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采石场—番禺莲花山 番禺莲花山风景区



中国叫莲花山的地方不计其数,不过番禺的莲花山却不同凡响,这里虽然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因古代工匠的一锤一凿雕刻出来的“人造景观”,处处体现巧夺天工的采石场闻名遐迩,它就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非金属矿采矿场—莲花山采石场遗址。



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初年,这里开始了采矿石,一直延续至清代道光年间,西汉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莲花山。整个莲花山其实都是采石场,因莲花石而得名,采石场遗址由大小40余座丘陵组成,海拔108米,面积231万平方米。番禺莲花山已成为广东的旅游风景区,莲花山采石场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山采石场遗址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的番禺区,在狮子洋畔的莲花山镇,狮子洋与大海相接,对面就是东莞市。从广州开车去番禺莲花山,大约50公里,驾车行驶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广州汽车站有直通巴士直达,也可在广州西堤码头乘船直达,莲花山渔港距香港也只有60海里。



进入莲花山,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被喻为“省会华表”的莲花塔。莲花山高约50米,建在莲花山顶,于1612年修建。明万历四十年,番禺举人李惟凤等建塔,原名“文禺塔”。因莲花山多砺石,又名"石砺塔"。又因其东西山坡有一块天然狮形岩石,故又称"狮子塔"。莲花塔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9层,内连暗层共11层。站在莲花塔上,天气晴好,可以看见珠江入海口,远望林则徐硝烟的虎门。1785年,英国画家托马斯·丹尼尔来过莲花山,曾专门画了一幅《莲花塔和莲花山城》,至今被收藏在香港。



莲花塔下新建了一座望海观音像,观音面朝狮子洋,守望着珠江三角洲,当年是由澳门特首士何厚铧先生倡议,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率先捐资、各方善者襄助兴建的,于1994年10月23日建落成。望海观音高达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当时是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每当初一、十五,有无数民众前去朝拜,祈求平安、风调雨顺。



往狮子洋拾级而下,沿途都是莲花山采石场遗址,这里都是赭红色的砂砾岩,不仅是建筑的最佳材料,而且其色彩泛红,看起煞是好看,让人觉得十分吉利,于是成为当时建筑的首选石材。



采石场主要是分布在狮子洋畔,从莲花山山南至莲花山渔港,一共有15个采石场,分别是燕子岩、剑门、狮子岩—观音洞、百福图、莲花山—南天门、飞鹰岩、海仙池、八仙岩、无底洞、顺景岩、树抱石、大佛洞、碧莲池、四方池和洞天波。



最古老的采石场—番禺莲花山 番禺莲花山风景区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留的采石工作面平均高度为25米,最高处达40余米,最深处在地面下13米。人站在石壁前显得非常渺小,即使在现代,这样的高度采矿石都是非常困难的。



采石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和遗留的水坑,这些都看的得出当时采石的情景是何等的壮观,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类似于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宏大场景。



那么当年的采矿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开采石料的呢?据说当时是以切割式凿岩法开采,但是,没有现代化的开采设备,如何能在这么大的面积上,切割得如此平整,确实不可思议。



莲花石旁边便是南天门,是在莲花山体上开凿的一个类似山门的大门,宽约10米、门墙厚近10米。当年莲花山的石头都是通过海路运送的,这里是当年的采石工把石头运往莲花山海边的通道。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剑门,巨大的岩石下,凿出一条狭缝,犹如一把宝剑横在过道上,到底如何凿穿如此巨大的岩石,确实让人惊奇。



还有一处的岩石被开凿成一个薄薄的石壁,有好几层楼高,在下面的水池的衬托之下,显得十分高大。在古时候技术条件之下,凿成如此之高的薄壁,而不至于坍塌,确实需要很高的工艺。



石壁上雕刻了古代诗文,阳光穿过,一缕金色照射在石壁上文字上,显得格外典雅,在水池边的小道上慢慢行走,环绕着这些巨大的石壁,即使是在夏天,这里也会幽静阴凉,让人心定神怡。



莲花山采石场很多的石壁上,都刻有古诗,一看落款的时间竟然都是八十年代代雕刻上去的,还有当年广州市市委书记许士杰于1980在石壁上的题字,尽管这些题字有些有破坏文物的嫌疑,但是猛一看,确实还是有点味道。




莲花山采石场的遗址建有很多水池、水塘,都是古代采石坑积水形成的,里面都种植有莲花,碧绿的水色映着巨大的石壁,相得益彰。



莲花山采石场最壮观的地方应属燕子崖,一堵三四十米高赤壁红崖,被凿成一个四方的大石柱,垂直插入谷底的荷花池。



燕子岩上面建有一个观景亭,虽然现代化的建筑有点煞风景,不过这里却将莲花山采石场的景色一览无遗。




走在岩底的小路上,一个岩洞连着一个岩洞,石壁目不暇接,在水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幽静。虽然这些石壁造型不同,不过都有一个特点,所有的巨大石壁像被刀削的一样。



岩底的一块石壁上,刻着“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九个字。这个1983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来莲花山考察时题的字。当时莲花山古采石场最早开采于哪个年代也无法考证,夏鼐考察南越王彩画石室墓之后,认为莲花山采石场“不迟于宋”,于是在石壁上题为“古采石场”。




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对南越王墓石材从岩性组合、岩石学特征、风化程度、岩石成因及时代方面,与广州近郊、南海西樵山及三水等地区的古采石场及岩石作对比鉴定,认定南越王墓主要石材采自莲花山。由此,这个采石场的开采年代推至西汉初年,最终被考证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采。



从古采石场的谷底走上莲花山,看到了新修建的莲花山禅寺,这里烟雾缭绕,香火十分旺盛。



站在莲花山禅寺的楼顶上,俯瞰整个莲花山,可以看到很多新修建的建筑物。虽然这些给旅游区增加了一些景点和气氛,但是却破坏了原有的古朴风味,那些新建筑物与莲花山古采石场格格不入,再看看那些古采石场里,人为地“修缮”和添建的一些东西,也真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00956.html

更多阅读

威海荣成 中国北方最炫的樱花海——赤山樱花 威海石岛赤山

赤山法华院位于威海荣成石岛北部的赤山南麓,始建于唐代,是一处情系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佛教寺院。赤山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相对内陆地区,回春晚但春季长,樱花的花期略晚但花期很长。赤山的樱花种植有着久远的历史,公元836年日本

探秘古老的蓝靛染料制作过程 探秘中国印钞过程

很多侗族或苗族同胞保持着一种最原始的穿依习惯,自己动手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动手缝衣服,自己动手把布料上色,下面就跟着图片来了解一下最古老的染布颜料--蓝靛产生的过程。寻找人工种植的蓝靛植物种植圆的路上终于发现了制作蓝靛的植物

701.临泉老银杏树 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

临泉老银杏树在我的资料上显示,在临泉县城西古城子处,有一株2000年树龄的老银杏树,于是,我就赶到临泉县,下车就开始了解,老银杏树的具体位置,有人告诉我说:“这棵老银杏树在白云禅寺里面,车站坐2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然后步行一、二十米就到

挪威最美丽的城市 挪威主要城市

挪威的第二大城,也是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落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峡湾线上,倚着港湾和七座山头,是座风光明媚的港湾之城。2000年卑尔根被选为9个欧洲文化城市之一。它的魅力展示在剧院,舞蹈,音乐,艺术,食品和展览会中。卑尔根的主要建筑物游

声明:《最古老的采石场—番禺莲花山 番禺莲花山风景区》为网友誐喓庝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