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故事4---郗恩庭和林美群 郗恩庭乒乓球底板

乒乓球的故事4---郗恩庭和林美群 郗恩庭乒乓球底板

“幸运”的丈夫“倒霉”的妻

郗恩庭,1946年出生于山西平定。13岁入保定业余体校开始乒乓球集训,曾获保定市少年单打冠军和中学生比赛冠军,14岁参加河北省乒乓球队。1965年(19岁)入选国家乒乓球集训队。

郗恩庭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推挡技术尤为精湛,速度快,击球落点刁,人称“推挡王”。

他身材高大匀称,性格爽朗,与人们心目中燕赵豪杰北方汉子的形象十分吻合。

林美群,祖籍广东,1948年出生于印尼,五十年代举居家归国。1962年参加广东省乒乓球队,1865年(17岁)入选国家乒乓球队。

林美群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削球,步伐灵活,和搭档配合默契,擅长双打。

她长相甜美清秀,举止端庄,性格柔弱内向,一副南国乖乖女模样。

郗恩庭、林美群(当然不止他俩,还有李景光、梁戈亮等人)有些生不逢时,刚要崭露头角就遇上了“文革”,不久天下大乱,全面内战(两派组织),体育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批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体育路线”,各运动队都停止了系统训练,专心致志斗、批、改。中国乒乓球队因此放弃了29、30两届世乒赛,使得这一批优秀的年轻队员失去了为国争光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由于缺少了最强劲的对手,29届日本队获得六项冠军,瑞典选手获男双冠军;30届日本队获得四项冠军,苏联队获得女团、女双冠军,瑞典选手蝉联了男双冠军。

到了七十年代初,国内形势稍有好转。1970年12月,刚刚恢复系统训练的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瑞典举行的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日本队和苏联队缺席),获得女团、女单、男双、女双、混双五项冠军,牛刀小试便显露锋芒,引起了国际乒联及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定于1971年3月28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开赛之前,中国队曾多次收到国际乒联的邀请函,但迟迟未作回应,对于参不参赛这样的“大事”,有关部门哪敢轻易表态。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亚洲乒联主席、日本乒协会长后藤钾二一向对中国十分友好,非常希望中国队能参加第31届世乒赛,他认为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乒赛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赛。他不顾国内右翼分子的反对,力挺中国队参赛,多次发函后不见回音,心急如焚的后藤钾二于1971年1月26日亲赴北京,当面力邀中国参赛。经多次商谈,基本达成参赛意向,但因中方坚持将附带的一些政治条件写进正文,这使得后藤钾二先生颇感为难,故书面协议未能签署。此时,寄身在北京的柬埔寨王国流亡政府又节外生枝,伙同越南、朝鲜等国乒协,提出坚决反对朗诺领导的柬埔寨和南越组队参加世乒赛,明知国际乒联不可能答应却故意把水搅浑;唯恐还不够乱,甚至建议中国队最好也别参赛。接着发生了日本右翼分子焚烧中国国旗和毛泽东画像的极端事件,一时气氛异常紧张。中国乒乓球队内部对是否参赛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关部门只好将问题提交到毛泽东主席那里,由老人家亲自定夺。直到3月16日,毛泽东才在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名呈送的报告上作了“我队应该去,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准备死几个人”的批示。周恩来总理还制定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八字方针。

——也不能不照顾“盟友”的情绪,周恩来和西哈努克亲王商谈后作了具体安排:为了祖国荣誉,团体赛我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若单项比赛中遇到柬埔寨或南越选手,我们的选手一律弃权。

毛泽东的一句“我队应该去”,使郗恩庭、林美群等一批二十多岁的队员欢欣鼓舞。“文革”已经荒废了好几年,运动员的黄金时代有限,真耽搁不起,若再等几年运动生命就结束了。

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终于来到了名古屋。中国队参加男团比赛的是庄则栋、李富荣、李景光、梁戈亮、郗恩庭,两老带三新。中国队一路磕磕绊绊,如走钢丝,连克法国、匈牙利,瑞典、日本等强队,时隔六年金身重塑,再捧斯韦斯林杯。郗恩庭作为男团第五号选手,在对阵法国队时表现不佳,得一分丢两分,后来几场关键球就没能上场。但仰仗师兄师弟的出色发挥,他也登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

中国队入选女团阵容的是林慧卿、郑敏之、李莉和林美群。由于日本队针对林慧卿、郑敏之的技术特点(根据28届世乒赛影像资料和年前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现场录像)做了精心的研究和准备,而我们却对日本队的情况知之甚少,就连她们会派谁上场都不清楚,结果本来实力稍占优势的中国队以非常接近的比分负于日本队,获女团亚军。林美群作为女团第三号选手,前后三次上场,最终她随三位老大姐登上了世界亚军领奖台。

女子单打,林美群第一轮轻松过关,第二轮与南越选手陈淑珍相遇,为了兑现诺言,上级让她宣布弃权。首次参加世乒赛,林美群就一头撞上了“弃权门”,她非常沮丧却无可奈何。4月5日,同时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还有男队主力庄则栋,他在男子单打第二轮遇上了柬埔寨选手柯武,于是也听从上级安排宣布弃权。

男子单打,前三轮郗恩庭均以3比0轻松过关,第四轮(十六进八)遭遇朝鲜头号选手朴信一。朴信一是上两届世乒赛男团亚军主力队员,男单两届都打进了前八,是朝鲜球迷心中的偶像。此兄有个习惯,每胜一场球就写一篇日记,向金日成首相汇报思想,或者写一首赞美领袖的诗(现在看来这一做法分明是矫揉造作,如今年轻的朋友已很难理解,都觉得滑稽可笑,但我们的邻居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当时亿万中国人也曾这么干,刻意表现自己对领袖无限忠诚,笔者在学校、在农村、在部队都曾遇到过这样的事)。这场球关乎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但中国队本身男单形势吃紧,共报了六名选手,老将周兰荪首轮出局,庄则栋第二轮弃权,第三轮梁戈亮输给了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切奇,原本夺魁呼声最高的李景光也输给了瑞典的本格森,只有李富荣、郗恩庭进入了前十六,因自顾不暇所以代表团领导没吭声,郗恩庭遂以3比0淘汰了朴信一,闯进了前八。与此同时,李富荣淘汰了匈牙利民将约尼尔,也进了八强。争进前四时,李富荣1比3负于卫冕冠军、日本名将伊藤繁雄,郗恩庭则以3比1将匈牙利头号选手克兰帕尔淘汰出局。半决赛郗恩庭对阵瑞典的本格森,以三个19:21惜败,获得男单第三名。最终本格森战胜伊藤繁雄夺得男单冠军。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郗恩庭就获得了男团冠军、男单第三名,看来他的运气比林美群要好得多。

1973年4月5日,第32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首府萨拉热窝拉开帷幕。上届中国队男团夺冠的五虎将中,庄则栋已完成华丽转身当了领导,李富荣已退居二线,只参加单项比赛,还剩下李景光、梁戈亮、郗恩庭三人,新加盟的是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乒乓球新科状元(男单、男双冠军)刁文元和东北骁将许绍发。本届世乒赛男团比赛有史以来最为紧张惨烈,决赛阶段六场球有五场球打满了九盘,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六只强队中国、日本、瑞典、苏联、匈牙利、南斯拉夫,没有一个球队能保持全胜。在迎战匈牙利队时郗恩庭表现不佳,先后负于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丢了两分,幸亏刁文元全拿了三分,梁戈亮得了两分,中国队才以5比2获胜。于是郗恩庭被罚“面壁”,之后对瑞典、日本、苏联的三场关键之役坐了冷板凳。复赛最后一场对阵瑞典队,梁戈亮发挥失常丢了三分,致使中国队以4比5告负,只能以A组第二名的身份晋身决赛。于是梁戈亮也被罚“面壁”,最后两场比赛也未能上场。虽然在决赛阶段中国队(李景光、刁文元、许绍发三人上场)以5比4同样比分,先后战胜了B组的前两名日本队和苏联队;B组第二名苏联队以5比4战胜了A组第一名瑞典队;最后一场,瑞典队则以5比3战胜了夺冠无望的日本队,四支队伍犬牙交错,互有胜负。因本届世乒赛赛制规定复赛阶段成绩带入决赛,已交过锋的两队不再比赛,决赛阶段成绩最好的中国队只能屈居亚军。决赛阶段一胜一负的瑞典队占了赛制的光,获得了男团冠军(若按原先或后来的赛制,冠军铁定是中国队,亚军是苏联队,瑞典队只能拿第三名)。

无独有偶,祸不单行,由郑怀颖领衔的中国女队在复赛最后一场以1比3负于南朝鲜队(胡玉兰丢了两分),虽然在决赛阶段战胜了A组的前两名日本队(3比2)和匈牙利队(3比0),但因赛制规定无法与南朝鲜队再度交手,最后也只能屈居亚军。

由于本届世乒赛团体赛试行这种循环赛制不是用一场决赛来确定冠、亚军,又将复赛成绩带入决赛,不甚合理有诸多的缺陷,不少球队(尤其是中国队、苏联队)都提出异议,于是国际乒联很快就将它废除,从此不在沿用,只用了一届便寿终正寝。

——本届实行的新赛制是东道主与国际乒联部分官员“暗箱操作”的结果。上届名古屋世乒赛,南斯拉夫打进了男团前四,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曾以4比1领先,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决赛大门,不料被对手连扳4分而侥幸翻盘。本届依仗着天时地利与人和,又在赛制和抽签方面做了点“手脚”,本想比上届更上一层楼,保亚争冠,在家门口给广大同胞一个更好的交代,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复赛他们中不但输给了老牌劲旅日本队,还输给了异军突起的苏联队,未能跻身决赛,反倒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本届团体赛空前激烈,从复赛到决赛,几乎场场5比4、5比3,每天都打到凌晨一、两点;加上观众捧场(萨拉热窝城市不大,只有三、四十万人,但几乎人人都是乒乓球迷),天天爆棚,无论有没有东道主选手,都陪着熬到下半夜,无一人退场,看着各路乒乓健儿拼打厮杀浴“血”奋战,仿佛又经历一场萨拉热窝保卫战。观众如此热心,选手们自然更加卖力,各队的主力队员因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连续征战,或心力交瘁,或身负伤痛,所以在男单前两轮中纷纷落马。如日本的长谷川信彦、高岛则夫,匈牙利的克兰帕尔、约尼尔,瑞典的本格森,中国的三员大将李景光、刁文元、许绍发。虽然少了这些关公、吕布、典韦、许褚,但马超、姜维、赵子龙还在,所以男单比赛依旧精彩纷呈。


郗恩庭因对匈牙利一役失利,被罚面壁,反倒因祸得福,不但体力得以恢复(一连休息了四天,4月7号、8号、9号,中国队先后迎战瑞典、日本、苏联,他均未能上场,10号大会又休赛一天),而且头脑也十分清醒。他自创了一门“鸵鸟功”,不观看比赛,也不关心时局的进展,对教练和队友说你们只告诉我下一个对手是谁就行了,打掉一个是一个,走一步算一步。头两轮郗恩庭以3比0轻松获胜,第三轮对阵匈牙利的贝列兹奈伊时小遇麻烦,先失一局,稍作调整后他连扳三局过关。第四轮郗恩庭3比0淘汰苏联冠军戈莫斯科夫了,戈氏曾在第二轮打掉了天下第一高手、上届冠军瑞典的本格森。八进四,郗恩庭遭遇捷克斯洛伐克冠军奥洛夫斯基,以3比1闯关。

半决赛,郗恩庭迎战东道主选手斯蒂潘切奇,两人打法相似,都是正手弧圈球进攻,反手防守反击,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斯蒂潘切奇打得积极主动,比分一直领先两三分,但局尾关键球未处理好,大郗抓住战机以21比19连胜两局。第三局斯蒂潘切奇以21比12获胜。第四局斯蒂潘切奇又一路领先,打到20:17,大郗奋力追成20平,可惜功亏一篑,两个进攻失误,对手将比分扳平。决胜局一开始郗恩庭就力争主动抢先上手,以10比6领先换边。面对对手疯狂反扑,大郗沉着冷静,以莫回首不惊心的“鸵鸟”方针死死护住了“大盘”,最终以21比19获胜。五局相加,斯蒂潘切奇还多赢了五分。

第二场半决赛,因扣钱势大力沉、素有“锤子”美称的瑞典名将约翰逊,同样以3比2战胜了另一名东道主选手舒尔贝克。五局相加,约翰逊只赢了两分。

决赛中,郗恩庭乘胜追击,依照赛前准备会上制定既定方针,用反手推挡压制约翰逊的反手。这反手推挡是中国直拍选手看家本领之一,一般都用于防守和控球,由于不容易发重力,用来进攻很难奏效。但竞技体育的奇妙就在于任何理论都不绝对,关键看你如何运用和发挥。六十年代,徐寅生充分利用其手腕灵活、落点巧妙,屡建奇功。周兰荪利用自己身材高大、发力凶猛,赢得了“重炮手”的美称。郗恩庭取两家之长,练就了一身既有落点巧妙,又有进攻力量的反手功夫。而约翰逊则认准了反手是直拍选手的软肋,自以为正中下怀。于是双方玩起了控球,你来我往一直打得难分难解,第一局终局时,大郗还是自己利用处理关键球的长处,以21比18占得先机。

约翰森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名将,发现上当赶紧调整战术,改用正手“锤子功”,一鼓作气,以21比13连扳两局。身处逆境,郗恩庭不慌不乱,针对对方旋转很强的弧圈球自己每每推挡出界,他尝试着跳起来压球,这一招果然奏效,对手一时不知所措,并一改自己前面一味推挡的被动,频频上手,与之展开对攻对拉。虽然不是拍拍见效,但打乱了对方的节奏,使之不敢轻易抡锤。比分一直交替上升。20:19,大郗率先拿到局点,说时迟那时快,他利用自己擅长发正手转与不转球的绝招,以不转球的动作发了个旋转极强的下旋球,约翰逊判断失误,回球下网,21:19,郗恩庭将比赛拖入了决胜局。

第五局郗恩庭打得生龙活虎,不断地变换发球,时而起板抢攻,时而左右推挡,不停地跳跃,不停地跑动,越打越兴奋,一直领先三、五分。换边再战,约翰逊奋起直追,几个回合下来,居然追成了15平,接着又是16平、18平,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全场观众屏住了呼吸,唯恐自己大口喘气会影响战局。此时约翰逊发,球,郗恩庭回球擦边,19:18,在这关键时刻,郗恩庭向对方的反手搓了个不转的半高球,在通常情况下这样做无疑是找死,约翰逊根本没想到郗恩庭会这么干,急切中不知如何应对,稍一犹豫,回球失误,20:18,大郗拿到赛点。见怪招发威,郗恩庭如法炮制,再搓一板,冥冥之中有如神助,回球居然再次擦边,21:18,锁定胜局。约翰逊,这位已获得本届世乒赛男团、男双两枚金牌的金发骁将只能望球兴叹:“怎么又是擦边?我究竟是输给了郗恩庭,还是输给了老天爷?五局在一起算,我还多赢了八个球呢!”

郗恩庭粉碎了瑞典人欲狂揽男子三项冠军的美梦,继容国团、庄则栋之后,成为中国第三位荣获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杰出选手。天才、勤奋、平常心,再加上运气,这就是孤胆英雄郗恩庭成功的秘诀。

——自从1959年多特蒙德容国团夺冠,到2011年鹿特丹张继科称王,中国选手前后16次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16场决赛有13场是中国“德比”,只有3场是中外之战(59年容国团对西多,73年郗恩庭对约翰逊,87年江嘉良对瓦尔德内尔),这三次夺魁都不容易,其中1973年的“萨拉热窝保卫战”又最为艰难,前八名中有七名欧洲选手,只剩下郗恩庭一位中国人,而且实力上并不占优,全靠一股精气神,胜利确实来之不易,所以才弥足珍贵。

女子单打,中国队的二号选手胡玉兰似乎比郗恩庭还走运。团体赛中,她先后输给了南朝鲜队的李艾利萨、郑贤淑,日本队的大关行江,最后一场对阵匈牙利队时领导用张立换下了她。由于郑怀颖、李艾利萨、大关行江、郑贤淑这几位顶尖高手相继出局,师妹张立又为她保驾护航,故胡玉兰兵不血刃,轻轻松松拿了女单冠军。

梁戈亮的运气也不错,因为他在对瑞典队时一人丢了三分,中国队痛失斯韦斯林杯。他和李莉合作,却拿了混双冠军,亦算是将功折罪吧。——梁戈亮参加了七十年代全部五届世乒赛,先后获得六项世界冠军(71年、75年、77年男团,73年、79年混双,77年男双),是七十年代世界乒坛获得冠军最多的一位选手,他还先后获得74年德黑兰亚运会、78年曼谷亚运会男单冠军,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但世乒赛两次男团失利也都拜他所赐,73年萨拉热窝对阵瑞典,79年平壤对阵匈牙利,他都全输三分,成为最大的“罪人”,功大过也大,功过系一身,真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林美群则仍不太走运,她未能入选本届女团阵容,女单负于瑞典选手拉德贝里止步第二轮。女子双打,赛前被看好的郑怀颖和张立,以及郑敏之和胡玉兰两对种子选手相继被淘汰出局,此时夺冠的重任就落在了非种子选手林美群和仇宝琴的身上,她俩一路奋战,连闯五关,顺利地闯进了决赛。对手是赛前临时配对的跨国组合:罗马尼亚的亚力山德鲁和日本的滨田美穗。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正当林美群和仇宝琴信心满满携手走进赛场时,中国驻当地领事馆的一位同志匆匆赶来,传达国内急电:这场球必须让给对手。他还做了解释,日本乃刚建交不久的友好邻邦,日本队又是传统的乒乓球强队,二十年来每届世乒赛都有金牌入账,本届若半个冠军都拿不到(日本男、女队团体赛均获第三名,五个单项只有滨田一人进了女双决赛),面子上太难堪;社会主义的罗马尼亚是我们的兄弟国家。一块金牌照顾了两个国家,值,要算政治账。语出惊人,上纲上线,一时众人皆无语。于是林美群、仇宝琴无心恋战,以0比3匆匆“输”掉了这场比赛。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猜测,这个神秘的电话是奉了谁的指示,毛还是周?因缺乏史料佐证至今仍是个迷。据笔者个人分析,周的可能性比较大。理由是,相对于重返乒坛派团参加世乒赛这样的大事,让掉一场女双决赛算是“小事”,毛不一定亲自过问。周无论巨细事必躬亲,考虑处理问题来向顾及上下左右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八字方针又是他所倡导,授意让球蛮符合他一贯做事风格。譬如上届名古屋世乒赛男单第四轮,郗恩庭对阵朝鲜头号选手朴信一,因为事先没有安排,郗恩庭顺其自然以3比0淘汰了对手,回国后代表团领导因此受到总理严厉批评,“小郗不懂难道你们也不懂?这么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体委一把手(军管代表)为此还丢了乌纱帽(其实他也是个“屈死鬼”,一他没去名古屋,二你总理事先又没吩咐到底哪场球能赢哪场球不能赢,或许他被撤职另有隐情),郗恩庭也写了份检讨。还派赵正洪(体委副主任、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和另一位副主任带着郗恩庭飞抵平壤,当面向金日成负荆请罪。如此慎重其事,弄得人家老金也有些不好意思,说小郗为自己的祖国赢球没有错,不用道歉,事情才掀了过去。也许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伟人也是凡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很难超越他身处的那个时代。——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1975年2月,印度加尔各答第33届世乒赛。在李富荣、李赫男两位冠军教头的率领下,中国队时隔十年之后再次双获男女团体冠军。为了确保体力争取卫冕成功,29岁的郗恩庭只报了男单一项,最终获得第五名。31、32、33,三届世乒赛,郗恩庭分别获得第三、第一、第五,创造了当时中国男单选手最好的成绩。

林美群的“噩梦”还在继续。她只报了一项女子打双,与朱香云合作,连拔五寨,又一次杀入决赛。尤其半决赛打得很漂亮,3比0淘汰了夺魁呼声很高的赛会3号种子日本的大关行江、横田幸子。凑巧的是,决赛对手仍然是临时配对的跨国组合:罗马尼亚的亚力山德鲁和日本的高桥省子,也算是冤家路窄老对手了,只是和上届相比两边各换了一人。有了上届的经验,这次球队的领导很聪明,事先主动打电话请示国内:这场球还要不要?答复照旧:“友谊第一”。于是,林美群又一次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

回国后,郗恩庭和林美群同时宣布退役。

1977年,伯明翰第34届世乒赛,朱香云和新搭档魏力婕又将女双冠军让给了中、朝友好组合:杨莹和朴英玉。但朱香云还不算太倒霉,她是那届女团冠军的成员,好歹也上过世界冠军领奖台。

如果说1961年第26届世乒赛男单决赛拉开了队内“让球”的序幕,那么1973年第32届世乒赛的女双决赛则开创了重大赛事对外“让球”之先河。之后此风愈演愈烈,在33、34两届世乒赛上达到了高潮,张立两次将女单冠军拱手让给朝鲜选手朴英顺,郭跃华将男单冠军让给日本老将河野满……终究是假球,多多少少总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运动员无精打采,教练员神情诡异,且不说国外的同行一目了然,嗤之以鼻;就连普通的观众也能看出其中的猫腻,纷纷表示不满。况且对手拿了冠军也未必承情。直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总设计师执掌乾坤,各条战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对外让球的体坛奇观从此才得到纠正。挣脱了对“友谊第一”作片面理解的精神枷锁,中国乒乓人终于得以轻装上阵。其实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与一场体育比赛的胜负、某项冠军的归属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

对于林美群个人而言,失去的永远失去了,再也没法补偿。后来经好友仇宝琴撮合,她与师兄、第32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郗恩庭相恋,并于1976年6月完婚,郎才女貌,乒乓情缘,成为当时一段佳话。和世界冠军终生厮守相伴,林美群多多少少也算弥补了心中些许遗憾。


尽管在世界冠军的光荣榜上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人们应该记住她们,林美群,还有仇宝琴、魏力婕。

真是辛运的丈夫倒霉的妻,你说老天爷究竟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4402.html

更多阅读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

转载 被毒害的青春作文素材——毛苒的故事 被毒害的青春

太可惜了!原文地址:被毒害的青春(作文素材——毛苒的故事)作者:舒加林【百度百科——毛苒】毛苒(1985年11月25日—2011年4月14日)西安大学预科班毕业生,英语过八级,毕业直接进入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老总非常赏识其能力,予以重用。2011年4月14

颜回的故事 4 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故事颜回解《周易》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周易》很有研究,《周易》是颜渊的家学之一。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天,派子贡外出办事。子贡走后很多天不见回来,孔子十分担心。就用《周易》作了一次占卜。占卜时得了个“鼎”字

声明:《乒乓球的故事4---郗恩庭和林美群 郗恩庭乒乓球底板》为网友风从天堂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