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博弈的理解 中国古代博弈术

博弈论英文为GameTheory,其中Game,游戏、规则、策略之意。“博弈”,英文game,即游戏。东方人理解的“游戏”:游戏在中国传统理解为“儿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游戏”: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迷;玩耍,几个孩子正在大树底下游戏。中国古代的游戏,捉迷藏、棋牌、猜拳、赛马、赌博等,以及军事中的用兵,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如果没有输赢就不成其为游戏,所以中国人理解的游戏就是“输赢”的关系,也就是博弈论中的零和博弈方式(双方得益相加为零),要么我赢你输,要么我输你赢。

博弈,游戏亦。“博弈”一词最早有文字记载,出现在中国的《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乎?为之犹贤乎已!”也就是说,孔子以为,成天吃饱了没事干的人,还不如那些下棋打牌的人呢。也就是说,2000多年前,博弈的因子就在中国古代萌芽了。

在中国古代,“博”、“弈”是两种游戏。“博”在古代写作“湖”。东汉的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湖,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湖。”所谓的“湖”就是指“六博”。而六博就是一种游戏。“博”在古代汉语中被解释成博戏之意,后来泛指赌博。“弈”,棋之义,即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弈,围棋也。”班固的《弈旨》中说:“北方之人谓棋为弈。”从这个字面上看,博弈在中国传承下来的是游戏对弈的涵义。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作篇》记载:“尧造围棋”。是一种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两人进行的棋类游戏,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有横竖19条线,总共有361个交叉点。就是因为第一手有361种选择,第二手有360种选择……人类社会始终在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而围棋研究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好,以尽可能地满足棋手控制更大地盘的欲望;人类社会始终在探讨“机会成本”——如何取舍。围棋游戏就是在不断的取舍过程中完成的,即如何以全局、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博弈结构要素上分析:参与人(二人)、策略(不同的下法)和得益(输、赢、平)等要素都具备。

庄子曾讲过一个寓言:某甲赌技很好,拿瓦器做注和人赌博的时候,总能很轻松地频频获胜。于是,输家开始用铁钩这种更值钱的东西做赌注,某甲就显得畏手畏脚了;后来,又有人拿黄金当赌注和他玩,某甲开始大失水准,乃至一败涂地。近代梁启超曾讲:“惟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惟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

中国古代对博弈的理解 中国古代博弈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6546.html

更多阅读

库尔班江:我对新疆的理解很灰暗

香港凤凰周刊[本文节选自《凤凰周刊》2014年第12期,总第505期封面文章《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维吾尔族在国外的很多,在中亚、德国、法国,都能见到维吾尔族人。出去看看很好,人的心胸和包容会变得不一样。现在很多新疆人对于土耳其

男人女人对性的理解 男人不理解女人

用好你的性发表于:2012年09月21日11:11 178幻灯播放爱情里的性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必不可少?可有可无?还是充要条件?如果想拥有好的爱情,也请用好你的性。 在街上随便拽一个80后,问其对性的理解,90%的人都会很坦然的回答:“性是爱的一部分”

我对教育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教育

我对教育的理解(之一)(总体思路)教育,从字面概念讲,是指根据需要和可能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的系统的,完整的活动。需要合适的研究成果和设计及执行措施。所以,教育包括众多的活动,但首先得有计

我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理解 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是强调领导工作要以人为管理工作出发点,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教育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我对在实际的领导活动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考是:关注人的需求,凝聚人的智慧,激发

声明:《中国古代对博弈的理解 中国古代博弈术》为网友唱过阡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