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春,苏轼贬官黄州不久。1079年,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下狱,几乎杀头。年底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黄州,寓居定惠院。大狱之后,惊魂初定。然词人虽身处逆境,寂寞孤独,也不苟合流俗,坚持操守。此词便是诗人在这种情形下写成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写景,一弯残缺的月亮,斜斜的挂在只有几片稀疏叶子的梧桐上,此时已经夜深人静,寂寥的旷野里,只有残月与疏桐两个破败的象征体在默默无语,冷漠、凄凉。“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一句中“幽人”指幽囚之人,此处则引申为幽居、幽雅之人。有谁能见到幽雅的人孤独地 来,又孤单地去。这是什么人?原来是一位“志当存高远”的有志之士,在朋夜下独自地徘徊,影子忽而拉长,忽而拉近。

下阕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开头,一只孤鸿在寒夜下被什么响声惊动,猛地抬头回看,酣梦已完全消逝得无影无踪,它心中的怨苦,别人又如何觉察的到呢?作者在这里自比孤鸿,虽然遭受千种辛酸,万种磨难,然而他又高傲、不与世俗为伍的精神却永远不会在脑际中消逝,以至于“拣尽寒枝不肯栖”。作者在这里,借用“良禽择木而栖”的传说,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忧愤之情,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怎能不令人伤痛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1667.html

更多阅读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赏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灵宝实验高中 尹学军说明:此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原诗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苏轼《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苏轼朗读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的大意是:一弯如钩之月挂在苍穹,透过稀疏斑驳的梧桐,洒下些朦胧的月光来。漏声停了,万籁俱静。没

苍旻遐缅何若归——《感士不遇赋三 》赏析 感士不遇赋 译文

苍旻遐缅何若归——《感士不遇赋(三)》赏析感士不遇赋(三)陶渊明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土之莫及!留诚信于身后,动众人之悲泣。商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奚良

声明:《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赏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网友吾本輕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