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浅谈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最初发表于1959年出版的《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在1966年出版的《工作与人性》一书中对1959年的论点从心理学角度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和阐发,1968年他在《哈佛商务评论》(1~2月号)上发表了《再论如何激励职工》一文,从管理学角度再次探讨了该理论的内容。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运用双因素理论要明确两点,一、两个因素的区分,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是激励因素呢?二、满意或不满意会在实际工作带来什么,更加积极卖力,还是消极怠工,是提高了员工忠诚度还是降低了?

一般来说,比如基本工资、通常的福利待遇、安全的工作环境等都属于保健因素。简单点,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辞职、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比如,对于一个知识型员工来说,希望能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光线、通风、办公室的大小等等,如果这个环境很恶劣,充满了恶臭味,那这个员工就会对公司“不满意”。如果环境达到了他的要求,他会怎么样呢?很满意吗?不是!是“没有不满意”。“不满意”的员工会怎么办,轻者影响工作积极性,重则辞职、对抗。“没有不满意”的员工呢,会提高工作效率吗?不会。一句话,保健因素了,不能提高员工士气,但没满足会严重影响士气。为什么很多企业离职率很高,原来连基本的劳动保险都没办理。

浅谈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呢?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一般不属于正常的待遇范畴,是意外的惊喜,比如破格晋升、成长空间、特别奖励、股权分红等。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比如,对一位业绩不错销售人员来说,年终了,按照制度,该兑现的都兑现了,该奖励的都奖励了。老总觉得他还是很不错,又额外的奖励了他一块名表。有了这块手表呢,会大大提高他的满意度,感觉到“满意”,从而会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卖力。如果没这块手表呢,他并没有感觉到不满意,只是“没有满意”。很多公司特别是以绩效为导向的,往往会给核心员工一些意外的奖励,就是为了提高满意度,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当初马云为什么能让一批年轻人和他一起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其中一条,就是很好的利用了激励因素。

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有效运用双因素理论呢?浅谈几点,第一,做好基本的保障要素,即保健因素。尤其是涉及国家法律有关的,要做好,比如最低基本工资、社会保险、安全措施等。这是不能省也不该省的钱,做好了可以稳定军心,做不好会军心大乱;第二,积极运用激励因素,并防止激励因素演变成保健因素。对于不同情形,不同的人,这两个因素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年终奖应该是激励因素,但在很多公司,被固化了,也就演变成保健因素。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不能舍弃了。第三,处理好平等和公平的关系。凡是平等的必然是保健的,因而是必须给予其基本满足,但却是永远难以完全满足的因素;相反,凡是公正的必然是激励的,虽然员工不会主动要求,但却是最大程度地有激励性的,从而也要提倡与实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1361.html

更多阅读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马斯洛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

明茨伯格:CEO和高管不是神

明茨伯格:CEO和高管不是神,不是万能的。管理需要回归到基本常识,其实CEO和高管就是去协调公司里一切不同的关系。 “传统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已成为管理教育中的一大障碍!” 2009年5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亨利·明茨伯格参加中

明茨伯格:英雄式管理是一个诅咒

  “和以往相比,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激变的时代。”5月23日,苏州,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如此告诫台下的经理人学员。他是被称作和德鲁克齐名的管理学者,也是管理学界最著名的叛逆者:他对美国式企业管理天生持怀疑态度,他

明茨伯格: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观点很危险

  中国企业不要照搬美国企业的模式,美国企业离股东、企业和广大员工的利益“平衡”还差得很远,他们常常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做法。  打开Google,输入“明茨伯格”四个字,诸多的头衔和溢美之词扑面而来: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深刻的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管理是科学吗——明茨伯格的角度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中有科学的成分,但不全是科学。管理中科学的成分是关于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规律的总结与提升。对于管理的本质,明茨伯格归纳了三个关键词:管理是科学,是艺术,是手艺。     在明茨伯格眼中,没有哪一个学者是纯

声明:《浅谈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为网友停止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