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魅力!——摄影大师乔治.赫里尔GeorgeHurrell 乔治

1930年到1943年,乔治.赫里尔(George Hurrell)是好莱坞首屈一指的人像摄影师。当像诺玛.希拉(NormaShearer)、琼.克劳馥(JoanCrawford)这样漂亮的的女明星来到他的相机前,赫里尔使之成为不朽的经典。赫里尔不仅是大明星们的高薪摄影师,也是公认的艺术家,是好莱坞魅力摄影的代表人物。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是一个“众多天使被困在地球上”的年代,以赫里尔为代表的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段辉煌银梦。赫里尔在米高梅、华纳兄弟和哥伦比亚等电影公司都曾担任首席肖像(剧照)摄影师,他创造过那个年代几乎所有大明星不朽的形象。















他的作品设定了好莱坞肖像的新标准,甚至为这种风格创造了摄影艺术的新流派——魅力摄影。







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家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些照片的审美价值。直到最近,他的声望盖过了他的艺术。相对于照片拍摄技巧而言,收藏家们更关注“赫里尔主题”本身。











“你看上一张赫里尔拍摄的照片,并不是因为你认为它是伟大的艺术,而是因为这或许是你所见过的这位电影明星最漂亮、最精彩的一张照片”。赫里尔作品收藏家LouisF. D’Elia这么说。









而Getty博物馆摄影副馆长VirginiaHeckert是这么评价赫里尔的作品:“你很少会去关注‘这是克拉克.盖博’或‘那是葛丽泰.嘉宝’,你会更关注的是照片本身的照明运用、完美的修描润饰、极端细节,甚至睫毛的阴影。”





“只要照片上有他名字,那就是魅力的保证。他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天才之一。他是用相机作画的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著名的肖像画家)”。《MotionPicture》






1938年他每次坐收费用已经超过10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8,000美元),即使不能称他为好莱坞魅力摄影的缔造者,他也被认为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赫里尔用光与影来塑造拍摄者的脸。他说:“关于我的风格最本质的东西是阴影的设计工作,而不是任由它们(光和影)充斥在脸上。”




赫里尔1904年6月1日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他从来没有打算发明一种新的摄影术语或是去好莱坞,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他学习使用照相机的初衷只是为了摄影记录自己的画。1925年,他21岁生日前夕,他从芝加哥搬到了加州后才发现摄影比他的绘画更容易赚钱,并开始为当地的艺术家,社会名流,和一些游客拍照。在加州赫里尔认识了当时的风云人物——著名的佛罗伦萨“潘乔”巴恩斯(Florence“Pancho”Barnes),一位富有的、桀骜不驯交际广泛的女飞行员。巴恩斯非常非常欣赏他的拍照风格,在她的鼓励下,赫里尔最终在洛杉矶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赫里尔自己说:“我能成为摄影师,因为我不得不谋生”。



1929年巴恩斯最好的一个朋友,默片大明星拉蒙·诺瓦罗(RamonNovarro)担心自己的墨西哥口音将无法适应有声电影,他认为去欧洲从事歌剧演绎可能是自己更好的选择。拉蒙需要不同类型的宣传照片来展示他的各类角色造型,但又不想让米高梅公司的摄影师为他拍照,以免公司老板觉察到些什么,于是巴恩斯把赫里尔推荐给了拉蒙。赫里尔先是在自己的小工作室,然后在拉蒙家里、巴恩斯的牧场拍摄了一系列拉蒙穿着舞台服装的照片。拉蒙非常满意喜欢,他对赫里尔说:“你完全捕捉到了我想要表达的情感。”





拉蒙随后又把赫里尔介绍给另一位需要偷偷拍照片的米高梅大牌明星诺玛.希拉(NormaSheare),她正试图得到影片《离婚者》的(The Divorcee)女主角,但她丈夫欧文.塔尔贝格(IrvingThalberg,大制片人及米高梅公司老板之一)却认为诺玛早已被公司定型为高贵典雅的贵妇类型,对此片而言她不够性感。诺玛需要赫里尔的照片证明事实并非如此。拍照时赫里尔弄乱些诺玛整齐的发型,并让她露出些肩部和大腿,还不时用自己糟糕的歌声逗乐她,诺玛愉悦地在赫里尔镜头前扮演起她想要的‘性感妖妇’...最终她得到了《离婚者》中的角色,并因此角色获得了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赫里尔也因此备受塔尔贝格的赏识,与米高梅公司签约成为肖像摄影部的首席摄影师。







这些照片是当时电影公司‘制造明星’的重要元素,建立和不断更新明星们的公众形象,并通过电影进一步提升明星效应。制片厂宣传部门把这些照片提供给各类杂志放以及用于给影迷们的回信中。从时效性而言,那些漂亮照片影甚至超过电影本身,当时制片厂的目标是让明星们在观众看来如同女神般完美无暇。












这些照片不能说完全不真实,因为即使最高明的摄影师也不能仅用灯光和修描底片就创造出女神般的魅力。如同赫里尔没有去创造琼.克劳馥(JoanCrawford)的强势或珍.哈露(JeanHarlow)的性感,他只是鼓励明星们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他们自己的内在特质,然后,他用特有的光与影加以强调。









琼.克劳馥(JoanCrawford),赫里尔第一次为其拍照的时候她26岁,后来成了他最多拍摄的对象。她经常身着艾德里安(Adrian,米高梅最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最新潮服装出现在他的镜头前,然而在赫里尔为克劳馥拍摄的最精彩、最具魅力的一些照片往往淡化那些衣服,而把她热切的眼睛和坚定的嘴唇作为重点。在他们刚开始合作时,克劳馥试图保持自己以前的拍照姿势,赫里尔则希望他的拍摄对象自然放松地在他镜头前,甚至更愿意由他自己修描底片来完成拍摄对象的化妆(在他的完美修描后的照片中,你永远不会知道,克劳馥的脸上有多少雀斑)。克劳馥和赫里尔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争论不休,但事实不由让她信服。即使后来赫里尔离开米高梅公司后,克劳馥继续请他拍照,赫里尔的照片让她看起来永远都是华贵完美的超级巨星。











为影片《罗曼史》(Romance)拍摄宣传照片,赫里尔与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合作过一次。她的装束是厚重的19世纪毛皮及天鹅绒服装,弄成好多卷条的发式。并且也已经心里准备好了自己的拍照姿势,赫里尔一直想办法逗乐她,甚至在摄影棚里跳舞,他要的是真正情绪愉悦的嘉宝。然而这位超级大牌明星却拒绝改变自己一贯的既定形象,从而使拍摄时间越拖越久,她也越来越僵硬,赫里尔则坚持用自己更傻更愚蠢的言行试图逗乐她,最后他被电缆绊倒摔了一大跤才把她逗笑了,他迅速按下了相机的快门。这个镜头只是一个短暂的胜利,自此以后嘉宝再也没有用过这个在她看来‘像个疯子的男人’,只接受米高梅公司的另一位著名摄影师克拉伦斯.布尔(ClarenceBull)为她拍照。



相比之下,珍.哈露(JeanHarlow)对赫里尔而言是风格最明确的拍摄对象。1932年21岁的哈露与米高梅公司签约,这位淡金发色的美女给人以简单明了的形象定位:公然、纯粹的性感。尽管1937年年仅26岁的珍.哈露就离开了人世,但她也是赫里尔较多次拍摄的明星之一,不少哈露的照片也是赫里尔的代表作。












赫里尔在米高梅几乎为每一位明星拍过照,他的作品确立了好莱坞肖像的新标准,甚至创造了新的流派名称——魅力摄影。














1932年,由于和米高梅宣传部的头儿霍华德.史崔克林(HowardStrickling)意见不和,他在米高梅公司才干了2年就离开了。赫里尔在日落大道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明星们纷至沓来让赫里尔为自己拍照,明摆着与米高梅公司做对似的,赫里尔有些不安,寻求老朋友诺玛.希拉的帮助。希拉给予的回应是:把自己巨大的签名照片带到他的工作室,并摆放在橱窗里以公然对抗她的丈夫。这样的支持确实保证了他在好莱坞能继续工作。













六年后,赫里尔又回到了制片厂,签约华纳兄弟公司,在那里他帮助发展贝蒂.戴维斯,亨弗莱.鲍嘉,埃罗.弗林和詹姆斯.卡格尼等明星的职业生涯。后来又去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在那里他为丽塔.海沃思确立了超级明星形象。
















二战期间,他与电影届的的许多明星一起应征入伍,服役于美国空军部队,在此期间他拍摄士兵训练的纪录片并为五角大厦的将军们拍照。当赫里尔战后重新回到好莱坞,发现时代变了,摄影师用35毫米胶片拍摄照片,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修描照片了。赫里尔曾说过:“当我们不再使用那些8×10相机时,魅力也随之远去”。新时代的电影明星是邻家女孩形象,随着制片厂制度被打破,银幕女神不再神秘,银幕神话也成了过去式,明星们的肖像照片拍摄变成随意自然的快照了,“演员们和我们差不多,只是比较漂亮些而已”。赫里尔迁往纽约,在那里他拍摄广告片和一些时装展。














1950年代赫里尔往返于好莱坞与纽约。1952年他与妻子菲利斯在迪斯尼的电视制作公司工作,2年后他回到纽约在麦迪逊大道工作。1956年赫里尔决定在南加州定居。

直到1965年,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起他,他的作品成了艺术。这一切源于纽约艺术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会,然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纷纷推出赫里尔作品展,他成了明星,重又回到了时尚界,片约不断。即使1976年他退休后还应邀为好莱坞的新偶像:莎朗斯通、波姬小丝、约翰屈伏塔等拍摄照片。他最后的几项拍摄工作:为影片《一代枭雄毕斯》的主演沃伦.比蒂(WarrenBeatty)和安妮特.贝宁(Annette Bening)拍摄宣传照片;为当时最畅销的娜塔莉.科尔(NatalieCole)的“难忘”唱片专辑做摄影;詹妮弗.菲拉文(Jennifer Flavin)是他最后一次的商业拍摄。



光.影.魅力!——摄影大师乔治.赫里尔(GeorgeHurrell) 乔治






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与制片人J. Grier Clarke、制片导演Carl Colby一起筹备他的生平、作品及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大型纪录片《传奇之光》。当他的医生告诉他也许只有一天可活,他回答说:“好吧,狂欢结束了,该回家了。”1992年5月17日,乔治.赫里尔死于膀胱癌。










赫里尔死后,他的作品更被当做艺术品备受收藏家们追宠,价格更是越来越高。旧式好莱坞题材的天价照片中,剔除些独一无二的明星签名照,很大比例都是赫里尔的作品。乔治.赫里尔风格的照片定义着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他是真正的魅力大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2866.html

更多阅读

赵铁林及其纪实摄影作品 纪实摄影大师作品

光着屁股一边做家务一边自娱自乐的流浪儿残疾人书贩空空如也的住所比如香烟缭绕的宗祠里虔诚的渔民疲惫不堪昏昏欲睡的发廊妹搂着自己男友却又满含忧郁眼神的未成年“小姐”

期指谍影 天赐良机! 天赐良机是什么意思

【期指谍影】天赐良机!民间吹牛娱乐家:草根巴菲特《草根斗牛系列五:2010“期天大圣”吹牛娱乐版》本套电子图书纯属虚构,源于现实但又不等同于现实,这是一位喜欢吹牛的非著名民间网络吹牛娱乐家的吹牛之作,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特此告知。

声明:《光.影.魅力!——摄影大师乔治.赫里尔GeorgeHurrell 乔治》为网友千堆雪惹尘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