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赏析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篇值得一读,耐人寻味的文章。文章故事简单,语言朴实。

故事的开头就把人们带到了那个物质、精神匮乏的年代,但是,“我”的乐于读书精神却如一股清澈的小溪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残疾青年为了能给我创造读书的条件,既要照顾我的自尊又要顾及我家“严”父的做人原则,于是,他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收下了马草,让“我”在他的小书店里专心读书。读到这里,我心里每次都会流过一丝丝暖流,眼里也会闪烁着点点泪光。这篇文章,小小的故事,平凡的俗人,却谱写了一曲人间至爱、大爱之歌。

“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章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残疾青年知道“我”卖不出马草换得毛票,从而能来他的书店里看书,此时他计上心头,对“我”说:“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残疾青年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一种商量、恳求的语气。听了残疾青年的话,“我”的眼前一定会出现一匹高大健硕的马等待喂马人拿来香甜的马草喂它。于是,善良的“我”爽快地答应了残疾青年的要求,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求之不得啊。残疾青年不仅仅只有着一颗助人为乐之心,还设身处地地考虑了“我”的处境,帮助“我”不露痕迹。这是穷人的至真至纯的感情。

第二次是每天“我”送马草的时候,残疾青年就大声地叫到:“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让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这样说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我不怀疑,让我继续产生错觉,他家的马等着吃马草,目的二就是为了让碧云快点把马草提进院子,别让我发现他家的院子里没有马。我觉得他这里又一次强调“别饿坏了那匹马”,也是为了告诉碧云,别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可想而知,碧云和残疾青年之间有过一次交谈,碧云一定质问过残疾青年:“自己的生活本身就很困难,但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读书,却收下这么多无用的马草,这日子怎么过?”残疾青年一定给耐心给碧云做过思想工作,爱读书的孩子就犹如一匹等待喂养的马,因此,千万别饿着了这个孩子。不管自己的生活如何艰难,也要给这个孩子创造读书的机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意味着:碧云,我们不能饿着这个孩子,让他在这里读书,给他知识的营养吧。

第三次是那天碧云不在家,“我”自己执意要把马草提进去说的这句话:“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单纯的善良的“我”早就相信了青年家的马每天等待着“我”割的马草。当碧云不在家,“我”帮残疾青年提马草喂养马也是理所应当的。于是我是怀着帮助人的喜悦说这话的。也就在这一天,我发现了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我发现了残疾青年这颗金子般的心。

文章的结尾很简单,青年对“我”说对不起,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没有过多的评论,也没有过多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但是,言尽意未绝。这样的结尾,给读者很大的遐想的空间。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怎么读书呢?我和残疾青年之间如何交往的呢?

文章以“这别饿坏了这匹马”贯穿全文,层层推进。又以这句话为题,也是含义深刻,韵 味无穷。贫困的年代,真实的渴求;善意的谎言,美好的心灵。这是一篇值得引导孩子们静心去品读的好课文,如果好好利用这篇课文,会对孩子们产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和影响。

原文:

 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
  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偷看书的时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瘦削的脸。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
  如果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也就不会有那刻骨铭(míng)心的两个耳光。
  当时我正在读《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疼痛直锥我的心。我泪流不止。偶然抬头拭泪时,我瞥(piē)见轮椅上的他正定定地看着我。“坐下慢慢看吧!”他说着指了指身旁的一个小凳子。
  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要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身后有人揪住了我的衣领。我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然后,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的脸上。
  “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阻止我父亲,“孩子看书又不是坏事。”
  “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niè)嚅(rú),“是,是为其他事……”说罢,父亲夺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年轻人,拽着我走了。
  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别饿坏了那匹马》赏析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
  晚上,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
  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上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
  可是马草并不那么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经过书摊时,坐在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
  “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接过我的马草,提进了里屋。
  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绐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
  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着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道。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掎,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0514.html

更多阅读

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赏析 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玄宗天宝进士,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生平坎坷,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官终随州刺史。他以写作山水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拼音版

【古典诗词欣赏(一四七)】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窦凤才【原作】踏莎行·候馆残梅——[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左思 左思咏史ppt

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赏析郁郁涧底松①,离离山上苗②。以彼径寸茎③,荫此百尺条④。世胄蹑高位⑤,英俊沉下僚⑥。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⑦。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⑧。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⑨。【注释】①郁郁:

声明:《《别饿坏了那匹马》赏析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为网友边境矢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