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卷三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儒家议论经济之属,宋以前儒家考订之属,唐以前之杂家、释、道家,宋以前之小说家,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

  ◎周秦诸子第一(依《四库》次第,名、墨、纵横、杂合为一类,秦以前诸子姓名不录。)

  《荀子》杨倞注二十卷。(谢墉校本。通行苏州王氏刻《十子全书》本即谢校本。儒。)

  《荀子补注》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孔丛子》三卷。(《汉魏丛书》本三卷。儒。有依托,不尽伪。金山钱氏有宋咸注七卷,本未刊。)

  《孙子》魏武帝注三卷。(平津馆校本。兵。)

  《孙子十家注》十三卷。(岱南阁校本。)

  《吴子》一卷。(平津馆校本。兵。)

  《司马法》三卷,附逸文。(《指海》本,又邢澍辑注浙江刻本,又平津馆本一卷。兵。)

  《六韬》六卷。(平津馆校本。兵。)

  《管子》尹知章注廿四卷。(旧题唐房玄龄注。明赵用贤校本,即管韩合刻本,附刘绩补注。《十子》本同上,但多评语,不善。)

  《管子义证》八卷。(洪颐煊。传经堂本。)

  《弟子职集解》一卷。(庄述祖。《珍蓺宦遗书》本,遵义唐氏重刻本。即《管子》之一篇。)

  《弟子职正音》一卷。(王筠。鄂宰四种本。)

  《慎子》一卷,附逸文。(严可均校辑。守山阁本,又金壶本。法。)

  《商子》五卷。(严可均辑。平津馆别刻本,《指海》本,又明吴勉学刻《二十子》本。法。)

  《邓析子》一卷。(《指海》本。法。)

  《韩非子》二十卷,附《识误》三卷。(吴鼒校刻本,又明赵用贤校《管》《韩》合刻本即《十子》本,又明周孔教刻大字本。法。)

  《素问》王冰注廿四卷。(互见下医家类。医。)

  《周髀算经》二卷。(互见下天文算法类。天文算法。)

  《尹文子》一卷,附《校勘记》、《遗文》。守山阁本,又湖海楼本,又金壶本。名。

  《公孙龙子》三卷。(守山阁本,金壶本,明梁杰订本。名。)

  《墨子》十五卷,《目录》一卷。(毕沅校。经训堂本。墨。)

  《鬼谷子》陶弘景注一卷。(秦恩复校刻两本。纵横。)

  《尸子》二卷。(章宗源辑。湖海楼注本,问经堂本,平津馆本。杂。)

  《尸子》三卷,《附录》一卷。(任兆麟辑。《心斋十种》本。)

  《鹖冠子》陆佃注三卷。(聚珍本,福本,《学津》本。杂。)

  《燕丹子》三卷。(章宗源辑。岱南阁本,又平津馆本,问经堂本一卷。杂。)

  《吕氏春秋》高诱注二十六卷。(经训堂校本。杂。)

  《吕子校补》二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吕子校补献疑》一卷。

  (蔡云。自刻本。)

  《老子》王弼注二卷。(聚珍本,杭本,福本。河上公注伪。道。)

  《老子道德经考异》上下卷。(毕沅。经训堂本。)

  《关尹子》一卷。(明吴勉学刻《二十子》本,《珠丛别录》本。道。)

  《列子张湛注》八卷,附殷敬顺《释文》。(汪继培校。湖海楼本,任大椿燕禧堂本附《考异》。道。)

  《列子》卢重玄注八卷。(秦恩复校刻本。)

  《庄子》郭象注附《释文》十卷。(明邹之峄刻本,明胡氏世德堂大字本,《十子》本即世德堂本。道。)

  司马彪《庄子注》一卷,《补遗》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又茆辑《十种》本。)

  《文子》二卷,附校勘记。(守山阁本,又金壶本,吴刻二十子本。道。)

  《文子缵义》十二卷。(宋杜道坚。聚珍本,福本。)

  《计然万物录》一卷。(茆辑《十种》本。)

  《孟子外书》熙时子注四卷。(《函海》本,《珠尘》本,《经苑》本。据赵歧题辞,定为依托,然在汉前,故附此。《拜经楼丛书》辑刻晋綦毋邃《孟子外书注》一卷。)

  《意林》五卷。(唐马总。聚珍本,福本,《学津》本,别下斋补刻宋本第六卷。此书所存古子佚文,不尽周秦,然古子为多。)

  《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种。(马国翰。济南刻本。)

  《诸子平议》三十五卷。(今人。《俞氏丛书》本。)

  ──右周秦诸子《鬻子》、《子华子》皆伪书,《尉缭子》尤谬,不录。

  《六韬》、《关尹》、《邓析》、《燕丹》,伪而近古。

  ◎儒家第二(《曾子》、《子思子》,乃宋汪晫割裂辏合,非原书,不录。)

  《法言》李轨注十三卷,《音义》一卷。(汉扬雄。秦恩复仿宋大字本,又徐养原校李赓芸刻本。)

  《法言五臣注》十卷。(世德堂本,《十子》本同。李轨、柳宗元、宋咸、吴秘、司马光。)

  《新语》一卷。(汉陆贾。《汉魏丛书》本。)

  《新书》十卷。(汉贾谊。卢文弨校。抱经堂校本。)

  《盐铁论》十卷,《考证》三卷。(汉桓宽。张敦仁考证。岱南阁刻本,明张之象注本。)

  《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明刻单行本,《汉魏丛书》本。)

  《潜夫论笺》十卷。(汉王符。汪继培笺。湖海楼本,《汉魏丛书》本无《笺》。)

  《新论》一卷。(汉桓谭。问经堂辑本。)

  《申鉴》五卷。(汉荀悦。《汉魏丛书》本。)

  《典论》一卷。(魏文帝。问经堂辑本。)

  《中论》一卷。(魏徐幹。《汉魏丛书》本。)

  《人物志》三卷。(魏刘邵。守山阁本,金壶本。旧入名家。)

  《傅子》一卷。(晋傅玄。聚珍本,杭本,福本。)

  《物理论》一卷。(晋杨泉。平津馆辑本。)

  《中说》十卷。(旧题隋王通。宋阮逸注。世德堂本。即《文中子》。)

  《因论》一卷。(唐刘禹锡。《百川》本。)

  《续孟子》二卷。(唐林慎思。知不足斋本。)

  《伸蒙子》三卷。(唐林慎思。知不足斋本,《珠尘》本。)

  《公是先生弟子记》一卷。(宋刘敞。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郁离子》二卷。(明刘基。《学津》本。)

  《明夷待访录》二卷。(黄宗羲。粤雅堂本,《指海》本。)

  《潜书》四卷。(唐甄。王闻远刻本。)

  《法书》十卷。(檀萃。刻本。)

  《群书治要》五十卷。(旧题唐魏征。《连筠》本。阙三卷。以下二种为子钞之属,附此。)

  古格言十二卷。(梁章钜,自刻本。)

  以上儒家类议论经济之属(此类兼综事理,亦尚修辞,后世古文家,即出于此类。此类多唐以前书,故列前。)

  《周子通书注》一卷。(李光地注。《榕村全集》本。)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外书》十二卷,《文集》十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周易传》四卷,《经说》八卷,《粹言》二卷。同治十年求我斋江宁刻本,又宝诰堂吕氏刻本。)

  《张子全书》十五卷。(高安朱氏藏书本。)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编。明刻本,日本刻本。)

  《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二年敕编。殿本,古香斋本,贵阳官本。)

  《象山语录》四卷。(宋陆九渊。附《象山全集》本,止二卷。)

  《黄氏日钞》九十五卷。(宋黄震。通行本。)

  《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通行本。)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明邱濬。通行本,云阳重刻本。)

  《读书录》十卷,《续录》十二卷。(明薛瑄。《薛文清公集》本。)

  《传习录》三卷。(明王守仁。明刻单行本,《王文成公集》本。)

  《呻吟语》选二卷。(明吕坤。阮福改辑。文选楼本。别有《呻吟语节录》,通行本。)

  《子刘子学言》三卷。(明刘宗周。黄宗羲、姜希辙校刻本。)

  《三鱼堂賸言》十二卷。(陆陇其。《全集》本,正谊堂本。)

  《陆清献公日记》十卷。(陆陇其。道光辛丑柳氏刻本,《指海》本二卷。)

  《五种遗规》十五卷。(陈宏谋。通行本。《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学仕遗规》。)

  《女教经传通纂》一卷。(任启运。)

  《妇学》一卷。(章学诚。《文史通义》之一篇,旧别行,亦收《经世文编》中。《珠尘》本。)

  《小学集注》六卷。(旧题《宋朱子》。通行本。)

  以上儒家类理学之属专书(举其关系学派及其书简明切于人事者。胡居仁《居业录》,罗钦顺《困知记》,章懋枫《山语录》,皆有行本,余散见。)

  《性理精义》十二卷。(康熙五十六年敕编。通行本。)

  《近思录集注》十四卷。(宋朱子、吕祖谦同撰。江永注。原刻本,武昌局本,吴氏望三益斋本。)

  《重修宋儒学案》卷。(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诸星杓校。慈溪冯氏刻本。

  黄为陆、王之学,全为程、朱之学。)

  《增补宋元学案》一百卷。(全祖望修。王梓材增补。道光丙戌何氏刻本。)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黄宗羲。乾隆己未慈溪郑氏补刻本,又故城贾氏刻本。万氏原刻本,未足。此书为陆、王之学。)

  《学蔀通辨》十二卷。(明陈建。原刻本,《正谊堂全书》本。此书辨陆、王之学。)

  《东莞学案》。(无卷数。吴鼎。此书攻陈建书,申陆、王之学。)

  《国朝学案小识》卷。(唐鉴。自刻本。此书为程、朱之学。孙奇逢《理学宗传》二十六卷,通行本,为陆、王兼程、朱之学。)

  《正谊堂全书》四百七十八卷。(张伯行编。福州局本。六十三种。此书为程、朱之学。)

  以上儒家类理学之属汇集书(举其博通,不腐陋者。此外若《北学编》、《洛学编》、《关学编》、《浙学宗传》、《闽中理学渊源考》,皆有刊本,亦可备考。)

  《独断》二卷。(汉蔡邕。抱经堂校本,又《百川》本,《汉魏丛书》本,聊城杨氏刻附《蔡中郎集》本。)

  《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汉魏丛书》本,又仿宋单行本。《四库》本有《附录》一卷,即辑《姓氏篇》佚文,详见后。)

  《补风俗通姓氏篇》一卷。(张澍。二酉堂本。钱大昕辑本,在《群书拾补》中。)

  《古今注》三卷,(晋崔豹。)附《中华古今注》三卷。(五代马缟。《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

  《封氏闻见记》十卷。(唐封演。雅雨堂本,《学津》本。)

  《刊误》二卷。(唐李涪。照旷阁本,青照堂本。)

  《苏氏演义》二卷。(唐苏鹗。《珠尘》本,《函海》本。)

  《资暇集》三卷。(唐李匡乂。《续百川》本。)

  《兼明书》五卷。(五代邱光庭。明陈继儒刻《宝颜堂秘笈》本。)

  《宋景文笔记》三卷。(宋宋祁。《百川》本,《学津》本。)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二卷,《续》一卷。(宋沈括。《津逮》本,《学津》本。)

  《靖康缃素杂记》十卷。(宋黄朝英。守山阁本,金壶本,《唐宋丛书》本。)

  《能改斋漫录》十八卷。(宋吴曾。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

  《西溪丛语》三卷。(宋姚宽。《津逮》本,《学津》本。)

  《学林》十卷。(宋王观国。聚珍本,福本,湖海楼本。)

  《容斋随笔》。(《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宋洪迈。通行本。)

  《云谷杂记》四卷。(宋张淏。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馆本附一卷。)

  《示儿编》二十三卷。(宋孙奕。明潘氏刻本,知不足斋本。)

  《考古编》十卷。(宋程大昌。《学津》本,《函海》本,单行明刻本。)

  《演繁露》十六卷。(宋程大昌。《学津》本,《唐宋丛书》本。)

  《纬略》十二卷。(宋高似孙。守山阁本,金壶本。)

  《野客丛书》三十卷,附《野老纪闻》一卷。(宋王楙。《唐宋丛书》本,《稗海》本。)

  《考古质疑》六卷。(宋叶大庆。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馆本。)

  《习学记言》五十卷。(宋叶适。《四库传钞》本,温州新刻本。)

  《老学庵笔记》十卷,《续》二卷。(宋陆游。《津逮》本,《学津》本。)

  《宾退录》十卷。(宋赵与旹。单刻仿宋本。)

  《坦斋通编》一卷。(宋邢凯。守山阁本。)

  《翁注困学纪闻》二十卷。(宋王应麟。翁元圻注。家刻本,长沙重刻巾箱本。此注更胜《七笺》本。)

  《困学纪闻七笺》,附《集证》二十卷。(阎若璩、全祖望、程瑶田、何焊、钱大昕、屠继序笺。万希槐《集证》。通行本。)

  《敬斋古今黈》八卷。(元李冶。聚珍本,杭本,福本,海山仙馆本。)

  《谭苑醍醐》九卷。(明杨慎。《升庵集》本。)

  《丹铅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杨氏教忠堂刻本。又《升庵集》本分《余录》、《续录》、《摘录》、《总录》,共六十三卷。函海编刻《丹铅杂录》十卷。)

  《笔乘》六卷。(明焦竑。粤雅堂本。《续》八卷,皆谈释理,无谓。)

  《井观琐言》三卷。(明郑瑗。《唐宋丛书》本,《秘笈》本。)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明胡应麟。明刊本。)

  《通雅》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此藏轩刻本。)

  《卮林》十卷。(明周婴。《补遗》一卷。湖海楼本。)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顾炎武。黄汝成笺。原刊本,广州重刻本,武昌局本。)

  《群书疑辨》十二卷。(万斯同。刻本。)

  《蒿庵闲话》二卷。(张尔岐。《贷园丛书》本,粤雅堂本。)

  《潜邱札记》六卷。(阎若璩。吴玉搢编刻本,家刻本,学海堂摘本二卷。)

  《义府》二卷。(黄生。《指海》本,家刻本。)

  《白田杂著》八卷。(王懋竑。刻本。)

  《松崖笔记》二卷。(惠栋。道光壬午徐氏刻本。)

  《樵香小记》二卷。(何琇。守山阁本。)

  《掌录》二卷。(陈祖范。家刻本。)

  《管城硕记》三十卷。(徐文靖。乾隆九年刻本,半亩园本。)

  《订讹杂录》十卷。(胡鸣玉。湖海楼本。)

  《韩门缀学》五卷,《续编》一卷。(汪师韩。《上湖文编》附刻本,丛睦《汪氏遗书》本。又《谈书录》一卷、《诗学纂闻》一卷。)

  《经史问答》十卷。(全祖望。《鮚琦亭集》附刻本,学海堂摘本七卷。)

  《南江札记》四卷。(邵晋涵。刻本。)

  《钟山札记》四卷,《龙城札记》四卷。(卢文弨。抱经堂本。)

  《蛾术编》一百卷。(王鸣盛。陆氏刻本,未足。)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余录》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抽印单行,阮刻本无余录。)

  《晓读书斋杂录》四卷。(洪亮吉。集外奕氏刻本。)

  《考古录》四卷。(钟褱。甘泉阮刻本。)

  《读书脞录》七卷。(孙志祖。嘉庆己未家刻本,学海堂本。)

  《惜抱轩笔记》八卷。(姚鼐。《全集》本。)

  《札朴》十卷。(桂馥。原刻本。)

  《炳烛编》四卷。(李赓芸。滂喜斋校录刻本。)

  《溉亭述古录》二卷。(钱塘。文选楼本。)

  《癸巳类稿》十五卷。(俞正燮。何氏刻本。)

  《癸巳存稿》十五卷。(俞正燮。连筠本。)

  《合肥学舍札记》八卷。(陆继辂。自刻本。)

  《瞥记七卷》。(梁玉绳。)《庭立记闻》四卷。(玉绳子学昌辑。《清白士集》本。)

  《过庭录》十六卷。(宋翔凤。浮溪精舍本。)

  《筠轩读书丛录》二十四卷,《台州札记》十二卷。(洪颐煊。传经堂本。)

  《落帆楼初稿》四卷。(沈尧。《连筠》本。)

  《经传考证》八卷。(朱彬。学海堂本。)

  《拜经日记》十二卷。(臧庸。自刻本,学海堂本止八卷。)

  《秋槎札记》卷。(刘履恂。学海堂摘本。)

  《研六室杂著》卷。(胡培翚。学海堂摘本。)

  《吾亦庐稿》卷。(崔应榴。学海堂摘本。)

  《宝甓斋札记》卷。(赵坦。学海堂摘本。)

  《书林扬觯》二卷。(方东树。盱眙吴氏刻本。)

  《古书疑义举例》七卷。(今人。《俞氏丛书》本。此书甚有益于学者。)

  《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乾隆四十一年敕撰。聚珍本,福本。以下十种,皆校勘之学。)

  《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何焯。通行本。)

  《援鹑堂随笔》四十卷。(姚范。家刻本。)

  《读书杂志》八十卷。(王念孙。家刻本。)

  《群书拾补三十八种》。(卢文弨。抱经堂本。)

  《斠补隅录》二十四种。(蒋光煦。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目列后:

  《尚书全解》二十一叶,《尔雅》十八叶,《续通鉴》七叶,《东汉会要》二十九叶,《吴越春秋》十二叶,《钱塘遗事》十二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六叶,《管子》三十四叶,《荀子》九叶,《酉阳杂俎》十二叶,《唐摭言》十四叶,《芦浦笔记》四叶,《陈后山集》十三叶,《意林》十叶。)

  《竹汀日记钞》三卷。(钱大昕。刘刻本,《滂喜斋编录》本二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六卷。(吴寿旸。别下斋本。)

  《经籍跋文》一卷。(陈鳣。《涉闻梓旧》本。)

  《曝书杂记》三卷。(钱泰吉。甘泉乡人稿本,滂喜斋本,别下斋本二卷。)

  《瓮牖闲评》八卷。(宋袁文。聚珍本,杭本,福本。)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赵翼。原刻本。)

  《恒言录》六卷。(钱大昕。文选楼本。)

  《通俗编》三十八卷。(翟灏。无不宜斋刻本,《指海》本。)

  以上儒家类考订之属(录其有关经史者。此类各书,为读一切经、史、子、集之羽翼。)

  ──右儒家◎兵家第三(兵者人事,《太白阴经》、《虎钤经》之属,诡诞不经,不录。

  《登坛必究》、《武备志》多言占候,所言营陈器械,古今异宜,不录。《握奇经》、《三略》、《心书》、《李卫公问对》,伪书,不录。《武编》、《兵法百言》之属,多空谈,不录。)

  《历代兵制》八卷。(宋陈傅良。守山阁本,金壶本。)

  《读史兵略》四十六卷。(胡林翼。武昌官本。)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形势纪要》九卷。(顾祖禹。通行刻本。

  活字版本不善。此书专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证。)

  《草庐经略》十二卷。(明失名人。粤雅堂本。)

  《练兵实纪》九卷,《杂集》六卷。(明戚继光。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效新书》十八卷。(明戚继光。《学津本》。以上二书,通行本粗恶。)

  《救命书》二卷。(明吕坤。《指海》本,附《呻吟语》刻本,借月山房本。)

  《洴澼百金方》十四卷。(吴宫桂。据王芑孙序后《自记》,或云袁氏撰。

  通行本。近人《金汤十二筹》,详于城守,亦切实有用。)

  《火攻挈要》三卷。(明焦勖。海山仙馆本,单行本。李善兰《火器真诀》一卷,见下则《古昔斋算学》内。)

  《新译西洋兵书》五种。(上海制造局刻本。《克虏伯炮说》四卷、《炮操法》四卷、《炮表》六卷,《水师操练》十八卷、《附》一卷,《行军测绘》十卷,《防海新论》十八卷,《御风要术》三卷,皆极有用。)

  ──右兵家(凡兵家多与史学家相出入,地理尤要。)

  ◎法家第四《唐律疏议》三十卷,唐长孙无忌。附《洗冤集录》五卷。(宋宋慈。岱南阁本。《唐律》旧入政书,附此,取便寻览。)

  《折狱龟鉴》八卷。(宋郑克。守山阁本,金壶本。)

  《佐治药言》一卷,《续》一卷。(汪辉祖。知不足斋本。)

  《学治臆说》二卷。(汪辉祖。托氏刻本,读画斋本。二书合刻有阮氏本,武昌局本,贵阳官本。)

  《龙筋凤髓判》四卷。(唐张鷟。湖海楼本,海山仙馆本,《学津》本。名似法家,实则词章,无类可归,附此,其目藉可考《唐时律令公式》。)

  《牧令书》二十三卷,《保甲书》四卷。(徐栋辑。通行本。浅而切用。)

  ──右法家◎农家第五《齐民要术》十卷。(魏贾思勰。《津逮》本,《学津》本,《秘册汇函》本。)

  《来耒经》一卷。(唐陆龟蒙。《津逮》本,《学津》本。在《甫里集》内。)

  《农书》三卷,宋陈旉。附《蚕书》一卷。(宋秦湛。知不足斋本。《蚕书》亦在道光重刻《淮海集》内,作秦观撰。)

  《农书》三十六卷。(元王桢。明刻本。)

  《潞水客谈》一卷。(明徐贞明。单行本,粤雅堂本。)

  《橡茧图说》二卷。(刘祖震。道光七年刻本。)

  《樗茧谱》一卷。(郑珍。道光十七年刻本。)

  《木绵谱》一卷。(褚华。《珠尘》本。)

  《农桑辑要》七卷。(元至元十年官撰。聚珍本,杭本,福本。)

  《农政全书》六十卷。(明徐光启。通行本。)

  《授时通考》七十八卷。(乾隆二年敕撰。殿本,四川布政司刻本。)

  《农桑易知录》三卷。(郑之任。乾隆六年刻本。)

  《康济录》六卷。(倪国连。通行本,武昌局本。)

  《荒政丛书》十卷。(俞森。守山阁本,金壶本。)

  《荒政辅要》九卷。(汪志伊。嘉庆十一年刻本。)

  附《泰西水法》六卷。(明熊三拔。互见算法内。)

  ──右农家◎医家第六(录初唐以前者。唐后方书,须专门经验定其是非,不录。)

  《素问》王冰注二十四卷。(明仿刻宋高保衡等校本,近人重刻本。互见前古子。)

  《素问释义》十卷。(张琦。道光十年宛邻书屋自刻本。)

  《难经集注》五卷。(旧题周秦越人。明王九思注。借月山房本。)

  《神农本草经》三卷。(问经堂校本。)

  《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明吴勉学刻《古今医统》本。)

  《金匮要略》三卷。(汉张机。《医统》本。)

  《华氏中藏经》一卷。(平津馆本。)

  《甲乙经》十二卷。(晋皇甫谧。《医统》本。)

  《灵枢经》十二卷。(晋人。《医统》本,通行本。)

  《肘后备急方》八卷。(晋葛洪。程永培刻《六醴斋医书》本。)

  《脉经》十卷。(晋王叔和。借月山房本,守山阁本。)

  《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医统》本,《广百川》本。)

  《千金宝要》六卷。(唐孙思邈。平津馆本。)

  ──右医家◎天文算法第七(算书与推步,事多相涉,今合录。推步须凭实测,地理须凭目验,此两家之书,皆今胜于古。今日算学家,习中法者,以《算学启蒙》、《九章细草图说》、《九数通考》、《四元玉鉴》为要,兼习西法者,以《数理精蕴》、《梅氏丛书》、新译《数学启蒙》、《代数术》、新译十三卷《几何原本》为要。)

  《戴校算经十书》三十七卷。(戴震校。微波榭本。目列后。)

  《周髀算经》二卷。(汉赵君卿注,北周甄鸾述,唐李淳风释。互见前古子。)

  《音义》一卷。(宋李籍。又聚珍本,福本,又《津逮》本,《学津》本。)

  《九章算术》九卷。(汉人。魏用徽注,唐李淳风释,戴震补图。)《音义》一卷。(宋李籍。)附《策算》一卷。(戴震。又聚珍本,福本,常熟屈氏重刻本。)

  《海岛算经》一卷。(晋刘徽。并注。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孙子算经》三卷。(汉人。北周甄鸾注,唐李淳风释。又聚珍本,杭本,福本,又知不足斋本。)

  《五曹算经》五卷。(六朝人。北周甄鸾注。又聚珍本,福本,又知不足斋本。)

  《夏侯阳算经》三卷。(六朝人。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张邱建算经》三卷。(北周甄鸾注,唐李淳风释,刘孝孙细草。又知不足斋本。)

  《五经算术》五卷。(北周甄鸾。唐李淳风注。又聚珍本,杭本,福本。)

  《缉古算经》一卷。(唐王孝通。并注。又知不足斋本。)

  《数术记遗》一卷。(旧题汉徐岳。北周甄鸾注。伪书。又《津逮》本,《学津》本。)附《句股割圜记》一卷。(戴震。)

  《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九卷。(李潢。沈钦裴校。嘉庆庚辰家刻本。)

  《海岛算经细草图说》一卷。(李潢。附前刻后。)

  《缉古算经考注》二卷。(李潢。程矞采广州刻本,又南昌刻《补草附图》本,非原书。)

  《测圆海镜细草》十二卷。(元李冶。李锐校。)

  《益古演段》三卷。(同上。同上。)

  《弧矢算术细草》一卷。(明顾应祥。李锐细草。)

  《透帘细草》一卷。(阙名。)

  《续古摘奇算法》一卷。(宋杨辉。)

  《丁巨算法》一卷。(元丁巨。以上六种皆知不足斋本。)

  《数书九章》十八卷,(宋秦九韶。)附《札记》。(宋景昌。《宜稼堂丛书》本。)杨辉《算法六种》七卷。(宋杨辉。宋景昌校。《宜稼堂丛书》本。

  目列后。)

  《详解九章算法》,附《纂类》,无卷数。附《札记》。)

  《田亩乘除捷法》二卷。《算法通变本末》一卷。《乘除通变算宝》一卷。

  《算法取用本末》一卷。《续古摘奇算法》一卷,附《总札记》。

  《算学启蒙》三卷。(元朱世杰。罗士琳校。《观我生室汇稿》本,抽印单行本。)

  《四元玉鉴细草》二十四卷。(元朱世杰。罗士琳草。《观我生室汇稿》本,抽印单行本。互见。)

  《缉古算经细草》三卷。(张敦仁。岱南阁本。)求《一算术》三卷。(同上。)

  《校缉古算经》一卷,《图解》一卷,《细草》一卷,《音义》一卷。(陈杰。成都龙氏刻本。)

  《开方补记》六卷。(张敦仁。道光十四年自刻本。原书九卷,未刻毕。)

  《割圆密率捷法》四卷。(明安图。罗士琳校。天长岑氏刻本,观我生室本。

  互见。)

  《三统术衍》三卷。(钱大昕。《潜研堂集》本。董祐诚《三统术衍补》一卷,在《董方立遗书》内。)

  《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孔广森。顨轩所著书本。)

  《开方释例》四卷。(骆腾凤。刻本。王元启《句股衍甲集》三卷、《乙集》二卷、《丙集》四卷,未刊。)

  《弧矢算术细草图解》一卷。(《咸丰元年中星表》一卷。冯桂芬。原刻本。)

  《句股六术》一卷。(项名达。上海局本。)

  《笔算便览》一卷。(纪大奎。《纪慎斋全集》内。)

  《增删算法统宗》十一卷。(梅瑴成。)

  《九数通考》十三卷。(屈曾发。乾隆癸巳刻本,同治十年广州学海堂重刻本。原名《数学精详》。)

  以上中法《新法算书》一百零三卷。(明徐光启等。明刻本。三十种。原名崇祯历书。

  目列后。)

  《治历缘起》八卷。《奏疏》四卷。《八线表》一卷。《日躔表》一卷。

  《月离表》四卷。《五纬表》十卷。《交食表》九卷。《恒星纬表》二卷。《新历晓或》一卷。(青照堂亦刻。)《历小辨》一卷。《测量全义》十卷。《远镜说》一卷。(《珠尘》亦刻。)《日躔历指》一卷。《月离历指》四卷。《五纬历指》九卷。《恒星历指》四卷。《交食历指》七卷。《恒星出没》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黄赤正球》二卷。《浑天仪说》五卷。《测天约说》二卷。

  《天测》二卷。《几何法要》四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一卷。

  《新法表异》二本。《筹算指》一卷。《筹算》一卷。《测食略》二卷。

  《天学初函器编》三十卷。(明徐光启等。明刻本。十种,目列后。)

  《泰西水法》六卷。(明熊三拔。)

  《浑盖通宪图说》二卷。(明李之藻。又守山阁本。)《几何原本》六卷。

  (明徐光启译。又海山仙馆本。全书十五卷,余九卷未译,今始译行。)

  《表度说》一卷。(明熊三拔。)《天问略》一卷。(明阳玛诺。又珠尘本。)

  《简平仪》一卷。(明熊三拔。又守山阁本。)《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明李之藻译。又海山仙馆本。明本有《别编》一卷。)

  《圆容较义》一卷。(明李之藻。又海山仙馆本,守山阁本。)《测量法义》一卷。(明徐光启。又海山仙馆本,《指海》本。)《句股义》一卷。(明徐光启。又海山仙馆本,《指海》本。)

  《测量异同》一卷。(明徐光启。海山仙馆本,《指海》本。)

  《测算刀圭》三卷。(《面体比例便览》一卷,《对数表》一卷,《对数广运》一卷。年希尧。自刻本。)

  《视学》二卷。(年希尧。自刻本。)

  《比例会通》四卷。(罗士琳。刻本。)

  《新译几何原本》十三卷,《续补》二卷。(李善兰译。上海刻本。)

  《代数术》二十五卷,《卷首释号》一卷。(今人译。上海刻本。)

  《代微积拾级》卷。(李善兰译。上海刻本。)

  《曲线说》一卷。(李善兰译。则古昔斋刻本。)

  《数学启蒙》一卷。(西洋人伟烈亚力。上海活字版本。)

  《经天该》一卷。(明利玛窦。《珠尘》本,亦在《高厚蒙求》内。)

  《中星表》一卷。(清徐朝俊。《珠尘》本,亦在《高厚蒙求》内。)

  以上西法《御制数理精蕴》。(《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表》八卷。康熙十三年殿本。)

  《御制历象考成》。(《上编》十六卷,《下编》十卷,《后编》十卷,《表》十六卷。康熙十三年殿本,乾隆二年殿本。)

  《御定仪象考成》三十二卷。(乾隆九年殿本。)

  《晓庵新法》六卷。(王锡阐。守山阁本。)

  《五星行度解》一卷。(王锡阐,守山阁本。)

  《天步真原》一卷。(薛凤祚。守山阁本,《指海》本。)

  《勿庵历算全书》七十四卷。(梅文鼎。魏念彤刻本。二十九种。梅瑴成重编为六十二卷,名《梅氏丛书》,序次尤善,附瑴成《赤水遗珍》一卷、《操缦卮言》一卷。目列后。)

  《平三角举要》五卷。《句股阐微》四卷。《弧三角举要》五卷。《环中黍尺》六卷。《堑堵测量》二卷。《方圆幂积》一卷。《几何补编》五卷。《解割圆之根》一卷。(杨作枚。)《历学疑问》三卷。《历学疑问补》二卷。(《珠尘》亦刻。)《交会管见》一卷。《交食蒙求》三卷。《揆日候星纪要》一卷。

  《岁周地度合考》一卷。《冬至考》一卷。《诸方日轨高度表》一卷。《五星纪要》一卷。《火星本法》一卷。《七政细草补注》一卷。《二铭补注》一卷。

  (《珠尘》亦刻。)《历学骈枝》四卷。《平立定三差解》一卷。《历学答问》一卷。(《珠尘》亦刻。)《古算演略》一卷。(《珠尘》)亦刻。《笔算》五卷。《筹算》七卷。《度算释例》二卷。《方程论》六卷。《少广拾遗》一卷。

  《勿庵历算书目》一卷。(梅文鼎。知不足斋本。)

  《中西经星同异考》一卷。(梅文鼎。《指海》本。)

  《江慎修数学》八卷,《续》一卷。(江永。守山阁本。海山仙馆本用原名,题曰《翼梅》。目列后。)《历学补论》。《岁实消长辨》。《恒气注历辨》。

  《冬至权度》。《七政衍》。《金水发微》。《中西合法拟草》。《算賸》。

  《正弧三角疏义》。

  《推步法解》五卷。(江永。守山阁本。)

  《李氏遗书》十七卷。(李锐。道光癸未阮氏广州刻本。《算书》十一种。)

  《董方立遗书算术》七卷。(董祐诚。家刻本,成都重刻本。《遗书》共十四卷,馀七卷为他著述。)

  《割圆连比例术图解》三卷。《橢圆求周术》一卷。《堆垛求积术》一卷。

  《斜弧三边求角补术》一卷。《三统术衍补》一卷。

  《里堂学算记》十六卷。(焦循。《焦氏丛书》本。五种,目列后。)

  《加减乘除释》八卷。《天元一释》二卷。《释弧》三卷。《释轮》二卷。

  《释橢》一卷。

  《宣西通》三卷。(许桂林。刻本。)

  《算牖》四卷。(同上。刻本。)

  《翠微山房数学》三十八卷。(张作楠。原刻本。十五种,目列后。)

  《量仓通法》五卷。《方田通法补例》六卷。《仓田通法续编》三卷。《八线类编》三卷。《八线对数类编》二卷。《弧角设如》三卷。《弧三角举隅》一卷。《揣籥小录》一卷。《揣籥续录》三卷。《高弧细草》一卷。《新测恒星图表》一卷。《新测中星图表》一卷。《新测更漏中星表》三卷。《金华晷漏中星表》二卷。《交食细草》三卷。

  《数学五书》卷。(安清翘。刻本。目列后。)

  《推步惟是》。

  《一线表用》。

  《学算存略》。

  《笔算衍略》。

  《乐律新得》。

  《衡斋算学》七卷。(汪莱。嘉庆间刻本。)

  《六九轩算书》卷。(刘衡。家刻本。六种,目列后。)

  《尺算日晷新义》。

  《句股尺测量新法》。

  《筹表开诸乘方捷法》。

  《借根方法浅说》。

  《四率浅说》。

  《缉古算经补注》。

  《观我生室汇稿》二十四卷。(罗士琳。阮刻本。《十一种》,目列后。)

  《句股容三事拾遗》三卷,《附例》一卷。《三角和较算例》一卷。《四元玉鉴细草》二十四卷。(又单行。)《四元释例》二卷。《演元九式》一卷。

  《台锥积演》一卷。《校正算学启蒙》三卷。(又单行。)《校正割圜密率捷法》四卷。(又单行。)《续畴人传》六卷。周无专《鼎铭考》一卷。《弧矢算术补》一卷。(此外有《交食图说举隅》,《推算日食增广新术》,《春秋朔闰异同》,《缀术辑补》,《句股截积和较算例》,《淮南天文训存疑》,《博能丛话》,未刊。)

  《夏氏算书遗稿四种》。(夏鸾翔。附《邹徵君遗书》。刻本。目列后。)

  《少广缒凿》一卷。《洞方术图解》二卷。《致曲术》一卷。《致曲图解》一卷。

  《务民义斋算学七种》。(徐有壬。姚氏咫进斋刻本。徐别有《造各表简法》、《截球解义》、《橢圆求周术》各一卷,附刻《邹徵君遗书》内。)

  《邹徵君遗书》八种。(邹伯奇。广州家刻本。目列后。)

  《学计一得》二卷。《补小尔雅释度量衡》一卷。《格术补》一卷。《对数尺计》一卷。《乘方捷术》三卷。《存稿》一卷。《舆地图》一册。《恒星图》二幅。附《夏氏算学》、《徐氏算学》。

  《吴氏丁氏算书》十七种。(今人吴氏、丁氏同撰。同治元年长沙白芙堂刻本。目列后。)

  《笔算》。《今有术》。《分法》。《开方释》。《平方术》。《平圆术》。

  《立方立圆术》。《句股术》。《平三角术》。《测量术》。《方程术》。《天元一术》。《天元名式释例》。《天元一草》。《天元问答》。《四元名式释例》。

  《四元草》。附《借根方句股细草》一卷。(李锡蕃。)

  《则古昔斋算学》二十四卷。(李善兰。江宁刻本。十三种,目列后。)

  《方圆阐幽》一卷。《弧矢启秘》二卷。《对数探源》二卷。《垛积比类》四卷。《四元解》二卷。《麟德术解》三卷。《橢圆正术解》二卷。《橢圆新术》一卷。《橢圆拾遗》三卷。《火器真诀》一卷。《尖锥变法解》一卷。《级数回求》一卷。《天算或问》一卷。

  《畴人传》四十六卷。(阮元。)《续畴人传》六卷。(罗士琳。阮氏合刻本。阮传入《文选楼丛书》,《续传》亦入《观我生室汇稿》。学海堂阮《传》摘本九卷。)

  以上兼用中西法──右天文算法家(算学以步天为极功,以制器为实用,性与此近者,能加研求,极有益于经济之学。)

  ◎术数第八(举其雅驯合理者。)

  《易林》十六卷。(旧题汉焦赣,依徐养原、牟廷相,定为汉崔篆。士礼居校宋本,单行重刻黄本,《津逮》本、《学津》本并为四卷。《火珠林》一卷,刻《格致丛书。百名家书》中)

  《太玄经》十六卷。(汉扬雄。蜀范望注。明刻仿宋本,孙氏《古棠书屋丛书》本。)

  《太玄经集注》十卷。(宋司马光。嘉庆庚午陶五柳仿宋本。)

  《太玄解》一卷。(焦袁熹。《珠尘》本。)

  《五行大义》五卷。(隋萧吉。《佚存丛书》本,知不足斋本。)

  《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唐瞿昙悉达。长沙刻本。内有唐《九执历》。)

  《潜虚》一卷。(宋司马光。)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张敦实。知不足斋本。)

  《潜虚解》一卷。(焦袁熹。《珠尘》本。)

  《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宋邵雍。通行本。)

  ──右术数家(东方朔《灵棋经》二卷,伪书,然是晋以前人作,刻《得月丛书》、《珠丛别录》、刘氏《述古丛钞》中。)

  ◎艺术第九(举其典要可资考证者,空谈赏鉴不录。)

  《法书要录》十卷。(唐张彦远。《津逮》本,《学津》本。梁庾肩吾《书品》、唐张怀瓘《书断》,已收入此书内。)

  《墨池编》二十卷。(宋朱长文。明青州李氏刻本,雍正癸卯朱氏刻本。)

  《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续编》一卷。(明朱谋垔。《三续百川本》。钱坫《篆人录》八卷,未刊。)

  《书谱》一卷。(唐孙虔礼。《百川》本。《安氏石刻》附《释文》本。)

  《续书谱》一卷。(宋姜夔。《三续百川》本。)

  《艺舟双楫》六卷,《附录》三卷。(包世臣。《安吴四种》之一。活字版本,又单行本。此编实是杂文,因内有《论书》二卷,附此。)

  《历代名画记》十卷。(唐张彦远。《津逮》本,《学津》本,《续百川》本。上古至唐会昌。)

  《贞观公私画史》一卷。(唐裴孝源。《续百川》本,《唐宋丛书》本。)

  《图画见闻志》六卷。(宋郭若虚。《津逮》本,《学津》本。唐会昌至宋熙宁。)

  《画继》十卷。(宋邓椿。《津逮》本,《学津》本。宋熙宁至乾道。)

  《图绘宝鉴》五卷。(元夏文彦。上古至元。)《续编》一卷。(明韩昂。

  《津逮》本。明初至嘉靖。)

  《读画录》四卷。(周亮工。自刻本,海山仙馆本。明末国初。)

  《画征录》三卷,《续》二卷。(张庚。通行本。国初至乾隆初。以上七书,皆考证历代画家大略,相续而成。近人有《画史汇传》,上古至道光,人数不少,考证无多。)

  《南薰殿图象考》一卷。(胡敬。自刻《四种》之一。)

  《佩文斋书画谱》一百卷。(康熙四十七年敕撰。内府本。)

  《东观余论》三卷。(宋黄伯思。明项氏万卷楼仿宋本,《津逮》本,《学津》本。)

  《广川书跋》十卷。(宋董逌。《津逮》本。)

  《法帖谱系》二卷。(宋曹士冕。《百川》本,青照堂本。)

  《阁帖释文考正》十二卷。(王澍。自刻本。)

  《虚舟题跋》十卷,《补原》三卷。(王澍。乾隆间刻本,海山仙馆本四卷。)

  《苏斋题跋》二卷。(翁方纲。《得月》本。多考订。)

  《法帖题跋》三卷。(姚鼐。《惜抱轩集》本。)

  《学古编》一卷。(元吾邱衍。《学津》本,《广百川》本,《秘笈》本,《唐宋丛书》本。)

  《续三十五举》一卷。(桂馥。乾隆己巳重定自刻本,海山仙馆本,借月山房本。)

  《印人传》三卷。(周亮工。自刻本。)

  《琴史》六卷。(宋朱长文。曹寅刻《楝亭十二种》本。)

  《乐府杂录》一卷。(唐段安节。《续百川》本。)

  ──右艺术家◎杂家第十(学术不纯宗一家者入此,其杂记事实者入杂史,杂考经史者入儒家。)

  《淮南子》高诱注二十一卷。(庄逵吉校本。《十子本》即此本。兼道家。)

  许叔重《淮南子注》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

  《淮南万毕术》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又茆辑《十种》本。)

  《淮南天文训补注》二卷。(钱塘。《指海》本。)

  《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晋葛洪。平津馆本。兼道家。)

  《抱朴子》。(《内篇校勘记》一卷,《佚文》一卷。《外篇校勘记》一卷,《佚文》一卷。。严可均。《四录堂类集》本。)

  《金楼子》六卷。(梁元帝。知不足斋本。兼释老。)

  《刘子》十卷。(梁刘昼。《汉魏丛书》本。兼道家。)

  《颜氏家训注》七卷。(北齐颜之推。赵曦明注。抱经堂本,又知不足斋本。

  兼释家。)

  《长短经》九卷。(唐赵蕤。读画斋本。兼纵横家。)

  《两同书》二卷。(唐罗隐。《续百川》本,《秘笈》本。兼道家。)

  《谭子化书》六卷。(南唐谭峭。明吴刻《二十子》本,明单行仿宋本,《珠丛别录》本。兼道家。)

  《激书》。(无卷数,五十七篇。贺贻孙。江西刻本。兼道家。)

  ──右杂家◎小说家第十一(唐以前举词章家所常用者,宋以后举考据家所常用而雅核可信者,余皆在通行诸丛书中。)

  《汉武内传》一卷,附录《外传》、《校勘记》。(齐王俭。守山阁本,又金壶本。)

  《西京杂记》六卷。(梁吴均。抱经堂校刻别行本,又《津逮》本,《学津》本,《汉魏丛书》本。)

  《博物志》十卷,附《逸文》。(旧题晋张华。《指海本》,又士礼居本。

  《神异经》、《十洲记》、《洞冥记》、《搜神记》、《搜神后记》、《述异记》,皆伪书近古者。)

  《世说新语》三卷。(宋刘义庆。明袁氏仿刻宋本,道光戊子周氏纷欣阁重刻袁本,惜阴轩本。)

  《拾遗记》十卷。(秦王嘉。《汉魏丛书》本。)

  《异苑》十卷。(宋刘敬叔。《津逮》本,《学津》本。)

  《国史补》三卷。(唐李肇。得月翻明本,《津逮》本,《学津》本。)

  《明皇杂录》三卷,附《校勘记》。(唐郑处诲。守山阁校本,又金壶本。)

  《杜阳杂编》三卷。(唐苏鹗。《学津》本,《稗海》本。)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十卷。(唐段成式。《津逮》本,《学津》本,坊刻单行本。)

  《尚书故实》一卷。(唐李绰。《秘笈》本,《说薈》本。)《因话录》六卷(唐赵璘。)

  《北梦琐言》二十卷。五代孙光宪。雅雨堂本,广州刻本。

  《茆亭客话》十卷。(宋黄休复。《琳琅秘室》本,《津逮》本,《学津》本。)

  《唐语林》八卷,附《校勘记》。宋王谠。四库馆重编。守山阁校本,又聚珍本,福本,金壶本。

  《清异录》二卷。(宋陶谷。海宁陈氏与《表异录》合刻本,惜阴轩本,《秘笈》本。)

  《归田录》二卷。(宋欧阳修。《学津》本,《欧集》附刻本。)

  《铁围山丛谈》六卷。(宋蔡条。知不足斋本。)

  《侯鲭录》八卷。(宋赵令畤。知不足斋本。)

  《续世说》十二卷。(宋孔平仲。守山阁本。)

  《萍洲可谈》三卷,附《校勘记》。(宋朱彧。守山阁本,金壶本。)

  《默记》一卷。(宋王铚。知不足斋本。)

  《挥麈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三录》三卷,《余话》二卷。宋王明清。《津逮》本、《学津》本。)

  《闻见前录》二十卷。(宋邵伯温。《津逮》本,《学津》本。)

  《闻见后录》二十卷。(宋邵博。《津逮》本,《学津》本。)

  《鸡肋编》三卷。(宋庄季裕。琳琅秘室本。)

  《桯史》十五卷,《附录》一卷。(宋岳珂。《津逮》本,《学津》本。)

  《癸辛杂识》。(《前集》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宋周密。《津逮》本,《学津》本。)

  《辍耕录》三十卷。(元陶宗仪。明刻本,《津逮》本。)

  《山居新语》四卷。(元杨瑀。知不足斋本。)

  《震泽纪闻》二卷,《震泽长语》二卷。(明王鏊。借月山房本。《纪闻》有《珠尘》本,《长语》有《指海》本。)

  《水东日记》四十卷。(明叶盛。康熙间刻本。明刻本三十八卷。)

  《菽园杂记》十五卷。(明陆容。守山阁本,金壶本。)

  《何氏语林》三十卷。(明何良俊。明刻本。)

  《钝吟杂录》十卷。(冯班。守山阁本,《指海》本。)

  《居易录》三十四卷,《池北偶谈》二十六卷。(王士祯。通行本。)

  《太平广记》五百卷。(宋李昉等。通行本。所引多唐以前逸书,可资考证者极多。)

  ──右小说家(今人杂记,若阮葵生《茶余客话》,王应奎《柳南随笔》,法式善《槐厅载笔》,《清秘述闻》,童翼驹《墨海人名录》之属,皆资考核,均有刻本。)

  ◎释道家第十二(举其有关考证事实者。)

  《宏明集》十四卷。(梁僧祐。明刻本。)

  《广宏明集》三十卷。(唐释道宣。明吴勉学刻本。)

  《佛国记》一卷。宋释法显。《津逮》本,《学津》本,《汉魏丛书》本,《唐宋丛书》本。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释玄奘。守山阁本,金壶本,《津逮》本,《学津》本。此书与佛国记意在纪述释教,不为地理而作,故入此类。)

  《高僧传》十三卷,《序录》一卷。(梁释慧皎。海山仙馆本。)

  《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唐释道世。燕园蒋氏刻本。)

  《五灯会元》二十卷。(宋释普济。《释藏》本。)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唐释智昇。《释藏》本。)

  《翻译名义》十四卷。(宋释法云。云栖寺刻本。)

  《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刘向。王照圆校。《郝氏遗书》本,又《古今逸史》本,琳琅秘室本。)

  《神仙传》十卷。(晋葛洪。《龙威》本。)

  《参同契考异》一卷。汉魏伯阳。宋朱子《考异》。守山阁本。《汉魏丛书》本,无《考异》。

  《道藏目录详注》四卷,附《阙经目录》二卷。(明白云霁。《道藏》本。)

  ──右释道家(《阴符经》、《素书》、《道德指归论》,皆伪书,《真诰》、《云笈七签》多诡诞,不录。)

  ◎类书第十三(类书实非子,从旧例附列于此,举其有本原者。)

  《皇览》一卷。(魏缪袭。问经堂辑本。)

  校明初写本《北堂书钞》五十五卷。(唐虞世南。严可均校。四录堂本罕见。

  今通行刻本一百六十卷,乃明陈禹谟删补者。)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明仿宋小字本,明王元贞校大字本。)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明无锡安氏仿宋本,古香斋袖珍本。)

  《白孔六帖》一百六卷。(唐白居易,宋孔传。通行本。)

  《太平御览》一千卷。(宋李昉等。鲍校刻宋小字本,张刻大字本,又明汪昌序校活字版本。最要。)

  《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明崇祯李嗣京刻本。)

  《山堂考索》二百一十二卷。(宋章如愚。明正德慎独斋刻本。《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

  《玉海》二百卷。(宋王应麟。嘉庆丙寅康基田校。江宁藩库刻本,又明正德以来修补本。原附《词学指南》四卷。又附刻十三种,目列后:《诗考》一卷,《诗地理考》六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汉制考》四卷,《急就篇四卷》,《姓氏急就篇》二卷,《周易郑康成注》一卷,《王会解注》一卷,《践阼篇》一卷,《小学绀珠》十卷,《六经天文篇》一卷,《通鉴答问》五卷。)

  《天中记》五十卷。(明陈耀文。明刻本罕见。原书六十卷。以上各书,不惟文家所用,亦可考古书佚文异本,其用甚大。)

  《唐类函》二百卷。(明俞安期。明刻本。)

  《锦绣万花谷》。(宋阙名。明仿宋刻本。《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

  《合璧事类》。(宋谢维新。明刻本。《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以上二书,虽未大雅,取其多存旧书,及宋人轶事遗文。)

  ──右类书。(类书若国朝官撰之《渊鉴类函》、《骈字类编》、《子史精华》、《韵府字锦》之属,士林咸知,不复胪列。)

卷四 集部

◎楚辞第一(《楚辞》兼有屈、宋、杨、刘诸人作,义例实是总集,但从前著录,皆自为一类,

冠于别集之前,今仍旧例。)

  《楚辞补注》十七卷。(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汲古阁毛表校本。《楚辞章句》十七卷,
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吴氏刻本,明闵刻

本无《辨证》、《后语》。)

  《离骚集传》一卷。(宋钱杲之。知不足斋本,《龙威秘书》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宋吴仁杰。知不足斋本,《龙威》本。)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祝德麟。自刻本。)

  《山带阁楚辞注》六卷,《余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蒋骥。通行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明陈第。《学津》本。)

  《天问补注》一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右楚辞类◎别集第二(汉魏六朝举隋唐著录原有专集之名者,其后人采集者,具

在百三家集中,不及。唐至明举最著而单行者。国朝人除诗文最著数家外,举其说理纪事、

考证经史者。)

  《蔡中郎集》六卷。(汉蔡邕。聊城杨氏仿宋本,附《独断》二卷。通行三本皆逊此

本。严可均《校补蔡中郎集》十四卷、录一卷,未刊。)

  《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汉诸葛亮。《附录》二卷,《诸葛故事》五卷。

  张澍编。沔县祠堂本。)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明仿宋刻附《音义》本,明安氏活字版本,汉阳朝宗书室活字版本。)

  《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明黄省曾刻本,明汪士贤刻《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本。)

  《陆士衡集》十卷。(晋陆机。《二十名家集》本。)

  《陆士龙集》十卷。(晋陆云。《二十名家集》本。)

  《陶渊明文集》十卷。(晋陶潜。汲古阁仿宋大字本,何氏成都刻翻毛本。)

  《陶靖节诗注》四卷。(宋汤汉注。拜经楼校本。)

  《鲍参军集》十卷。(宋鲍照。明朱应登刻本。)

  《谢宣城集》五卷。(齐谢朓。拜经楼校本。)

  《昭明太子集》六卷。(梁萧统。明叶绍泰编刻《萧梁文苑》本。)

  《江文通集》四卷。(梁江淹。梁宾校刻本。)

  《江文通集汇注》十卷。(明胡之骥注。刻本。)

  《何水部集》一卷。(梁何逊。明张纮刻本。)

  《庾子山集注》十六卷。(周庾信。倪璠注。通行本。)

  《徐孝穆集笺注》六卷。(陈徐陵。吴兆宜注。原刻本,阮氏困学书屋重刻本。吴亦有庾注,倪行吴废。)

  以上汉、魏、六朝《初唐四杰集》。(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通行本。《王子安集》十六卷,《盈川集》十卷,《卢昇之集》七卷,《附录》一卷,《骆丞集》四卷。)

  《骆丞集》四卷。(顾广圻校。秦恩复刻本。合李元宾、吕衡州为《三唐人集》。)

  《骆宾王集》十卷。(顾之逵小读书堆校刻足本。)

  《骆临海集注》十卷。(陈熙晋注。原刻本。)

  《陈伯玉文集》三卷,《诗集》二卷。(唐陈子昂。杨国桢辑刻本。明新都杨春刻本,虽依旧本题十卷,未足,此本搜辑较多,亦不尽。)

  《张燕公集》二十五卷。(唐张说。聚珍版辑补本,福本。)

  《曲江集》二十卷。(唐张九龄。通行祠堂本不善。)

  《李北海集》六卷,《附录》一卷。(唐李邕。明崇祯庚辰刻本。)

  《李太白集》三十卷。(唐李白。缪曰芑仿宋本。)

  《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王琦注。通行本。)

  《杜诗详注》二十五卷,《附编》二卷。(唐杜甫。仇兆鳌注。通行本。)

  《杜诗镜铨》二十卷。(杨伦注。)《杜文注解》二卷。(张溍注。成都合刻本。杜诗注本太多,仇、杨为胜。)

  《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唐王维。赵殿成注。乾隆二年刻本。)

  《孟襄阳集》三卷。(唐孟浩然。汲古阁本,明闵齐伋刻本,又明刻本四卷。)

  《元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结。刻本。明湛若水校本十卷。)

  《颜鲁公》。(《内集》十二卷,《外集》八卷,《书评》十卷。唐颜真卿。

  黄本骥编辑。三长物斋本,聚珍本、福本止十七卷,较黄本少文四十四首及年谱。)

  《刘随州集》十卷,《补遗》一卷。(唐刘长卿。席氏本。)

  《钱考功集》十卷。(唐钱起。席氏本。)

  《韦苏州集》十卷。(唐韦应物。项絪翻刻宋本,席启寓编刻《唐百家诗》本,汲古阁本后有《拾遗》一卷。)

  《毗陵集》二十卷。(唐独孤及。亦有生斋校刻本。)

  《李君虞集》二卷。(唐李益。席氏本。张澍有辑本,未刊。)

  《华阳集》三卷,附顾非熊诗一卷。(唐顾况。明姚士粦辑。顾端刻本,席氏本。)

  《权文公集》五十卷。(唐权德舆。嘉庆间校刻足本,明嘉靖辛丑刘大谟刻本止十卷。)

  重刻。(《东雅堂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点勘》。唐韩愈。

  宋廖莹中辑注。苏州翻刻本。陈景云点勘。明徐氏东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韩文考异》十卷。(宋方崧卿举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编《韩文考异正集》、《外集》、《遗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书。)

  《昌黎诗笺注》十一卷。(顾嗣立补注。秀野草堂原刻本,吴廷榕重刻本。)

  《昌黎诗增注证讹》十一卷。(黄钺。家刻本。)

  《朱墨本昌黎诗注》十一卷。(怡刻本。)

  《编年昌黎诗注》十二卷。(方世举。雅雨堂本。)

  《韩集点勘》四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重刻《五百家注韩集》四十卷,乾隆甲辰富氏仿宋本,虽逊东雅堂本,雕印尚好。)

  《柳集》(四十五卷,《龙城录》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二卷,《集传》一卷。唐柳宗元。明嘉靖郭云鹏重刻宋本,天启壬戌柳氏再刻本。廷桂永州新刻本,附《年谱》,无《龙城录》。陈景云《柳集点勘》四卷,未刊。)

  《柳河东集辑注》(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附录扬子注《龙城录》一卷。

  明蒋之翘辑。杨廷理刻本。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辩五百家注》,已括此书内。)

  《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正集》通行本,《外集》传钞本。)

  《吕衡州集》十卷。(唐吕温。顾校秦刻足本,粤雅堂重刻本。)

  《张司业集》八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唐张籍。席氏《唐百家诗》本,明万历张尚儒刻本八卷。)

  《皇甫持正集》六卷。(唐皇甫湜。汲古阁本。)

  《李文公集》十八卷。(唐李翱。汲古阁本。)

  《欧阳行周》集十卷。(唐欧阳詹。明万历丙午刻本,明闵刻本八卷。)

  《李元宾文编》三卷,《外编》二卷,《补》一卷。(唐李观。顾校秦刻足本,粤雅堂重刻本。)

  《孟东野集》十卷。(唐孟郊。席氏本,汲古阁本,明闵刻本。)

  《玉川子诗注》五卷。(唐卢仝孙之騄注。自刻本。)

  《长江集》十卷,《附录》一卷。(唐贾岛。席氏本,汲古阁本。)

  《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王琦汇解。通行本。)

  《樊绍述集注》二卷。(唐樊宗师。孙之騄注。自刻本。)

  《王司马集》八卷。(唐王建。胡介祉校刻本,席氏本十卷,汲古阁本。)

  《沈下贤集》十二卷。(唐沈亚之。明万历丙午刻本。罕见。)

  《会昌一品集》二十卷,《别集》十卷,《外集》四卷。(唐李德裕。明天启吴兴茅氏刻本,明袁州刻本止十四卷。)

  《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唐元稹。)

  《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明元白合刻通行本。)

  《白香山诗集》四十卷,附录年谱一卷。(汪立名编校。一隅草堂刻本。)

  《姚少监诗集》十卷。(唐姚合。汲古阁本,席氏本。)

  《樊川文集注》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唐杜牧。冯集梧注。原刻本。)

  《玉溪生诗详注》三卷。(唐李商隐。冯浩注。原刻本。胜于朱鹤龄、姚培谦注本。)

  《樊南文集详注》八卷。(同上。胜于徐树谷、徐炯笺注本。)

  《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今人。清河刻本。)

  《温飞卿集笺注》九卷。(唐温庭筠。顾予咸、顾嗣立注。秀野草堂本。)

  《丁卯集》二卷,《续集》二卷,《续补》一卷,《集外遗诗》一卷。(唐许浑。席氏《百家唐诗》足本。)

  《文泉子集》一卷。(唐刘蜕。别下斋本。)

  《孙可之集》十卷。(唐孙樵。汲古阁本。)

  《麟角集》一卷。(唐王棨。知不足斋本。)

  《皮子文薮》十卷。(唐皮日休。明正统庚辰袁氏刻本。)

  《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仿宋刻本。)

  《笠泽丛书》七卷,《补遗》一卷,《附考》一卷。(许梿编。刻本。)

  《甫里集》二十卷。(唐陆龟蒙。明万历乙卯许自昌刻足本。)

  《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唐司空图。席氏本。)

  《韩内翰别集》一卷。(唐韩偓。汲古阁本。别有《香奁集》三卷,《四库著录》本删去。)

  《黄御史集》十卷,《附录》一卷。(唐黄滔。明崇祯刊本。)

  《罗昭谏集》八卷。(唐罗隐。张瓒辑刻本。)

  《谗书》五卷。(唐罗隐。拜经楼校本。)

  《禅月集》二十五卷,《补遗》一卷。(蜀释贯休。汲古阁本,《金华丛书》本。)

  《浣花集》十卷,《补遗》一卷。(蜀韦庄。汲古阁本,席氏本。)

  《桂苑笔耕》二十卷。(唐高丽人崔致远。朝鲜刻本,海山仙馆本。)

  (汲古阁《三唐人文集》、《三唐人诗》、《五唐人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诗》之属。明刘云份刻《十三唐人诗集》、《八刘诗》之属。国朝席启寓刻《唐诗百名家集》,虽汇刻,多单行。)

  以上唐至五代(唐之诗家,如高适、岑参之类,文家如李华、萧颖士之类,今无单行本,详《全唐诗》、《文》中。)

  《骑省集》三十卷。(宋徐铉。明有刻本,今不可见。在南唐以前所作,已收入《全唐文》,合入宋以后作者,止有传钞本。铉为北宋初文学之最,故举其名。)

  《河东集》十五卷,《附录》一卷。(柳开。国朝人校刻本。)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七卷。(宋王禹偁。聚珍本,福本,平阳赵氏刻本无《外集》。)

  《武夷新集》二十卷,附《西昆酬唱集》。(宋杨亿。祝氏留香室刻本。

  《西昆酬唱集》,亦刻《浦城遗书》。)

  《和靖诗集》四卷。(宋林逋。吴调元校刻本。)

  《宋元宪集》四十卷。(宋宋庠。聚珍本,福本。)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宋宋祁。聚珍本,福本。)

  《文恭集》五十卷,《补遗》一卷。(宋胡宿。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宋范仲淹。通行本。

  近范氏后裔以《范文正》及《范忠宣集》合刻。)

  《河南集》二十七卷。(宋尹洙。长洲陈氏校刻本。)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宋蔡襄。国朝人校刻本。)

  《苏学士集》十六卷。(宋苏舜钦。宋荦校刻本,震泽徐氏刻本。)

  《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宋王珪。聚珍本,福本。)

  《司马文正集》八十卷。(宋司马光。刘绳远刻乾隆修补本,陈宏谋刻本附《年谱》,翻刻本。)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覯。明李赞重编刻本,江西祠堂本。)

  《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刘敞。聚珍本,福本。)

  《彭城集》四十卷。(宋刘攽。聚珍本,福本。)

  《元丰类稿》五十卷。(来曾巩。顾崧龄刻本。)

  《宛陵集》六十卷,《附录》五卷。(宋梅尧臣。震泽徐氏刻本,又梁中孚刻本。)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宋欧阳修。欧阳衡编刻本。)

  《苏老泉先生集》二十卷,《附录》二卷。(宋苏洵。邵仁泓刻本。原名《嘉祐集》。)

  《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苏轼。《前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集》十卷,《外制》附《乐语》三卷,《应诏集》十卷,《续集》十二卷。明成化四年江西布政司重刻宋本,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又重刻,此本为最古。又《大全集本》一百三十卷,分体编次,易于检寻,明刻今刻多有。)

  《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

  《苏诗合注》五十卷,《附录》五卷。(冯应榴注。自刻本。苏诗,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补注》亦善。冯、王、翁三《注》更详备。)

  《苏诗编注集成》。(《总案》四十五卷,《诗》四十六卷,《杂缀》一卷。

  王文诰注。自刻本。冯详事实,王兼论诗。)

  《苏诗补注》八卷。(翁方纲注。《苏斋丛书》本,粤雅堂本。)

  《斜川集》六卷,《附录》上下二卷。(宋苏过。四库馆辑。赵怀玉校刻本,知不足斋本。附《三苏集》本不善。)

  《临川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明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宋本,万历再刻本。)

  王荆公诗注五十卷。(宋李壁注。张宗松清绮斋校刻本。)

  《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宋黄庭坚。聚珍本,福本。)

  《山谷》。(《内集注》二十卷,宋任渊。《外集注》七卷,宋史容。《别集注》二卷,《外集补》四卷,年谱十四卷。宋史季温。翁方纲校刻本,聚珍本无末二种。)

  《后山集》二十四卷。(宋陈师道。赵鸿烈学稼山庄刻本。)

  《后山诗注》十二卷。(宋陈师道。宋任渊注。聚珍本,福本。)

  《柯山集》五十卷。(宋张耒。聚珍本,福本。)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秦观。明李之藻刻乾隆修补本,道光丁酉高邮重刻本,改并二十卷,《补遗》一卷,附《年谱》。)

  《鸡肋集》七十卷。(宋晁补之。明崇祯刻本。《李廌济南集》八卷,《四库传钞》本,无刻本。秦、黄、张、晁、陈、李诸家文,有《苏门六君子文钞》七十卷,明崇祯韩氏刻本。)

  《西台集》二十卷。(宋毕仲游。聚珍本,福本。)

  以上北宋《李忠定公集》卷。(宋李纲。活字本,通行本。原名《梁溪集》。)

  《浮溪集》三十六卷。(宋汪藻。聚珍本,福本。)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宋叶梦得。)

  《简斋集》十六卷。(宋陈与义。聚珍本,福本。)

  《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宋孙觌。明翻宋本止周必大原定十二卷。)

  《茶山集》八卷。(宋曾几。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定集》三十四卷。(宋汪应辰。聚珍本,福本。)

  《朱子大全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朱子。苏方炳刻本。《朱子古文》卷,贵阳官本。)

  《雪山集》十六卷。(宋王质。聚珍版辑本,福本。)

  《周益公大全集》二百五卷。(宋周必大。)

  《止斋文集》五十一卷,《附录》一卷。(宋陈傅良。陈用光重刻本。)

  《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楼钥。聚珍版删定本,福本。)

  《盘洲集》八十卷。(宋洪适。洪氏家刻本,宜黄黄氏刻本。)

  《浪语集》三十五卷。(宋薛士龙。止见传钞本,今温州人议刻。)

  《石湖诗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秀野草堂刻本。南宋四家,《萧千岩诗集》已佚,尤袤止存《梁溪遗稿》一卷,尤侗辑本。)

  《诚斋集》一百三十卷。(宋杨万里。乾隆乙卯吉安刻本八十五卷,《函海》刻《诗集》十卷,嘉庆庚申徐氏编刻《诗集》十六卷。)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陆游。汲古阁本。)

  《水心集》二十九卷。(宋叶适。通行本。)

  《水心别集》十六卷。(同上。温州新刻本,武昌局本。)

  《龙川文集》三十卷,《补遗》一卷,《附录》二卷,《札记》一卷。(宋陈亮。同治八年永康应氏刻本,又活字版本,《金华丛书》本。)

  《严沧浪集》六卷。(宋严羽。明潘氏编刻《宋元名家诗集》本。)

  《白石诗集》一卷,附《诗说》一卷。(宋姜夔。扬州鲍刻本。)

  以上南宋(此外宋人集,若吕陶、刘挚、彭龟年,聚珍本有之。宗泽、吕祖谦,在《金华丛书》内。永嘉四灵,在《南宋群贤小集》内。)

  《拙轩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赵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有传钞本,无刻本。)

  《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金元好问。张穆校补刻本,又康熙间无锡华氏刻本。)

  《元遗山诗注》十六卷。(施国祁注。原刻本。)

  《剡源集》三十卷,附《札记》一卷。(元戴表元。宜稼堂本。)

  《金渊集》六卷。(元仇远。聚珍本,杭本,福本。王惲《秋涧集》一百卷,有传钞本,无刻本。)

  《牧庵文集》三十六卷。(元姚燧。聚珍本,福本。明刘昌编《中州名贤文表》三十卷,宋荦刻本,内有姚燧文八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附《札记》一卷。(元袁桷。宜稼堂本。)

  《道园学古录》五十卷。(元虞集。通行本。仁寿新刻本六十卷,《仍少文遗稿》八卷。)

  《杨仲宏诗》八卷。(元杨载。留香室刻本。)

  《范德机诗》七卷。(元范梈。)

  《揭曼硕诗》三卷。(元揭傒斯。以上三家集,均汲古阁摘本,又《宋元名家诗集》本。)

  《渊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元吴莱。国朝人校刻本,明嘉靖卓氏刻本。)

  《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元萨都剌。汲古阁本。)

  《九灵山房集》三十卷。(元戴良。戴殿江家刻本,《金华丛书》本。)

  《铁崖古乐府注》十六卷。(元杨维桢。卜瀍注。乾隆甲午刻本,西安王氏刻本四卷,无注。)

  以上金元(聚珍本诸集,如张说、宋庠、宋祁、胡宿、王珪、刘敞、刘攽、张耒、毕仲游、汪藻、曾几、汪应辰、王质、楼钥、仇远、姚燧诸家,皆世无刻本,或传本太略,蒐辑排印者。)

  《宋文宪全集》五十三卷,《卷首》四卷。(明宋濂。严荣刻本。)

  《青邱诗集注》十八卷,附《凫藻集》五卷。(明高启。金檀注。雍正六年刻本。)

  《逊志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明刻本,台州刻本,《乾坤正气集》本。)

  《怀麓堂集》一百卷。(明李东阳。重刻本。)

  《篁墩集》九十三卷。(明程敏政。明刻本。)

  《空同集》六十六卷。(明李梦阳。明刻本。今多诗集单行。)

  《大复集》三十八卷。(明何景明。河南重刻本。)

  《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明刻本,又通行本亦称《阳明全集》。)

  《俨山集》一百卷,《续集》十卷,《俨山外集》三十四卷。(明陆深。明刻本。《外集》皆杂著,别行,附此。)

  《升庵全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卷。(明杨慎。通行本不善。)

  《遵岩集》二十五卷。(明王慎中。明刻本。)
张之洞《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荆川集》十二卷。(明唐顺之。国初刻本。)

  《沧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明李攀龙。明刻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贞。

  明刻本。胡应麟《少室山人类稿》,今罕见。)

  《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归氏家刻本。)

  《四溟集》十卷。(明谢榛。明刻本,《盛明百家诗》本。袁凯《海叟集》、边贡《华泉集》、徐祯卿《迪功集》、高叔嗣《苏门集》、皇甫汸《司勋集》、皇甫涍《少玄集》,皆明诗家最著者,有刻本,不常见,并收《盛明百家诗》内。边、徐、高三家,王士祯有选刻本。)

  以上明国朝人集,流别太多,今为分类列之,各标所长,以便初学寻求。其诗文集分刻者分之,本合刻不别行者,仍牵连录之,皆有刻本,不胪列。(词章考订,多有兼长者,此从其重者言之。)

  《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孙奇逢。)

  《二曲集》二十二卷。(李中孚。)

  《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陆陇其。)

  《重订杨园集》五十四卷,《年谱》一卷。(张履祥。同治十年万氏重编苏州局本。)

  《汤子遗书》十卷。(汤斌。)

  《榕村文集》四十卷。(李光地。)

  以上国朝理学家集《梨洲集》卷。(黄宗羲。靳治荆刻。)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诗历》一卷。(黄宗羲。在《粤雅堂丛书》内。)

  《亭林文集》六卷。(顾炎武。)

  《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朱彝尊。)

  《曝书亭集外稿》八卷。(冯登府辑。)

  《姜斋文集》十卷,《诗集》十卷。(王夫之。并杂著合刻为《船山遗书》三百二十四卷。)

  《西河文集》一百三十三卷。(毛奇龄。并杂著合刻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八卷。)

  《上湖分类文编》十卷。(汪师韩。)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诗集》八卷,《词集》二卷,《续诗集》十卷。

  (厉鹗。分刻。)

  《果堂集》十二卷。(沈彤。)

  《东原集》十卷。(戴震。《戴氏遗书》内,亦附《经韵楼丛书》。)

  《鮚埼停集》。(三十八卷,《经史问答》十卷,《外集》五十卷。全祖望。

  《正集》史梦蛟刻,《问答》万氏刻,《外集》、《别集》别一人刻,《诗集》郑氏刻。)

  《南江文钞》四卷。(邵晋涵。)

  《抱经堂文集》三十四卷。(卢文弨。《抱经堂丛书》。)

  《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诗集》二十六卷。(杭世骏。)

  《学福斋集》卷。(沈大成。)

  《潜研堂文集》五十卷,《诗集》二十卷。(钱大昕。)

  《春融堂诗文集》六十八卷。王昶。

  《存悔斋集》卷。(刘凤诰。)

  《述学》内外篇六卷,附《校勘记》。(汪中。扬州局本,又初刻小字本,文选楼本、学海堂本二卷。)

  《校礼堂集》三十六卷。(凌廷堪。)

  《东壁遗书》八十八卷。(崔述。三十五种。)

  《授堂集》卷。武亿。

  轩所著书六十卷。孔广森。七种。

  《拜经堂文集》四卷。(臧庸。)

  《经韵楼集》十二卷。(段玉裁。)

  《问字堂集》五卷,《岱南阁集》五卷,《五松园文集》一卷。(孙星衍。)

  《卷施阁文》。(甲集十卷,乙集十卷。)《更生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洪亮吉。)

  《更生斋续集》卷。(倪良勋刻。)

  《雕菰楼集》二十四卷。(焦循。)

  《复初斋集》卷。(翁方纲。)

  《空山堂集》卷。(牛运震。)

  《祇平居士集》卷。(王元启。)

  《揅经室集》六十卷。(阮元。《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诗集》十二卷,《外集》五卷,《续集》九卷,《再续集》六卷。)

  《思适斋集》十八卷。(顾广圻。徐渭仁刻《春晖堂丛书》中。)

  《养素堂文集》三十五卷。张澍。

  《鉴止水斋集》十二卷。(许宗彦。广州翻刻。)

  《晚学集》八卷,诗五卷。(桂馥。)

  《铁桥漫稿》八卷。(严可均。全稿未刻。)

  《清白士集》二十八卷。(梁玉绳。)

  《七经楼文钞》卷。(蒋湘南。)

  《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祐诚。《董方立遗书》之一。)

  《左海文集》二十卷。(陈寿祺。)

  《衎石斋记事稿》十卷,《记事续稿》十卷。(钱仪吉。)

  《甘泉乡人稿》二十四卷。(钱泰吉。)

  《幼学堂诗集》十七卷,《文集》八卷。(沈钦韩。)

  《斋文集》二卷。(张穆。)

  《诂经精舍文钞》。(《初集》十四卷,《续集》八卷,《三集》卷。杭州诂经精舍诸生。《初集》刻《文选楼丛书》内。)

  《学海堂》(《初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二卷,《三集》二十四卷。广州学海堂诸生。)

  以上国朝考订家集(若纪昀、陆锡熊、彭元瑞、赵佑、朱筠、赵怀玉、王芑孙诸家集,既工词章,间有考订,此类不可枚举,以此例之。)

  《壮悔堂集》十卷。(侯方域。)

  《宁都三魏集》七十二卷。(魏礼、魏禧、魏祥。附魏世杰、魏世效、魏俨。

  三魏合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为易堂九子,有《九子文钞》。)

  《水田居文集》卷。(贺贻孙。)

  《钝翁类稿》一百一十八卷。(汪琬。)

  《午亭文编》五十卷。(陈廷敬。)

  《湛园集》十卷。(姜宸英。)

  《遂初堂诗文集》三十九卷。(潘耒。)

  《解舂文钞》十二卷,《补遗》二卷,《诗钞》二卷。(冯景。《抱经堂丛书》之一。)

  《改亭文集》十六卷,诗六卷。(计东。)

  《存砚楼集》十六卷。(储大文。)

  《鹿洲初集》二十卷。(蓝鼎元。)

  《穆堂类稿》五十卷,《续稿》五十卷,《别稿》五十卷。(李绂。)

  《小仓山房文集》三十五卷。(袁枚。)

  《梅崖居士集》三十卷。(朱仕琇。)

  《山木居士集》卷。(鲁九皋。)

  《尊闻居士集》八卷。(罗有高。)

  《汪子文录》卷。(汪缙。)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测海集》六卷。(彭绍升。)

  《小岘山人集》三十六卷。(秦瀛。)

  《龚海峰文集》卷。(龚景瀚。)

  《安吴四种》。(中《衢一勺》七卷,《艺舟双楫》九卷,《管情三义》八卷,《齐民四术》十二卷,包世臣。道光丙午活字版本,武昌局本。)

  《定盦文集》卷,诗卷。(龚自珍。分刻。)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国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隶再刻本非全集。又长沙新刻本合刻诗集四卷。)

  以上国朝不立宗派古文家集(古文家多兼经济家。)

  《望溪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补遗》二卷,《年谱》二卷。

  方苞。戴钧衡补编。)

  《海峰文集》卷。(刘大櫆。)

  《惜抱轩文集》十六卷,《后集》十卷,《诗》十卷。(姚鼐。)

  《刘孟涂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骈体文二卷,《诗前集》十卷,《后集》二十二卷。刘开。)

  《太乙舟文集》卷。(陈用光。)

  《初月楼集》卷。(吴德旋。)

  《仪卫堂文集》十二卷,诗五卷。(方东树。)

  《东溟文集》二十六卷。(姚莹。)

  《柏枧山房集》卷。(梅曾亮。)

  《管异之文集》卷。(管同。)

  以上国朝桐城派古文家集《大云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惲敬。)

  《茗柯文编》五卷。(张惠言。)

  《养一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活字版本。)

  《崇百药斋集》二十卷,《续集》四卷。(陆继辂。)

  《齐物论斋文集》六卷。(董士锡。)

  以上国朝阳湖派古文家集《湖海楼集》五十卷。(陈其年。《程师恭检讨四六注》,选择未善。)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吴绮。陆繁弨《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绮堂四六》,皆非至者。)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补遗》一卷,《诗集》十二卷。胡天游。此本未足。

  《玉芝堂文集》六卷,诗三卷。(邵齐焘。)

  《绿萝山庄四六》卷。(胡浚。)

  《小仓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别本。)

  《仪郑堂骈体文》二卷。(孔广森。文选楼本,又附刻所著书本。此集本别行。)

  《述学外篇》。(汪中。互见。)

  《知足斋集》卷。(朱珪)

  《问字堂外集》。孙星衍。互见。此集皆骈文。

  《卷施阁乙集》十卷,《更生斋乙集》二卷。(洪亮吉。互见。此集皆骈文。)

  《夫容山馆集》。(无卷数,文八十三篇,《续》三十五篇。)诗八卷,《补遗》一卷。(杨芳灿。)

  《有正味斋集》七十三卷。(吴锡麒。《初集骈体文》二十四卷,《续集骈文》八卷。)

  《尚絅堂集文》二卷,诗五十二卷,词二卷。(刘嗣琯。)

  《小谟觞馆集》。(文四卷,诗八卷,诗馀一卷,《续集文》二卷,诗二卷。

  彭兆荪。姚燮《复庄骈俪文榷》八卷,体与彭近,逊于彭。)

  《赏雨茆屋诗集》二十二卷,骈体文二卷。(曾燠。)

  《夕葵书屋集》卷。(吴鼒。)

  《栘华馆骈体文》四卷。(董基诚、董祐诚。别刻,又附《董方立遗书》内。)

  以上国朝人骈体文家集《梅村集》四十卷。(吴伟业。欲详知国朝诗家者,具郑方坤《国朝诗钞小传》、《王昶湖海诗传》、《张维屏诗人征略》中。)

  《吴诗集览》二十卷,《谈薮》一卷。(吴伟业。靳荣藩注。)

  《变雅堂集》五卷。(杜濬。濬《文集》罕传,武昌新刻。)

  《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闰章。)

  《曝书亭诗注》二十三卷。(朱彝尊。杨谦注。孙银槎注本,不如杨注本,别行。互见。)

  《西河诗集》五十六卷。(毛奇龄。互见。)

  《带经堂集》九十二卷。(王士祯。合他著述统名《渔洋山人著述三十八种》。)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十卷。(惠栋注。)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顾景星。)

  《安雅堂诗集》,无卷数。《拾遗文》二卷。(宋琬。)

  《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词》三卷,《南氵往集》三卷。(彭孙遹。)

  《冯定远集》十一卷。(冯班。)

  《饴山堂文集》六卷,《诗集》十七卷。(赵执信。)

  《西陂类稿》三十九卷。(宋荦。)

  《古欢堂集》三十六卷。(田雯。)

  《莲洋诗钞》十卷。(吴雯。)

  《溉堂集》二十三卷。(孙枝蔚。)

  《冯舍人遗诗》六卷。(冯廷櫆。)

  《敬业堂集》五十卷。(查慎行。)

  以上国朝诗家集(诗家太多,读不胜读,止举国初最著数家,余多行本,泛览不难,此后最著者,厉鹗《樊榭山房诗集》,黄景仁《两当轩集》。)

  《珂雪词》。(曹贞吉。)

  《曝书亭词注》七卷。(朱彝尊。李富孙注。)

  《乌丝词》。(陈维崧。)

  《弹指词》。(顾贞观。)

  《饮水词》,《侧帽词》。(纳兰性德。)

  《樊榭山房词》。(厉鹗。)

  《蘅梦楼词》。(郭麟。)

  《茗柯词》。(张惠言。)

  《疏影楼词》。(姚燮。)

  《金梁梦月词》。(周之琦。)

  《冰蚕词》。(承龄。)

  《空青词》。(边浴礼。)

  以上国朝词家集(今人之词,不能叶律,乃长短句,非曲也,故附集部诗后。

  词乃小道,略举最精者数家,以备文体之一。)

  ──右别集类◎总集第三(近世选本,举大雅者。)

  《文选》李善注六十卷,附《考异》十卷。(胡克家仿宋本,武昌局翻本,广州翻本。叶氏海录轩评注本六十卷,亦佳,汲古阁本较可。)

  《文选理学权舆》八卷。(汪师韩。读画斋本。)

  《文选理学权舆补》一卷。(孙志祖。同上。)

  《文选李注补正》四卷。(同上。同上。)

  《文选考异》四卷。(同上。同上。陈景云《文选举正》六卷,未刊。)

  《文选音义》八卷。(余萧客。静胜堂刻本。此书乃少作,余后又撰《文选杂题》三十卷,未见传本。)

  《文选集释》二十四卷。(朱珔。自刻本。)

  《文选旁证》四十六卷。(梁章钜。榕风楼刻本。)

  《文选古字通疏证》六卷。(薛传均。刻本。原书十二卷。)

  《选学胶言》二十卷。(张云璈。三影阁刻本。)

  《文选补遗》四十卷。(宋陈仁子。长沙刻本。)

  《文选六臣注》六十卷。(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李善。

  明新都崔氏大字本。不如李善单注,已有定论,存以备考。)

  以上总集类《文选》之属《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一百一十八卷。(明张溥编。重刻本。明汪士贤刻《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在张前。)

  《文纪》一百五十九卷。(明梅鼎祚编。原刻本。皇霸、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宋、南齐、梁、陈、北齐、后周、隋、释。《三国文纪》亦有刻本,《四库》未收。)

  《古文苑》二十一卷。(朱章樵注。明成化壬寅刻本,守山阁校本。又岱南阁本九卷,无注。)

  《续古文苑》二十卷。(孙星衍编。平津馆本。)

  《文馆词林》四卷。(唐许敬宗等编。《佚存丛书》本,粤雅堂重刻本。此残本,原书一千卷。)

  《文苑英华》一千卷。(宋李昉等编。明刻本。)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宋彭叔夏。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全唐文》一千卷。(嘉庆十九年敕编。扬州官本。)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铉编。顾广圻校刻大字本,明晋藩刻本,又明刻小字本。)

  《唐文粹补遗》二十六卷。(郭麟编。刻本。)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编。明胡韶修补本,明晋藩刻本。)

  《南宋文范》七十卷。(庄仲方编。道光十七年活字版本。)

  《金文雅》十卷。(同上。同上。)

  《元文类》七十卷,目录三卷。(元苏天爵编。明晋藩刻本,又明修德堂本。

  《文粹》、《文鉴》、《文类》三种,明张溥皆有删削刻本。)

  《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编。原刻本。)

  《明文授读》六十二卷。(黄宗羲编。刻本。)

  《明文在》一百卷。(薛熙编。倪霱写刻本。)

  《皇清文颖》一百二十四卷。(乾隆十二年敕编。殿本。)

  《国朝文录》一百卷。(姚椿编。朱珔编《国朝诂经文钞》一百卷,未刊。)

  《湖海文传》七十五卷。(王昶编。家刻本。)

  《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三卷,《补遗》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敕编。扬州诗局本,重刻通行本。)

  《赋汇录要笺略》二十八卷,(附《补题注》,《外集》、《补遗题注》。

  吴光昭。通行本。杭世骏有《赋汇解题》,通行。)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内府大字本,广州重刻大字本。)

  《古文辞类纂》七十五卷。(姚鼐编。兴县康氏刻小字本,又大字本,苏州局翻康本。)

  《骈体文钞》三十一卷。(李兆洛编。康刻本,合《类纂》合肥徐氏重刻本。)

  《七十家赋钞》卷。(张惠言编。康刻本。以上三种选本,最古雅有法。)

  《国朝骈体正宗》十二卷。(曾燠编。原刻本,广州重刻本。)

  《唐宋十大家文集》五十一卷。(储欣编。八家外,增李翱、孙樵。明茅坤《八大家文钞》,钟惺《八大家文选》,旨趣略同。)

  《元明十大家文集》卷。(国朝人编。)

  《金元明八大家文选》五十三卷。(李祖陶编。元好问、姚燧、吴澂、虞集、宋濂、王守仁、唐顺之、归有光。)

  李选《国朝文录》八十二卷,《续录》六十三卷。(李祖陶编。共八十八家,体例未精,评语尤陋,取其各存大略。)

  《三家文钞》三十二卷。(宋荦编刻。侯方域八卷,汪琬十二卷,魏禧十二卷。近人编辑《国朝二十四家古文》尤草草。)

  《古文雅正》十四卷。(蔡世远编。)

  《续古文雅正》十四卷。(林有席编。)

  《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坚编。)

  《唐骈体文钞》十七卷。(陈均编。)

  《宋四六选》二十四卷。(彭元瑞编。以上均通行本。)

  《八家四六文钞》九卷。(吴鼒编。较经堂刻本。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孔广森、吴锡麒、曾燠、孙星衍、洪亮吉。)

  以上总集类文之属(元以前诸本多有诗,从其多者言之。)

  《乐府诗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编。乾隆刻本,武昌局本。明梅鼎祚编《古乐苑》五十二卷,又补郭遗。)

  《乐府古题要解》二卷。(旧题唐吴兢。《津逮》本,《学津》本。)

  《玉台新咏》十卷。(明赵氏寒山堂仿宋刻小字本,康熙甲午冯氏刻大字评点本。)

  《玉台新咏考异》十卷。(纪容舒。)

  《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编。原刻本。)

  《诗纪匡谬》一卷。(冯舒。知不足斋本。)

  《全唐诗》九百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编。扬州诗局本,江宁重刻本,广州巾箱本。)

  《全五代诗》一百卷。(李调元编。《函海》本。)

  《全金诗》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敕编。扬州诗局本。)

  《御选唐宋诗醇》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内府本,广州重刻本。)

  《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敕编。扬州诗局本。宋七十八卷,金二十五卷,元八十一卷,明一百二十八卷。)

  《唐人选唐诗》八种。(汲古阁本。《国秀集》二卷,《箧中集》一卷,《御览诗》一卷,《极玄集》一卷,《中兴间气集》二卷,《河狱英灵集》三卷,《搜玉小集》一卷,《才调集》十卷。)

  《唐人万首绝句》九十一卷。(宋洪迈。明翻宋本七十五卷。)

  《全唐诗录》一百卷。(徐焯编。通行本。)

  《西昆酬唱集》二卷。(宋杨亿编。《珠尘》本,《浦城遗书》本,粤雅堂本。)

  《南宋群贤小集》一百五十七卷,附《补遗》。(旧题宋陈思编。顾修补。

  读画斋本。)

  《后村千家诗》二十二卷。(宋刘克庄编。《楝亭十二种》本。)

  《宋诗钞》一百六卷。(吴之振编。通行本。)

  《宋百家诗存》二十八卷。(曹廷楝编刻本。补吴钞之遗。陈焯编《宋元诗会》一百卷,搜罗残佚尤备。)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金元好问编。国初刻本。)

  《元诗选》一百一十一卷。(顾嗣立编。家刊本。《一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

  《元诗癸集》十卷。(无卷数。席世臣补刻本。)

  《明诗综》一百卷。(朱彝尊编。原刻本。)

  《感旧集》十六卷。(王士祯编。雅雨堂刻本。《解题》下多有旧闻佚事。)

  《湖海诗传》四十六卷。(王昶编。原刻本。雍正至乾隆末闻人略备。)

  《南宋杂事诗》七卷。(沈嘉辙、吴焯、陈芝光、符曾、赵昱、厉鹗、赵信。

  原刻本,可资考史。)

  《十家宫词》十二卷。(宣和、宋文安、王建、花蕊、王珪、胡伟集句,和凝、张公庠、王仲修、周彦质。朱彝尊编刻本。《借月山房丛书》刻《宫词小纂》三卷。)

  《采菽堂古诗选》三十八卷,《补遗》四卷。(陈祚明编。通行本。)

  《古诗选》三十二卷。(王士祯编。闻人倓笺。通行本。)

  《唐贤三昧集笺注》三卷。(王士祯编。吴煊、胡棠注。乾隆丁未刻本。)

  《十种唐诗选》十七卷。(同上。通行本。)

  《唐人万首绝句选》七卷。(同上。通行本。)

  《镜烟堂十种》。(纪昀。通行本。《沈氏四声考》、《唐人试律说》、《删正二冯才调集》、《删正瀛奎律髓》、《李义山诗》、《陈后山诗》、张为《主客图》、《审定风雅遗音》、《庚辰集》,《馆课存稿》。)

  《宋四家诗钞》。(无卷数。周之麟编。通行本。苏、黄、范、陆。)

  《国朝六家诗钞》八卷。(通行本。施、宋、王、赵、朱,查。)

  以上总集类诗之属(近人诗文选本太多,举其不俗谬者。沈选《别裁》,通行,不详列。)

  《花间集》十卷。(蜀赵崇祚编。汲古阁本。)

  《草堂诗馀》四卷。(宋人编。汲古阁本。)

  《花庵词选》十卷,《中兴以来词选》十卷。(宋黄昇编。汲古阁本。)

  《绝妙好词笺》七卷,附《续钞》一卷。宋周密编。厉鹗、查为仁笺。徐楙重刻本,会稽章氏重刻本。又附张惠言《词选》二卷、董毅《续词选》二卷、郑善长《九家词选》一卷。

  《历代诗馀》二百二十卷,附《词话》十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编。内府本。)

  《词综》三十六卷。(朱彝尊编。原刻本。唐、五代、宋。《补》二卷。王昶编。合上刻本。)

  《词综补遗》二十卷。(陶梁编。原刻本。)

  《明词综》十二卷。(王昶编。原刻本。)

  《国朝词综》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昶编。原刻本。)

  《宋六十名家词》九十卷。(毛晋编。汲古阁本。)

  《十六家词》三十九卷。(孙默编。原刻本。吴伟业、龚鼎孽、梁清标、宋琬、曹尔堪、王士禄、尤侗、陈世祥、黄永、陆求可、邹祇谟、彭孙遹、王士祯、董以宁、陈维崧、董俞。)

  《浙西六家词》。(十二卷,附宋张炎《山中白云词》一卷。龚翔麟编。原刻本。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

  以上总集类词之属(宋词最著者,姜夔、周密、张炎。姜夔白石词在《六十名家词》内,周密《薲洲渔笛谱》、《草窗词》在《知不足斋丛书》内,张炎《山中白云词》附《浙西六家词》后,余若晏、欧、柳、苏、黄、秦、周邦彦、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吴文英、刘过、史达祖皆在《六十家》内,张先、张鎡在《知不足斋丛书》内,有集者亦附集。)

  ──右总集类◎诗文评第四(诗话但举总汇者,其专家诗话太繁,不录。)

  《文心雕龙辑注》十卷。(梁刘勰。黄叔琳注。卢氏广州刻本,原刻本。)

  《浩然斋雅谈》三卷。(宋周密。聚珍本,杭本,福本。)

  《全唐文纪事》一百二十二卷。(陈鸿墀。广州方氏刻本。)

  《唐诗纪事》八十卷。(宋计有功。通行本。)

  《宋诗纪事》一百卷。(厉鹗。原刻本。钱大昕《元诗纪事》三卷,未见传本。)

  《乌台诗案》一卷。(宋周紫芝。《函海》本。)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一卷。(张泰来。知不足斋本。)

  《广陵诗事》十卷。(阮元。文选楼本。)

  《词林纪事》二十二卷,附录三卷。(张完橚。嘉庆三年刻本。)

  《史汉方驾》三十五卷。(明许相卿。家刻本。此书意在评文,故列此。)

  《修词鉴衡》二卷。(元王构。《指海》本,《三续百川》本。)

  《古文绪论》一卷。(吕璜。《指海》本。)

  《四六话》二卷。(宋王铚。《学津》本。)

  《四六谈麈》一卷。(宋谢伋。《学津》本。)

  《四六丛话》三十二卷。(孙梅。嘉庆三年刻本。)

  《宋四六话》十二卷。(彭元瑞。海山仙馆本。)

  《赋话》十二卷。(李调元。通行本,亦在《函海》内。)

  《读赋卮言》一卷。(王芑孙。)

  《声调谱》一卷。(赵执信。单行本,《珠尘》本。)

  《声调谱拾遗》一卷。(翟翚。《珠尘》本。)

  《谈艺录》一卷。(明徐祯卿。《附集》本,《格致丛书》本。)

  《艺苑卮言》一卷。(明王世贞。在《四部稿》内。)

  《艺圃撷余》一卷。(明王世懋。以上三种,皆收沈德潜《说诗晬语》中。

  《晬语》并刻宋严羽《沧浪诗话》。又《广百川》本,《秘笈》本。)

  《钟嵘诗品》三卷。(《津逮》本,《学津》本。)

  《主客图》三卷。(唐张为。镜烟堂本,《函海》本。)

  《唐音癸签》三十六卷。(明胡震亨。明崇祯刻本。)

  《五代诗话》十卷。(郑方坤。粤雅堂本。补王世祯原书。)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宋胡仔。绩溪胡氏校刻本,

海山仙馆本。此书采北宋诗话略备。)

  《诗人玉屑》二十卷。(宋魏庆之。通行本。此书采南宋诗话略备。)

  《历代诗话》八十卷。(吴景旭。何文燠所刻《历代诗话》,乃汇刻前人书,共二十八种,附自著一种。)

  《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六十卷,《二编》六十四卷。(张维屏。自刻本。)

  《词律》二十卷。(万树。原刻本。近人有《词律拾遗》六卷、《补注》三卷刊行。)

  《绿斐轩词林韵释》二卷。(单行本,粤雅堂本。)

  《词源》二卷。(宋张炎。戈载校秦恩复刻本,粤雅堂本,守山阁本。)

  《词苑丛谈》十二卷。(徐釚。通行本。)

  《词学全书》十四卷。(查继超。通行本。)

  《词话》二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四书文话》。(无卷数。周以清、侯康、胡调德同纂。分二十四门:一原始,二功令,三格式,四法律,五体裁,六命题,七程文,八稿本,九选本,十墨卷,十一社稿,十二元镫,十三名誉,十四考核,十五师承,十六风气,十七兴废,十八流弊,十九起衰,二十假借,二十一咎毁,二十二谈薮,二十三轶事,二十四五经文。据《学海堂集》阮元《四书文话序》,已成书,未刊,稿本见存广州学海堂中。此为一代取士程式,故附著其名于此,异日当有刊行之者。梁章钜有《制义丛话》二十四卷,通行本,未精核。又《试律丛话》十卷,未刊。)

  《带经堂诗话》三十卷。(王士祯。张宗楠辑。乾隆刻本,同治癸酉广州重刻本。王诗虽专一派,此编论诗,详允无弊,便于学者。)

  ──右诗文评类

卷五丛书目

◎古今人著述合刻丛书目(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丛书不可。其中经、史、子、集皆有,势难隶于四部,故别为类。)

  《汉魏丛书》。(明程荣刻三十八种,何允中刻七十六种。国朝王谟刻八十六种,又广为九十四种,编校不善。)

  《津逮秘书》。(明毛晋。)

  《世德堂六子》。(明胡氏本。《百三家集》见前。)

  《古香斋袖珍》十种。(内府刻。)

  《武英殿聚珍版书》。(通行者一百三十八种,续出者尚多。福州重刻,杭州重刻三十九种。)

  《通志堂九经解》。(纳兰性德。广州书局重刻。)

  《皇清经解》。(阮元。前书目中以便文称《学海堂经解》,或阮刻《经解》。)

  《经苑》。(钱仪吉。已刻宋元明经说二十五种,唐人二种,皆通志堂未收者。有目未刻者十八种。)

  《汉魏遗书钞》。(王谟。分经、史、子、集四部,刻成通行者,止经翼一种。)

  《二酉堂丛书》。(张澍。《辑汉魏佚书》三十六种。)

  《玉函山房丛书》。(马国翰。辑周、秦至隋、唐佚书百余种,分经、史、子、集四编。)

  《玉玲珑阁丛刻》。(龚翔麟。)

  《泽存堂五种》。(张士俊。字书、韵书。)

  《楝亭五种》。(曹寅。字书、韵书。)

  《问经堂丛书》。(孙冯翼。《汇刻书目》未尽。)

  《微波榭遗书》。(孔继涵。)

  《戴校算经》十书。(孔继涵。)

  《雅雨堂丛书》。(卢见曾。)

  《经训堂丛书》。(毕沅。)

  《抱经堂丛书》。(卢文弨。)

  《平津馆丛书》。(孙星衍。)

  《岱南阁丛书》。(孙星衍。)

  《贷园丛书》。(周永年、李文藻。)

  《汗筠斋丛书》。(秦鉴。)

  《知不足斋丛书》。(鲍廷博。)

  《小玲珑山馆丛书》。(马曰璐。)

  《读画斋丛书》。(顾修。)

  《士礼居丛书》。(黄丕烈。)

  《文选楼丛书》。(阮元。)

  《汉学堂丛书》。(黄奭。)

  《惜阴轩丛书》。(李锡龄。)

  《艺海珠尘》。(吴省兰。刻未精。)

  《学津讨源》。(张海鹏。校未精。)

  《省吾堂汇刻书》。(蒋光弼。)

  《借月山房丛书》。(张海鹏。一名《泽古丛钞》。)

  《湖海楼丛书》。(陈春。)

  《琳琅秘室丛书》。(胡珽。活字本。)

  《得月丛书》。(荣誉。)

  《台州丛书》。(宋世荦。)

  《墨海金壶》。(张海鹏。)

  《守山阁丛书》。(钱熙祚。)

  《珠丛别录》。(钱熙祚。)

  《指海》。(同上,止刻十二集。)

  《连筠丛书》。(杨墨林。)

  《半亩园丛书》。(止刻其半。)

  《宜稼堂丛书》。(郁松年。)

  《别下斋丛书》。(蒋光煦。)

  《涉闻梓旧》。(蒋光煦。)

  《拜经楼丛书》。(吴骞。)

  《岭南遗书》。(伍元薇。)

  《粤雅堂丛书》。(伍崇曜。)

  《观我生室汇稿》。(罗士琳著。有古书。)

  《海山仙馆丛书》。(潘仕诚。)

  《古经解汇函》。(广州刻。)

  《小学汇函》。(广州刻。)

  《佚存丛书》。(日本刻。)

  《茆氏辑十种古书》。(茆鲁山。)

  右皆多存古书,有关实学,校刊精审者。(一人著述合刻者,亦名丛书,别列于后。)余若即刻《五雅》、《中都四子》、《周秦十一子》、吴刻《二十子》、崇德堂《二十子》、宋左如圭《百川学海》、《三续百川学海》、《广百川学海》、《古今逸史》、《钟评秘书十八种》、《说郛》、《稗海》、《格致丛书》、《秘册汇函》、《宝颜堂秘笈》、《稽古堂日钞》、《古今说海》、《唐宋丛书》。

  (以上明刻,多古书。)

  《十子全书》、《武经七书》、《青照堂》、《长恩书室》、《三长物斋丛书》、《龙威秘书》、《心斋十种》、《楝亭十二种》、《函海》、《唐人说薈》。

  (以上国朝刻,间有古书。)以上各种,或校刊不精,或删改,或琐杂,若寒士求书不易,得之亦可备考,但不可尽据耳,此外尚多,举其著者。(归安姚氏《咫进斋丛书》、永康胡氏《金华丛书》、吴县潘氏《滂喜斋丛书》,刊印已多,尚无总数。)

  ◎国朝一人自著丛书目(求书于市,但举子目,非书贾所知,故为举其大题如左。)

  《亭林遗书》。(顾炎武。未尽。)

  《音学五书》。(顾炎武。)

  《船山遗书》。(王夫之。)

  《西河合集》。(毛奇龄。)

  《万氏经学五书》。(万斯大。未尽。)

  《高文恪公四部稿》。(高士奇。)

  《拜经堂丛刻》。(臧琳、臧庸。未尽。)

  《望溪全集》。(方苞。)

  《范氏遗书》六种。(范家相。)

  《文道十书》。(陈景云。未全刻。)

  《果堂全集》。(沈彤。)

  《杭氏七种》。(杭世骏。止小品,此外甚多。)

  《丛睦汪氏遗书》。(汪师韩。)

  《戴氏遗书》。(戴震。未尽。)

  《潜研堂全书》。(钱大昕。未尽。)

  《苏斋丛书》。翁方纲。

  《燕禧堂五种》。(任大椿。未尽。)

  《味经斋遗书》。(庄存与。)

  《瓯北全集》。(赵翼。)

  《轩所著书》。孔广森。

  《孔丛伯遗书八种》。(孔广林。)

  《东壁遗书》。(崔述。)

  《洪稚存全集》。(洪亮吉。此外甚多。)

  《钱氏四种》。(钱坫。此外甚多。)

  《授堂集》。(武亿。未尽。)

  《高邮王氏五种》。(王念孙、王引之。)

  《刘氏遗书》。(刘台拱。)

  《经韵楼丛书》。(段玉裁。)

  《墨庄遗书》。(胡承珙。)

  《清白士集》。(梁玉绳。)

  《四录堂类集》。(严可均。共四十二种,止刻七种。)

  《郝氏遗书》。(郝懿行。未尽。)

  《传经堂丛书》。(洪颐煊、洪震煊。未尽。)

  《焦氏丛书》。(焦循。)

  《陈氏丛书》。(陈逢衡。)

  《珍蓺宧遗书》。(庄述祖。)

  《茗柯全书》。(张惠言。)

  《浮溪精舍丛书》。(宋翔凤。)

  《李申耆五种》。(李兆洛。)

  《竹柏山房》十种。(林春溥。)

  《陈氏八种》。(陈寿祺、陈乔枞。未尽。)

  《戚氏遗书》。(戚学标。)

  《求己堂八种》。(施朝幹。)

  《修本堂遗书》。(林伯桐。)

  《王氏说文三种》。(王筠。)

  《鄂宰四种》。(王筠。)

  《苗氏说文四种》。(苗夔。未尽。)

  《六艺堂诗礼七编》。(丁晏。未尽。)

  《俞氏丛书》。(今人。)

  算学家一人率撰数种,皆丛书体例,已见前天算本条下。右举合刻者,若黄(宗羲)、朱(彝尊)、江(永)、厉(鹗)、程(廷祚)、王(鸣盛)、孙(星衍)、阮(元)、三惠(周惕、士奇、栋)、九钱(大昕、大昭、塘、坫、东垣、绎、侗、师征、师慎,大昕合刻未尽,馀多未刻。)三胡(匡衷、秉虔、培翚。)、二刘(文淇、毓崧。未刻者多。)之属,(其馀甚繁,此举较多者。)

  著书甚多,而非合刻。

  此就考订经史者言之,其著述虽富,不关考订者,不与,成书未刊者,不与,《附集》刊行一两种者,不与。

2010-10-17 16: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7943.html

更多阅读

张小娴《离别曲》 死亡通知单之三离别曲

张小娴《离别曲》十六年前,李瑶和韩坡都是前途一片灿美的钢琴好手,一次比赛的胜负却使得他们俩从此分隔天涯。就在那一瞬间,李瑶成为明日之星,而韩坡注定和钢琴永别……  十六年后,韩坡发现自己比往昔更爱李瑶。这种爱在他血管里震颤,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86 《花枪缘》豫剧 1985年 花枪缘豫剧全集播放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86《花枪缘》(豫剧)1985年转载:老排长《花枪缘》(1985)故事梗概隋末,瓦岗寨义军不断发展壮大。一天,罗艺打败隋军主帅杨林,山寨正为罗艺、罗成父子设宴成功。忽然山下有二人要与罗艺认亲,称罗艺为父、为爷。罗艺因为年老怕

声明:《张之洞《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为网友卖女孩的小伙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