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历史教科书 pdf

终于有时间看看闲书了,趁着春节几天,看完了四本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和一本<台湾文化史>(呵呵,五本书,花了一千多元台币折三千大毛人民币呢,不看怪对不起money),看完之后,发现,中国人(不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的历史观,大同小异:远古史象小说,完全靠想象,想原始人如何狩猎,如何分配食物,如果繁衍后代,古代史像说明文,描述相对简白客观,不论是春秋战国风云,还是唐宋乾康盛世,都有适中的评价,近代史,就有点语焉不详了,各说各道,各评各论,现代史则完全不同于史书,倒有点象议论文,派系明显,观点各异。在我想来,史书应该是一面镜子,丑的地方无需遮掩,美的地方无需粉饰,读史的人,读完之后,也便会廓清原貌,恢复真相,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理想化模式,历史学家还拿着执政党的薪水,或者本身就是执政党的一员,他可以无拘无束地评价古人,但无法真实描写当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史的真相,需百年之后才能被客观公正地还原,可百年以后,那些真相还会完整吗?一些东西被曲解和演化,早已不是原来的面貌了。

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历史教科书 pdf

台湾人是如何描述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呢?如何读解共产党痛批过的“攘外必先安内?”呢,又是如何向后人解释解放前国共三十年的斗争史呢?尤其是那残烈的国内战争。我们已经读过属于大陆版的历史,熟悉我们的历史教课书的教导,但是,我总觉得这段历史,犹如是一本书的两面,我们读到的只是一面,上面写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奸佞虚伪,卖国求荣,不顾民族大义,共产党人的凛然大义,铮铮铁骨,但换一个角度,站在相对的另一面看,又会是什么样的风景呢?对历史我从来是很困惑的,尤其是中国派系斗争的历史。肯看那些“反动派“们是怎么说的。读完之后,却大所失望,整整八年的抗日战争,台湾的教科书只用一个自然段不到两百字就描述完了,国内战争,也超不过一百个字,三百个字,把抗战八年,国内战争三年,十一年的历史,轻轻一笔,就写完了,我以为这是要大书特书的地方,因为这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这样的轻描淡写是无法正视历史呢,还是不敢正视历史呢?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民族,如何雄起于世界呢?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我们曾歌颂过的伟大长征,在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中,只有一句话:“共党残部开始进行了长达一年多,历经一万多公里的逃窜中共史称“长征”。逃窜和长征,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两个词描述出来的意境,真是天差地别啊。唉,不得不佩服中华文字的博大精神啊!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对台湾的统治六十年,却用了很多的篇幅,描述六十年来,台湾基础建设之成就,文化之发展,倒像是挺感谢日本人的殖民统治的,怪不得“台湾之父”李登辉都专门起了日本名呢,看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看待台湾人骨子里的气节,这是完全的两码事。

看来,不能把所有的历史书都当做《资治通鉴》去读,历史早已漏掉了坚轮辗压下民生的面孔,而只捕捉了时光的躯干,甚至有些历史书也不过是政客政党的摭羞布,不看也罢,或只能放在厕所内,每天读书十分钟,不叹不息,也是蛮解气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6066.html

更多阅读

信用评级的历史 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评级的历史 信用评级最早起源于美国。1890年,约翰·穆迪创办了穆迪公司Moody's,首先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估。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大批公司破产,不能偿还债务,人们开始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一些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信用评级业务开

丁伍号:361°的历史从2004年开始361°的前身是别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胡军华  丁伍号的部下说,老板交代过,361°以前的历史尽量不要提,这令人困惑,没有当年的委屈与困惑,361°今天的光芒恐怕要大打折扣。   近日一则媒体的报道将361°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财经网报道称,三六一度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声明:《台湾版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历史教科书 pdf》为网友羡煞尘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