。


晚年的黄老画了不少数米长幅。这幅“朝发辰阳夕宿苍梧”,荷叶的形与色都变化的太大胆了。

这一幅“朝阳嚣洞庭”,主要的特点是光色的表现美而真实,唯荷叶的简单圆形化打破了写实的气氛,这一点一定也是黄老大胆的创新。


这幅长横幅“花路”,清新典雅,特点是以夸大的荷叶为大背景,显示了生动的荷花和白鹤,上部数百字的题辞是先生对艺术的感悟,图文结合这一点也是一些古文人的习惯,黄老把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这幅长横幅“咏荷”用色简洁,花叶顺风而动,群鹤逆风而起,高雅脱俗,灵动传神。上部也有长长的题辞。

这一幅“自清凉无汗”,颇有青花瓷的色调韵味,让人双目一新。


此画“红蜻蜓”,用了西画色块表现荷叶和背景,更衬托出了以线描手法表现的白荷的娇艳柔美。

这是另一种趣向,图案化、抽象化的手法,让人可以忘掉眼前的忧愁,感觉到轻松和欢快。简单化实际可不那么简单。

此画题辞“客里无宾主”,还是在表现怀乡的梦幻吧?画中的荷叶化成了一片金光,令人目眩,又觉得颇有些藏传佛教气氛。

这幅巨作辉煌夺目,似有皇家气派,但浅豆绿的月亮和亮金的天空我还是难于理解,作者就是要这种神秘莫测的效果吗?题目“今宵月色”,并题写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一词,抑或还是在表现梦境幻像吧?

第3厅最后是一幅占据了三面墙的“荷花卷”,黄老先生自题有:23米七一荷花五十鸟十五耗时二日半作毕。

右边的卷首。有几段题字。可惜时间不多没有仔细看。

中间墙部分的花鸟。


左边接近尾部的花鸟,还有题词。黄老先生文采出众,下笔成华章,也很让我辈佩服。

黄老先生年届九十,精神饱满,思想活跃,老当益壮,创新不已,是为我辈学习的最好榜样。

翁 2013,9,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3041.html

更多阅读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 含有数字九的成语

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成语一落千丈;一劳永逸;一马当先;一成不变;一草一木;一通百通;一脉相承;一无是处;一无所知;一目了然;一鼓作气;一丝不苟;一分为二;一狐之腋;一决雌雄;一刻千金;一鸣惊人;一事无成;一泻千里;

北京九十九顶毡房 九十九顶毡房跟西贝

北京九十九顶毡房完全依照蒙古毡房的建筑特色和草原建设,将蒙古建筑和饮食与北京人的喜好和口味有机结合,就是美丽的西贝九十九顶毡房。她座落在海淀区东升乡马坊村永泰北路9号(这个地址让人看了很糊涂,就是在北五环外,林翠桥下往北走,第3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大义与精解 西游记第30回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大义与精解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前面几十回故事说尽了“修德有功”,接下来三回故事讲解“性德方显”。因此,后面三回故事没有降妖捉怪的热闹打斗,但是性德的趣味更加神奇,因为这些道理世间

我镜头里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一 ___未未_ 北京万荷堂

黄永玉和他的万荷堂,摄于2000年国家博物馆的陈履生馆长前几年专门出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黄永玉的万荷堂》。这书一直在我书架。非黄老粉丝,恐怕对这样的书不会有兴趣。万荷堂,建于1997年。当时移居香港的黄老和好友几经选址,看中了

声明:《黄永玉九十画展三 万荷堂画荷 黄永玉荷花作品欣赏》为网友浅笑轻吟梦一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