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神话简介 战神4会取材中国神话

论题:北欧神话简介
作者:Ulia
发表:魔戒中文论坛--神话历史版 2003-06-15 03:48
Tirion upon Túna论坛--文字[Literary Discussion]版
感谢:Darkmage,sinbadblue,Rosicrucian,aliang

章节索引

序 Introduction
爱达经 The Eddas
被遗弃的神明 The Forsaken Gods
命运之轮 The Forturne's Wheel
如尼文--神秘的智慧 Rune -- The Secret Wisdom
参考 Reference

*************************************************************

序 Introduction


一切的幻想尽管可以天马行空,但并不可能凭空而来。就我们所知,想像力其实是很微妙的思想合成和改造过程,就像由个体合成的‘翅膀’和‘马’再加上‘角’而来的‘独角兽’,‘华丽的天堂’里则有着‘金子’铺成的‘道路’,和‘雪’一般洁白的‘高墙’--这些都是由我们接触过的事物单元组合出来的幻想,而另一个如此广大的中土世界又怎么来呢?魔戒(Lord of the Rings)的作者托尔金(J.R.R.Tolkien)是从何而来的启发写下这些故事的呢?为什么魔戒里有着大量北欧神话的影子?它们二者之相似,着实令我吃惊,当然,我是太井底之蛙,因为这在欧洲文学里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了。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惊讶于托尔金所创造出来的全新的世界,乃至于他的作品可被称之为英国的创世神话,但熟知北欧神话的人却不难从那里面找到北欧人的世界观--至上神与多神管理的世界,世界树,沉重的命运之轮,永远斗争不断的光明与黑暗,不同种族间的纷争,英雄传奇与冒险故事,精灵与矮人,这一切,都可以找到北欧神话里去。

很多人都听过托尔金的力量之戒(power rings)和德国作曲家瓦格纳(Wagner)的尼伯龙根指环(The Ring of the Nibelung),但却不太熟悉衍生出这二者的挪威神话。连同托尔金为他的世界所创作的语言中也有着相当浓烈的欧洲语言风格,像精灵文与如尼文之相似,这些当然并不是巧合。然而北欧神话亦仅仅是作了启发性作用,我们不能就它们二者相似,就认定了中土世界是从北欧神话Elder Edda的而来的缩影。

神话之相似,就连罗马与希腊的神话也难以避免地因为文明的结合而与北欧神话有所雷同。所谓的信仰的融合(syncretism)也在文明相交时产生了。再追溯上去,凯尔特(Celt)的神话甚至可以成为希腊、罗马神话的雏形和始祖,这些事情本身就很神奇也太源远流长,实在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得了的(有兴趣的大人请看Darkmage的凯尔特神话简介),所以在此并非为了寻根究底,只是想和各位共同游历一下古欧洲的神话世界,听听古代的故事罢了。


那么一直说着‘北欧神话’,北欧到底是指哪些地区呢?北欧神话又是什么呢?

地理上北欧一带地区包括了挪威、瑞典、丹麦、冰岛及芬兰等国家。而北欧神话则是指斯堪的纳维亚人(Scandinavian)的神话,却不包括芬兰在内,更有人直接称它为挪威神话(Norse mythology),或维京神话(Viking mythology),这些都是指基督教入主之前,挪威、瑞典、丹麦及冰岛人的信仰,一般也称之为基督教前的信仰(pre-Christian religion)。也有一些书干脆把芬兰神话也算进去了,然而尽管芬兰神话也有雷同和影响北欧神话之处,这两者的信仰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芬兰的神话。 所谓北欧神话,本质上来说,也是日耳曼民族的神话。

看上去我们对这些都接触不多,其实还是有一些故事耳熟能详的,像在《银河英雄传》里以《诸神的黄昏》命名的战役,以及首都奥丁都不是陌生的字眼都引自北欧神话。日常生活里也接触过,像一星期里日子的命名 Tuesday,Wednesday等就是从北欧神话里的神祗而来的。我小时候看《圣斗士》时听到‘奥丁’这个名字后,就一直希望了解奥丁是什么样子的神,可是去找雅典娜所在的希腊罗马神话里,却对他只字不提,于是觉得很好奇为什么如此。后来发现奥丁只是一个‘外来神’,受到罗马人的关注完全是因为他是和东方诸神一样,因为希腊文化(Hellenistic)接纳了许多外来的信仰,又与他们共同并存,甚至同化的关系。
北欧神话简介 战神4会取材中国神话

一般所称的有迹可寻神话记载主要来自《冰岛爱达经》(Icelandic Eddas)和一些后来北方地区基督教化后才被撰写下的传奇,有些已经偏离了古代宗教而只写有关英雄与冒险的故事。《老爱达》和《新爱达》正是后来学者们多方研究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老爱达》是诗体式的,而《新爱达》为散文体。

*************************************************************

爱达经 The Eddas

爱达经(The Eddas)是什么?爱达(Edda)又是什么意思呢?爱达经(Eddas)是两本古冰岛有关神话传说的文学集的统称。


爱达(Edda)这个词有好几种解释,一是‘太祖母’的意思,另一个解释是‘诗歌’,而第三种比较接近的,是‘奥迪之书’(The book of Oddi),而奥迪(Oddi)是一个地方的名称,据称是斯诺里.斯图尔路生(Snorri Sturluson,也就是Younger Edda的作者)受教育的地方。

成书于1200年左右的我们称为老爱达或古爱达(Elder Edda),作者或编者的姓名不详,据考究,写作年代约于公元850到1150年之间。然而它其中的各诗的创作年代仍然在争议中,伯格.尼曼 (Birger Nerman)在著作《考古之光中的诗歌爱达》(The Poetic Edda in the Light of Archaeology)中更指出它肯定早于北欧海盗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像当时的吟游诗人(Skald/Skalde)的口传诗歌,故此也被称为诗歌体爱达(Poetic Edda);有时,也有人以一个有名的冰岛人沙艾蒙德(Saemund)为爱达命名,又称它为沙艾蒙德的爱达(Saemund’s Edda)。这些指的都是同一本文集。老爱达经分为两部分:神话传说(mythical section)与英雄传奇(heroic section),收录有神话诗歌15首、英雄史诗23首。

因为古日耳曼人他们认为由奥丁(Odin)所作的如尼文(Rune)具有魔力,不该胡乱使用,所以不把诗歌记载成文字,所以古早的歌谣没有人记录,也是老爱达成书较晚的原因。直到十三世纪,基督教已经扎根于那片土地上,才有人把神话和传说收集成稿,也成了老爱达经。也有一种说法是,十三世纪时的北欧大陆上,神职人员是少有的受过教育的识字的人群,而老爱达经正是由这群人来汇编,从老爱达上明显看出有基督教主旨来看,就连老爱达经也不能作为古北欧信仰的有力代表。

古爱达经就像托尔金的精灵宝钻故事(Quenta Silmarillion)一样,成为北欧神话的历史概览,故事与文笔都未经详细和精致的修饰,但故事仍然相当引人入胜到令人惊讶的地步,就像一幅伟大的蓝图,而设计者还没有将之具体化那样。至少这是它们两者给我的相似感。

而后,由斯诺里.斯图尔路生(Snorri Sturluson)所作,出书于1230左右的被称为新爱达(Younger Edda),又因它的体裁以散文形式,于是又被称为散文体爱达(Prose Edda)。作者写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如何写诗,由于引用了许多老爱达经里没有的神话资料,所以同样受到重视。只是相较起来,老爱达经显然是有力的北欧神话根据罢了。

要了解北欧的传说,最快的捷径当然是读爱达经了。两本爱达文集虽然讲述的都是北欧神话,但故事却有些不同,后人如果引用不同的爱达经,也会出现不同的北欧神话故事,就是这个缘故。

这两本文集与英国的《贝奥武夫》(Beowulf),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民间留传的一些英雄传说并称为基督教化的土地上幸存的北欧诸神记录文献。其研究价值自然非同凡响。尽管它们内容有些不同,然而对于学者们来说,两本爱达经都具有同等的研究价值。

托尔金于1937年就出版过《贝奥武夫 – 怪物及评论》(Beowulf: The Monsters and the Critics)及1940年出版的《对散文贝奥武夫的前序注释》(Prefatory Remarks on Prose Translation of Beowulf),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托尔金对北欧文化了解非浅。

当后来战争的破坏与新宗教到来,这些神话故事也就渐渐退出了舞台,从日耳曼人的记忆里隐退了。随之被人们遗忘的,还有这群日耳曼的诸神。

*************************************************************

被遗弃的神明 The Forsaken Gods

在世界相信一神论的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前,多神论是普遍存在于各个文明的主流,可见于最古老的华夏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与罗马文明等等。而古代的北欧神话亦带有浓厚的多神主宰的神话色彩,并且像希腊神话里的那样,都很人性化。

但我们在之前就说过,在基督教被引入后,由于识字与受过教育的多为牧师,有可能他们也将北欧神话基督教化了,正如他们将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基督教化那样―― 就是把先于基督教出现的事物为基督教的主旨服务。我们看见神话里,末日来临时,诸神之上,出现了一位神秘的至高无上,甚至高于奥丁的神,一位世界创造者正在暗中观察或引领着世界。但他/她是谁,却没有任何神或人知道,甚至连名字也没提过,只有预言师在提到有关世界末日的景象时暗示过奥丁。

当然,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原始的北欧信仰到底是一神还是多神论的了。那些属于遥远记忆年代的故事,再也没有谁能确认这些古老歌谣是否曾被扭曲过。之所以叫他们是被遗弃的,也是由于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异教镇压下,把他们赶出了人们的信仰世界,在很长一段日子里人们不再祭祀他们,或是不能祭祀他们,也不为他们起神庙,只有古老的石头为他们昔日的风光说着默默无声的故事。

独一无二的神创造并主宰世界,作为一个正统天主教徒,托尔金也将这概念引进了他的亚达世界(Arda)的创世,这些在埃努的大乐章 (Ainulindale )里诸神的故事叙述了众神的起源与关系。然而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亚达世界里面的神祗更多类似天使或是神的使徒,而非神明 。

北欧传说里,以奥丁为首的爱瑟神族(Aesir)却都是不折不扣的神,但他们又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呢?

请听《女智者预言书》(Voluspá)中开章说道:

Of old was the age when Ymir lived;
很久以前,当尤米尔还活着;
Sea nor cool waves nor sand there were;
没有海浪和沙;
Earth had not been, nor heaven above,
没有大地,亦没有天国;
But a yawning gap, and grass nowhere..
连草也不见,只有大鸿沟。
- Voluspá, Lays of the Gods, The Poetic Edda
选自老爱达经第一卷 诸神之歌 女智者的预言 (1936年Henry Adams Bellows英译版)

时间开始时宇宙间有一条大鸿沟,横在冰与火的世界之间。当冰与火相遇,就在其中形成了一位巨人,他名叫尤米尔(Ymir)和一只巨大的母牛。他们是当时宇宙间仅有的生物。尤米尔靠着这只母牛的乳汁所流成的河水生存。这位尤米尔是巨人的始祖,在他沉睡时,腋下的体汗中生出一男一女的巨人,他们又使巨人族得以繁衍。

从巨牛舔舐的冰中出生的是众神祖先布里(Buri),他英俊不凡,混身发出光辉。他生了个儿子叫波尔(Bor)。波尔又娶了巨人族的女儿贝丝特拉(Bestla),得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奥丁(Othin, 也是Odin)、威利(Vili)和维(Ve)。邪恶的巨人尤米尔非常讨厌光辉正义的布里(呃,怎么说得好像咸蛋超人的剧情了),发誓除非死亡带走他们中的一个,否则战斗永不终止。

在宇宙间第一次长久激烈的战斗中,尤米尔杀死了布里,而布里的孙子们则发誓要为爷爷复仇。在接下来的激战中,奥丁又用长枪杀死了尤米尔。而尤米尔的血海使巨人族几乎全溺死了。只有侥幸活下来的伯格米尔(Bergelmir)和他的妻子在血海中游到对岸的约屯海姆(Jotunheim,又被称为乌迦特Utgard),建立了巨人国,并发誓从此与爱瑟神族势不两立。可见两族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也是他们永不停息的战斗的源头。

奥丁就顺势把尤米尔的身体‘废物利用’了一下:他用血造了海,肉造成土地,头盖骨造成苍穹,骨头造成山,毛发造成树,眼睑造成保护这个新世界的屏障。这个新世界叫米迦特(Midgard,也被译成‘中庭’),就是人类所住的世界( 恐怖电影开始了 )。米迦特四周的大海洋,是一条大毒蛇的居所,它把自己的尾巴放进口里,形成一个环带。

之所以被称为中庭,是由于它存在于海洋的中间,四周都是水。这个世界是支撑在世界树尤格拉修(Ygdrasil)的中层,它上下共还有八个另外的世界。这九个世界又被分为三层:

上层:
- 亚斯迦特 (Asgard) :爱瑟神族 (AEsir)的国度
- 亚芙海姆 (Alfheim) :光明精灵(Elves)的国度
- 樊纳海姆 (Vanaheim) :樊纳神族(Vanir)的国度

中层:
- 米迦特 (Midgard) :人类的国度
- 约屯海姆 (Jotunheim) :巨人(Jotnar)的国度
- 斯瓦涛珐海姆 (Svartalfaheim) :黑暗精灵的国度
- 倪萨维尼尔 (Nithavellir) :矮人的国度

下层:
- 穆斯帕罕 (Muspelheim) :火焰的世界
- 尼芙海姆 (Niflheim) :亡灵之国

从这里我们还看到上层世界中不仅有爱瑟神族,还有樊纳神族。这里有人提出樊纳神族代表了当时被印欧人入侵的本土民族,而爱瑟神族则代表了新来的征服者。印欧学者佐治杜米修(Georges Dumezil,1898-1986 ) 认为诸神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信仰和经济状况:奥丁和托尔(Thor)是信仰和现实中的领袖,逖尔(Tyr)是军事领袖,而樊纳神族则是一群劳动生产者。(说穿了就是农民啊。笑 这题外话我就不多说了。)

北欧神话也是首个引入精灵概念的,爱达中的精灵是以后很多奇幻作品中精灵的始祖。如果在介绍完一大堆神和他们故事还有神秘的如尼文之后,我还有一口气的话,再介绍樊纳神族和精灵及其他种族吧。

再话说尤米尔一命呜呼后,身体不仅被奥丁献给我们人类作公益事业,还滋长出一棵世界大树,这大树支撑着宇宙,可谓顶天立地,它就是我们知道的尤格拉修 (Ygdrasil),我们也可以叫它作宇宙树或世界树,不管我们怎么称呼它,它都代表着古北欧人的世界树观念――也就是世界由一棵大树支撑,也以这棵树为中心。它作为世界中心,为一切的秩序提供凭靠和养份。

尤格拉修的树根伸延到每一层的世界,在每一层的世界,它的根端都有一口泉供养它:一端在亚斯迦特,一端在约屯海姆,还有一端在原始的世界:尼芙海姆。在约屯海姆的泉名叫密米尔(Mimir),是智慧之泉,喝了泉水就能使人获得智慧,但这口泉是有巨人在守护着的,难怕是奥丁也不能轻易取得;而在尼芙海姆的泉水却供养着毒蛇尼多格(Nidhogge),意为黑暗,它们就是那些破坏分子,整天只想着腐败世界树。

总的来说,我们看到北欧神话之中的神既不特别有智慧,也不能永生不死,他们还有欲望与喜怒哀乐。只除了他们还有凡人们没有的神力之外,几乎比希腊的神更加接近人。至少希腊诸神是不会死的,哪怕是黑暗势力那边的也不会,甚至连神牛被砍杀成一块块都死不了――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北欧神话里的预言师预言了诸神的黄昏(Ragnarok)是众神的末日,说的就是神会死去,而世界会终结的事。

奥丁千方百计想阻止此事发生,正是为了取得智慧,才愿意忍受无比的痛苦与屈辱,来换取智慧之泉的水。因为爱瑟神族甚至不比巨人族有智慧。但命运还是按照命运的齿轮行进,没有力量可以改变,或者说,那些自以为能改变的力量反而恰恰是推进的力量罢了。这点我们在后面再谈。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提到过的亡灵的国度:尼芙海姆,这种观念同样反映了日耳曼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有灵魂与肉体之分,死后灵魂与肉体分离,继续在另一个世界存在。关于这种信仰,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R Malthus)在《人口原理》中提到蹂躏罗马帝国的游牧民族,对拼死作战的勇气来源于这样一种见解:“死是对战败的惩罚,生是对胜利的奖励”。而信仰正好互补了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对勇士的鼓励,死后的保障通常是很多宗教的共通点,例如在另一个世界永生之类的。(保险事业的先锋?笑~~)北欧神话里尤其明显的是神对勇敢战斗的勇士的奖励,允许他们死后不去亡灵的国度,而来到自己的殿堂,成为自己的军队力量,在世界末日大战时再贡献他们的战斗力。

但这点明显在托尔金的世界里是一点都不存在的:他只是提出了精灵在肉体损坏后,灵魂会到曼多斯——亡灵的殿堂去等待,而且对于精灵来说,并不存在人类死亡的概念,因为人类在肉体死后灵魂会到何处去,就连统治大地的大能者与智者们都一无所知。不管它是不是传奇或是神话里的信仰,在信仰领域中都不得不说是一大突破。所以尽管有很多相似之处,单就这点差异,亚达也不是中庭的延伸或同生的双胞胎。

世界的本原面貌在北欧神话里是一个大鸿沟 (Ginnungagap),一边是火的世界穆斯帕罕,一边是冰的世界尼芙海姆,是处于世界树底层的世界。尼芙海姆 (Niflheim) 这个死者的国度,演变成古高地德语的hella,被基督教解释为‘地狱’,又变成现代德语中的Hölle。正是应了德语中的谚语‘语言是时代的镜子’ (Sprache ist der Spiegel ihrer Zeit)。

基督教里表示唯一的神,在现代德语中是Gott,同是西日耳曼语的英语里则是God。原来是在日耳曼语中got这个单词来的,本来指的是那些神话里的男神与女神。

那么现在来看一下爱瑟神族中的神祇:他们中有十二位男神和十二位女神。不同于希腊罗马诸神的是,他们的王位不在人界的山上,而住在另一个世界,这个地方在世界树的顶端,这国度叫亚斯迦特,意思是爱瑟神族居住的地方。诸神在此各自有着宏伟的宫殿,被他们认为勇敢出众的凡人在死后也能被邀为座上客。

主神奥丁 (Odin)

他是九个世界的主宰,也是神族中很多男神和女神的父亲,被称为众神之父。他冷漠严肃又神秘,掌管胜利、智慧、诗歌与死亡,他的肩上有两只大乌鸦,一只代表‘思维’,另一只代表‘记忆’。一般古北欧人不常祭祀他,但如果祭祀,祭品中还时会出现人肉,据说,奥丁会把祭品们给他脚下的两匹狼吃。

也是奥丁发现了如尼文,并且为了求得智慧,不惜用一只眼睛来换取。传说中他喜欢乔装成人,以不同的样子在人的世界里到处走。北欧人认为战争中如果能得他的庇佑,便能获得无比的威力,成为狂战士(Berserk),所向披靡。他的名字代表尊贵,是国王,骑士,诗人们所崇拜的至高无上的神。

古英语中称奥丁为沃登(Woden),并将一星期中的第四日称为他的日子,叫沃登日(Woden’s Day),后来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的星期三(Wednesday)。

雷神托尔 (Thor)

雷神是爱瑟神族中最孔武有力的神,也是奥丁的长子。虽然不甚得奥丁喜爱,因为他太忠直,然而巨人族最忌讳的也是他,还有他那把无论怎么抛都总会回到他手中的神奇的鎚。

当年罗马人向日耳曼民族施行怀柔政策,说:看哪,你们的雷神与我们掌管雷电的朱比特(Jupiter)多么相像!以信仰一家亲来说服日耳曼人两族一家亲(拉亲家的罗马人 :D),兼容并包了日耳曼民族的神话。相比起来,基督教就没有这种手段了,它不能容纳别的宗教信仰,称它们为魔鬼的异教,强迫人们的信仰改道而行,否则下场会有多凄惨简直不能想像。因此当时人们只能阳奉阴违地举着托尔的雷霆之鎚扮作十字架,偷偷地想念这位善良的神祇,尽管古信仰最终还是没能保留多少个世代,但人们爱戴他的情怀一直没有减少。他虽然脾气暴躁,但是心地善良,是平民和农民们最爱戴的神。人们为他造的神像一般都置在神殿中央。

有关他的故事,在两集爱达中都有不少记载。他也是很刚直的,所以曾经被巨人族愚弄过,他的鎚子被偷过 (这段故事也在《苏菲的世界》里记载过) 。他到访过巨人的国度若干次,都是古时大家很爱听的故事。他的故事多由当时的吟游诗人到处说唱,很像我们以前的一些说书先生,到处说神怪的传奇。(嗯,会不会收些钱币呢?:D)

更有趣的是,北欧人相信亚斯迦特和米迦特之间的连接是一条彩虹桥,然而托尔身壮力健,力大无穷,为免托尔踏坏了这道桥,众神不让他走在桥上。可是新爱达的作者,斯诺里.斯图尔路生(Snorri Sturluson)并不同意亚斯迦特位于米迦特之上。所以没有彩虹桥之说。他认为亚斯迦特存在于米迦特之中。因为他是个基督教徒,新宗教的思想是,唯有英明的古代君王才会被封为神。换句话说,所谓世人封的神,一度也不过是凡人。所以新爱达与老爱达这点上有着明显的分歧。

罗马历中第五日是主神朱比特之日(Dies Iovis),因此后来也成了托尔之日(Thor’s Day),古挪威语中成了Thorsdagr,又影响了古英语,成为今日英语里的星期四(Thursday)。

战神泰尔 (Tyr)

他与前两位并称为爱瑟神族的三大主神。顾名思义,他掌管着战争。他是独臂的,因为他在一次与巨狼芬尼尔(Fenrir)的打斗中,牺牲了一只手来使巨狼被捕,保护了神国亚斯迦特(the Asgard)的安全,因此被奥丁封他为第一战神,虽然力气方面,托尔才是无敌的。而他的雕像也多是独臂的。

因为他也被称为提乌(Tiu、Tiw),所以人们又把战神的日子称为Tiwesdǽg,相应于罗马历中的第三天金星马尔斯日(Dies Martis),因此也成为了现代英语中星期二(Tuesday)的来源。

(未完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2966.html

更多阅读

美国百人会年会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Evening gala with newfriends4月30日百人会在华盛顿召开第二十届年会,应朋友的邀请我来到华盛顿参加了这个盛会。可能国内的朋友对百人会感到很陌生,其实百人会由著名美籍

希腊神话与其他神话的补充~北欧神话~ 希腊神话 北欧神话

从北欧神话的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到日食,月食,流星,磁场变化引发的地球海洋与地壳等变化对地球文明具有的巨大毁灭性力量,当然轮回一直存在着~神话也不停的按剧本演绎着。都是为了爱而发生的事情~难怪古时人们看到天狗吃月时要敲锣打鼓的~

北欧神话第十四章火神洛基 火神洛基

洛基(Loki)又译洛奇,北欧神话的神祇。母亲属于巨人族,正由于母亲是奥丁的养母,所以和奥丁结为兄弟。洛基的性格洛基可以说是北欧神话中绰号最多的神。比如说:狡猾的人、奸诈之神、形变者、骗子、天空行者、空中旅行家等等。可以看出

2015.3.2-3.4央视《中国谜语大会》谜题集锦含谜底 动物谜语大全及谜底

2015.3.2-3.4央视《中国谜语大会》谜题集锦别夸大(打一字)——亏(“夸”字“别”了“大”)在家复习(打一字)——扇黄昏前后(打一字)——昔陕西省,西安人(打一字,八笔字)——狭状元及第(打一字,八笔字)——闸读着像一,用着是二(打一字,少笔字)——乙看似

美国真会开战 中国二炮突然大批集结 北京解放军二炮医院

2011-11-30 00:35:59|分类: 军亊漫谈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巴铁危险!美国真会开战 中国二炮突然大批集结26日美国痛下黑手直接军机越境炸死大批巴国军人,巴基斯坦愤怒反应,民众游行,同时巴政府已要求美军基地在15天内滚蛋!美巴关系立即降到

声明:《北欧神话简介 战神4会取材中国神话》为网友好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