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道友也是严厉的对境 严厉也是一种爱800字

智藏按:密乘弟子都知道“金刚上师”乃第一严厉对境,但除此之外“金刚兄弟”也是严厉对境,若金刚兄弟闹矛盾会直接影响上师的住世和弘法利生事业,故我等密乘弟子于此不可不慎。

明朗大师在《三戒论注疏》中引用《誓言光明续》的教证说:“所谓的金刚道友,是从获得灌顶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分离,犹如灯油和灯芯一样密切。”也即是说,从初发心到成佛的漫长道路上,大家一直是非常好的“同学”。

假如在金刚道友之间挑拨是非,导致彼此之间不和睦,从密宗的角度来讲,会有破坏密宗大僧团的严重过患;十四条根本戒律中的第三条中说,对金刚道友生嗔恨心,也间接损害了根本上师;此外,还违背了在一个坛城灌顶时所发的誓言“乃至菩提果之间互相和合”。

一、下转载自《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上师和弟子(一)》---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

弟子的所作所为皆为令上师欢喜,这样的动机无疑是纯正的,不过有时“令上师欢喜”却会成为我们固执己见的借口。当我们认定自己所做之事正确无误时,会比平常更固执;而对虔诚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上师欢喜更正确的事了,所以我们一旦认准自己的方式合乎上师心意,就很难再接受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和做法。

然而道友之间,尤其是金刚道友间的和睦相处极为重要。金刚道友是解脱路上直至成佛不离不弃的同行者。金刚道友闹矛盾会扰乱上师的心,对上师的住世和弘法利生事业制造违缘。出发点是“令上师欢喜”,最后却犯下如此严重的过失,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惋惜!究其原因,还是“我执”(智藏注:索达吉堪布也说“我执”是最大的恶魔,所有上师大德都如此说,不能不引起修行人的警惕啊)在作怪,什么都有可能被“我执”利用,即使最良善的动机也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时轮金刚》中明确指出,十四条密乘根本戒中关系到上师的有三条:不扰乱上师心,不违背上师教言,以及金刚道友间不相互嗔恨。这第三条戒律常被人忽视。人们只知道上师是严厉的对境,却不知道金刚道友之间关系紧张、破裂直接关乎上师,因此也是严厉的对境。我们若有机会与其他道友共事,一起为上师、为佛法做点事情,应该珍惜这份福报和缘分,随喜道友的发心和行为。即使有意见分歧也可以沟通解决。

很多时候,为了护持他人的善心、善念,成全他人的善行,不仅我们自己的意见、方式可以放弃,甚至我们所做的“善事”或“正确的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放弃(智藏理解:这就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为了成就他人,自己可以放弃所求的功德,为了金刚兄弟欢喜,为了上师长久住世和佛法事业,我们可以放弃自己在上师面前种福德的机会,其实这种放弃就是依师教言,就是上师住世和弘扬佛法的美妙缘起,也是最让上师欢喜的事情。其实上师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告诉弟子什么是正确的修行,记得几年前一次,跟随大恩上师于郊区放生,人非常多,当上师站在高高的河坝上时,我突然担心上师的安全并下意识地往上师站立的河坝的下面走,我想:万一上师滑倒了,我垫在上师下面可以保护上师。此时就在我抬头的刹那,上师正无比欢喜的看着我,虽然无有言语,但那种温暖瞬间充满了我的整个心间。我知道,上师用微笑告诉我---即使一个善念也是佛弟子最富有意义的修行之开端)。我们不必坚持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如果参与者都能够通过共事减轻烦恼、增加法喜和道心,就是完满了。
无垢光尊者曾建议修行人:一切按上师说的做,这就是最大的供养。又固执又不善于取舍因果的我们,也许应该时刻牢记圣者的教言。

金刚道友也是严厉的对境 严厉也是一种爱800字
佛经中道友们的聚会告一段落,不是也常常以“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么?

二、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语录:

“我们金刚兄弟,不止一世在一起,所以我们要团结友爱珍惜每一世的缘分,因为转世轮回中来世我们还会相遇。”
三:尊贵的第十一世巴沃仁波切(噶玛噶举派大德)的开示:

问:金刚兄弟之间应如何相处呢?明知有些金刚兄弟可能在修行上有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答:首先说金刚师兄弟之间如何相处,金刚师兄之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一种关系,彼此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彼此的信任,还有互相之间的戒律要非常清净,这也是很重要的。

金刚兄弟应该是彼此会探讨一些佛法、互相提出建议、互相帮助的这么一群人,但如果有些金刚师兄,他的想法或看法跟大家不一样,或者感觉修行上出了一些问题,这样子的情况,你不能一开始就马上断定,这个人他是有问题的,不能这样子想。你首先不能对你的金刚兄弟有这种造作的心情,这是不能有的。如果实在是很明显的,你是真正看到了不好的事情,或者真正了解到了你的金刚兄弟的问题,那你可以建议性的给他提出一些问题,但是你不能严厉的去批评别人或者辱骂别人,这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也许这个金刚兄弟可能也是一个大慈悲的行者,也说不定。如果我们因为自己抱有的一些看法辱骂了对方,或者误会一个非常有慈悲心的人的话,这是不好的。因此,在你非常了解,或者已经完全真正知道这人的确有些问题的情况下,再建议性的提出一些看法或问题,帮助对方,是这个样子做的。

四、研讨时的交流材料——
(一)、 了知道友、金刚道友之间的殊胜因缘
在佛教的团体中,道友就像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一样亲近。因为在过去世中曾经
在佛前一起发誓成佛,所以今生成为同一个教法中的同门道友;因为都在同一个佛的坛城中发愿,接受同样的灌顶,守护同样的秘密誓言,所以今生成为了缘分很近的金刚道友;因为生生世世都在同一位上师前发过大愿:直到成佛之间不离大恩上师与金刚道友,追随上师的愿力、护持教法、普度众生,所以今生成了同一位上师的弟子。《誓言光明续》中说,所谓的金刚道友,就是从获得灌顶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分离,犹如灯油和灯芯一样密切。道友之间关系越密切,说明缘分越深,这层关系也是成就的一个重要缘起。如果我们的亲人不修行,我们与亲人的缘分可能就只有一世,可是我们与道友、特别是与金刚道友,从获得灌顶乃至菩提果之间,却是生生世世的金刚道友,是成就路上的菩提友伴。这就是道友和金刚道友之间殊胜的因缘。
如果道友特别是金刚道友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在菩提道上互相护持和陪伴,成就就会很快,如果自己遇到违缘想要退失的时候,道友给予的鼓励和安慰就能消除自己的很多障碍。这种彼此团结共同扶持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在菩提道上克服一切困难,降服一切魔障,很快就能顺利到达解脱的彼岸。
(二)、以教证说明与道友和睦相处、恭敬依止的理由
1、 道友的重要性:《亲友书》中在说到具有四轮之人身时,其中一轮就是“依
于殊胜之正士”,这里说到了一切解脱均依赖于上师和同行道友。《亲友书》:依止真实善知识,梵行圆满能仁说。我们修解脱道而得涅槃的过程中,所有的功德均是依靠善知识而产生的。阿难说:善知识和善友在我们修梵净行时,能起到一半的作用。佛陀说:错了!不是一半,而是起到全部的作用。所以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圆满是非常困难的,上师为什么经常要求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因为共同学习的力量非常强大,一个人学修很容易退转,可是跟道友共同闻思修,共同行持善法,依靠大家共同的福报,就不容易在修行道路上退转。
2、《华严经》云:若令善知识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弟子们和睦相处、相互恭敬依止,为了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同心同愿,利益众生、护持上师,就是令上师最大的欢喜,如此最终一定能获得上师相续中所有的功德。
3、以世间的比喻来说明:家和万事兴
(三)、道友之间不和睦的原因:
因为严重的我执、贪心、嫉妒心、嗔心,也缘于自己迷惑颠倒的心。认为上师是我的上师,凭什么上师就跟别的弟子亲近,而不跟我亲近;凭什么上师来了就住他家而不住我家,凭什么上师跟他吃饭了而没跟我吃饭,凭什么上师就对他笑了而没对我笑?出现如此等等不平心态,于是在道友之间制造矛盾等,甚至有的嗔心大发,竟然出现打电话举报等等恶劣行径。这皆是没有调伏自心,不了知弟子应具备的德相,被我执和三毒烦恼所转,做出种种不如理不如法之行为。这种心态和行为,不但扰乱了道友的心,也扰乱了上师的心。过患非常严重。
(四)、道友之间不和睦的过患:
1、和道友无法和睦相处,不和睦、不断争斗的道友,是无慈悲心的表现,不具备一名弟子的德相。虽然都在上师的道场里共修,但是上师的什么功德都不会得到;同时破坏成就的缘起,障碍自己未来的成就;
2、在金刚道友之间制造矛盾,争吵不休,彼此嗔恨、嫉妒、歧视、挑拨等等,违反密乘戒的十四条根本戒(失毁密宗誓言罪),第三条:损害金刚道友。如果不及时忏悔,将来会堕入金刚地狱。一般来讲,金刚道友有总金刚道友、远金刚道友、近金刚道友和密金刚道友。总金刚道友是所有的众生,远金刚道友是入了佛教的人,近金刚道友是入了密乘的人,密金刚道友是同一位上师摄受的“一父之道友”或者同一坛城中得到灌顶的“一母之道友”。如果以密金刚道友为对境进行诽谤、损害,就会犯本条密乘戒。这条戒非常容易犯。在同一上师面前得受密法,如果这些人互相产生嫉妒心、嗔恨心、竞争心,然后进行诽谤、吵架、打架,那肯定破了密乘戒。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金刚内战”,其过失非常严重。
3、如果发生了金刚内战,(障碍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影响上师的寿命)以此为缘有些大德很快就会圆寂,许多殊胜的佛法也会很快隐没,世间也会出现各种灾难。有时候,通过某些金刚道友的行为,也可大致推知密法住世的时间不长了。为了让密法长久住世,让上师长久住世,金刚道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4、如果以密宗续部来衡量,某人绝对破了密宗誓言罪,如果和这个人关系特别好,按照《三戒论》的观点,就像跟传染病人同住会被传染一样,自己也会直接或间接染上破誓言的过患。正如金刚持如来所说:一个破密宗誓言的人,能毁坏一百个具誓言者的功德。可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只不过说话不中听,或者对某某上师有些意见,如果我们给他扣上“破誓言”的帽子,其实这就伤害了道友,反而造成道友之间的不和睦。所以这方面要小心谨慎的观察。
(五)、如何与道友和睦相处、恭敬依止:
1、以三个比喻来行持:(1)无论相处多长时间、都要毫无厌烦之心,始终如一地友好,就要腰带一样。因为道友就是我们菩提道上得助伴,我们因为往昔生中誓言共同依止一位上师,对于弟子来说,是为了成就解脱,也是发愿生生世世加入到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中,对于上师来说,是为了度化众生,也是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弟子们要同心同愿完全只是一个发心:就是利益众生、护持上师,如此所做的事情也是一定圆满。(2)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事,自己都要放下架子,与他人来往和谐融洽,就像食盐一样。《修心八颂》说:愿我交往何人时,视己较众皆卑下,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3)及时对方恶语中伤,无理取闹,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自己也要像柱子一样有忍耐心。《修心八颂》: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非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2、护持清净观,发展自己的慈悲心。在修行的菩提道上,将上师视作佛,将道友视作成就自己的菩萨,如果自己和道友发生矛盾,生气的时候,检视自己是否有自他平等的菩提心,是否有一切众生都是父母的慈悲心,把这看做是道友来成就自己的机缘。
3、法王如意宝的诸多弟子,当年带在身边弘法利生和朝拜的弟子不多,可是如今老人家的弟子弘法利生事业成就的却不少,这是为什么?正如一位大德说,很多人同时在一位导师面前听法,有些得到很大的加持,有些得到很大的加持,有些则没有得到加持。是导师的加持有偏袒,导致两者不同的结果吗?当然不是。导师的加持无处不在,广大平等,弟子能得到多少加持,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心。导师的加持如同面前摆着的食物,弟子的信心如同双手,能拿到多少食物,完全取决于弟子(普巴扎西仁波切)。所以我们对于有能力、有智慧、有发心的道友在上师身边做事应该随喜。同时还要常常审察自相续,对上师的依止是信心、贪心、还是嗔心?不要因为上师对其他弟子的信赖而遮止自己的信心。我们如果真能在内心当中生起上师是佛的信念,就会坚定的相信上师一切悉知悉见,上师时时刻刻都在护持着我们。(我们真的需要上师的电话吗?)
4、如果接受了密宗灌顶和法要,自己一定要守护清净的密乘戒律,与金刚道友和睦相处,不能发生尖锐的矛盾,一旦发生矛盾彼此不说话,务必要向对方道歉,或者到金刚上师面前念诵108遍百字明、念诵《十四根本堕罪忏悔文》,或者修持金刚萨埵修法忏悔,不能过夜。如果过夜再忏悔,就要翻十倍、百倍的念诵才能忏悔清净。如果三年后再忏悔,就不能完全忏悔清净,就算是依靠金刚萨埵的修法等方式忏悔,可能以后还是会堕入地狱。
5、为了让佛法、让密法长久住世、让上师长久住世,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自己发愿不在道友之间制造矛盾,引起不和合争斗;其次如果有道友之间有什么小的矛盾和误会,要说调和语,尽量化解误会和矛盾,如果有道友在自己面前制造矛盾、挑拨离间,自己就要先承认是自己的过错,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对,别的道友在这方面修的不错,这样就不会让这种矛盾发生。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这种不和谐止于自己,坚决不再扩散和继续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80362.html

更多阅读

售后服务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有哪些

有人说:售后服务乃是无声的营销。的确,售后服务也是一种营销手段,营销人员要采取各种形式的配合步骤,通过售后服务来提高企业信誉,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营销工作的效率与效益。1、最好的营销就是服务一般而言,营销时除了营销的

爱岗敬业也是一种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党课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做人的最高境界。说到奉献,人们就会想到雷锋、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作为时代英雄,他们的奉献是最高层次的奉献,具有先驱性、号召性、风险性。而奉献不

思念是一种痛苦的幸福 思念是很痛

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我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

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即使是失败也是一种快乐 自考生也是很努力的

来自:经典语句一、人生如天候,艳阳之下亦有雨,树静之后必起风。如果觉得不如意,那就去风中吹吹,去雨中淋淋,世界很大,风景很多,生命很短,与其蜷缩在阴影里,不如勇敢地搏击,把失败当起点,视挫折为阶梯。只要努力过,奋争过,你就会发现,没有了阴影,阳光

声明:《金刚道友也是严厉的对境 严厉也是一种爱800字》为网友詩光轨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