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不可说,啥意思?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啥意思?

1、“不可说”是代表数量上的无穷大,例如,金刚经里描述,念颂金刚经有不可思量,不可描述多的好处。因此,不可说第一个浅层次上的意义,就是代表无法描述的事情。

2、“不可说”代表逻辑上的悖论,比如佛家讲空,但空是一种状态,饱满也是一种状态,而且空本身也是有边界的,那么边界到底算不算空呢?就好象一个空盒子是空的,可是盒子又算什么?另外,佛家认为,空其实不算真的空,如果连空都没有了,那才是空,因此“不空”才是空。所谓,云空,非空,是名空。这种逻辑上的悖论永远也解释不清楚。因此说:“不可说”。

3、佛家认为,真正的真理,不是用语言来说的,好比佛在灵山,拈花微笑,本身就是不立文字,传播真理。又好比,《西游记》原著里描述,唐僧第一次取的无字经,才是真正的真经,燃灯古佛,怕唐僧理解不了,就找了只大鹏鸟,抓破经包。唐僧看到无字真经,果然理解不了,才反回来,重新取了有字 经。可是真理一旦被立了文字,就不在是真正的真理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3861.html

更多阅读

6-11、子曰:贤哉,回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凿 [集解]孔曰:“箪,笥也。颜回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皇疏]美其樂道情篤,故始末言賢也。所樂則謂道也。[邢疏]言回居处又在隘陋之巷,他人见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小百姓一己私利,到泱泱大国的政治决策,人类社会从来没有间断过纷争。春秋时期,再不比尧、舜时民生极艰、民智混蒙。此时生产力已得到一定的发展,至少有更多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

声明:《佛曰:不可说,啥意思?》为网友遠客歸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