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戏之神池道情
叙:约或在“我老人家”五六岁刚记事的某个年月,记得村里唱大戏,正值“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的雨季。午后的大庙园里锣鼓铿锵,优伶们正然粉墨登场,岂料“山雨欲来风满楼”,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降,庙园顿时平地起水,一霎时将戏班的道具箱子都漂起如一叶扁舟。而后,山洪暴发,洪涛夹裹着山石,势如万马奔腾般由村中河槽自西向东咆哮翻滚、横冲直撞。唱戏的、看戏的都成了落汤鸡,戏自然是唱不成了。最可恼的是村上一个名叫“苗栓”的十几岁大的孤儿放羊娃,为了抢救落水小羊羔,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吞噬了!没爹没娘,小小一座孤坟掩埋了他被山洪滚石冲击得面目全非的小小死尸……这便是我儿时断断续续记得的村里唱大戏,那年来村上唱戏的就是神池县道情剧团。
后来看道情戏还真是在姥姥门儿上。“我老人家”长到十来岁,每年正月元宵节前,总要奉母命,背着馍馍篮儿,装了过年时节各色食品糕点,徒步三十华里,去雁门关下重镇新广武看望我的姥姥和舅父们。姥姥拉着我要说说体己话儿,我却急着要和表兄弟们去看闹元宵的社火表演,去看姥姥家村里的草台班子道情剧团。记得当年姥姥家门上的社火表演是天底下最热闹的“红火”:张全舅舅打狮子英雄无比;四老白舅舅拉花车滑稽至极;旧广武的烟火“毛猴尿尿”形象逼真,压轴烟火“炮打城”更是让我等表兄弟们大开眼界、大呼过瘾!至于舞台戏剧演出,主要是新广武村里的草台班子道情剧团,现在依稀记得的演出剧目是《刘权敬瓜》,约或也称《大上吊》、《打经堂》,(是一出演义佛教因果轮回的戏)。当年只是稀罕乐队中那个夹在两腿中间用手击打的竹筒子鼓,长大后才知道那就是道情戏特有的伴奏乐器“渔鼓”,也就是年画上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背上背的那个玩意儿。至于戏文唱腔,当年并不懂得许多,只记得唱腔十分悲凉,常令人联想到村上婶子大娘们在坟头哭恓惶的悲怆腔调。参加工作后,由于对戏剧的热爱,才渐渐知道了一些有关道情剧种的来龙去脉,而且知道道情戏剧、道情说唱等大同小异的形式,全国各地几乎都有。“我老人家”保存最完整的资料是从旧书摊废纸堆里淘换来的、由山西应县人武艺民先生编著的、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道情艺术概论》一书。
按:道情艺术,可称得上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流布地域最广阔、活动最普遍、遗产最丰富的一个全国性剧种(曲种),而神池道情就是这个古老而庞大的艺术宗族中之一员。神池道情源于唐代的道观音乐,至民国21年,道情由神池逐步扩展到周边的五寨、岢岚、宁武、代县、右玉等县,主要流布于晋、陕、蒙、冀一带。成戏后的神池道情分唱腔、曲牌、锣鼓经三大部分。其丰富的唱腔音乐,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特点。与右玉县道情相比,神池道情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的唱腔曲牌,在整个中华戏曲家族中占有 重要地位。1954年,神池县道情剧团成立,作为本剧种唯一的专业剧团,为保存和发展道情艺术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努力。神池道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坐腔道情”、“过街道情”、“风搅雪道情”,最后达到独立成戏的“戏曲道情”几个阶段。随着地方戏曲的兴起,道情艺人不断地向各小剧种以及梆子戏学习,唱腔有了新的发展。神池道情音乐的调性又分为“正调”和“反调”两种,唱腔的节奏形式包括艺人口中的“单梆子”和“双梆子”。其演唱特色,一是多用“虚词”、“重句”;二是说唱色彩较强,似唱似念,字重腔轻;三是润腔多用倚音、滑音等装饰音,尤以旦角为著。神池道情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最早的特色乐器是渔鼓、简板。成戏后,简板被鼓板所代替,渔鼓仍沿袭至今。神池道情历史悠久,剧目丰富,粗略统计约有100余部。剧目有《湘子传》、《张良传》、《庄周传》、《翠莲传》、《小桃研磨》、《烙碗记》、《三贤》、《四劝》、《打灶君》等;近期剧目有《醉陈桥》、《斩黄袍》、《金沙滩》等。另外,山西境内较出名的道情戏剧尚有临县道情、右玉道情、洪洞道情等。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笔谈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