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有人,妞的模联感悟 入职感悟ppt模板

人外有人,妞的模联感悟 入职感悟ppt模板

昨晚放学后,妞和其他七名到北京参加模联活动的同学,与高一高二英语较好的同学一起开会,商量学校英语节的事。

主持会议的宋老师要求八个人都用英语讲话,宋老师问其他人:感觉八个人的英语怎么样?同学们评价是“棒极了”,宋老师随后让八个人自我评价一下英语水平,他们对自己却用了出人意料的词:烂、超级烂、垃圾……

宋老师指着妞,对其他同学说:八个人中,这个初三学生的口语都比你们强,但他们却感觉自己英语很烂,可想而知你们是什么水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们都要加油啊……

妞北京归来,写了长达4000多字的感想,交给老师,老师看完后激动地说,真想给妞一个大大的拥抱……

以下是妞写的文章:

模拟联合国(ModelUnitedNations)简称模联(英文简称M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例如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上的国际大事。


磨练,模联

只是简单的想把自己的模联经历用一个个真切的文字记录下来。

Afterall,MUNchangedmeevenmylifealot.

(一)结缘MUN

因为妈妈是记者,并且几年前恰巧采访了一中的首届高中生模联,所以在小学时期的我就对“模联”这个词已有所耳闻,于是,便有了可以去旁听会议的机会,所谓旁听,就是自己的着装、行为不受限制,只要保持安静就可以。在初步了解了模联的流程后,仗着自己小学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我,成为了整场会议的唯一一个旁听者。但是结果已经可以想象,一个小学生能有多大词汇量?半场会下来,一句话都听不懂,不过我却出奇的认真,一点也没有不耐烦,就这样听了三天会。上了初中之后,也继续旁听了一中的第二届模联。

其实真正与模联结缘还是在初二年级。高中的社团对于初中同学来说自然是望而却步的,学校里有模联社还是在LanguagePower社来班里选人时才知道的,知道这一消息后,感觉心里只有两个字:激动!只想要尽快加入进去。可是当时了解到的一个很令人伤心的情况就是高中的社团不允许初中生加入,所以想加入社团的念头也就被打消了。

作为直升班同学的福利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学校高中部的首届全英文模联给了直升班每班五人的旁听机会,上初中后我比较努力学英语,英语成绩占在了前五名以内,于是很荣幸的得到了这次机会。现在只记得那场会里的美国代表真的超级厉害,读音也超棒,当时觉得全场除了chair只有他能驾驭得了“美国”。

后来,学校给了初二直升班一次中文模联的机会,议题好像是核武器对国家的影响,每三个人组成一个国家,一个主发言人,两个“参谋”,我和另外两人代表Singapore,ofcourse我是发言人(sorry自恋啦)。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实在是可笑,对于工作文件和决议草案的作用一无所知,就更别提背景文件了,根本没有background,开会之前写好positionpaper,把立场文件就当做发言稿了,会议总长不到两小时,主要内容都是在过speakerlist,根本没有用到任何motion,争辩环节居然是在代表发言后的过渡时间提问上!而且要在开会前写好DR(决议草案),决议草案是在会议临近结束时所有代表一起起草的一份解决方案,还没有开会、没有讨论又哪来的方案?不过整场会开的还算顺利,主要抨击的对象是美国和中国,会议结束后,大家的辩论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不管会议的水分有多少,至少很感谢学校能够接受MUN,并在不断的完善它。更重要的是,让我真正加入到了模联中。可惜的是,那时的我参加模联只是为了提高能力和英语,并没有感受到它那深深的魅力。

(二)结缘HarvardMUN

第二次参加学校的模联,准确的说是第一次参加学校高中部的英文模联,才真正有了一点模联的意思。

要成为会中的代表可真所谓过五关斩六将,首先从班中选两组同学,一组依然是一个发言人,两个参谋。我是其中的一组,还是发言人。一天晚自习让两组的发言人留下,提前什么都没告诉,到了阶梯教室临时通知要进行选拔,自己抽题目即兴演讲,准备时间两分钟。当时我就说了一个开场就被叫停了,后来得到消息我过了。其实真没什么秘诀,当时我也没怎么准备好,就是声音大了些,发音偏美式,还有最重要的,要自信,就好像你准备的特充分一样。

整场会有两个committe,每个委员会有一个topic,我的是文物的保护与发展(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artifacts)。高中的模联确实比初中的办得好,不过还是由于时间问题,直至最后还是没人提motion,但是至少决议草案是现写的,由我和另外一个高一国际班的代表共同起草的,很高兴的再提一句,因为只有我们交了DR,所以被全票通过了。

会后过了一个星期,几个模联团队的主要人员来通知我去高中部115开会,把气氛搞得神秘兮兮的,最后老师说来开会的这些同学都是会议中表现很好的,学校很信任我们,也很支持我们……说了很多,最后拿出了一个信封,说:“这是哈佛总部的一封信,2014年的三月份在北京会召开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分会,你们,都是被选中可以有资格去北京的人。“

哈佛!哈佛!!听到这两个字,全身的细胞都被唤醒,嗯,是哈佛!一切,才刚刚开始……

(三)Background累觉不爱

刚被哈佛模联的喜悦冲昏了头,老师就用将近30页A4纸的背景文件砸到了我头上,看这些文件的感觉我找了很多词语来形容,最后还是觉得“累觉不爱“最合适!第一次觉得看英语是在看天书,每隔三个词就会出现一个没见过的单词,每页纸上都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一共有八个人去北京参会,其中有四个人在一个委员会中,另外四个分布在不同的委员会里,我自己选了一个FranceNationalAssembly1789(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后来才明白原来我们是”穿越“回1789年在开会,瞬间觉得超级高大上。

看背景文件的过程是痛苦的,一节自习课捧着十几厘米厚的牛津中阶只能查完一个自然段,然后继续硬着头皮查。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交立场文件的前一天了。

那天其实离看完背景文件还有不小的距离,可是看不完文件根本写不出positionpaper,但是我发现根本在一天之内看不完那么多,于是我改变了战略,转战去找历史老师,他们一定有办法。在说明和解释完所有的情况后,历史老师果然不让人失望,他说:“你去看看当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吧,还有美国的《独立宣言》,应该会有用。”

晚上回家之后写完作业已经九点多了,之后我开始查资料,后来查着查着居然停电了,又去交了趟电费,准备开始写已经快11点了。在文件快写完的时候,我把已写了的那一部分发给了一个学长,想让他纠纠错,结果,结果,他告诉我我写错了,我代表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1789年的法国人!因为去北京的其他人都基本上是同一个国家的,于是我也就默认是那个国家的了,就没怎么认真看分配名单,我还想呢,其他国家的去参加法国制宪会议干嘛啊。哎,最后真正写完文件已经将近凌晨五点了,六点半要起床去上学,虽然喝了两瓶咖啡,依然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按时交了文件,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下了。

(四)真正的征程

终于等到了3月19日,我们十个人(还有两个老师)整装待发,离开石家庄,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动车。顺利入住宾馆后,吃完晚饭就早早休息了,我们都知道,从第二天开始,每天都会是极度疲惫的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起的床,按照老师的要求,化了淡妆,穿好正装,踏上高跟鞋,风风光光的去报道。报道大厅人头攒动,各种肤色的人都在用着同一种语言交谈,甚至几名中国人聚在一起用英文交流着对这次会议的见解,有两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用流利漂亮的英文交谈着经过我的面前,当时的感觉只有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瞬间粉末性骨折。老师分发完各种会议用品后,我们就分别去找自己的委员会代表了,在经过一次次的询问后,终于凑够了十几个人,大家围成一个圈,谈论着接下来四天要面临的问题,最终决定第一场会先讨论有关经济方面的问题。

晚上六点,第一个session开始了。起初并不是那么顺利,因为我是当中最小的代表,而且作为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初三学生,我的词汇量实在是太贫乏了,我甚至有些听不懂其他代表在说什么。由于发言的时间只有一分钟,所以大家都会加快语速,尤其是几名来自巴基斯坦的代表,他们的思维非常敏捷,发言基本不打草稿,可是要听懂巴基斯坦版的英语就像一个生活在大陆的人要听懂粤语一样困难,基本上只能听懂前面的三个单词:Ladiesandgentlemen。

由于我最开始的时候就举牌了,所以我加入了发言人名单,这就意味着我会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这时候我提前写好的稿子就派上了用场,不过由于发言时间很短,而且当时正在讨论的问题在我的稿子中只有一部分的体现,所以我就只念了与正在热议的问题有关的看法。

第一场session结束后,一切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好,我也慢慢融入到了这个会议中。

在一场会议中最核心的部分不是发言人名单,而是代表们动议(motion)的部分。有些代表提的motion都是现场临时想到的,所以要是想加入讨论中就必须要反映很快,因为我的英语功底还不是很深,还不能做到把脑子里的汉语同步翻译成英语,所以我只好把想要说的话简要写到一张纸上,然后再把纸上那几点串起来,可是就这样有时还是争取不到机会。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上海的Hillary和来自新加坡的ZiXuan,这两个人在上海的同一所学校上高二,英语简直棒极了!那位新加坡姐姐中文说的并不是很好,可是当她在说英语的时候,真所谓如鱼得水,真正是在用英语思考啊!上海的那位中国女孩也毫不逊色,她居然可以听得懂巴基斯坦英语,实在是膜拜膜拜!我的梦想就是当我在说英语的时候可以用英语来思考。

另外,除了词汇量的飞跃,在HarvardModelUN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我的口语,又上了一个台阶。连续四天,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在听英语、说英语,就连发短信、聊QQ、讲电话都是全英文,两个中国人见面第一反应居然是说英文!向别人问路开口说的居然是Excuseme……

时间真的过的好快,还没有好好珍惜,四天便眨眼即逝。回庄的车上,半个车厢的人都是HMUN的,各种熟悉的motion又重新响起,真的有些舍不得。

这一次旅程结束了,而真正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五)说不尽的模联情

从最开始听说模联算起,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敬畏到如今的亲密,好像在时间的流逝中,模联于我的意义也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它就如同我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早已分离不开了。

刚开始被它吸引住是因为它可以提高能力,而现在是真真切切的被它自身那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住了,当你全身心投身到模联中时,你会发现它真的很有趣。

摘取网上模仿陈欧体的一段话,写的真的很好:

你只看到我的侃侃而谈、西装革履,却没看到我没日没夜的搜集资料;你有你完不成的作业,我有我成摞成摞的背景文件;你质疑我不学习,我可怜你只能在写字台前不见天日;模拟联合国,少不了牺牲一些选择一些,但那又怎样?哪怕渺小,积少成多,也能发出令世界动容的声音!我们是模联人,我们为自己代言。

模联,磨炼,就像它的谐音一样,模联就像是一场对灵魂的磨炼,在四年的磨练后,我终于懂得了模联。模联不止,奋斗不息;我们是模联人,我们为自己代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6925.html

更多阅读

十九层地狱的故事 人死后去阴间的全过程

一个蒙古大夫治好了很多人的病,但同时也治死了几个人。治死的几个人死而不甘,到阴曹地府时向阎王爷告状,说他们是被蒙古大夫害死的。阎王爷就将蒙古大夫下到了十八层地狱。蒙古大夫在阎王面前连呼冤枉,说自己治好了很多人,只治死了几个

人与人之间交往,靠的是一份诚意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故事

人与人之间,不过,就是一个缘字;情与情之中,不外,就是一个心字, 缘,只是一个相遇;份,才是一生相守。那些,擦肩的缘,路过的份,那些付出的真情,遇到的真诚,那些曾经的感动,真情的动容,都是记忆深处一朵清浅的花,即使瞬间绽放,也会暖流满心。情与情之中就

真有其人?有人找到了孙悟空的墓地(图) 找到英雄的墓地怎么做

真有其人?有人找到了孙悟空的墓地飘渺的宝山寺颇像傲来国?据悉,福建省顺昌县的考古工作者们,竟然在位于顺昌县城西北部的宝山主峰上,发现了一处始建于元末明初时期的孙悟空兄弟合葬神墓。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宽2.9米,深1.3米,墓碑并立在高出地

声明:《人外有人,妞的模联感悟 入职感悟ppt模板》为网友草色烟波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