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调笑令·胡马》赏析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唐)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赏析

【原词】

调笑令⑴

(唐)韦应物

胡马⑵,胡马,

远放燕支山⑶下。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调笑令·胡马》赏析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⑴调笑令:词牌名。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三台令》等,源自中唐。单调。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起句二字重迭。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

⑵胡马: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⑶燕支山:在今甘肃北部,绵延祁连、龙首二山之间,是水草丰美的牧场,亦是古时边防要地。

【诗人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广德二年(764)前后,为洛阳丞。后因惩办不法军吏,被讼于府衙,愤而辞官,闲居东城同德精舍。大历十年(775)为京兆府功曹参军,代理高陵宰。十三年,任鄂县令。建中二年(781)擢比部员外郎,在长安与畅当、刘太真、李儋、吉中孚等相交游。次年出为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任,因贫不能归长安,暂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为江州刺史。贞元四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与顾况、秦系、孟郊、丘丹、皎然等均有唱酬往来。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们传诵的是山水田园诗。后人每以“陶韦”或“王孟韦柳”并称,把他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赏析】

这首小令清新、隽永,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二个字,却把一匹年青的骏马因失群而表现出的焦躁不安和迷惘、悲壮、忧虑的复杂情绪刻划得淋漓尽致。多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词的开头以“胡马,胡马”的叠语起唱,赞美之意盎然,能使人想象那名马的神情,为全词定下豪迈的基调。“胡马”是指产在西北地区的马,自汉代以来,西北地区所产的马匹一向被推崇为最骁腾精良,杜甫《房兵曹胡马》道:“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燕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县境内,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其附近的大马营草原水草丰美,从汉代开始就是著名的皇家马场,也是古时边防要地。时值早春,青草初绿,残雪未消,而草滩上却是一派“牧马群嘶边草绿”(李益《塞下曲》)的壮丽景象。加上“远放”二字,更觉得这种景象辽远而又真切。

在一个迷茫、焦躁的午后,已经到了日暮时分,一匹年青的骏马可能是因为贪图玩耍和它的群对渐行渐远,最后终于迷失在茫茫的草原上。它抖鬃引颈而独嘶,大约是呼唤远去的伙伴;它焦灼地踱来踱去,四蹄刨起沙和雪,显得彷徨不安;它东张西望,一时却又辨不清来路。“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短短几个字就把迷路的骏马刻划得如此细致入微、活灵活现,一幅焦躁不安却有憨态可掬的骏马形象跃然纸上。

词的最后两句,“迷路,迷路”,是“路迷”二字倒转重叠,转应咏叹,颇得顿挫之妙。不仅是说马,而且满足对大草原的惊叹赞美,正是在这样充分酝酿之后,推出最后壮阔的景语:“边草无穷日暮。”此句点出时间,与前面的写景融成一片:远山、落照、沙雪、边草……,其间回荡着独马的嘶鸣,境界阒寂而苍凉,豪迈而壮丽。从意境说,此词与一般咏马之作不同,它不拘于马的描写,而意在草原风光;表面只咏物写景,却处处含蕴着饱满的激情。其语言清新,气象旷大,风格质朴,大有《敕勒歌》的气势与韵味。

(本文在写作时曾参考借鉴了其他同类章)09.11.1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6517.html

更多阅读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读《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从大儒荀卿,学帝王术,西士于秦,为客卿,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官至丞相,对于统一中国是有贡献的。但他的文章留下来的不多,最有名的就是这篇《谏逐客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及《李斯列传》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李白 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译文] 小时侯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就把它叫作白玉盘。[出典] 李白 《古朗月行》注:1、《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声明:《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调笑令·胡马》赏析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为网友心漂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