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伍晃荣 不再打扰 却永远怀念

伍晃荣在编辑机房和我一起探讨体育新闻的制作因为要为北京奥运进行热身,打算去香港采访相关的体育界人士,几天前发了封邮件给伍晃荣,顺便约他在香港一聚,但等了几天都没有回复,这是比较少有的,哪知今天晚上无线翡翠台头条新闻播出他去世的消息,顿时令我呆了。伍晃荣一生的黄金岁月基本上奉献了给无线电视台,去世的头条新闻足以体现他对公司的贡献,而他对整个华南体育新闻界的影响更是非常深远,现在无论香港或内地,几乎凡是粤语体育新闻播报,都是带有“伍晃荣”式烙印,本人从事多年体育新闻播出,风格更是受到他很大启发。而前段时间我们进行过密切的交往,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现在盲叔(伍晃荣的昵称)走了,心里真的非常悲痛,只能用手中笔去记录逝去的点 滴,相信正在迈向天国路途的盲叔,也会看得到。一印象
06年中午的12点,当我冒着大雨赶到香港九龙塘又一城的时候,伍晃荣的电话还未接通,在一家叫做翰腾阁的中餐馆坐下,发现对面台坐着无线电视老艺员秦沛,一如电视上那样英武有神,不知道呆会儿的伍晃荣是否又如此?
在接近1点钟的时候,他从门外匆匆而进,我伸手打招呼,素未谋面的他马上展现出“伍氏”幽默,双肩一耸,单手指着自己,仿佛在说:“就是我吗?”在握手的一瞬间我才真正的开始打量:普通的小格短袖上衣,一条在海珠广场上阿伯们身上随意可以找到的大短裤,外加一把酷似“乐叔”手上的大伞,唯一没令人意外的是他那标志性的金边眼镜(应该还是电视上的那副吧?),在香港滚滚的人流当中,谁还会发现这就是曾经二十年不倒的体育主播?二我是“阿盲”
“我有很多的别名或花名,例如在无线大家都叫我”阿盲”,前丽的电视叫我“阿晃”,但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伍晃荣。”他脸上带着八字皱纹的笑意,一字一句很认真的说,仿佛还在无线的录音棚念新闻稿。
他是中山人,九岁到香港时还是满口中山话,“盲光”就是明天的意思,他经常说盲光怎么怎么的,别人听后就干脆叫他阿盲,或者盲叔。
“是你为体育新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播报风格......”我沉浸在对偶像的陶醉当中,就差下面一句没说出来:“我就是学你的。”
“大家都是同行,这些客套就免了吧,不过我真的承认这是我顶着很大的压力才开创的局面,如果没有当时编辑的支持,这种风格不会延续到今天。”他稍微正了正色。“不过我这个人脾气就是这样,谁动我的体育新闻我就跟谁急。”
永远怀念伍晃荣 不再打扰 却永远怀念
盲叔要了杯开水,打开一个小盒子取出几片药服下,然后接着用一种充满斗志的语调说:“在无线播出的时候,编辑老是砍我的体育时间,你有重要新闻当然我要让位,但不能在叫我做好了的时候再来砍我!这是对我劳动的一种不尊重!你也是做体育新闻的,应该也会有体会吧。”
我回忆到在2003年的除夕夜,精心做好了5分钟的体育新闻,却因为编辑算错时间而全部砍掉,我连个脸都没出现,当时妈妈回乡探亲打电话来:“怎么今天不见你的,这里全村的人都在想看你播出呢。”
盲叔继续滔滔不绝:“你在电视上第一条新闻看着我兴高彩烈的,如果第二条看见我忽然脸色变成很严肃,这就是导演通知我要砍体育新闻了。”
我几乎没发现他说哪句话时脸上不带着笑容,但谈到中央电视台一些记者的傲慢和耻高气昂,“盲叔”就义愤填膺:“我最憎恨那些记者拿着垄断特权压人!只有他们能采访刘翔,居然还让刘翔背稿,错了从头再来,而我们就不准靠近,只能整天躲在酒店外面等片言只字。如果这些现像到了2008年奥运会,肯定会在外国人面前丢国家的脸!”然后他话锋一转,不大的眼精里透出一些狡猾:“不知道你们能否向上面反映一下?”二我与盲叔在德国世界杯期间,我一度想邀请伍晃荣合作,那时他刚刚从无线主播台上退下,随着儿子到美国定居,准备拿绿卡。“你现在退休后感觉怎样?”
“非常不习惯,尤其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是白天盼天黑,天黑盼白天,好像这世界上已经是没我什么事了。”
“那想过复出吗?”
“还是想找点事干干,但是年纪大了。”我向他提出了合作邀请,他反而有点担心。“坦率地说,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还保持以前的状态,而且大陆电视台的操作模式、制作水准是怎样,还没有底,弄不好还会砸了自己的招牌喔。”他随口问了一大堆的问题,“你们的素材是全电脑化的吗?写稿的尺度是否管得很严?人名的译法是否准确?......”
虽然他没有正面的答复我,只是发出一连串的好奇问题,但我紧握主题,问起他薪酬的问题。“到我这个年纪,钱已经是不重要的了,只要合适,你愿意给多少我就拿多少,我在无线每年光是缴税都要十二万,也不算少啦。”
“在外国,你这个年纪刚好是主播的黄金年龄。”
“对啊!丹.拉瑟、彼得.詹宁斯,美国的一条街还专门命名为彼詹宁斯街!”盲叔脸上又露出了好胜的神情。最终盲叔的老东家无线电视近水楼台,抢先和他签约做世界杯。我们虽然合作不成,但他还是远道过来广州,对一班年轻的体育记者和编辑进行了培训,跟进了我们的体育制作流程,同时提出了不少的宝贵意见。他临回香港的那天,和我在电视台门口水池边闲谈。看得出来他并不愿意长期呆在美国,只是两个儿子都在那边。有空的时候,就陪着太太到处旅游,说以前工作忙没时间,现在该补偿一下啦。“有人认为我这么长时间做体育新闻是为了这个事业,我没那么伟大,虽然我爱做体育,但更重要的是我要吃饭、养家育儿,所以我要挣钱......当你要食饭的时候你就会喜欢你的工作了。”那天以后我们保持电邮往来,去年最后的一封邮件他说:“很高兴知道你被提升为主播,将在香港观看你的节目,希望有机会再和你见面,保重。”如今,盲叔以已走,走向那宁静而无任何压力的国度,他活泼幽默而富有正义感的个性已经长留人间,感谢你对体育新闻及我们的帮助,我们会永远怀念你!

盲叔在为我们一班年轻的体育记者进行培训伍晃荣新闻链接----“无线电视记者伍晃荣报道”---这句经典播报对白近二十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华南观众耳边,它甚至被称作是香港无线电视新闻的结束语,“没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新闻未完。”有观众这样形容这句普通结束语的“经典”程度。然而可惜的是,经典往往并不代表永恒!

据香港无线电视《六点半新闻报道》最新消息:2008年4月17日晚上18时左右,资深体育新闻主播兼无线电视前体育新闻主播伍晃荣,因病于玛嘉烈医院逝世,享年68岁说起伍晃荣,估计整个华南地区的电视观众都不会感到陌生。“波係圆嘅!(球是圆的!)”这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却成了伍晃荣的经典名句。他的经典名句很多,诸如“门柱係龙门最好嘅老友(守门员最好的朋友是门柱)”等,深得香港以及华南地区观众爱戴。伍晃荣不仅成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趣幽默报道风格,亦影响了整个香港广播界报导体育新闻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讲球赛时经常认错人名,所以德高望重的伍晃荣先生也有一个“阿盲”的绰号。

伍晃荣1940年出生于澳门,1949年移居香港。1960年他从中五毕业,毕业后加盟英文报纸《虎报》正式投身新闻事业。1962年香港商业电台决定要成立新闻部制作新闻节目。伍晃荣碰巧成为了新闻部的第一批记者。在商台任职13年之后,伍晃荣又转职到丽的电视台(即亚洲电视台前身)担任港闻记者。1980年,丽的电视台做出了新闻节目的一次革新,体育新闻板块由伍晃荣全权负责,于是,他又成为了专门播报电视体育新闻的第一人。

2005年6月30日晚上的无线“六点半新闻报道”,伍晃荣说完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次的“新闻报道完毕,再会”后,正式结束了四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完成节目之后,无线新闻部同事立即在录影厂为他举行送别会。

伍晃荣于1960年入行,纵横业界45年。从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学生,成为在体育新闻界影响深远的“一代宗师”。伍晃荣更有幸创造了电台新闻和电视体育新闻的“两个第一”,包括一些新闻播报形式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开创了风趣幽默报道的方式,令沉闷的球赛生色不少。伍晃荣在自传中用“这是一个奇迹”六字精炼地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外界称其是粤语体育新闻界的“始祖”亦是实至名归的!

伍晃荣金句---- 波是圆的。

通常乌龙波都是好波来的。

射十二码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系入,一系五入。

有什么比入波更好呢?就是入多一球波啦。

救到呢个波的,不是龙门,而是条门柱。

几时都话门柱是守门员最好的朋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2649.html

更多阅读

悼念伍晃荣先生 王力宏悼念乔任梁

好耐无用粤语写过嘢,但系最近惊闻我一向敬仰嘅TVB体育主播伍晃荣先生逝世,始终觉得应该写返篇“同声同气”嘅文章纪念巨老人家,因为只有巨,令我感到原来新闻可以如此生动,比赛可以如此轻松。我细细个开始就系TVB嘅忠实拥趸,对TVB嘅感情

陈乃荣 不再陈乃荣

1个人档案姓名: 陈乃荣 陈乃荣英文名:Nylon Chen生日: 1981.05.20生肖: 鸡星座:金牛座身高:181cm体重:摇摆中血型:B型视力:良好出生地:台湾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奶奶、妹妹昵称:会长(因在《

西湖手摇船 西湖的手摇船价格

沈师傅塑封了10年的照片,当年张国荣身后的他也很年轻。161号船,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西湖手摇船,以及船上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船工沈玉法。10年前,张国荣到杭州开演唱会前夕,在他的船上坐了两小时。因为这件事,沈玉法师傅的船号和手机,被

真正的孔雀翎——秋凤梧 秋凤梧的实力

初看《孔雀翎》,不觉有些头晕目眩,竟然是释小龙?记忆中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和尚?可如今,他真的是长大了!不再稚嫩却更显风度小武,一个寻常的名字却演绎了一个多彩的人生。首次露面总让人感觉流里流气,这样一个人究竟是善还是恶?我有些迷茫,这

声明:《永远怀念伍晃荣 不再打扰 却永远怀念》为网友声色犬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