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二

二、《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



1、地位独特



《黄帝内经》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天地自然永远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是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体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去生长、生发、收敛、收藏,这样你的身体才是健康的。这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一个很原则的问题——顺其自然。《黄帝内经》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在古代,人们是非常讲究养生之道的,而现在我们是把身体当作可以不断去消耗和损害的东西。在古代是养它,很认真、很爱惜的对待自己的身体,而现在的人对身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的不爱惜,真正好的理论是很难听到的,所以要学懂《黄帝内经》是非常不容易的。圣王为什么重视医学和生命学方面的书?实际上所谓圣王就是顺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的这种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圣王通常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人,不仅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掌控自己的欲望的人。要想真正做一代圣王,不仅要掌控自己的欲望,同时对自己的身体要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知。



2、最为寂寞



大家都在学各式各样古代的经典,《论语》、《老子》等等,可是恰恰《黄帝内经》很少有人提及。那些经典都是从生活当中或者是向外看的东西,而黄帝内经是向内看的,实际要求人有很高的悟性。过去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在人体中有一个东西“膂”,我们在小说里面经常会看到“膂力过人”,这是指什么呢?腰圆就涉及到膂力过人,这个“膂”是在我们的腰上,《黄帝内经》里面说是从肾经和膀胱经交接点的一个东西,在看杀猪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就是肾腰子外面包着一层厚厚的油和经膜。这个东西不是说买就可以买到的,在人体中想把这个东西补起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锻炼,它是通过锻炼而生成的,是经过积累起来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圆,后腰有两个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气。在《史记》里的一些人他们就经常的锻炼,他们吃完晚饭干什么呢?玩门口的石狮子,天天练,所以才能生出那个“膂”,现在的人锻炼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3、何谓仁、义、礼、智、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做事要有“度”,其实就是看你身体的五脏六腑均衡的程度。比如说一个人的肝火太盛的话,心火就盛,这样自然做事比较急躁,就会出现问题。这个就是所谓的"度"的把握,其实和人的脏腑是密切相关的。有一句话“道以医显”,其实明白身体本身就已经明白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讲过“仁、义、礼、智、信”。“仁”代表人的一点点善念,它是生机,如果没有这一点点“仁”,做人有问题;“义”就代表南方,什么叫义气?义气就是说不要求任何回报,白送的东西,所以就意味着是南方的火;“礼”代表什么呢?就是西方,就是人性的收敛和约束;“智”代表北方,北方就是你的所有智慧的产生,要看肾经收藏的力度有多大。看一个人是否有志向,就看这个人的肾经足不足。小孩子的肾经是非常足的,小孩子经常说将来要当宇航员,将来要当科学家,而在座的诸位有没有一个说要当宇航员、要当科学家的。中年人顶多说要挣更多的钱,老年人就说“能活着就不错了”,志向就越来越低了。当志向表达时,在某种意义上就决定着肾经的一个显现,是肾经足与不足的显现。你没有很高远的志向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肾经已经很虚了;“信”是什么?“信”代表中间土,为什么用“土”来表示呢?“信”是由“人”和“言”这两个字组成的,人说的话要真实可信才可以。什么是最真实可信的呢?就是土地。土地从来不骗人,你撒下种子就可以长出苗来,你说的话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信。



道以医显——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还有一句话“从医入道”,如果理解了医道就可以掌握我们中国文化里面很精粹的东西。



三、中医与日常生活



1、为什么秦皇汉武要封禅“泰山”?



古代的帝王为什么对泰山如此重视?这也和刚才所说的东西南北是密切相关。因为“五岳之中”泰山为东岳,代表着生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看它的生机是否活泼,是否向上,所以古代的帝王是非常重视修泰山的。



2、为什么中国人说“左右”,不说“右左”



东边是代表生发的,而肝气是向上行的,所以它把肝放在左边。肺本来在上面,在心脏的上面,你既然把肺说成右边,这是为什么呢?它是从气的角度来说。所以在中国看寺庙的话,经常会看到二郎戏珠图,这个都是在讲人体的契机,左边是往上升的,右边是往下降的,为什么说左右呢?左边是肝,肝是血,右边是气,肺是主气的,所以血比气运行得慢,所以先动左脚。我们一般都先说左,后说右,先把生机这边启动然后再说右边。在拳法和练身的技巧里有一个动作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把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先迈右腿还是先迈左腿是不同的,从中医来说是非常有差异性。我们先讲左边的东西,所以你一定是先把左脚慢慢打开才是对的,中医的概念来说就是先动血后动气,这样就不会对你造成很大的人体伤害。



3、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为什么冬天很冷要吃萝卜,夏天很热还要吃姜?因为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的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慢慢的外散到了末梢,夏天就一定会出汗。夏天由于阳气到了末梢,在人体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里面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用中医来讲,阳气都散在末梢了,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恰恰吃点热的东西,比如要吃姜这样的东西。所以夏天吃冷饮是一个绝对的错误。人为什么喝凉水?实际上是胃里有胃寒,热就会出来攻这个寒,所以就会形成一种燥热,而这个时候越喝凉水人越渴,反而喝一点温水还更好。因为人体的内部是恒温的,它是不会变的,这个时候你喝一些温水的话把体内的温度平衡掉。所以在古代夏天养生的时候会非常讲究一点,夏天不主张吃肉,在春夏秋冬养生是非常讲究的,胃是需要热量来扶疏的。在夏天即使是吃肉也要剁得特别的碎。南方注重养生比如上海,他们在冬天的时候才吃滋补膏,因为冬天的话会让人的阳气汇到里面,形成一种内热的格局。所以冬天吃一点肉是没有问题的,或者吃滋补膏也是可以化掉的。吃什么东西都是要化掉的,如果不化掉就会堆积起来,成为垃圾。所以冬天的时候我们要吃一些比如萝卜之类的比较清凉通气的东西,把内热的局面稍微的通调一下,这是中国养生里面的基本原则。



春天的时候,古代是特别讲究吃东西,一定要吃粮食。因为春天的粮食基本上是前一年的种子,要想养春天的生发之机,一定要靠粮食种子的力量去养。所以《黄帝内经》告诉你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就是告诉你怎样的吃好睡好,根本不用药,里面总共就是13个方子,都是非常简单的方子,就是告诉你只要吃好了、睡好了、顺其自然了,身体就好了。现在的人为什么身体不好?就是有点反自然,该睡的时候不睡,然后就是白天的时候昏昏欲睡,一到晚上就特精神,都是不按照自然规律去做。记住冬天可以吃一些凉的东西,都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夏天,如果要想养生不损害胃气的话,一定要喝温水。



4、“人中”有何意义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二
人体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就是人中,大家都知道,当一个人晕倒的时候,有一个急救的手段就是掐他的人中,为什么呢?我曾经问过西医,他说掐人中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强刺激,然后使人醒过来。我开玩笑,如果真的想强刺激的话,打他嘴巴子也是强刺激呀,可是为什么偏偏强调掐人中?你会觉得很奇怪,人中为什么长在脸上呢?这就是中国文化很妙的地方,它实际上关涉到我们两个重要的经脉,人体从前阴和后阴的中间叫汇阴穴,从汇阴穴的里面延伸出一条经脉,这条经脉至关重要,叫督脉。这是我们人体的一条大阳经,而且是最重要的阳经;从前胸正中线一直上来,到头部这里也有人体的一条重要的阴经的脉,实际上人中是人体两条最重要的任督二脉的交汇处。在古代这个穴位叫“寿宫”,就是说长寿与否看人中;还有叫“子停”,就是将来后代的发育的情况如何也要看人中,为什么?就是说这个阴阳两条经,实际上人中这个穴位是阴经和阳经的沟渠,就是看阴阳交合的能力如何。



古代的相面第一是看鼻子,因为中国人的脸长得是扁平的,是否发财和你的鼻子有关。其次看脸上的一条凹线,就是人中。这条凹线在古代的相面学是非常有讲究的,要求长、宽、深。阴阳交汇的督脉和任脉在中医学是七经八脉,这一般是不用的,在紧急关头会用。比如说当你生孩子时一定会调动七经八脉,这相当于我们的老本都藏在任督二脉里面,现在我们所说的不育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两大脉的问题。所以人中一定要长、宽、深。



人的命是可以修的。如果你的人中又平、又短、又浅,有一个办法可以改善,那就是你很好的去休息几天,人中的沟渠会慢慢变深。人中的长短可能没法改变,但深浅是可以修的。如果你特耗散自己,一个礼拜下来人中准平,不信你就去试。要人中平很简单,只要拼命地糟蹋自己。如果要好好的养的话,人中的沟渠就会慢慢的聚集起来。人中很长的人,在过去相书里就是上嘴唇特长的人,就得当干部,就得当官。如果是女的话,全家都惹不起她,她把全家人管得板板的,她的性格和长相是有关系的。比如西医,它是通过看你的基因,你有没有长寿基因。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就特别的聪明。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因为你活着就是阴阳气血,那么从你的脸上就可以看出阴阳气血的水平,就知道你能否长寿,就知道你的身体状况。有很多人的人中是歪的,这说明你的通道出现了问题,这种人基本上会有腿痛或者是脊背痛的现象,这都是有证可查的,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望诊。



四、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中国的文化和中医都是非常注重时间,时间在中医里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胆值班,不是我们说的胆囊。胆经在身体的两侧,从手臂开始。胆决定生发之机,比如两鬓斑白,实际上就是生机慢慢弱了,这就是胆经的问题。比如偏头痛,左边和右边不一样,左边和肝血有关,右边是和肺经有关,同时都涉及到胆经的问题;你后脑白发和前面白发,前面长白头发是胃经,是胃气败的一个现象,是胃气出现了衰退,前额痛也是属于胃病的痛。治不一样的头痛症,实际上一个真正的好中医是辨症论治的,不仅要问你哪痛?还要问什么时间痛?这就把问题弄全面了。如果你光说我前面头痛,这是胃经痛,而且我还要问你是几点痛?什么时间段会痛?我就知道这个时候谁在当班。就像管理一样,这时候我们就管值班的人就够了,这都是很重要的。



1、养生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晚上熬夜的话,第二天8、9点钟吃完饭以后,就有点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想吃东西了,总得在屋子里找点食,而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而不是你自己精神了。晚11点,生机已起,不要吃东西,伤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最好在11点前睡觉,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睡觉养阳气。



胆涉及到的是一个生发的概念,也就是一阳初起,就是夜里子时,子时恰恰我们中医里面讲也就是冬至那天,冬至那天我们经常说是一阳生,这个时间段非常的重要。冬至那天吃什么是大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在冬至的前面这一天实际上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一些老中医非常讲究在这一天一定要吃羊肉汤,要吃羊肉;另外一派就说偏偏不吃羊肉,而只吃鸭汤,为什么呢?鸭子一般都在水里面,一阳初生鸭子先知道,阳气是从水里面升起来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有的老中医就说一定要吃鸭子。我觉得他们吵来吵去没有意义,只要把这个理说通了就好办了,因为冬至前面都是阴气达到了顶点的,所以一定要吃阳的东西,羊肉都是助生发的,而冬至那个点恰恰在中午,那么就是上午吃羊肉,下午吃鸭子,谁也别打架,所以冬至可以吃鸭汤。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吃鸭子一定要烤的,鸭子是属于寒的,而鸡是不可以烤的,烤鸡是错误的,中国文化吃鸡只能炖,否则就违反它的本性了。人活就活一本性,鸡鸭也是活本性,为什么不顺应本性呢?把这一点生机养好了,做事都顺当,这叫“一春损,百度损”。春天这点生发之机你养住了,对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十一藏取决于胆”。11个脏气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人体使用手册》里面提出一个锻炼的方法,叫做拍胆经,怎么拍?一定要规定好时间,胆经就是人体的侧面,从屁股开始一直拍下来就可以了。我强化了一下,每天拍三百下。据说拍胆经对减肥超好,而且对身体也特别好,在拍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胆经不通的话,外侧会出现淤青,只要接着拍,那么瘀青就没有了。

2、为什么十二生肖“鼠”为首
十二生肖里第一个为什么就是“鼠”,干吗不用大象?鼠就是子时,这时候胆气生发,它的力量很小,就像小老鼠一样。而且老鼠也是夜行动物,虽然小,但非常的活跃,这就是那一点点少阳,它不可以大,但是它一定保持着一种非常朝气蓬勃的东西在里面。这在太极图里面就相当于白玉的最尖的那一点,叫少阳之火,那点“火”是你所有的阳气的一个根本的东西,而且越小越需要养。就像我们养孩子一样,小就应该养,大了就不应该管他,这就是十二生肖为什么以鼠为首。

3、失眠的原因与治法
现在很多人患失眠,首先大家要知道失眠的道理、原理在哪,对于现代人来说,我发现更多的就是要么睡不着了,睡着了也总是做梦,这种人在中青年当中特别多,因为睡眠质量不高,所以对人体的损害其实挺大的,这种失眠的方法其实很好治,这个“火”也是人体的火,等于是心火往上散了,我把火收敛下来,把它收敛到肾那儿去,只要把火拽下来就好了。另外一点睡眠不好就是和胃有关,你夜里吃得很多的话,你所有的能量都在消耗你胃里的食物,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阳气和气血非常充盈的情况下,人才睡得最沉。所以不要小瞧睡眠。有的时候失眠的病人回馈过来一句话,我现在睡得像婴儿一样,这说明他已经达到了很高很深的一种睡眠质量,那才是真正的好的睡眠,这是非常重要的,而胃不和则卧不安,那么晚上一定要少吃一点。还有一点就是阳气不足以生发,有些老人早早的睡,可是早早的醒,这就是头脑中气血不够,也会造成失眠,这一般以老人居多,无论如何,夜里11点到1点一定要养我们的睡眠。有的人说夜里11点到1点工作质量是最高的,实际上你用了人体最宝贵的东西,等于用生命来换工作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189385.html

更多阅读

(8)转载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下 徐文兵黄帝内经mp3

旁白:《黄帝内经》中按照人体血气盛衰的变化将人生百岁分为十个阶段,为什么人体在四十岁之后往往开始盛极而衰?徐文兵:这个年龄段的人,混到了什么?争权夺势,争名逐利,心思用得特别旺。旁白:身体体表的微妙变化和五脏六腑到底有什么样关联?徐文

精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 黄帝内经

精读背景介绍 【byb.cnXJ】《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可以说,如果想涉足中医、养生这个行业,不读原文的《黄帝内经》,就等于盲人摸象,抓不住纲领和重点。别有病网站建站三年多了,转载了多人解读的《黄帝内经》,有文字的,有音频的,有视频

声明:《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二》为网友翠烟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