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峰骋望南高峰骋望·杭州日报 南高峰 北高峰

南高峰骋望

2014-06-15

文/许丽虹

南高峰

双峰如何插云

“双峰插云”你见过吗?

西湖十景,自南宋扬名以来,已经八百多年,十景里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之色,昼夜晨昏四时之景,阴晴雨雪,远眺近观,这中间,哪一个你比较陌生?问了好多人,答案基本一致:双峰插云。

2008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为了西湖申遗征集照片,几百张美图独缺“双峰插云”。即便一些双峰插云的老照片,也看不出插云的意境。

南高峰高257米,北高峰355米,沿着柳浪闻莺湖岸走,隔湖就是西面群山,十几个山峰齐簇簇,很难一眼辨出南高峰,北高峰全凭电视台发射天线才得以认出。于是我想,或许那只是画家刻意为之,凭想象将南北高峰从群山中拔出。西湖诗词里描写“双峰插云”的作品也以夸张居多:“南北高峰高插天”、“高入太虚云气中”,如今读来不知所云。今人要以相机镜头表现绘画诗词的意境,当然就难了。

可是对吗?西湖美景无数,要从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靠虚构恐怕不行,况且,南宋画家们是以写实为基本功的。其中必有原因。直到有一次读到南宋杨万里的西湖绝句,才忽有所思:“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玉塔双尖?南北高峰上有塔。

根据《西湖志》:“南高峰高一千六百丈,上有塔,晋天福中建,今下级尚存,塔下有小龙井;北高峰石蹬数万级,曲折三十六弯,唐天宝中建浮屠七层于顶。”

印光法师在《杭州南高峰荣国禅寺重修宝塔疏》中则有更为细致的描述,大意为: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6年),有位僧人从印度来,登上南高峰顶,见远望无极,欣然曰:这里可以立菩萨像,“令四远望者,同种善根”。于是出舍利一颗,托付给当时颇有德望的僧人道圆,禀告吴越王钱元瓘后,在南高峰峰顶建立宝塔。塔高七层,通计十丈(约现今33米),“其规模制度,精妙绝伦”。塔下建寺一所,名“荣国寺”。

这座七级宝塔,可登临。据说塔内夜夜燃灯,指示江面的航向。读到此处,今人的疑惑豁然开朗:南高峰上有塔,塔内还夜夜燃灯,不管是在钱塘江、西湖还是杭州城里,头一抬便可见到,南高峰一下子从西湖群山中脱颖而出。

试想,每当西湖雨后,茫茫云层铺排飘移在山际,将西湖群山衬得若浮若沉、时隐时现。南北高峰因有双塔矗立,便如浩渺云海中两把宝剑直插云端。那是人人得见的实景,非虚幻也。“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画家写实,词家写实,古人并没有虚构“双峰插云”。

关于南高峰荣国寺,还有一段体育史上的趣事。据记载,南宋流行“相扑比赛”,京城临安著名的相扑比赛场地有两处:一处是葛岭北麓黄龙洞的“护国寺”,另一处即南高峰“荣国寺”塔院。
南高峰骋望南高峰骋望·杭州日报 南高峰 北高峰

南高峰塔院,北宋南宋时曾作维修,元末毁坏,至明末仅存三级。清代以来,圮毁的佛塔又遭雷击,仅余塔基。没有了山顶佛塔,双峰依然是双峰,杭州人已经习惯了“双峰插云”这个名字。

其实,“双峰插云”原来叫“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御题西湖十景,改“两峰”为“双峰”,并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早已毁圮,“插云”景观名存实亡。景碑亭设于洪春桥畔,大概是因为其地处于两峰中间。至此,本为湖中遥望之景,因要立碑,坐实到了岸上。这块碑,“文革”期间被毁,1982年重建时,因马路拓宽略向北移,所以目前位置亦非清代原址。想来好笑,此前不明所以的我曾不止一次在那块碑前遥望“双峰插云”,当然未得其妙。真是哪是哪啊。

钟毓龙先生在《说杭州》中记道:“民国初,基址犹高二丈许。”有一张1930年拍摄的南高峰老照片,上面塔基虽长满野草,但身子骨依旧挺拔;塔院之屋老旧,但并不破败。可见《说杭州》的说法是可靠的。

绝壁上的攀岩者

现今的南高峰,既无塔,亦无庙。除了登山爱好者光顾外,还有个特殊群体对它青睐有加,即攀岩爱好者。

在烟霞洞前往南高峰的路上,有一处绝壁悬崖,高约20多米,绝壁上挂有几个色彩艳丽的钩子,心生好奇,但不明就里。后来有一次去,正碰上十几个攀岩爱好者在行动。岩壁下,一小伙拉根粗绳往上看,顺着他的目光,只见绝壁陡峭之状犹如刀劈斧砍,最上头才有青青草木矮树,那矮树的下沿有个人影在动。他这是往上攀还是往下攀呢?另一处岩壁,同样一小伙在下面守着。顺着红色粗绳往上看,吓了一跳,分明一时髦姑娘——长发染成麻黄色,大波浪马扎扎在脑后,黑T恤,紧绷的发白牛仔裤。姑娘的手白白嫩嫩,却在粗粝的岩壁上拿捏摸索,每上一步,下面的指导老师就高声指点。

杭州的山我也走了不少了,像这样巨大的岩壁少见。前人描写南高峰是“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疑惑,南高峰的“峻岩绝壁”从何而来?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说法,“西湖的南部同西部,如九曜山、石屋岭、南高峰以及灵隐等,统是砂岩及石灰岩所构成的,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广……西湖近旁岩洞很多,如玉乳洞、石屋洞等,也是石灰岩生成的。”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往往奇石林立,不可名状。而南高峰的石灰岩又极具特色。

特色一:石灰岩特别细腻。《说杭州》记道,南高峰舍利塔塔基旁,出一种“寒水石”,当地人来取这种石头,说是捣磨后可以补牙齿。又出一种“青石”,说是光滑细腻,拿来刻碑非常好。塔基之旁的石壁间,还有天然的石壁图像,不假雕琢,巧若神工。最奇的是一块巨石,屹立如峨冠,日月初生,此石得景最先,故名“先照坛”,又名“镇魔石”。

特色二:大型岩洞特别多。南高峰除了颇具盛名的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外,还有天池洞、千人洞、无门洞等等。其中千人洞在南高峰南坡山腰,为西湖群山已探明的最大溶洞。洞全长320余米,洞室最高处约7米,最宽敞处逾1300平方米,地势平坦,可容千人。全洞分上、中、下三洞室。有石钟乳、石瀑等岩溶景貌。现在由于洞口藤蔓密布,很少有人进去。

据记载,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冬,南高峰曾发生崩塌事件。想必这次崩塌影响极大,上了《南宋临安大事记》。但崩塌之处今已不可考。会不会因那次崩塌,而形成了如今的攀岩绝壁?

骋望亭上望千秋

上南高峰,寻常路有三条:从六通宾馆上,从茶叶博物馆上,从烟霞洞上。

90多年前,1923年7月29日,盛夏,凌晨。“东方还只是一线暗淡的红云,还只是一颗微茫的晨星”,二男一女从烟霞洞清修寺出发,前往南高峰看日出。他们是胡适、任百涛和曹珮声。

其时,32岁的胡适在烟霞洞养病,因与小表妹曹珮声款款恰恰,情愫暗生,便看什么都是好的。在赏秋月、闻桂花之余,不顾南高峰羊肠佶屈,竟然后半夜上去看日出。这病养的!不过,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有关南高峰日出的美丽文字。

“晨星渐渐淡下去了,红云上面似乎有一处特别光亮了。山后的月光仍旧照耀着,海上的日出仍旧没有消息。我们很疑心这回又要失望了!”看来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看日出了。

“忽然我们一齐站起来了:‘起来了! 现在真起来了!’先只像深夜远山上的一线野烧,立刻就变成半个灿烂的月华了!一个和平温柔的初日冉冉地全出来了!”然后,“那白光的日轮里,忽然涌出无数青莲色的光轮,神速地射向人间来,神速地飞向天空中去。霎时,满空中都是青莲色的光轮了,霎时,山前的树上,草上,都停着青莲色的光轮了!”

“日轮里的奇景又幻变了:艳黄的光轮接着飞射出来,玫瑰红的光轮又接着涌出来,一样奇妙地飞集在树叶草叶上,和我们的白衣裳上!……满空中正飞着红轮时,只见一江的江水都变成灿烂的金波了。朝日已升得很高了!”

胡适他们看日出时,应该是站在南高峰古塔的塔基上吧?日出时分,他们在塔基的荒草里跳跃。

比他们早十年,即1912年,也有名人登临此地,那就是宋教仁。其《登南高峰》颇为白描白话:“村市沉云底,江帆走树中。日出雪磴滑,山枯林叶空。徐寻曲屈径,竞上最高峰。村市沉云底,江帆走树中。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民国初定,国民党领袖人物宋教仁,站在南高峰顶上,踌躇满志,欲挽强弓。可是一个月后,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

再早,明代张岱登上南高峰时,七级舍利塔还剩三级。塔中设道,屈曲婉转,可登临塔顶,塔上四面开窗,可眺望四方。三级的塔,瞭望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张岱说,塔中四望,东面一派平芜,烟消日出,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南面是钱塘江,波涛起伏,大小船只穿梭其间;西面都是岩块,怪石翔舞,洞穴邃密;北面是小山丘,植被茂盛。

并且,张岱那时,峰顶还有钵盂潭、颖川泉,大旱不涸,大雨不盈。潭侧还有白龙洞。下得塔来,喝几口甘泉是没问题的。

真想哪天也去南高峰看日出。不过现在去,再也看不到古意的塔基了,沿途也无需“攀萝扪葛而上”。几百级石阶,累,好容易爬到山顶,见一亭子——骋望亭。亭名来自《西湖游览志》作者田汝成的《荣国寺》诗句:“飞塔中天起,清秋骋望来。”

“骋望”两字放在此处,极为恰当。可惜,亭子没有塔高,不能将视野带出凡尘。四面高树遮挡,只在缝隙间俯视东面西湖、南面钱塘江,而越过山头看到的城市,是张岱、宋教仁、胡适他们所不曾见到的城市,那是我爱的城市。

凌虚骋望,我脑海中击节而来的,却是有关南高峰的《西湖竹枝词》: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雾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6886.html

更多阅读

珠海南屏北山村杨氏大宗祠“千叟筵” 珠海南屏北山村改造

南屏北山村杨氏大宗祠,昔日,我到这儿寻幽访古,欣赏玉堂春,听明德讲堂,今晚,来到这里参加传统盛大的新春敬老“千叟筵”。下午两点就开始表演节目了,我是下午五点才到,但见人头涌动,张灯结彩,热闹非常。鞭炮声连连动感的醒狮来了,是本村小伙

转载 东鞋西毒南地北钙,重大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东邪西毒 电影

原文地址:东鞋西毒南地北钙,重大疾病离我们有多远作者: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简称:东鞋、西毒、南地、北钙这几年中国食品除了苏丹红,地沟油,毒馒头,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还有什么?假鸡蛋、抛光米、皮革奶、毒

“南唐北陆小曼 ”之唐瑛 蔡康永母亲是唐瑛吗

“南唐北陆(小曼)”之唐瑛 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

声明:《南高峰骋望南高峰骋望·杭州日报 南高峰 北高峰》为网友七堇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