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一、原文

1·16子曰:“不患(1)人之不已知(2),患不知人也。”

二、字词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之不己知:人之不知己的倒装句。

三、古今各家解

(1)《注疏》:正义曰:此章言人当责己而不责人。

凡人之情,多轻易於知人,而患人不知己,故孔子抑之云:“我则不耳。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患己不能知人也。”

(2)朱子《集注》:尹氏曰: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3)《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3)李炳南《论语讲要》:患是忧患。不患人不知我,但患我不能知人。学为君子,有道而人不知,道不能行,属于天命,无可忧患。若我不能知人,实为大患。为领袖者不得贤才,求学者不得良师益友,以其贤愚莫辨之故,是以为患。

“患不知人也。”《释文》作“患不知也。”皇《疏》:“王肃曰,但患己之无能知也。”

李泽厚《论语今读》:“不患人之不己知”要义仍在把握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即走自己的路,为自己所当为,作自己所当作,“毁誉无动于中,荣辱在所不计”,自身实在存于自我认识中,而不在“人知”也。

四、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能知人”

五、思想启示

第一、知人或不知人,自知或不自知,被人知或不被人知。都不太重要,自己是个什么人,最重要。即自己的德能、技能、体能如何,或德能、学问、能力如何,即个体素质高低如何,自己对别人对社会的职分职责奉献,已经尽到了多少,今后将要尽到多少,或者说,你对社会对别人,可有能有多少效益效率价值,才最重要。归根结底,人生是按劳得酬得报的。这个酬报,包括你及家人的健康平安,子女的前途阶级等。违法乱纪的违反社会道德的,自然也会得到应得的酬报。基督教有句话,你必在付出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佛教说,舍得,舍才能得。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患不知人也

第二、知人、被人知、以及自知,能否知,知到什么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个人的认识能力、德行智慧学问修养水平等。水平高,一切知。水平不高,想知也知不了。妄测圣意无益。

习主席2014年有个讲话,可见一斑。是从选人用人方面讲的:“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

第三最后一点,人要重德,不要重谋。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人,真心为善做人。切忌阴谋耍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2614.html

更多阅读

纏解論語2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楊伯峻:孔子說:不著急別人不知道解我。只著急自己沒有能力。錢穆:先生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該愁我自己的不能。李澤厚: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沒才能。詳解:以上三個解釋大同小異,其實,用更形象的

第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第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原文】孟子曰:“求1也为季氏2宰3,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於孔子者也。况於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京城十案之龙潭湖碎尸案二.齐人之福 齐人之福

京城十案之龙潭湖碎尸案一。朝鲜女人的大包按照这朝鲜女人的说法,自己真是比窦娥还冤。她根本就不知道这包儿是谁的。那她干吗跟赵巡警说这是她的呢?纯粹是因为贪小便宜。话说这朝鲜女人要坐车出关,坐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看见这个挺新的

声明:《“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患不知人也》为网友桀骜不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