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课例 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课例

一、主题阐述

本诗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学习的第五首现代诗,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本人的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现代诗的方法与步骤。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想法,通过美读全诗、品读诗句、寻读意象三个环节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课文作了重组与加工,选择了三点教学内容以及呈现方式理由的阐述如下:

1、美读全诗,读出感觉的魅力。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要求学生朗读本诗时要用轻松、柔和、舒缓的语气,美好、自在、向往的感情基调,让人感受到清新、美好、自在的感觉,进入诗境,以培养学生美读诗句的能力及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朗读水平的高低反映着你对所读作品的理解程度,有感情的朗读能使读者和听者加深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诗歌的第一重魅力。

2、品读诗句,读出语言的魅力。品读诗句让学生做到发现诗歌内容、语言、意境、写作手法等式方面的妙处,并且引导学生表达自已独特审美体验,同时使学生融会贯通,把课内外知识结合到一起来学习。从修辞、标点使用、词语运用等多个角度品读语言。这不仅是课堂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前一板块的朗读进一步得到深化,同时感受诗歌的第二重魅力,也为下一板块作好铺垫。

3、寻读全诗,读出意象的魅力。以及品读意象的魅力,加深诗文的理解自然引出作者所寄寓在诗歌字里行间的诗情。通过《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的结尾和本诗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对比,设置矛盾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改写的原因,从而自然地带出了本诗歌学习的主题,使学习难点轻松解决。

本次课例的创新点在于(一)围绕导入设置的课堂构架教给学生学习或是欣赏现代诗的方法与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告诉学生现代诗的学习要以朗读为基础,诗歌语言品析为纽带,意象解读为抓手,与诗人情感共鸣获得为目的。(二)背景资料的引入实时机恰到好处,拓展了阅读的空间,还原了文本的背景意义,对学生挖掘诗歌主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设计

发现诗歌的三重魅力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并且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意境;

2、学习理解联想与想像在诗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体会诗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涵,细品诗歌语言的韵味。

【教学难点】

理解联想与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创设学习情境

有一位哲人曾说:“诗有三重魅力:感觉的魅力,意象的魅力,语言本身的魅力。”(周国平《人与永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有着三重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进行一趟魅力之旅。

二、品味着读,读出感觉的魅力

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街灯全都亮了,而此时的夜空中星星也褪去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美丽的容颜……请试着读出你看到这幅流美景时的心情。(ppt出示)

1、大声自由朗读诗歌。

2、抽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同学作出评价,然后归纳诗歌朗读要领。

明确:①要注意快慢和节奏;②轻音、重音,要抑扬顿挫;③要有感情。

进入情境:朗读本诗时要用轻松、柔和、舒缓的语气,美好、自在、向往的感情基调,让人感受到清新、美好、自在的感觉,进入诗境。

3、划分节奏,标注重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4、全班朗读,读出清新、美好、自在的感觉,领略诗歌的感觉的魅力。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在今后朗读现代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要注意快慢和节奏,轻音、重音以及感情的变化。这样有助于我们进入诗境,领略诗歌的第一重魅力——感觉的魅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朗读水平的高低反映着你对所读作品的理解程度,有感情的朗读能使读者和听者加深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体会诗歌的第一重魅力。]

三、品析着读,读出诗歌语言的魅力

浙师大的王尚文教授说:“学语文关键是品味,语言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辩辩它的色彩,掂掂他它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接下来我们就给诗歌中的语言把把脉。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试着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从词语、修辞、内容、情感、标点、表现手法等角度用换一换,改一改,比一比等技巧从各个方面进行理解,品味体会诗文。]

先自己品析,在课本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再与同学交流;然后展示自己思考的结晶,可用平实性的句子,也可以文艺性的语言。同时在本环节结束时,再次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学生可能出现赏析点:

1、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不但传神,而且由近和远,再由远和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

2、课文中出现的四处“定然”与“定能”都有表示肯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现了诗人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

3、“你看”后面的逗号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节奏感强,去掉后就显得平淡了;“你看”后面的逗号,把读者也带进了幻想中。

4、“闲游”与“来往”一词互换。 “来往”是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雕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强调“悠闲”。同时满足诗歌押韵的需要。

5、 “朵”字作为量词使用,通常是和云、花联在一起的,如“一朵白云”“一朵鲜花”,很少会有人讲“一朵流星”。但诗人没有写“那颗流星”,而是写“那朵流星”,不但使人联想到流星有如“白云”、“鲜花”般美丽可爱,而且陡然降低了流星的速度,使它可与“闲游”同步,更恰当的表达出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6、“好像”“我想”“你看”等词语。语言平易、亲切。如同对最亲近的朋友娓娓而谈,在不知不觉中牵动着读者的视线和思绪,使之和诗人一起去仰首星空,观赏奇景,驰骋想像。

小结:同学们真不错,老师发现同学们对品读诗歌语言之美的方法掌握得真的很到位,让老师又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第二重魅力——语言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在今后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内容是全节课的重点,是课堂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充分调动有效教学手段,并运用明确的指向性语言点明赏析方向与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而教师的追问旨在进一步激起学生思考,思考如何在读出诗歌的节奏、情感的基础上读出诗意来,使前一板块的朗读进一步得到了深化,同时感受诗歌的第二重魅力,也为下一板块“寻读诗歌意象的魅力”作好铺垫。]

四、寻找着读,读出诗歌意象的魅力

诗人转动着眼睛,眼睛里带着精妙的疯狂,从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像为从来没人知道的东西构成形体,他笔下又描出它们的状貌,使虚无杳渺的东西有了确切的寄寓和名目。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PPT出示,学生朗读)

1、那么作者面对神秘的夜空他看到了什么?描绘出了什么?(PPT出示)

明确:(1)、作者看到了街灯、明星、缥缈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闲游的牛郎织女。(2)、描绘出了天上牛郎织女的生活。

2、诗用人间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你能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吗?与课文有什么区别?(PPT出示)

明确:(1)、请同学复述故事(人间的事情)对比诗文(天国的事情),体会联想、想象的精妙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的结尾和本诗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对比,设置矛盾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改写的原因,从而自然地带出了本诗歌学习的主题,使学习难点轻松解决。]

3、根据天国的事情(改编后的牛郎织女故事)了解写作背景(人间的事情),感受诗情,明确作者寄寓?

写作背景出示: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当时的祖国给他留下了“眼儿泪流”“心中作呕”的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PPT出示)

明确:作者运用想象与联想,寄寓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小结:同学们所找出的意象,发现了作者运用想象与联想描绘出的天上牛郎织女的生活,同时结合写作背景,让我们沉浸在诗歌的第三重魅力——意象的魅力之中。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作者以街灯为立足点,运用瑰丽的语言,大胆神奇的想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上人间的美妙图景。有人说,想像联想就如一盏灯中,为我们照亮黑暗,伴随我们前行。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如作者一般内心有一盏永恒的灯,照耀我们在文学的殿堂里闲游。(此时完成灯笼简笔画。)

齐声朗读全诗,读出诗意、诗境、诗情。

[设计意图:完成灯笼行的板书,点燃学生的诗情,在朗朗书声中结束本课,感受诗歌的三重魅力。]

六、作业



《天上的街市》课例 天上的街市

石缝间的小草

看到这石缝中的小草你会想到什么呢?请插上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将你所想到的内容整理成篇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


三、磨课过程

本文的教学重点环节在于第二环节——品析着读,读出诗歌语言的魅力。而难点则在于第三环节——寻找着读,读出诗歌意象的魅力。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备课在过程中有过几次更改才最终确定。现呈现如下:

第一稿:

上课的基本思路:积累作者相关资料及创作背景——朗读训练,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分析每一节中作者的感情——赏析诗歌语言。其中后两个环节用分小节进行的方式。用时42分钟。(我们学校一节课为40分钟。)课后全组老师进行了积极地讨论,最后将建议归结为(1)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深度还不够深;(2)缺少学生合作这一环节;(3)课堂结构凌乱,不能给学生一种学习现代诗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二稿: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又进行了思考,在原有基础了做出了教案的修改,形成如下思路:朗读训练——分析每一节中作者的感情——赏析诗歌语言——结合背景资料挖掘诗歌主题。在朗读训练环节进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与自由展示三步,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小节中作者的情感,诗歌语言赏析则由学生谈谈自己读完这首诗歌以后的感受,或者说说诗歌中最吸引你的地方。圈划出这些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最后结合背景资料挖掘诗歌主题。课后自己有作了一些反思。主要是不足的地方。一是第二环节完全没有必要,可以删去;二是语言赏析部分不必限制在某一小节,可以放开到全篇;三是每个环节之间的过度语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

第三稿:

针对前两节课上暴露的问题与不足,我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形成如下思路:品味着读,读出感觉的魅力——品析着读,读出诗歌语言的魅力——寻找着读,读出诗歌意象的魅力。

在朗读环节。将诗歌朗读完全交给学生,为下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基础;诗歌语言赏析环节加入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试着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从词语、修辞、内容、情感、标点、表现手法等角度用换一换,改一改,比一比等技巧从各个方面进行理解,品味体会诗文。增强本环节的指向性与指导性以突出重点;主题挖掘环节,先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说说意象的含义,当然为了便于理解,在问题呈现上进行了处理,接着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与课文做比较体会联想、想象的精妙之处,最后结合写作背景明确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的寄寓。

这样做既使课堂结构更加的清晰简洁,又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自学而现代诗的方法与步骤,也注重了文意的挖掘,贴着学生的实际去教,以达教学的深刻。最终实现设想中的以人为本,由文寻意,多元体验,感悟精髓。

四、课堂实录片段

课堂实录片段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将自己的阅读结果与大家分享。

生1:在第一小节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写得非常的生动形象。

师:回答很标准啊。

生2:老师,我提一个问题可以吗?

师:好的,请说。

生2:第4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为什么要说是那“朵”,而不说那“颗”?

师:这个问题不错,咱们4班的同学定然能够解决它。

生3(解答):“朵”一般是形容花的,花鲜艳漂亮在这里形容流星,也说明流星是非常漂亮的,说明作者觉得,天上的生活是美好的,这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对应。

师:如花般的生活的确美好。

生4(质疑):第3节“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来往”能否和“闲游”对调?

生5(解答):我认为牛郎织女是分别住在银河两岸的,所以应先在银河上来往,他们到一起后,就在天街闲游。

生6(解答):不能改,改了就不压韵了。

师:一个从内容解读,一个从诗歌韵律解读。真是精彩!还有那位同学来展示风采。

生7:老师,我觉得第二节中的“缥缈”这个词用的很好,写出了天上街市的神秘与美丽。

师:因飘渺而神秘美丽的街市。

生8:我觉得第二节中的“定然”用的很好,表现十分肯定的语气。

师:(追问)作者肯定了什么呢?

生8:嗯……肯定了天上街市的美丽。

生9: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定然”是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

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这一点呢?请从诗中找出来。

(学生寻找勾画相关内容,并朗读这几句,然后全体齐读)

师:同学们,诗歌最后一节“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中“不信”后面的逗号能不能去掉吗?

生10:不能,这逗号在这里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读者感觉这流星就是牛郎和织女的灯笼。

生11:这逗号和上一节的“你看”相对应,体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同时又缓和了音节,好像真的让人去看一样。

课堂实录片段二: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作者面对神秘的夜空他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课文。

生1:我觉得作者看到了街灯、明星、缥缈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闲游的牛郎织女。

师:真是全面,其他同学没得说了。这些看到的内容啊,在诗歌中称之为意象。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图景,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描绘了什么图景呢?

生2:描绘的是牛郎织女逛天街的图景。

生3:我觉得是牛郎织女美好生活的图景。作者只是借逛天街来表现。

师:补充得真好。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4:(讲述内容略。)

师:(追问)你能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结尾吗?

生4:悲剧。

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确是个悲剧。可是我们的诗歌中为什么把故事给改编了?牛郎织女不仅能随时相见,还能来往,闲游逛街。

生5:可能是作者寄托了什么美好的理想吧?

师:(追问)能明确点么?

生5:……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课堂陷入沉默。)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写作背景。)

师:请同学们齐读背景资料。

(学生读资料。)

师:你从资料中读到了什么?

生6:我读到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厌恶。

生7:作者对当时国家状况的难受、痛心。

师:是啊,军阀的混战,民生的凋敝,衰微的国运,作者的内心有厌恶,有难受、痛心,也有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顾和希望。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诗歌中为什么把故事改编呢?

生8:作者希望黑暗的社会能走向光明。

生9:作者向往美好的生活。

生10:作者希望摆脱“王母娘娘”的束缚,向往自由。

生11:作者希望人人都能过上诗中牛郎织女一样的美好自由生活。

五、教学反思

1、学生对于现代诗歌还是缺少一定的认识,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切入,于是我就在设计时采取板块式的教学方式,从三个角度进入诗歌,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不至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无章可循。

2、自由地、充分地吟咏诗歌,这是走进文本、鉴赏诗歌的必要前提。吟咏越自由,感受越真切;品味越充分,则体验越深刻。因此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它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应该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始终。不足之处是:如果老师也加入到朗诵的环节,与学生一起吟咏诗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第一重魅力。

3、诗歌语言的赏析上同样给予方法指导。因为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普通的散文化的语言。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词”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就能获得独有的感悟。上课时,就试着让学生从词语、修辞、内容、情感、标点、表现手法等角度,用换一换、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品味体会诗文。让学生在诗歌中的某一句或几句话中把握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反复体会,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品析诗歌语言对于入景、入情地感知诗歌非常重要。

4、抓住诗歌的意象,结合写作的背景理解诗人的感情。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郭沫若当时极大的愤怒、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向往。

5、板书设计上,原本是打算援用先前的板书结构,后来在自己品读诗歌的时候,突发灵感。原因是最后一句中的“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中的“灯笼”两字启发了我。作者在诗歌的意象之中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我也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寄托对学生的期望。

遗憾的是由于是一节公开课,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遇到有很多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故而学生有点紧张。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没有好好把握时间,造成了拖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

六、文献研究

参考了洪镇涛老师的《<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王荣生的《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李怡琳老师的《如何进行现代诗教学》和周国平《人与永恒•诗歌》这四篇文章对我这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有很大启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14297.html

更多阅读

中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课例 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一、课例提出的背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数学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生硬。导致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课堂越来越沉闷,继而导致学生“放弃”了数学学习。随着时代的变

《大雁归来ppt》课件 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

《西门豹治邺》课本剧 西门豹治邺ppt

《西门豹治邺》课本剧文/涵彧第一幕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地点:魏国王宫内人物:魏王、西门豹、大臣道具:龙椅(画外音:早朝完毕,魏王宣众臣留下商议国事,众臣面面相觑。)魏王:自从听说我国邺地贫困不已,百姓苦不堪言。连日来,朕茶饭不香,尔等

声明:《《天上的街市》课例 天上的街市》为网友璃落幽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