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这一辈子》

饭后睡前,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根据老舍的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看完后,思想一直不能从中脱身而出,是老舍的文笔?是张国立的演技? 是导演的技巧? 也许都有。

如果说我们这辈人有太多的“长叹息”, 那么真值得去看一看我们上一代所经过的磨难。

上世纪的头五十年,中国就像是一只快要从茧里脱壳而出的蝴蝶,经受着出壳前的挣扎和痛苦。北京城头上变 换了好几次“大王旗”。先是大清国的“龙旗”,“龙旗”被换成了洪宪皇帝的“五色旗”,

老舍:《我这一辈子》

(现在很少人知道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国旗是什么样的了,这面国旗真是个倒霉样)

“五色旗”又换成了民国的“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旗”换成大日本的“太阳旗”,“太阳旗”又换回到“青天白日旗”,没几年“青天白日”换成了“五星红旗”。这一次,“五星红旗”一挂就挂了六十多年。

可以想象,在那个改朝换代像走马灯似的年代里,想平安生活的老百姓过的很艰难。但对有些人来说,也正是乱世出枭雄的时候。老舍故事中的“我”就在那个时代活了一辈子。

但是和老舍的原作相比,电视剧就可以说是除了一点基本素材之外,没有一点相像之处了。

老舍的故事中只有一个无名无姓的“我”,电视剧不但把一个“我”分成了三个“我”,还把“我”孩子的名字,福海,给了“我”,孩子因而改名叫“顺子”。于是,三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就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替的时候,成了拜把兄弟,一起走进了人生,走进了社会。整个故事就围绕着这三个孩子在那样的历史舞台上一生的爱恨情仇展开。

福海(张国立)要的是一个平静安详,与人无争的人生;赵二要的是一个不安分,出人头地的人生;刘方子要的是呼风唤雨,大起大落的人生。三个拜把兄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路。他们的人生轨迹不同,却又常常交叉。他们之间有太多的怨恨,却又常常为“兄弟”情义纠结。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多面的人生,尤其是男人之间的那份"Fraternity",让三个老“戏骨”演的让人不时落泪。在电视剧中,赵二(何冰)最小,行三,从头到尾,他大概叫了几百声的“哥哥吔”。这里有高兴,有伤心,有哀求,有绝望。北京人的这句称呼,算是被他叫绝了。

老舍的原作是在1937年发表,除了对在乱世生活不易的小人物的同情外,小说并没有把“我”和那五十年的历史大背景联系起来。老舍连日本人进城都没有提到,更不用说写到解放军进入北京城了。唯一可以让编剧“联想”的大概是老舍文中最后一句话:

“我的眼前时常发黑,我仿佛已经摸到了死,哼!我还笑,笑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于是电视剧中的“福海”, 也就是老舍文中的“我”, 就在解放军进北京后不久,倒在了大街上。

而事实上,老舍本人,在写了不少歌颂新社会的作品后,在1966年八月二十四日投进了北京的什刹海。老舍没有留下遗言,唯一能窥看他在人生最后一刻的心情的,也许是他在《四世同堂》中的描述:

“河水流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烦,水发出一点点的声音仿佛向他低声地呼唤呢。很快的,他想起了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

现在,北京还能让人记起老舍的,就只剩下“老舍茶馆”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6356.html

更多阅读

葫芦丝过关曲目《我和你》《牧童》曲谱 我和你葫芦丝教学

同学们:17周前要结束音乐考试,请同学们赶紧练习两首过关曲目:《我和你》《牧童》,练习好了以后另外还可以练习《大长今》附乐谱。另,如果吹好了过关曲目,还可以练习第三册音乐书上的《小麻雀》《我的家在日喀则》《小袋鼠》等歌曲。音阶

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 郭德纲我这一辈子高清

《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解读在裱糊匠桃园三结义的是老大福海、老二刘方子、老三赵二,三个人性格各异,人生经历也是交错盘结,人们对他们的认同感悬殊。老大由张国立扮演,他是一个善良重义气的满族普通市民。在赵二家没法再住下去的刘

期中考试惊现满分作文:《我长大了……》

期中考试惊现满分作文:《我长大了……》邢 春昨天考完语文,今天阅卷。我客串了一把,批了一本初一作文卷。作文题目是:请以“我长大了_____”(后面请补上标点:!或?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42分)改过半本,发现一篇好文章:《我长大

渡边淳一作品:《女人这东西》

您的位置:网易读书 > 书库 > 生活馆 > 家庭与育儿 > 性知识  3.1 分我来打分 已有605人打分请打分!女人这东西(渡边淳一论女性)《女人这东西》从经验与情感出发,以

声明:《老舍:《我这一辈子》》为网友画无止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