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强力推进畜牧大市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正确分析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和变化特点,对于实现农民收入稳定长期增长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对渭滨区、扶风、千阳、陇县、凤县等县区部分村组和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结合农经年报资料,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近年来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民收入摆脱了从1991年到2001年长达10年的停滞增长局面,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685.7元增加到2006年的2454元,增加768.3元,年均增长8.4%。农民收入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农业收入、家庭经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01年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62%,2002年下降到60%,2003年下降到53%,2004年下降到59 %,2005年下降到 58.5 %,2006年下降到 54%。在家庭经营内部,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2001年的18.6%下降到2006年的17.9%,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在家庭经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83.4 %下降到2006年的 82.1%,农民没有从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入。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依靠种植业,其收入的减缓或下滑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减。2006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1224.87元,较2001年每年只增长1.06%。

(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大,但具有内在潜力。从全市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看,近年来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91.89元、48.45元,两项之和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2%,2006年分别为56.62元和118.62元,总额虽比2001年增加了34.9元,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了1.2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产业、靠外出打工。

(三)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民内部出现阶层分化。2001年到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68.3元,2001年最高的金台区为2905元,最低的麟游县仅有899.2元。2006年最高的渭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09.25 元,最低的太白县为 1608.03元,两者相差1501.22元。按全市农业人口划分,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口为254.2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92.3%,而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1.98万人,占0.7%,介于 3000元到 4000元之间的人口占7.1%。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步缩小,农民分工分业加快。

(四)国家宏观政策对农村经济影响增加,政策性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中央关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各项政策的落实,政策性因素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凸现,全市通过取消农业税、乡统筹和村提留,全市累计使农民增收减负22589万元。2006年各级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春播地膜玉米补贴等直补资金总额达到8630万元,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31元。

二、我市农民增收的基本特点

(一)稳定农村政策,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农业的稳定增长,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乃至全市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多予、少取、搞活”的政策,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适时提出建设畜牧大市,重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推进县域工业化为主导发展县域经济,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村“三化”进程,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畜粮果菜药五大主导产业,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加工水平等发展战略,推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2002年,宝鸡市农业系统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四化”的目标,即主导产业产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管理服务组织化、市场销售品牌化,突出畜牧大市建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集中,“畜、粮、果、菜、药”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7%。良种肉牛、优质秦川肉牛、优质肉羊三大畜产经济带初步形成,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98元,年均增长9.4%;全市绿色果品基地面积达到23.3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43.1%,优果率达到60%,比2001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79.7万亩,总产量78.2万吨,打造了“太白山”无公害蔬菜、“透心红”胡萝卜、“三秦红”辣椒、“大红袍”花椒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市建设农业专家大院34个,农业良种繁育中心9个,农业科技园区108个,有效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问题;开通了宝鸡农业信息网和六个二级网站、12个县级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市共有各类规模以上涉农企业1126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9户,其中国家级3户,省级17户,市级39户,在主导产业实现大龙头拉动的农业产业化格局。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生产总值84亿元,较2001年净增39亿元,增长86.7%。

(三)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宝鸡市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实施纲要》,由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市乡镇企业局、市科协、市妇联等7个部门分别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培训,到2005年,对农村劳动力短期培训200万人次,使每个劳动力至少接受1次培训。2005年,我市全面启动“高级农民培训计划”,围绕奶业、果业、蔬菜三个主导产业,累计用三年时间,对有一技之长和带动能力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进行不少于200个学时的免费、系统、专业培训,2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高级农民培训班32个,培训学员955名。通过各类培训,在全市初步造就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撑。

(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我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攻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加快向产业园区集中,建设经济强县。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体,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达到14万个,年营业收入441.7亿元,实现增加值96亿元,占到全市GDP的三分之一强。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二次创业”,全市已完成乡镇企业改制2300户,占应改制的92%以上。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全市已创办乡镇工业园区30个,入园企业近万户,乡镇企业的聚集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共建设各类小城镇128个,其中国家试点镇2个,省级重点镇5个,集聚人口127万人,城市化水平由改革开放初的15%上升到34%,小城镇已初步成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辐射中心。

(五)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农村人口多,文化程度低,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是我市农业劳动力的特征。市上制定了“大规模进军东部、下大力气开拓西部和海外、进一步巩固本市”的思路,探索出一条政策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路子。全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上逐年优化,务工者年龄在18-45岁居多。形成了“巾帼家政”、“凤翔劳工”、“宝鸡技工”、“岐山面点”等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06年全市劳务输出79.21万人,劳务收入152484.07万元,劳均1925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6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2%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困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只是1986年到2000年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一个正常反弹,是在一个低水平上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民稳定增收的机制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民收入长期快速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农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现阶段制约我市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基础薄弱,发展现代农业也只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有限的空间

一是人均耕地资源不足,质量下降。我市现有耕地32.37万公顷,人均占有0.12公顷。其中水浇地14.84万公顷,占45.85%;旱地17.53万公顷,占54.15%。二是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不足,地域季节分布不均。我市水资源总量55.0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527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41.27亿立方米,人均1145立方米,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88%,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9%。三是热量不足,光能利用较低。我市海拔700米以下耕地4.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渭河川道,一年两熟偏紧。海拔700~1000米以内的耕地1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渭北台塬和千河川道及千山丘陵沟壑区。一料有余,两料不足,可满足两年三熟。海拔1000~1400米的中山地区耕地14.714万公顷,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要求。资源禀赋对我市“三农”形成硬约束。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即使边际效益下滑到0也必须继续投入。但由于农业保险制度的长期缺位,农户抗击市场、自然灾害能力弱,因灾致贫的概率增加。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所具有的流动性、效率性进一步弱化,生存保障功能上升。在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的目标实现之前,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地位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

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建国以来,我市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虽有所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48%,但高层次教育人数过少,每万名农村劳动力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13人,高中以上789人,不到10%,但全市农业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只有7年,给农村经济振兴带来了一定困难。据测算,1个劳动力可经营10亩耕地,我市劳均耕地仅3.52亩,全市只需要农业劳动力50万人左右,还有9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充分就业,除在农业内部挖潜可增加10万劳动力就业和已经外出务工的54万人外,尚有30万人需要转移。在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中,约有50%的劳动力处于兼业状态,农忙就业,农闲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年龄在18—45岁青壮年中,已有64%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被人戏称为“3860”部队,科技知识严重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农民接受能力差,农业比较效益提高难。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受国家政策和农民观念制约,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在探索阶段,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服务层次低、内部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灵活、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对接农户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三)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基层组织体系已不适应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需要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对组织和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体系。我市现有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虽然在原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与现阶段“三农”工作的要求相比,仍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层次过多,全市共有市、县、乡、村四个管理层次,特别是村级机构本应是农民自治组织,但实际上已成为乡级政权的延伸;二是管理机构庞大,乡村行政管理人员众多,据统计,全市共有乡镇干部16721人,村干部7000人左右,供养的人员过多,效率低下,政府运作成本太高,农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农村的管理成本较高;三是新的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缓慢,长期以来以行政组织替代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导致农村经济组织极度匮乏。

(四)财税体制和金融制度改革导致大量资金外流,农村经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撑

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县乡两级财政压力沉重,难以支持各级政府的日常运转,成了“吃饭财政”、“借债财政”,乡镇政府债务压力巨大,据统计,全市共有乡级债务9.92亿元,乡均负债719.08万元。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与分散的、兼业化的的小农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邮政储蓄、国债发行、商业银行每年从农村流出资金12亿元,每年注入资金只有8亿元,全市每年从农村外流资金将近4亿元。资产抵押贷款制度的和信用担保的缺位,农业生产吸收资金的能力下降。

(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长期被忽视和遗忘,关注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工作任重道远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三部重要的涉农法律,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农民的各项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中央一号文件也把“三农”工作的突破口选在尊重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上。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没有把农民问题作为“三农”工作根本性问题来抓,不能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三农”问题,侵害农民民主权利、损害农民经营自主权、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事)件,特别是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名,强迫农民种植指定品种农作物的事件确有发生,侵犯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损害了农民利益。

四、对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民增收是农业工作的重点,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合理定位农村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现阶段的农村承担着多种功能,一是工业化的缓冲地带,二是粮食安全与食品保障基地,三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基地,四是形成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新兴产业。现阶段我市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应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经济和社会权益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快速增长。

(一)尊重农民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调动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了解农民、尊重农民,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的新农村。尊重农民的关键一是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努力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尊重国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这一基本职能,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这一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要坚决杜绝以土地流转为名剥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农民以产品为纽带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抱团创市场。四是认真研究农民问题,了解农民内部出现的新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农民内部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让农民安居乐业

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人饮解困、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工程,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以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水平;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秸杆综合利用,发展农村沼气,以建设农村新型能源。对各方面的资金要逐步实现整合使用,逐村推进,创造新型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积极探讨实现全民统一医疗保障的可能性,消除社会保障体制的城乡差别。积极推进农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立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

(三)全面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依托市上制定的12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畜、粮、果、菜、药五大主导产业以及花椒、核桃、辣椒等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集群和特色品牌,形成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使我市成为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信赖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提高原料自给能力,建立与基地、农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升农业专家大院,把专家大院向产业基地延伸,积极发展科技型经济实体,使专家大院成为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形成以专家大院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辐射点、联结周边农户的科技推广网络。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农业和标准农业,打造农业品牌,力争使我市主要农产品都以品牌进入市场。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支持鼓励农民之间的合作

要在原有对农民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深度,有效整合与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民办培训学院、农村职业高中为依托,对我市每年新增3.7万农村劳动力中的2万人左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技能。强化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按照我市主导产业布局,从市聘农业专家、市县农技单位、专家大院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按照农时季节和产业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有针对性地面对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向种养业深层次转移就业,使农民大量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就业。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畜、果、菜、药等主导产业和花椒、辣椒、核桃、手工蕊和民俗村等特色产业区域,以一村一品重点村和推进村为主,尽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引领农民进入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和平台。

(五)稳步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把村级组织还给农民

将乡镇政府的职能由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化,取消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考核指标,将为农民服务的情况特别是农民对乡镇政府的满意程度、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等列为考核指标。加快“三农”工作指导方式的转变,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将指导农业的方式由市场促进型向市场拉动型转变,重点解决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尽快指导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实现村级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

(六)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推进城镇建设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进一步改善现有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尽快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聚集群。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为大工业配套、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扩张。加快乡镇企业改制,使其成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多元化投资的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体系。在城镇建设中,要切忌普遍开花,重点发展县城和个别重点建制镇如法门、蔡家坡、常兴、绛帐、凤州,坚持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政策引导的方针,使其很快形成规模效应,聚集产业和劳动力。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尽快构建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带动城乡积极社会协调发展。

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0392.html

更多阅读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原作者:李靖(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关于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的调研与思考 电网主辅分离

关于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的调研与思考二00八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地方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地方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但制造业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服务内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 造成了服务业市场需求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古诗文诵读 小学版

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段精辟的论断,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

声明:《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为网友尐城姉迏温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