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看完此文就是奇迹——关于“于和伟” 图文转载

由衷的希望他可以碰上更好的劇本,更期待他在電影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現!!原文地址:看完此文就是奇迹——关于“于和伟”作者:卧龙飞燕

看完此文就是奇迹——关于“于和伟”

*《泰囧》的高票房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两部分票房的相加,一半来自影片的实力,一半赢在观众的心理。1、好评如潮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好奇心理”。2、了解到周围不少人看,自己的“从众心理”。3、每天刷新着的票房新数据,提醒着观众奇迹即将诞生,激起旁观者对创造一个奇迹的“参与心理”。

*能将此文完整的看完,也是一个奇迹,将“于和伟”三字从文中摘出来后,剩余内容索然乏味,一个能将此乏味之文通篇看完者,那么恭喜你,你的忍耐力自此已有了质的飞跃。

*我看过的电视剧不是特别多,喜欢的演员也不多,称得上喜爱的也只有一个。对演员的喜爱,首先来源于对其演技的赞赏。《青盲》让我认识这样的一个演员,表演不流于形式,细微的眼神、表情融入的都是戏;《新三国》让我感慨于这样一个演员,情感自内而爆发,可以涓涓细流、可以滚滚波涛,角色的灵魂已经灌输到自己的每一寸血液里;《纸醉金迷》让我叹服于这样的一个演员,颠覆以往角色的温润儒雅,原来也可这般嬉笑怒骂痞气十足;《楚汉传奇》让我惊艳于这样一位演员,即便是友情客串,短短的几集戏份,将一个孤寒寡人、不怒自威、性情无常的晚年病态始皇帝刻画的那么酣畅淋漓。可塑性强也许是对演员最大的褒奖,我毫不吝啬这样的夸奖。

*虽然做为一个旁观者也已经对关于影视的各类奖项看得清楚明白,更有一句话真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可是我还是免不了俗,打心眼里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多得奖,那不仅是一个光环、一个肯定,不仅是一个演技精湛又勤奋努力的优秀演员应得的荣誉,那是一个会让更多优秀剧本送到你面前的转折,那是一个会让一个人的实力得到更多机会展现的一步跨越。

*也许当事人早已对是否得奖看得很淡,但我会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

作为一个业余观众,对影视剧的观看是属于那类看热闹类型的,不懂得镜头、不懂得调光、不懂走位、不懂的多了去了,每每看到非专业人士的专业品评,除了被侃晕后无限崇拜之情,剩下的就是一阵带点自我嫌弃之意的羞涩。

[转载]看完此文就是奇迹——关于“于和伟” 图文转载

*自知之明的好品质我从未摒弃,并且会继续发扬光大,但此时,我还是憋不住想写点只言片语,虽不专业、但绝不戏说,只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观感来吐个槽。你可以嗤之以鼻,我也全可置之不理。

首先,拿一部剧去和其它剧相比是不公平的,这不是工业化生产线同一个模型出来的相同商品。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艺术加工,出来的是不同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瑕疵、每一部作品也都有闪光点,每一部呕心之作都融入了创作团队每一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值得观者尊重,在这样的尊重里我慢慢说来。

*《纸醉金迷》,张恨水同名作品改编,故事有深度有内容,好作品是会让人思考的,它就是。故事发生在40年代国民政府迁都地的重庆。剧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很细腻。印象最深的还是于和伟饰演的范宝华,一个眼神、一个转身、一点微微的蹙眉流淌的都是故事(演技无须多赞,不是他演我也不会细细的看完)。镜头展现最多的主场景——山城里普通百姓住宅区,那暗青色石阶和那黑灰的瓦舍透出来无限的压抑,小人物生活的不易、艰难,只这色调既暗示了一切。对比往往比单一的描述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边的上流社会却是挥金如土、醉生梦死、极度享乐。个人觉得,剧中那种纸醉金迷的奢靡场景没有完全拍出那种味道,片中出现最多的达官贵人联谊场所(四姐家中)的布置显得有些寒酸。。。否则,与底层百姓环境形成对比时会给观者心理更大的冲击。再者,画面的色调反差变换,对观众也是一个视觉调和,或许效果会好些。

*2011年拍摄的《男人的战争》虽尚未在卫视等大的传播平台播出,因为是于和伟主演,我急急的在网络上看了。唐季山在知道被兄弟出卖的真相后,喝醉了酒在路边的那场戏没有让我失望,伤心、不解、悲愤、自嘲、压抑。。。各种的情感抽丝剥茧似的慢慢流露,层层递进,情感迸发的无痕无迹,收拢的却也这样无声无息,我相信有十场同样的戏,他也会演出十个不一样的精彩版本。多想这角色的塑造难度大点,大点、再大点,那该是多么酣畅淋漓的塑造!与同时期拍摄的《连环套》《天下人家》相比,此剧把人拍的很帅,角度选取极好。

*片名《男人的战争》,去掉限定词,落脚点是“战争”,但开篇不少笔墨在描述几人相识、相投、结拜为兄弟的过程,这是感情的铺垫不可或缺,但精简点也许不错,要么可以改个名叫《兄弟》。剧情很有故事性,但也许是剧中想表现的东西太多了(友情、爱情、责任、放弃、背叛、人性的善与恶、醒悟、救赎。。。)处理起来反而有些消化不动,细枝末叶的添加看似细腻、丰满,但过多的手笔好像影响了主干的清晰。

*既然叫《男人的战争》,自然离不开女人,而且我发现任何一部题材的戏大多都掺杂着男主角与女主角间的情感纠葛,观众喜闻乐见,也能增加不少女性观众,加大了受众范围。纯粹的男人戏印象最深的属《雍正王朝》,作为不多的成功案例,严谨的原著小说、优秀的剧本、演员精彩的诠释都缺一不可(仍记得当时十几岁的我,被此剧迷得欲罢不能,要知道同时播出的还有《还珠格格》,好像我应该是后者的忠实观众才对。。。)。

*此剧中男主身边出现的女性真不少:潘之芸、杨白羽、莉莉娅、蓝娟等,但好几个都是如走马观灯般闪现又闪出,从此便再无交集。有些人物的出现没有对主题剧情的发展起到多少的推动作用,似可有可无的角色,是应该拿掉的。就如同极致的美味是不需要多放调料的。与其她几位相比,男主与潘之芸、杨白羽间的戏只稍稍多了一点,可还是觉得有些散、不集中、不连贯,我真的分不清杨白羽和潘之芸谁是女主角。(有句心里话憋很久了:能让以貌取人的青年学生时期里,两个不错的男生同时爱慕的谓潘之芸的女子,该是多么清纯靓丽甜美,可是我很失望呀很失望,找个合适的演员难度真的很大吗,白搭了型男帅哥,泪奔。。。)剧情的向前推动不是男主角与哪位女主角自始至终的感情线的牵动,我还是觉得女性人物可以删减点,增多主要女性在男人故事较量中的参与戏份,加深矛盾点、增加转折点,将男女主角间拍得更纠结更虐点没准会更好。。。

*胡咧咧的可能还不止这些,但还是打住吧。我只是感慨,这些投入了百分百精力的作品却没有收到该有的回报,心中不免去总结思考,想的最多的词除了“如果”还是“如果”,如果本子再好点,如果画面再精良点,好多个如果。还是那句话,我丝毫不怀疑于和伟能成就一部剧,只希望这部剧能给他带来多点的回报。他缺的不是演技上的火候,不是自身的修行,而仅是一点点的运气。

*我并不是有大把的时间无处挥霍,懂的人也许会理解,有多爱就有多唠叨!

2013年1月27日 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92245.html

更多阅读

《零下三十八度》于和伟 零下三十八度演员表

于和伟是什么星座?《零下三十八度》是一部发生在四十年代东三省的谍战片。谍战片有很多传奇色彩,我最喜欢此剧的三点:一是故事发生在东北,东北人爱看。二是演员们都演得好,男女主演配合默契,其他演员也都很出色,比如钱子恩、梅玉、史成龙、

转载 关于趋势和线性回归线 非线性回归

原文地址:关于趋势和线性回归线作者:冰舞于飞2.1.1 简短但重要的前言亲爱的读者! 现在我们和您开始认识一组任何一位交易员都必备的市场分析工具——趋势指标。别看这些工具都有很重要的名称,实际上它们都简单

声明:《转载 看完此文就是奇迹——关于“于和伟” 图文转载》为网友无所谓的结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